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25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
分类号: D665.1
页数: 2
摘要: 民国十五年(1926)一月,成立中国国民党石城县党部。其时,党员甚少,且多为在外读书或工作加入者(注)。
关键词: 国民党 团体工作

内容

民国十五年(1926)一月,成立中国国民党石城县党部。其时,党员甚少,且多为在外读书或工作加入者(注)。
  十六年,在职人士加入国民党者20余名。并先后在屏山、横江、小松等地建立组织、发展党员。是年召开国民党石城县第一届代表大会。县党部设秘书等职。党务为三等县。
  十八年初,设屏山、横江、小松区党部。4月,省指导委员会派员办理石城党员登记,时有党员193名。是年,召开国民党石城县第二届代表大会。聂光华任县党部书记长。
   十九年有党员60名,书记长王一夫。
   二十年有党员30名,书记长刘孔庭。其时,苏区不断扩大,国民党组织处于流散状态。
   二十四年恢复县党部。设干事、助理干事。
   二十六年县党部增设书记长,由赖步云任。
   二十七年,县党部设执行委员5名,监察委员3名。
   二十九年,刘祐任书记长。
   三十年七月,黄景山任县党部书记长。设区党部5个,区分部30个。 三十一年十二月十四至十五日,召开石城县第三届党员代表大会,出席33人,列席5人,来宾5人。选出执行委员5名、候补执行委员2名、监察委员3名、候补监察委员1名。
   注:县人北师大毕业生黄光瑶于民国元年(1912)在南昌加入中国国民党,为石城籍最早的国民党员。
  省党部圈定黄景山为书记长。
  国民党入党手续初时较严,后来发展党员竟下达任务,并常利用教师暑期学习与保、甲长训练机会,集体加入,甚至有本人不知其为党员,或一人持多份党证者。党费月缴银毫2角,三十一年更为1元。但大多数党员实际上仅缴过一二次党费而已。
  据三十六年一月和六月《中国国民党党员清查名册》统计:全县有国民党员1084名。其中女性64名,外籍40名。11月,国民党、三青团合并,成立石城县党部统一委员会。当时有执行委员5名,候补执行委员1名;监察委员5名。黄景山任书记长,原三青团石城分团部主任王汉洲任副书记长,另有秘书、干事、佐理员,监委会设干事。县党部内设组织部、宣传部,部长由执行委员兼任。党团合并后,进行党、团员总登记。当时实有党、团员1253名,但参加登记者仅397人,占总数的31.67%;不愿登记者856人,占68.33%。时石城党务为二等县。
   依民国三十六、三十七年《国民党员登记表》载:党员总数427名。其中:党员330名,党团员32名,团员65名。
   是年,县党部辖县直属机关党部、小松、琴江镇、屏山、大由、丰山、横江7个区党部,计40个区分部。8月,区分部选举,计有党员423名。
  1949年9月30日,石城解放,国民党县党部及其所属组织均告瓦解。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