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234
颗粒名称: 第三章 资源
分类号: P966
页数: 5
摘要: 石城为多山丘陵地区,地表资源比较丰富。地下资源种类虽多,但藏量极少,多数品位亦低,尤缺能源矿藏,这是妨碍县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石城县

内容

石城为多山丘陵地区,地表资源比较丰富。地下资源种类虽多,但藏量极少,多数品位亦低,尤缺能源矿藏,这是妨碍县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一节土地石城县总面积为1581.53平方公里,折合土地为237.23万亩。
  民国初年,全县可耕水、旱地152042亩,至1949年解放,增至211955亩,人平耕地1.9亩,劳平耕地5.7亩。经过三年经济恢复,至1952年,耕地达302171亩,基建、水利用地75亩。1956年,水利及公路用地280亩,而耕地犹比1952年增加1721亩。1960年,全县基建、水利及公路占地2599亩,耕地下降为286603亩。迄至1985年,全县耕地计23.87万亩(人平耕地1.05亩,劳平耕地2.8亩),田塍田坎3.62万亩,林地99.8万亩,荒山荒地76.3万亩,淡水面积8万亩(其中可养殖0.75万亩),房屋道路占地3.92万亩,其他用地20.99万亩。故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
  第二节野生植物石城有各类树种260余科、550余种,已鉴定制成标本的有94科、308种,其中珍稀树种10余种。
  普通树种马尾松、杉、柳杉、木荷、岭南柯、福建柏、枫、湘楠、泡花楠、黄楠、紫楠、虎皮楠、石楠、光叶石楠、樟、黄樟、黄檀、青冈、香槐、小叶栎、柘树、赤桉、琴叶榕、台湾榕、大柄冬青、冬青、榉等树种,分布全县各地。岩岭、高田、丰山、小松、横江、大由、洋地为主要产区。
  观赏树种侧柏、龙柏、园柏、细叶黄杨、响叶杨、桧柏、刺柏、木芙蓉、垂柳、河柳、水槿、大叶黄杨等。稀有珍贵树种南方红豆杉、臭椿、三尖杉、银杏、青钱柳、香榧、紫楠、竹柏、白栎、柳杉、罗汉松、柯楠、金钱松等。(详见《经济·林业》) 古树境内200年以上的名木古树有小姑茶头嵊的银杏、观下宜福村廖家山的罗汉松、观下大畲高磜坑的杉树、洋地鸡公崠山谷的椴树、洋地七岭的青钱柳、香果树等。
  油料植物油茶、山苍籽、油桐、乌柏、木槁槎、响铃槎等。尤以油茶为多,分布于横江、小姑、洋地、大由、珠坑、观下等地。
  药材县内计有标本药材138种。主要有金银花、枳壳、扣青皮、黄栀子、香附子,蛇床子、砂仁、木瓜、防杞、黄精、天冬、百合、何首乌、苦参、石菖莆、骨碎补、羊奶党、升麻条、白芨子、白前、威灵仙、鱼腥草、香薷、茵陈、勾藤、夏枯草、辛于花、一枝黄花、七叶莲、野菊花、石老鼠、苍耳、益母草、蛇舌草、杜仲、石楠荇、夏无踪、前胡、上茯苓、车前草、枳实、金樱子、珠子兰、凤尾草、六月雪、细叶金钱草、独脚丝茅、上黄莲、白头翁、铁马鞭、淡竹、徐长卿等。
  野生水果主要有杨梅、山植、山柿、棠梨、野荔枝、茅栗、猕猴桃、斑槎、米筛槎、沙糖籽、早禾酸、早禾泡、羊角槎、猫公槎、拐枣(林檎)、野葡萄、椰子、地茄等。
  食用菌主要有黑木耳、银耳、香菇、长根菇、羊肚菌、茶树菇、桐树菇、喇叭菇、松乳菇、乳叶菇、清明菇、梨菇、〓芁菇、青面菇、红菇、灯心菇等。
  草本植物及其他野菜及野生饲料野大豆、假地兰、鸡眼草、葛藤、草木樨、车轴草、山绿豆、马兰、鼠曲草、荻、梨蒿、一年莲、刺儿菜、蕨、紫萁、野苋、蔊菜、独行草、糯米团、野芋麻、羊蹄、鸭跖草、马齿苋等。
  薪炭植物芒萁、〓芁、芒、营草、狼尾草等。其中芒杆为优质造纸原料。
  芳香植物建兰、惠兰、春兰、寒兰、多花兰、紫苏、白苏、藁本、玉玲花、夜来香、满山香、栀子花等。
