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地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198
颗粒名称: 第一卷 地理
分类号: KZ95.6
页数: 38
摘要: 石城自隋开皇十三年(593)设石城场后,始有行政建制。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升场为县,至1985年,已有1032年历史。 县内为丘陵山区,地表资源丰富。琴江水系沿岸山间小盆地密布,山坡草地面积大,加之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有利农、林、牧业的发展。
关键词: 区域地理 石城县

内容

石城自隋开皇十三年(593)设石城场后,始有行政建制。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升场为县,至1985年,已有1032年历史。
  县内为丘陵山区,地表资源丰富。琴江水系沿岸山间小盆地密布,山坡草地面积大,加之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有利农、林、牧业的发展。
  第一章建置石城建县前,隶属多次变更,先属于都,后属揭阳,继而属陂阳。建县后,隶属、区划变化以苏区以来较为频繁,今择要记述,以明梗概。
  第一节沿革一、建县前旧志载,周武王时,石城为吴王封地。周元王三年(—473),越灭吴,遂属越。周显王三十六年(—333),楚灭越,属楚地。
  秦代,石城属九江郡。汉高祖五年(-202),改九江郡为淮南国,石城属之。翌年,析淮南国置豫章郡,置于都县,石城为于都县地。三国吴嘉禾五年(236),析庐陵郡设庐陵南部都尉,在于都东北置揭阳县,石城为揭阳县地。晋太康五年(284),揭阳易名陂阳,石城仍属之。隋开皇十三年(593)设石城场,仍属陂阳,因境内“山多石,耸峙如城”故名。同年并入宁都,直至南唐保大十年(952)。
  【按】旧志称“建安中孙权据吴析庐陵地置南部都尉于于都”,与晋书地理志总序有出入。今取晋书地理志总序之说。
  二、建县后南唐保大十一年(953),石城场升为县,隶属江南西道昭信军。宋开宝八年(975),昭信军改名军州,仍辖石城。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分江南为二路,军州改虔州,隶属江南西路,石城隶属虔州。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虔州易名赣州,石城隶属赣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江南西路更名江南行中书省。同年,赣州府改为赣州路总管府,石城隶属赣州不变。元贞二年(1296),赣州改府为路,石城属赣州路。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赣州复改路为府,石城隶属赣州府,直至清乾隆年间。乾隆十九年(1754),宁都升为直隶州,石城改隶宁都州辖,直至清宣统三年(1911)。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废府、州建置,石城隶属江西省。民国三年(1914),划全省为四道,石城隶属赣南道。十五年,废道,石城复隶于省,直至1930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石城为中央革命根据地主要县区之一,因革命斗争形势需要,隶属几经变更。1930年6月2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解放石城,石城隶属江西省苏维埃政府。1932年9月,隶属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翌年2月,复归属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是年8月,析出石城之横江、大由、龙岗、珠江、洋地与瑞金县之日东、湖陂和福建省宁化县之淮阳,成立太雷县,县苏维埃政府驻横江,为中央直属县。
  民国二十四年(1935)至三十八年八月(1949年8月),石城隶属江西省第八行政区。
  1949年9月30日,人民解放军解放石城后,石城县隶属宁都分区。1952年8月,宁都分区并入赣州分区,石城隶属赣州分区。1954年6月,赣州分区升为赣南行政区,石城属之。1964年6月,赣南行政区改为赣州专区,1970年后又改为赣州地区,石城隶属不变。
  自南唐保大十一年(953)至1985年,石城建县计1032年。
  第二节区划石城建县千余年来,古有乡、里、图、坊之设,民国又有区、乡、保之分。解放后,既划过区、乡、村,一度也有过人民公社、大队、生产队之设。1984年后,恢复乡(镇)、村建制。
  一、乡里图坊自建县至清末,石城一直沿用县分乡,乡分里图,里下又分村坊的区划。
  宋元时,县城内外分15坊,全县按琴江上下游划为长松乡、陂阳乡,合24里,相沿直至明洪武年间。
  县城分坊郭里一图、坊郭里二图。
  长松乡分长沙上里、长沙下里、丰义上里、丰义中里、丰义下里、调琴上里、调琴下里、调琴上下里、石上里、石下里、柏林上里、柏林中里、柏林下里、小松团里。
  陂阳乡分陂阳上里、陂阳下里、龙岗上里、龙岗下里、礼上下里、兴下里、礼下上里、礼下下里。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全县分2乡11里: 县城分坊郭里一图、坊郭里二图。
  长松乡分长上里、丰上里、石上里、调上下里、柏上下里、柏中里。
  陂阳乡分石中里、龙上下里、礼上下里。
  明景泰三年(1453)分2乡、8里半。县城原二图里并为一图半。长松乡分:长上里、丰上里、石上里、柏中里。陂阳乡分:石中里、龙上里、礼上下里。
  明宏治五年(1492),分2乡、7里、2图: 县城(2图里) 城内一图里辖东进贤坊、北忠节坊、西南升平坊(合并忠节、进贤、仁义、永康、升平、孝义、清泰7坊,年代失考)。
  城外二图里辖北迎恩坊、河背仙源坊(合并感应、吉田、孝仁、迎恩、永吉、孝善、仙源、新庆8坊,年代失考)。
  长松乡(4里) 长上里(合并长沙上里、长沙下里)辖睦富、苦竹坑、何石下、白水下、泥坑、坝口13坊(柞口、黄坊、车田、琴口、木山、井背、罗口、茜坑、半州、南门、祠堂、坑头、何屋坝),刘坑、罗源、长乐、竹园下、小弼、长迳、古田、桐树坪、楂树坪、大源磜、嶂背、蕉坑头。
  丰上里(合并丰义上里、中里、下里)辖蜀口、小松、水西、南桥岭、丹溪、新坊、许坊、桐江、杨村、罗畲、山上。
  柏中里(合并柏林上里、中里、下里、小松团里)辖瓦窑前、养马塅、福田、福村、赖田、窑口、深溪、湛溪、界竹排、生源里、小坪铺、张田背、高田、李家湾、冈下、杨家边、下坪、上坪、坝上、胡坑、庙背、郑礼坊、温寮、烧山、上磜、下柏昌、雅儒堂、上柏昌、窑下、双井雅儒堂、筀竹坑、朱家庄、铁炉坑、小牛岭、大牛岭、李地、黄柏岭、坳上岭、江头、洋地、黄沙迳。
  石上里(并原调琴上里、下里、调上下里、石上里、石下里)辖霞湘、上湘、沿地、桃株、沿沙里、张天窝山、小桃株、茅源里、上坑、下坑、郭家坨、官家坝、琴溪、黄土坪、河田、耸岗、城岗、沙溪上、罗口、肖口、石田、江下、井溪、大坪溪、蛾公坑、上景、白兔、小琴、木兰、杨坊、大琴、富里、绵迳、陂下、杨畲、琴高、河源、调上、河家湾、东坑、池家坳。
  陂阳乡(3里) 石中里(合并陂阳上里、下里)辖安仁坊、温坊、观下、鹧鸪寨、石板桥、黄泥塘、范坊、下吴、濯坑、上濯、罕(汉)坑、秀岭、视上、蒙山里、石笋下、大畲、小驿里、浮湖坝、燕薮、长江、沙塅、白茅塘、苦株树下、姑溪、打石嘴、罗陂、江上塘、上罗陂、坳头、上庄、旗岭下、江头、富头、陈坊、洋滩、下罗围。
  龙上里(合并龙岗上里、下里、龙上里)辖过龙陂、唐台、新田上、朱坑、金钱坑、河左坊、岩溪、凹背、坪埠、磜头、莲塘下、卢江庙背、上下曾麻坑、长溪、亨田、长桥、吊仁坪、秋口、水南、石舍、茜坑、黄沙铺、濯龙、平塘、高田、龙岗、枫树下、营里、徐坊坝、兰田、篙溪、大由坪、小洞、河畲、李家庄、绿水、曾坑、龙头、暘谷、下伊、西塘尾、黄土陂、赖田、罗田塅。
  礼上里(合并礼上下里、兴下里、礼下上里、礼下下里)辖乾口、篾埠、乌石头、武干、丹阳、秋溪、宰下、彩湖,瑞坑、上横江、下横江、烟坊、石阔、齐家坊、程家庄、上磜、小姑、马料磜、三溪、百丈磜、乌石下、泮田、上弼、杨地、陶株坑、廖三坑、漆岭。
  附:十五坊进贤坊在十字街,仁义坊在县治左,永康坊在县治右,升平坊在下市街,忠节坊在城北外,孝义坊在县西一里,清泰坊在县西一里。以上七坊为郭里一图。
  感应坊在县北三里,吉田坊在县北二里,孝仁坊在县北一里,永吉坊在县东一里,孝善坊在县东一里,仙源坊在县南一里,新庆坊在县南一里,迎恩坊在县北一里。以上八坊为坊郭里二图。明宏治五年,仅剩忠节坊(今城北内外,包括坑背、寨背一带)、进贤坊(旧东门大街今东河巷、熊家屋一带)、升平坊(今司前一带)、迎恩坊(县城北,今兴隆街、观背一带)、仙源坊(今东南仙源街一带)5坊。
  附:清朝石城行政区划图二、乡里自治区民国初年,琴口以北,以大琴河为界,分河东、河西两个自治区。岩岭全境和丰山、高田的大部地区划为河东自治区。高田的下、田砂心、阳畲、圳上、王家庄、郭背塅和丰山的下坑、河田等地及小松、木兰、桐江、长乐则为河西(又称西河)自治区。城内、坝口、沙塅、前江、屏山、珠坑、横江、大由、龙岗、迳口等地沿袭旧制,仍以乡、里称。
  三、区乡(1929—1934) 民国十八年(1929),全县分为5区。一区署城关,二区署小松,三区署屏山,四区署横江,五区署丰山。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石城辟为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1931年10月,红军再次解放石城,建立苏维埃政权,辖14区、111乡。
  [=此处为表格(表1—1 苏区行政区划表)=] 注一、二:隘门、寒谷,苏区前为福建省宁化县地,1935年后仍划归宁化县。
  注三:驿前区苏区前为广昌县地,1935年后仍归广昌县。
  附:太雷县、彭湃县、赤水县 1933年7月22日,经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第四十六次会议决定,增设彭湃、赤水等8县。石城高田(岩岭乡除外)、木兰、驿前3区所辖21乡划入赤水县,岩岭乡划入彭湃县。
  8月16日,经中央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第四十八次会议决定,增设太雷县,管辖横江、大由、珠江、洋地、龙岗5区44乡,以及瑞金的湖陂、日东与宁化淮阳等地,直属中央管辖。
  附:苏区石城行政区划图四、区乡保联民国二十三年(1934)十月,红军主力北上,国民党实行保甲制。全县分为5区、21保联(俗称联保)、246保、2094甲。二十五年二月,大琴保联迁驻丰山街,改称丰山保联。
  民国二十八年二月,保联改称乡,同月,琴江保联改称琴江镇。同时四区增设珠玑乡。全县为5区、22乡(镇)、174保、1789甲。三十四年五至六月,重新调整保甲,三区王山乡 [=此处为表格(表1—2 民国二十三年(1934)石城行政区划表)=]并入屏山乡。其时,全县为5区、21乡(镇)、172保。三十五年三月,21乡并为11乡(镇)、154保,区数不变。
  [=此处为表格(续表)=] 一区琴江镇仍旧。坝口乡并入沙塅乡,前江乡划入珠坑乡。
  二区小松、石田两乡合并称长松乡,桐江、木兰两乡合称桐兰乡。
  三区长溪乡并入屏山乡,龙岗、大由乡合并称龙由乡。
  四区珠坑、前江并称珠江乡,珠玑并入横江乡,迳口、秋溪合并称镇南乡。
  五区福村、丰山合并称福丰乡,高田、岩岭合并称鳌峰乡。
  三十七年改为10乡(镇)、154保。
  [=此处为表格(表1—3 民国三十七年(1948)石城行政区划表)=] 五、区乡(1950—1958) 1949年9月30日,石城解放,行政区划全县分为5区11乡。同年12月,全县分为5区43乡(镇)。翌年春,增设19乡,第五区分出高田,成立第六区,第三区分出大由,成立第七区,全县共7区62乡(镇)。12月增设西外等13乡,扩为75乡(镇)。1951年5月,第四区分出迳口、石阔等地成立第八区,增设16乡,共为8区81乡(镇)。1952年8月,扩为112乡(镇)。1956年1月,缩并为69乡(镇),5月又并为35乡(镇)。区名均以区署驻地命名。6月,城关区改称县直属工作组,全县调整为33乡(镇)。8月,复改为1组4区,直至1958年8月人民公社化。
  1949年12月行政区划一区琴江镇、古樟、东南、沔坊、坝口、小岭、沙塅、新村。