  纤维植物五节芒、金茅草、牛筋草、河八王、灯心草、龙须草等。
  第三节野生动物一、鸟类本地鸟类常见鸟类有雉(野鸡)、白鹇(凤凰鸡)、鹰、隼(铁角鹞)、猫头鹰、啄木鸟、鹧鸪、斑鸠、喜鹊(鸦鹊)、长尾鹊(长尾燕)、乌鸦、八哥(鸦八)、乌翼子、杜鹃、黄鹂、画眉、白头翁、麻雀、竹鸡、田鸡、凫(野鸭)、鹭鹚、百灵、白鹡鸽、棕头鸦雀、黑枕黄鹂、翠鸟等。
  常见候鸟燕、朱鹭、白鹭、雁等。
  二、兽类常见野兽有野猪、豪猪、麂(山羊)、獐、羚羊(山牛)、狐狸、野兔、华南虎、大灵猫(九节狸)、金猫(果子狸)、穿山甲(鳞狸)、水獭、狗獾、猪獾、狼(山黄狗)、豺(豺狗)等。三、鼠类田鼠、家鼠、隐花松鼠、鼬(黄鼠狼)、鼯鼠(飞狐狸)、蝙蝠、竹狸、芒狸等。
  四、爬行类常见爬行动物有金环蛇(红圈练)、银环蛇(白公堂)、眼镜蛇(胀颈风)、腹蛇(袈裟壳)、青竹蛇、泥蛇、蟒、水蝮蛇(水袈裟)、乌梢蛇、铁线蛇、菜花蛇等。
  蜥蜴、壁虎。
  鳖(脚鱼)、大头平胸龟。
  五、两栖类常见的两栖类有田蛙、树蛙、花姬蛙、蟾蜍、泥蜦、雨蛙、石蜦等。
  六、鱼类常见野生鱼类有团头鲂、鳜、鲶、鳝、鳗、鳢、鳅及(以下为地方称谓)龙头鱼、红尾、白鮹、蓑衣鱼、枫叶片、肉鱼、〓条、沙鮥、洋鲣、石鲩、石鳒等。
  七、昆虫类常见昆虫有高脚蜂、地蜂、油箩蜂、蝴蝶、蟑螂、蜻蜓、蜈蚣、赤卒、黑哎猎蝽、黑光猎蝽、南普猎蝽、刺猎蝽、厉蝽、日本牛蝽、短鞘步甲、隐花瓢虫、狭臀瓢虫、十五星裸虫、大草蛉、斑蝥、蟋蟀、蝉等。
  益虫有螳螂、七星瓢虫等。
  资源昆虫有蜜蜂、白腊虫、五倍子寄生虫等。
  还有水生节肢动物螃蟹、虾,介壳类有田螺、蚌及软体动物蚯蚓、蚂蟥等。
  第四节矿产至1985年底,经地质部门勘探,石城有钽、铌、锡、钨、稀土、高岭土(瓷土)、铜、铅、锌、钼、钾长石、钾、铍、铀、银、金、铁、钴、煤、石灰岩、磷、萤石、粘土、腐植酸等24种矿藏。其中有开采价值的有钽、铌、锡、稀土、钨和高岭土等6种。
  钽、铌主要分布于兴隆硬田嘴,观下河屋坝、海螺岭、姜坑里、丰山大琴、莲塘、栗树排,岩岭乡及小松乡串球等地。
  锡主要分布于观下乡松岭、里庄一带。
  钨丰要分布于观下乡青山里、梧桐峡、姜坑里、里庄、海螺岭等地。 稀土主要分布于县北部地区,有开采价值的有小别乡长乐、高田乡张家排等地。
  高岭土主要分布于珠坑乡磜头。该矿储量大、品质中等,除可做日用瓷器外,还可做电瓷瓶、瓷砖等。
  第五节温泉清道光《石城县志》载,石城有温泉5处,分布于:东华山麓溪旁、桃株(沿沙烧湖)、白水下、月水排、九磜。漏载杨坊温泉。东华山麓溪旁与月水排温泉今不存在。现有温泉4处。
  白水温泉处观下乡何坑白水村屋旁,沔坊河东岸。池呈长方形,长9.4米,宽3.5米。平均水温39℃。上建亭屋,以供远近人们洗涤之用。冬季池东10余亩水塘、稻田内皆冒热气而不见霜冻。
  九磜温泉位于珠坑乡九磜与屏山乡迳口陂之间,九磜溪潭内。喷水处水温高达53℃,潭内水温受其影响,温度亦在24℃左右。石城养猪场在此砌池,放养绿萍过冬。
  沿沙温泉处丰山乡烧湖村屋旁河边。水从石缝中流出,水温为40℃。
  杨坊温泉处木兰乡杨坊烧水湖屋门前河边。出水处因1961年修公路,往上推移150米左右。水温为44℃。冬季,温泉百余米内不见霜冻。
  第六节沙石沙琴江多沙,观下乡琴口至屏山乡燕首一段河沙,色泽洁白,含石英成份高,是上好的建筑材料。因运输方便,县内及宁化、瑞金等县建筑用沙多取于此。
  石石城多石,有青、红、白等种。青石为上,白石次之。青石多产于木兰东坑、丰山福村、龙岗等地,白石多产于观下火坝、下蓬等地,红石多产于屏山、大畲、横江等地。青石及火坝白石质地坚硬,适宜制作石器。
  龙岗砚石产于龙岗乡。清道光《石城县志》载,龙岗砚石“出邑龙岗村深涧中,温润缜栗,土人探取水底潜藏者,琢成几匹阴坑子石”。涧在何处,已无从查找。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