  二区小松、石田、丹溪、桐江、长乐、木兰、河家湾。
  三区前江、坳头、屏山、长江、长溪、长口、珠坑、珠溪、龙岗、大由、万田、解放。
  四区横江、丹阳、齐贤、小姑、秋溪、迳口、瑞坑、珠玑。
  五区大琴、丰山、沿沙、福村、岩岭、堂下、高田、高坪。
  1950年5月区划一区琴江镇、兴隆、睦富、濯坑、古樟、东南、沔坊、白水、小岭、沙塅、新村、坝口,12月增设西外、坵坊。
  二区小松、太平、石田、丹溪、许坊、桐江、长天、长乐、木兰、杨坊,12月增设蜀口。
  三区前江、坳头、屏山、长江、长溪、长口、页背、珠坑、珠溪、良高,12月增设大畲、新坊、罗陂、蟠龙、坳背。
  四区横江、丹阳、齐贤、小姑、秋溪、罗云、迳口、泮别、瑞坑、珠玑。
  五区大琴、河田、丰山、沿沙、福村、上柏、岩岭、堂下,12月增设福田、下坑。
  六区高坪、坪江、高田、河家湾、东坑(从小松区划入),12月增设琴生。
  七区濯龙、徐坊、万田、解放、新龙、龙岗、大由。12月,万田、解放合并称罗田,增设水南、兰田、下迳。
  1951年区划一区琴江镇、兴隆、西外、睦富、濯坑、古樟、东南、沔坊、白水、坝口、秀岭、新村、桐坪、坵坊,沙塅。
  二区小松、太平、石田、瑶上、蜀口、丹溪、许坊、桐江、罗溪、长天、长乐、木兰、杨坊、新坊。
  三区前江、大畲、新坊、罗陂、屏山、蟠龙、长溪、页背、亨田、珠坑、坳背、良高、长江。
  四区横江、丹阳、齐贤、小姑、秋溪、罗云、烟坊。
  五区大琴、河田、下坑、丰山、沿沙、福村、福田、上柏、岩岭、堂下。
  六区高坪、坪江、琴生、高田、郑坪、河家湾、东坑。
  七区大由、徐坊、罗田、濯龙、水南、兰田、绿水、下迳、新龙、龙岗。
  八区迳口、泮别、石阔、瑞坑、珠玑。
  1952年8月区划一区琴江镇、兴隆、睦富、濯坑、古樟、东南、沔坊、白水、西外、花园、前江(从屏山划入)、坝口、长天、坵坊、秀岭、沙塅、小别、桐坪。
  二区小松、古罗、太平、大源、石田、瑶上、蜀口、莲花、丹溪、新坊、桐江、塘塍岭、罗溪、小琴、木兰、许坊、杨坊。
  三区新坊、新富、罗陂、屏山、蟠龙、胜利、长江、长溪、河东、页背、亨田、新和、珠坑、坳背。
  四区横江、横市、烟坊、丹阳、平阳、齐贤、小姑、开坑、秋溪、自和、罗云、洋和。
  五区大琴、棉迳、河田、下坑、上坑、丰山、沿沙、福村、上柏、岩岭、朱家、礼地、堂下。
  六区高坪、坪江、琴生、高田、郑坪、河家湾、东坑、陈联、生源、湖坑、瑶口。
  七区大由、徐坊、罗田、河斜、濯龙、水南、沿岭、高背、兰田、绿水、下迳、新龙、龙岗、新南。
  八区上塅、迳口、三坑、泮别、水庙、石阔、瑞坑、上磜、珠玑、张坑、洋地。
  1956年1月区划一区琴江镇、兴隆、西外、古樟、前江、东南、沔坊、坝口、坵坊、沙塅、桐坪。
  二区小松、太平、大坑、石田、莲花、新坊、桐江、塘塍岭、小琴、木兰、罗溪。
  三区新坊、新富、屏山、长溪、河东、页背、新和、珠坑、坳背。
  四区横江、烟坊、丹阳、齐贤、小姑、秋溪、罗云、良高。
  五区大琴、河田、丰山、沿沙、福村、上柏、岩岭、堂下。
  六区高坪、琴生、高田、湖坑、郑坪、河家湾。
  七区罗田、河斜、濯龙、水南、兰田、下迳、龙岗、大由。
  八区洋地、迳口、泮别、石阔、瑞坑、珠玑。
  1956年5月区划城关区琴江镇、城郊、东南、沔坊、坝口、沙塅、小别。
  小松区小松、石田、丹溪、桐江、木兰、河家湾(从高田区划入)。
  丰山区大琴、丰山、福村、岩岭。
  高田区高田、高坪、郑坪。
  屏山区新坊、屏山、亨田、珠坑、坳背。
  大由区大由、濯龙、高背、龙岗。
  洋地区迳口、石阔、珠玑。
  横江区横江、齐贤、秋溪。
  1956年6月区划县直属工作组琴江镇、城郊、东南、沔坊、坝口、沙塅、小别。
  小松区小松、石田、丹溪、桐江、木兰、河家湾。
  丰山区丰山、大琴、福村、岩岭。
  高田区高田、高坪、郑坪。
  屏山区屏山、亨田、新坊、珠坑。
  大由区大由、濯龙、龙岗。
  横江区横江、齐贤、秋溪。
  洋地区迳口、石阔、珠玑。
  是年8月,丰山、高田区合并,屏山、大由区合并,横江、洋地区合并,全县分直属工作组、小松、丰山、屏山、横江1组4区。
  六、人民公社 1958年8月,全县以原区乡为基础,建立16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镇、场),151个生产大队。
  [=此处为表格(表1—4 人民公社初期全县行政区划表)=] 1960年1月,各公社改以所驻地方名称命名,9月,琴江镇改为琴江镇公社,全县分16个公社(场)。另,小别公社改名坵坊公社,珠坑公社划归横江区辖。
  1961年1月,琴江镇公社与东风公社合并为琴江公社。
  1961年9月,大社析小社。琴江公社析为琴江镇、城郊、东风3社,坵坊析为沙塅、小别2社,小松析为小松、石田2社,桐江析为丹溪、桐江2社,木兰析为木兰、新河2社,丰山析为丰山、大琴2社,高田析为高田、高坪、郑里3社,屏山析为屏山、新坊、亨田3社,大由析为大由、濯龙2社,横江析为横江、珠坑、罗家3社。
  [=此处为表格(表1—5 1961年9月至1962年5月石城县行政区划表)=] [=此处为表格(续表)=] 1962年6月,撤销小松、屏山区建制。小别公社改称长乐公社。
  1963年5月,洋地垦殖场改洋地公社。
  1965年3月,撤销城关、横江、高田区建制,4月合并公社,东南并归城郊,石田并归小松,丹溪并归桐江,大琴并归丰山,新坊、亨田并归屏山,濯龙并归大由。全县合并为22个公社(镇)。
  翌年8月,城关镇、城郊、坝口、小别公社合并为城关公社,桐江、小松合并为小松公社,大由、龙岗合并为大由公社,横江、珠坑合并为横江公社,全县为16个公社。后又有调整,至1969年9月,县城从城关析出,仍置琴江镇,时全县为1镇10社。
  1972年10月调整为1镇14社。1984年6月由公社改乡。
  [=此处为表格(表1—6 1982年10月后石城县行政区划表)=] [=此处为表格(续表)=] 七、乡镇 1984年6月,恢复乡建制。原人民公社改称乡,生产大队改称村,生产小队改称村民小组。全县行政区划与1982年10月同。
  琴江镇琴江镇,县治所在地。古称竹子坝、中心坝,位于石城中部,东临琴江,西、南、东北皆与观下乡为邻,北与小别乡接壤。全镇面积20.73平方公里。南宋建炎四年(1130),始筑土城,明成化十三年(1477),改筑砖墙。自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建县以来,一直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清代乃至以前,城区分坊郭里一图、坊郭里二图。苏区时称城中乡,隶属城市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更名琴江镇,隶属第一联保所。解放初,琴江镇为乡级建置,隶属第一区(后称城关区、直属工作组)。1958年8月后为公社级建置,隶属城关区,下辖4个居委会。1960年9月,改称琴江镇人民公社,下辖4个居委会和兴隆、琴水、石塘、西外4个生产大队。翌年1月,改属琴江公社,9月,城区从琴江公社分出,复称琴江镇。1966年易名城关镇。1968年8月,隶属城关公社,下辖2个居委会。翌年9月分出复今名。1975年起复辖兴隆、西外2个大队。1985年,辖城内2个居委会及兴隆、西外2村、56个村民小组。现全镇人口19698人,除满族2人、苗族1人外,余皆为汉族。镇办工业有印刷、农机修造、食品加工、日用品生产等行业。农业以种植水稻、大豆、红薯、白莲为主。
  宋元时,邑城内及城外分为十五坊,称坊郭里,城区有进贤、仁义、升平、忠节、永康5坊。明清时期城区为坊郭里一图。进贤坊为集市贸易地段。现有主要街道:西华路、东华路、琴江路、东南路,还有莲塘巷、桂花巷、东河巷、小西巷、西南巷。县党政机关多驻于东华路。琴江路、西华路为商业区及企事业单位驻所。镇人民政府设于西门体育场东侧。圩期原为农历逢三、八日,1981年改为农历三、六、九日。
  木兰乡木兰乡以驻地命名,位于石城北端。东连高田,南接丰山,西毗小松,北靠广昌县驿前、杨淇、塘坊等乡,面积98平方公里。1985年辖小琴、田江、木兰、杨坊、新河、东坑、陈联7村,85个村民小组。人口8900人,均为汉族。境内盛产白莲。主要乡办工业有铸造、发电。乡人民政府驻木兰圩上。境内辟有木兰、新河(河家湾)2个圩场。
  木兰圩距县城31公里。明初在现址北0.3公里处的老坝,清咸丰七年(1657)后,移于现址,原街道为50米长的狭窄曲尺街。1964年新建一条长约200米、宽6米街道。街面设有供销社、粮管所、邮电所、卫生院等单位。圩期原为农历逢五、十日,1981年改为农历三、六、九日。
  新河圩位于木兰东北,距城35公里。古为福建汀州至江西建昌府当衢要道。原址蚁公坝,为避洪水,改迁今址。圩期原为农历三、八日,1981年改为三、六、九日。
  高田乡高田乡以驻地命名,解放前夕称鳌峰乡,位于石城县东北部,东连岩岭、南接丰山、西毗木兰、北靠福建省宁化县安远乡。面积157.47平方公里。1985年辖琴生、田心、高田、湖坑、郑里、祠江、遥岭、胜江、上坪、新坪10村、106个村民小组。人口11738人,均为汉族。主要乡办工业有农机修造、发电等。乡人民政府设于高田街上。
  高田圩距县城27公里,建于明末。因其地处闽赣陆路交通要冲,清季曾为7省牛马交易市场。民国初年,郭庆红率部于会期到此抢劫一次,因之逐渐衰落、消失。解放前有一字形石街一条。解放后,陆续建成长约200米、宽约8米的沙石路面一字新街一条。街面设有供销社、邮电所、营业所、食品站、电影院等。圩期原逢农历四、九日,1981年,改为二、五、八日。
  明代以前,先后曾辟瑶口、江下、王家边、湛陂等圩市,湛陂圩延至清代,后俱废。
  岩岭乡岩岭乡,以地处岩泉岭之上而得名,位于石城县东北部。东连福建宁化县中沙、南接宁化济村、西北界临富田、西南连接丰山福村。面积80.33平方公里。1985年共辖岩岭、大秀、上柏、朱家、筀竹、堂下、礼地、黄柏8村、74个村民小组。人口7523人,均是汉族。主要乡办工业有纺织器材制造。乡人民政府设于岩岭街上。
  岩岭圩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距县城44公里。原有曲折小街一条,解放后,陆续建成一条长约150米、宽约4米、东西走向的新街。街面设有供销社、粮管所、邮电所、卫生院等单位。圩期原为农历逢一、六日,1981年改为一、四、七日。
  境内原有下罗圩,光绪元年,温景明于下柏昌开僻岩岭圩后,该圩消失。
  小松乡小松乡以驻地命名。位于县城北,东连木兰、丰山,南接小别、观下,西毗宁都县田埠,北靠广昌县驿前,面积167.31平方公里。1985年辖小松、罗源、瑶上、耸岗、石田、蜀口、丹溪、江口、许坊、桐江、罗溪、新华、胜和、迳里、白家15村、267个村民小组及1个居委会。人口27924人,壮族1人,余均为汉族。境内盛产白莲、烟叶。乡办工业有造纸、木竹品加工、农机修理、食品加工、建筑、发电等。乡人民政府设于小松街上。境内有小松、桐江两处圩场。
  小松圩建于明代,以当初规模小于古松得名,距县城15公里。原有乱石小街一条,广(昌)石(城)公路通车后,集市逐渐移于公路两旁。街面设有供销社、邮电所、税务所等单位。圩期原为农历逢二、七日,1981年改为二、五、八日。
  桐江圩位于小松圩偏北6公里处,圩期与小松圩同。
  古松圩始于宋代中叶,废于元末兵乱。石田圩,始于明代,圩期为农历逢一、六日,废于清初,清末复兴,因地形偏僻,交通不便,解放后又废。
  丰山乡丰山乡以驻地丰山圩命名。位于县城东北,东南毗邻福建宁化,东连岩岭,南接观下,西邻小松、木兰,北靠高田。面积122.93平方公里。1985年辖大琴、陈江、上坑、下坑、河田、下湘、沿沙、福村、丰山9村、128个村民小组。全乡13438人,仅白族1人,其余均为汉族。境内盛产稻米。乡办工业有车木、发电等。乡人民政府驻丰山圩。
  丰山圩距县城18公里,位于琴江上游南岸。圩市建于明末,为石城东北部农副产品、竹木集散地。解放前,有丁字形乱石街一条。解放后,陆续拓宽、建成水泥路面新街,长约300米,宽6.5米。原圩期为农历逢三、八日,1981年改为三、六、九日。
  境内东部福村于明代嘉靖年间建有集市,因交通不便,于民国十九年(1930)废。
  小别乡小别乡位于县城东北部,乡人民政府驻长乐太平岗,距县城7.5公里,以辖地小别自然村命名。东邻观下坝口,西毗宁都田埠,南接琴江镇、观下乡,北靠小松罗源。面积56.47平方公里。1985年辖长乐、长天、大源、桐坪、小别、坵坊、下竹7村、61个村民小组。人口6474人,均为汉族。主要乡办工业有建筑、矿山设备配件、干燥设备制造等。
  观下乡观下乡,民国时期称古樟,解放后,先称城郊、后称城关,1972年,以公社驻地观下命名。东邻福建宁化禾口、济村,西毗宁都田埠,南连屏山,北靠丰山。东、西、南三面环抱县城,面积200.87平方公里。1985年辖梅福、仙源、温坊、前江、大畲、花园、古樟、濯坑、汉坑、杉柏、沙塅、睦富、坝口、湖下、琴口、沔坊、何坑、宜福18村,256个村民小组,人口30138人,均为汉族。境内盛产白莲、西瓜。乡办工业有矿山设备、农机修造、车厢、纸箱、建筑、砖瓦、陶瓷等。
  坝口圩位于县城北偏东7.5公里处。清道光四年《石城县志》载:“清顺治年间,集市已罢多年”。民国时期,集市逐渐恢复,解放后,石城钽铌矿驻于此地,早市尤为兴旺。圩期原逢农历五、十日,1981年改逢二、五、八日。
  境内杉柏村口下畲,曾辟圩市,于明末清初废。
  屏山乡屏山乡以驻地屏山圩命名。东邻珠坑、南连横江、龙岗、大由,北靠观下,西毗宁都固村。面积113.2平方公里。1985年辖屏山、长江、罗陂、坳头、胜利、新坊、新富、山下、长溪、页背、亨田、河东、秋口13村,267个村民小组及1个居委会。人口27661人,仅有回族1人,余均为汉族。境内盛产水果,素称水果之乡。乡办工业有农机修造、食品、砖瓦、陶瓷、日用品、发电等。乡人民政府驻屏山圩。
  屏山圩位于县城西南17公里。以圩东北山峰重叠,形如屏障而得名。圩市建于明代中叶。解放前,有乱石十字小街一条。解放后,街面陆续拓宽,建成水泥路面街道一条,长300余米,宽7米。街道两旁商店林立。原圩期农历逢一、六日,1981年改逢二、五、八日。
  境内原有罗陂、长口、秋口、陈坊四个圩市。陈坊圩废于明中叶,罗陂、长口圩因交通不便废于清代,秋口圩因交通改道,于解放后消失。
  珠坑乡珠坑乡,位于县城南,以驻地命名。东邻福建宁化淮土,南接横江,西毗屏山,北靠观下。面积63.2平方公里。1985年辖珠坑、塘台、三和、坳背、良溪、高玑、竹溪7村,89个村民小组。人口12962人,均为汉族。乡人民政府驻珠坑圩。乡办工业有铸造、饲料加工等。
  珠坑圩距县城16公里。圩名以地多垄坑、土呈朱紫色而得名。清初建圩。1963年于广(昌)瑞(金)公路东侧建新街一条,长500米、宽8米,西北至东南走向。老街集市消失。街面设粮管所、营业所、邮电所等单位。圩期原为农历逢二、七日,1981年改逢一、四、七日。
  境内原有塘台圩,始建失考,废于清初。
  大由乡大由乡,位于石城县西南,东邻龙岗下迳,南接瑞金壬田,西北靠宁都固村,东北与屏山秋口接壤。面积124.13平方公里。1985年辖大由、下埠、下伊、河斜、罗田、兰田、高背、王沙、水南、濯龙10村,169个村民小组。人口16614人,均为汉族。乡办工业有纺织器材、饲料加工、发电等。乡人民政府驻大由圩。
  大由圩离城30公里,因街侧曾有一油坊,故称“打油坪”,后因名字不雅,改称“大猷坪”,又因书写不便遂改“大由坪”。圩市相传始于明初。1963年老街遭火灾烧成废墟翌年重建。新街道呈丁字形,1983年铺设水泥路面,总长约300米,宽6米。街面设营业所、邮电所、卫生院、供销社等。圩期原逢农历五、十日,1981年改逢一、四、七日。
  宋、元时期,王沙埠至沿岭背之间,曾建意口圩,为大由一带经济中心。消失原因、年代无考。
  横江乡横江乡,位于石城县南部,以驻地横江圩命名。东南紧靠武夷山,界临福建宁化,东连小姑,南接洋地,西毗龙岗,北靠珠坑。面积145.27平方公里。1985年辖横市、横江、平阳、丹阳、齐贤、沽溪、廖三、秋溪、罗云、友联、洋和、烟坊、珠玑、张坑14村,146个村民小组。人口22833人,有畲族833人,其余均为汉族。主要乡办工业有手工造纸、矿山配件、建筑、针织等。境内盛产茶油。乡人民政府驻横江圩。
  横江圩距县城27公里。以境内河流横贯东西而得名。明初建圩市于横江北岸。解放后,南岸相继营建各类店房,形成一条新街,长约280米,宽7米;老街长约300米,宽5米,均为水泥路面。圩期原为农历逢五、十日,1981年改逢三、六、九日。石城地方名产“横江重纸”,解放前多从此集散。
  秋溪圩位于横江乡西南秋溪北岸,距城30公里,建于明代。原圩期逢农历三、八日,1981年改逢一、四、七日。每逢端午、中元、中秋、重阳节前夜,有夜市,颇热闹。
  境内寺背、丹阳、珠玑、曹家陂、龙尾坑等地,明代以前曾有过圩市,因交通不便,陆续消失。起迄年代失考。
  小姑乡小姑乡,位于石城县东南部,东、南、北三面均与福建宁化县为界,西连横江廖三、珠玑。面积46.4平方公里。原称罗家公社,1984年建乡换届之后,以乡人民政府驻地小姑命名。1985年辖小姑、罗家、和平、开坑4村,51个村民小组。人口4068人,均汉族。乡办工业有木竹制品、发电等。乡政府驻小姑,距县城40公里。
  龙岗乡龙岗乡,位于石城县南偏西,以乡址驻地命名。东与横江、洋地为邻,西连大由,北靠屏山秋口。面积71.8平方公里。1985年辖龙岗、新龙、新南、下迳、绿水、水庙(1972年从洋地划入)6村,89个村民小组。人口8813人,有布依族1人,余均为汉族。乡人民政府驻龙岗圩。
  龙岗圩离城33公里,以境内岗峦起伏蜿蜒如龙得名。建于明宏治五年(1492),街呈丁字形,处龙(岗)大(由)公路与广(昌)瑞(金)公路交叉口。圩期原为农历逢二、七日,1981年改逢二、五、八日。
  洋地乡洋地乡,位于石城县南端,东南界临福建长汀县,西北与龙岗相邻,西南接瑞金日东,北靠横江乡。面积115.8平方公里。1985年辖洋地、石溪、瑞坑、泮弼、迳口、三坑、上塅、桃花8村,76个村民小组。人口7331人,有回族1人,余均为汉族。境内盛产竹木、茶油。乡办工业有手工造纸、竹木制品、发电等。乡政府驻洋地圩。
  洋地圩距城45公里,建于1963年,圩期原为农历逢一、六日,1981年改逢一、四、七日。
  境内迳口村原有圩市。解放前为汀(州)石(城)交通要道。圩期同瑞金沿岗圩。解放后,因交通改道,逐渐消失。
  第二章自然环境石城县地处江西东南,赣州地区东北,武夷山脉中段西侧。境内群山环绕,峰峦重叠,中部及西部丘陵起伏,谷地穿插。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有利于农、林业的发展。
  第一节地质地貌一、地层石城境内出露地层有震旦系、白垩系赣州组和寒武系。奥陶、志留、石炭、侏罗、三迭、二迭及第三条地层缺失。震旦系、白垩系分布广泛,寒武系仅出现于洋地上塅一带。
  二、地质石城位于南华准地台,赣南台拱的东北角,在次级构造带之上。石城盆地位于中生代石城断凹构造盆地之中。前泥盆纪变质岩基低,构成本区基础,泥盆纪时,县境东部受海浸影响,沉积有石英砂岩、砂砾岩及砂质岩建造。中生代时,石城受燕山运动强烈影响,褶皱断裂,凹陷到处发生,伴随着断裂运动有大规模花岗岩侵入与火山岩喷发。石城盆地即是在中生代断凹盆地的基础上发育而成,盆地东侧断裂呈北东至南西向,为石城至安远深断裂东北延伸部分。该断裂向西南延伸至瑞金、会昌、安远,并控制上述各盆地的发育。中生代断凹盆地,接受白垩纪晚期及老第三纪陆向沉积,沉积有一套红色构造(杂色页岩、红色砂岩、红色砂砾岩),新第三纪盆地上升,红色地层为水流切割,形成丘陵间发育河流冲积平原。
  内构造依其展布方向、力学性质有北东、北北东向构造,属华夏系和新华夏系构造。
  三、地貌石城为武夷山脉内部的山间盆地,四周山地耸峙,武夷山主脉呈北东至南西绵延本县东部,山体大都系由前泥盆纪变质岩以及泥盆纪石英砂岩、砂砾岩、砂质页岩组成。山地海拔一般为500至1000米。石城与福建交界之武夷山脉主峰高达1000米至1300米。西北部山地为广昌南部花岗山地南伸部分,山体高度一般为350至500米,个别山峰高达700米。西南多变质岩山体,一般高达400至700米。中心地带为错综分布的砂砾岩丘陵、小盆地及沿河冲积小平原。贡水二级支流琴江,发源于县境北部山地,经大由折西北出境入宁都与梅江汇合。
  根据地貌成因与形态特征,石城可分为侵蚀构造中低山地形,剥蚀沟造丘陵地形和构造剥蚀单斜盆地三类。
  侵蚀构造中低山地形主要分布于县境东北、西北和东南边缘,面积60.85万亩,约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5.61%。可分中山、低山两种: 中山,主要由石英砂岩、板岩、砂质页岩构成,局部地区由花岗岩构成。分布于岩岭,高田、珠坑、小姑、洋地等地。直高750米至1300米,相高400米至500米。
  低山,县东盆地边缘,中山前缘有较大面积分布。直高500米至700米,相高250米至350米。依其物质可分:板岩、千枚岩、石英砂岩、砂质页岩低山,主要分布于丰山、观下、小姑、洋地、横江等地;花岗岩低山,仅木兰有局部分布。
  剥蚀构造丘陵地形主要分布于县境北部、中部和中南部一带,面积128.11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3.89%。直高500米以下,相高250米不等,按其物质可分为花岗岩丘陵、红岩丘陵2种。
  花岗岩丘陵,主要分布于小松、丹溪、石田、坝口、长乐、大琴及高田等地;红岩丘陵,主要分布于珠坑、横江、龙岗、屏山、大由及观下等地,由白垩纪及老第三纪杂色页岩、红砂岩、砂砾岩及紫色页岩构成。丘陵多呈南东110。至170。倾斜的单面山,经后期水流侵蚀,成波状丘陵。
  构造剥蚀单斜盆地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下。主要分布于琴江中下游地,为白垩系紫红岩、棕红色砂岩、砂砾岩、粉砂岩、泥岩构成。面积48.73万亩,占全县上地总面积的20.5%。
  第二节山岭县内山势逶迤,为武夷山中段主脉,于县境东北与广昌、福建宁化交界处入境,绵延于县境东部,为闽赣两省天然屏障。
  牙梳山位于高田胜江村境内,为石城、广昌、福建宁化三县界山。主峰海拔1387米。
  金华山位于高田遥岭村境内,与福建宁化安远乡交界。主峰海拔1314米。天气晴朗时,在峰顶可远眺石城、广昌、福建宁化三县县城。
  八卦脑位于高田胜江村境内,与广昌塘坊乡交界。主峰海拔1226米。其高处不长树木,而清泉却终年不竭,杂草丛生,盛产各种药材。当地居民称“八卦(脑)八面都是宝,盛产黄莲和甘草”。现为石城养牛基地。
  牛牯崠位于高田胜江村境内,主峰海拔1248米。
  东华山位于观下何坑村境内,乾隆十年《石城县志》载:“顶跨宁化、石城两县,为南龙之祖”。主峰海拔1149米。
  正顶脑位于横江张坑村境内,主峰海拔1222米。
  过风凹位于洋地乡东南,为闽赣两省交界山口,海拔约1200米。
  刘家凹位于洋地桃花村境内,为通往福建长汀必经山口,海拔1100米。
  鸡公崠位于洋地桃花村境内,为石城与福建宁化、长汀三县分界山。海拔1389.9米,为石城最高山峰。
  高桥崠位于洋地上塅村境内,主峰海拔1150米。1983年8月,江西师范学院南昌分院地理教师安阳勘探,认为赣江发源于此。取名“石寮崠”,实为此崠。
  棋盘石位于横江张坑村,为宁化、石城界山。主峰海拔1261.4米。
  西华山位于琴江镇西外村境内,旧名“乌石嶂”。主峰海拔573米,为县城西面屏障。
  李腊石位于琴江镇兴隆村境内。旧名“迎恩石”,后因一李姓知县常射猎于此,改称李腊石。主峰海拔395米。
  仙人井位于木兰乡北部,与广昌塘坊分界,为木兰通塘坊必经之路。主峰海拔665米。
  王贯头位于木兰乡东北,与广昌塘坊分界,原名“望景楼”。主峰海拔90.2米。
  杨家寨位于木兰乡西北,为石城、广昌之界山。主峰海拔655米。
  白马陈位于木兰乡西北,与广昌驿前分界,主峰海拔688米。
  灵华山位于小松乡西北,为宁都、广昌、石城三县界山。主峰海拔991米。
  将军寨位于小松乡西北,为宁都、石城二县界山。主峰海拔701.2米。
  尖峰寨位于小松乡西部,为石城、宁都二县界山。主峰海拔615米。
  丈夫嶂又名楼盖山,位于小松乡西南,主峰海拔859.7米。
  仙山脑位于岩岭乡东北,与福建宁化安远乡分界,主峰海拔946.5米。
  寨老山位于岩岭乡东南,与福建宁化济村乡分界,主峰海拔960米。
  海螺岭位于观下何坑村境内,与福建宁化县禾口乡分界。主峰海拔897.9米。山中蕴藏钨、锡、钽、铌等矿。
  通天寨位于观下大畲村境内。主峰海拔600米,面积6平方公里。为县内游览胜地。
  仙姑岭位于观下乡梅福村境内,相传秦末刘瑶英在此成仙。主峰海拔494米。
  梨子崠位于观下汉坑村境内,与宁都县固村乡分界,主峰海拔549米。
  红石寨位于屏山河东村境内。主峰海拔388.3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白色”据点,被红军攻克。旧名鸿石寨或洪石寨。
  麒麟山位于珠坑三和村境内,又称甑篦寨。主峰海拔623米。
  八卦顶位于大由濯龙村境内,因其山四周有八埂而名。主峰海拔618.4米。与宁都县固村乡分界。
  莲花山位于大由罗田村境内,主峰海拔698.7米,与瑞金县大柏乡分界。
  南华山位于横江珠玑村境内,因其位于县城南方而名。主峰海拔740米。
  帽子崠位于洋地泮别村境内。主峰海拔509米,与瑞金日东乡分界。
  第三节河流石城地处贡水二级支流中、上游区。境内水系发育,河流密布,以琴江为主流,岩岭河、大琴河、石田河、罗陂河、横江、秋溪为支流。全县大小河流140余条,计程1099公里,平均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0.69公里。隶属赣江水系。
  大小河流中,除县境西北罗溪、白家磜溪,直接汇入宁都梅江,以及南部水庙溪、沿岗河、上洞溪流入瑞金绵江外,其余均在本县境内汇入琴江。
  一、主流琴江,为石城主河道,发源于高田乡金华山。高田境内纳温寮、生源诸水,自北向南流经丰山、观下、琴江镇、屏山、大由等乡(镇),入大由后,折向西南于龙下渡出境,至宁都黄石与梅江汇合。境内全长90.4公里,控制流域面积1469.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51.4立米/秒,平均比降1.62‰。上游河道狭小,一般为50米以下,天然落差大。中下游进入观下乡后,汇集众多支流,河面逐渐变宽,一般为100—200米,最宽处达300余米,河床坡降逐渐平缓。自坝口至龙下渡,平均比降仅0.78‰。沿江两岸多为低山与冲积台地,集中了大片耕地。河床由细沙砾石组成。历来舟楫自上游丰山可直达赣州,为石城沟通外地之航道。由于水土流失逐渐严重,加之1966年后沿江修建水轮泵站,造成泥沙淤积,河床升高,航船阻绝。
  二、支流岩岭河发源于岩岭大秀村仙山脑,古称大牛岭水。水流由东北向西南,绕岩前岭,汇发源于礼地青岗崠之小坑河,经福村养马塅汇入琴江。主流长22.4公里,控制流域面积90.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06立米/秒。天然落差大,平均比降为18‰,河床为岩石砾石结构。水能开发条件好。
  大琴河发源于木兰乡,古称池家坳水。境内纳角山背小溪,水流自北向南,由丰山上坑村里纳木兰河,于观下琴口汇入琴江。主流长32公里,控制流域面积14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73立米/秒,平均比降4.73‰。河床为粗沙组成,因沿途两岸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为全县河流之首。
  石田河古称坝水,发源于小松大溪源。水流由西北向东南,纳小松、桐江、丹溪、案上、江下、胜和、长乐诸水,由观下坝口汇入琴江。主流长28.3公里,控制流域面积18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6.04立米/秒,平均比降5.6‰。河床由岩石砾石粗沙组成。1966年以前,石田以下可通船只。
  罗陂河发源于宁都上磜,水流自西流向东南,经屏山罗陂、新坊,由山下大坝脑汇入琴江。全程19公里,控制流域面积92.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85立米/秒,平均比降2.85‰,河床为岩石砾石粗沙组成。
  横江发源于福建宁化淮土,水流自东向西,经小姑、横江、珠坑、屏山等乡,纳竹溪、沽溪等溪流,由屏山灌头陂汇入琴江。主流长45.5公里,控制流域面积216.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6.87立米/秒,平均比降4.75‰。河床为岩石、砾石、粗沙组成,1966年以前,横市以下可通船只。
  秋溪发源于洋地千公山,水流自东南向西北,经洋地、横江、屏山三乡,由秋口汇入琴江。全程29.8公里,控制流域面积9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8立米/秒,平均比降44.3%。河床为岩石、砾石、粗沙组成。
  境内较大的溪流还有丰山的沿沙河、沿地河,观下的沔坊河、沙塅河、大畲河、龙岗河、大由的罗田河等。
  三、潭瀑布潭清道光《石城县志》载县内有潭7处: 聂家潭又名观前潭,城北1公里,能倒映南郊宝福塔,古为琴江八景之一。
  古樟口潭城南2.5公里,今观下初中附近。
  燕薮潭城西南7.5公里,潭畔有高崖,相传冬月,曾有燕藏于此处。
  黄株潭城西15公里,屏山陈坊小溪入大江处。
  驴牯潭城西南22.5公里亨田之下。
  庙子潭城西南30公里,大由境内。
  龙头潭城西南40公里,大由境内。
  以上7潭,均处琴江中,因泥沙淤积,已不复存。
  福村龙潭位于丰山福村境内,距城30公里。潭口巨石相对,状如一座未合拢之石坝。岩岭河、小坑河,水流至此,从硖石出,受峡中突石阻击,浪花飞溅,状如奔马,声如炸雷,响彻山谷。
  瀑布白水磜瀑布位于观下何坑村。廖家山水经此,常年不息。春夏山洪暴发,飞瀑直泻,高数十米。
  罗家湘瀑布位于丰山下湘村,为常年瀑布,沿地河流经此处,高十余米。
  附:赣江源头说解放初,省水利部门将日东河一绵江一贡水定为赣江之源,并将瑞金境内武夷山脉黄竹岭定为赣江源头。
  1983年暑假,江西师院南昌分院地理教师安阳为教学需要,到赣江上游考察源头。8月19日,安偕同瑞金县有关部门的人员到实地考察,发现主流并非来自黄竹岭。为了寻找真正源头,他们沿日东河溯流而上。次日进入石城县洋地乡上塅村石寮屋场东北,发现日东河从此地枯枝败叶中渗出,确认赣江从此发源,否定了赣江发源于黄竹岭之说。
  此地位于石城南部石寮之东约3公里处,距瑞金黄竹岭18公里。山顶是闽赣交界武夷山中段山脊,约处北纬25°58′2″,东经116°21′45″。
  21日,安阳等人认为赣江源头之山无名,新取名“石寮崠”属瑞金。其实不然,此地古名“高桥崠”,历来隶属石城县。高桥崠之山顶与鹅公崠之间,仅隔一条深涧,涧上曾搭桥而过,故名。
  第四节土壤植被一、土壤县境内土壤划分为6个土类,13个亚类,39个土属,153个土种。土壤类型的分布规律是:沿琴江及其支流两岸冲积地带,为河流冲积物发育的潮土和水稻土的潮沙泥田;低中丘主要为紫色泥页岩类和紫色砂砾岩类发育的紫色土和水稻土的紫泥田、紫砂泥田;中高丘主要是石英岩类及花岗岩类发育的红壤和水稻土的黄砂泥田,亦有少量泥质岩类发育的红壤和水稻土的鳝泥田;低山中、下部为石英岩类和花岗岩类发育的山地黄红壤;低山上部和中山地带为花岗岩类和石英岩类山地黄红壤;中山顶部出现花岗岩类山地草甸土。
  水稻土水稻土为石城县主要耕作土壤。全县共有水田面积219768亩,占总耕地的91%。分淹育型、潴育型、潜育型、侧渗型4个亚类,94个土种。
  淹育型水稻土系河流冲积物经垦荒造田而成,土壤保水保肥差,肥力低。本县仅河积性淹育型水稻土1个土属,下分中淹沙砾底潮沙泥田、弱淹沙底灰潮沙泥田2个土种,主要分布于高田、丰山、木兰、观下等地。
  潴育型水稻土为县内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一个亚类,划为7个土属,52个土种,共计面积173336亩。由于灌水和排水条件较好,干湿相互交替,通过人们精耕细作,水耕熟化程度高,为主要高产土壤类型。
  潜育型水稻土发育于各种成土母质,处于地势低洼的塅田、垄田、坑田。地下水位高,土体受潜水浸渍,还原作用强,铁还原为亚铁,呈杏灰色或蓝灰色。此类土壤通透性差。划分为6个土属,35个土种,分布全县各地。
  侧渗型水稻土分布于边缘塅田和排田,中下部斜坡田。因地下渗水或山塘水渗漏水所引起的侧向渗流作用,致使铁锰淋渗,粘粒流失,在土体中形成一层质地松散呈灰白色的漂洗层,漏水漏肥。划分为4个土属,4个土种,主要分布于岩岭、高田、丰山、观下、龙岗等地。
  潮土潮土,成土母质为近代河流冲积物,由河滩、沙洲开垦种植旱作物后而形成的耕地土壤。本县仅潮土1个亚类,沙质潮土1个土属。按土层厚度、肥沃度和特异土层又划分为厚层灰潮沙土、厚层潮沙土2个土种,总面积6847.3亩。主要分布于琴江两岸的河漫滩和一级阶地上。适宜栽种红薯、蔬菜和果树等。
  紫色土紫色土,为旱、山地土壤。成土母质为紫色砂砾岩和紫色泥页岩类风化物发育而成,分为3个亚类。
  酸性紫色土由酸性紫色砂砾岩类和紫色泥页岩类风化物发育而成的紫色土,划分为4个土属,18个土种。主要分布于岩岭、高田、观下、屏山、大由、洋地、小姑、横江、珠坑、龙岗等地。
  中性紫色土为中性紫色砂砾岩类和泥页岩类风化物发育而成,划分为2个土属,4个土种。主要分布于琴江镇、观下、龙岗等地。
  石灰性紫色土由石灰性紫色泥页岩类风化物发育而成,划分为2个土属,3个土种,主要分布于龙岗、横江、大由等地。
  红壤红壤为石城县地带性土壤,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系县内旱、山地面积中最大的一个土类,是发展林业和多种经营的主要土壤。根据发育阶段,划分3个亚类。
  红壤分布在海拔600米以下的中、低山丘陵地带。成土母质以石英岩类和花岗岩类风化物为主,次为泥页岩类,兼有少量第四纪红色粘土。土层深厚,剖面发育完整。划分为4个土属,13个土种。除岩岭外,各地均有分布。
  红壤性土主要分布于土壤侵蚀较严重的丘陵岗地。土体中含有较多的砾石和半风化物碎片,表层浅薄,土质疏松,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划分为3个土属,4个土种。
  山地黄红壤山地黄红壤主要分布在低山地带,位于红壤亚类之上,大致海拔高度600—1000米。划分为4个土属,9个土种。
  山地黄壤山地黄壤,主要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上中山地带,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本县仅山地黄壤1个亚类,下分花岗岩类和石英岩类山地黄壤2个土属,5个土种。主要分布于岩岭、高田、观下、洋地、小姑等地。
  第五节气象一、气候特点石城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其优势是光热资源丰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无霜期长。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冷暖交往频繁,春夏之间阴雨霏霏,夏季降水集中,伏秋期间太阳辐射量大增,时有干旱发生,冬季不严寒,但亦有霜冻发生。
  二、气候区域由于受地形、植被覆盖程度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形成全县各地气候上的差异。可分为5个小气候区。
  东北部高丘低山冷凉区气候特点是雨量多,强度大,春迟夏短冬季长,光照不足,气温低。
  西北部高丘低山冷凉区气候特点同上。
  南部低丘温热区气候特点是日照充足,气温高,自然降水充沛,强度大,时空分布不均,旱涝现象较为明显。
  北部丘陵温暖区气候特点是日照充足,热量资源丰富,自然降水较为丰沛、雨量大,但时空分布不均。
  东南部低山丘陵冷凉区气候特点是日照少,热量资源差,雨量充沛,暴雨次数多。
  三、四季各气候区的差异,造成四季来临的早晚不一。
  [=此处为表格(表1—7 石城县各气候区季节划分表)=] [=此处为表格(续表)=] 四、主要气候要素日照县内四季日照充足,时数分别为:3至5月计357.5小时,6至8月计683.3小时,9至11月计549.4小时,12月至次年2月计351.9小时。全年计1942.1小时,以365天计算,日平均5.3小时。由于各气候区因地形及云、雾等现象的影响,日照时数各不相同。
  [=此处为表格(表1—8 各月日照时数及百分率表)=] 温度石城年平均气温在15.5~19.1℃之间。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4.6~30.4℃之间(龙岗下迳为最高),最冷为1月份,平均气温在4.6~7.5℃之间。极端最高温度38.4(1966年8月5日)。全县极端最低气温分布:县城零下6.4℃(1961年1月17日);高丘地区(海拔高度>350米)-9.4~-7℃;中丘地区(海拔高度250~350米)-8.2~-6.1℃;低丘(海拔高拔<250米)-7.3~-5.6℃。高丘山地比低丘山地低1.4至2.1度。
  农业界限温度,是鉴定农业生产热量资源的指标。以大由告尾、屏山、县气象站、高田、小松罗溪、高田遥岭、岩岭、观下廖家山为观察点,计有≥5℃、≥10℃、≥15℃、≥20℃,以及10℃~20℃、10℃~22℃10℃~23℃等7种。(见下表) [=此处为表格(表1—9 农业界限温度初、终日、天数、积温表)=] 保证率80% 降水县内年平均自然降水量在1400至1900毫米之间。由北向南递增,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北部以木兰为代表,年均1434.8毫米;南部以洋地为代表,年均1837.01毫米;东部以宜福为代表,年平均1810.1毫米;西部以丘坊为代表,年均1648.5毫米。
  [=此处为表格(表1—10 历年各雨量点月平均降水量及一日最大降水量表)=] 霜县内历年平均有霜期82.2天。最长为128天,出现于1976年11月18日至1977年3月25日;最短的38天,出现于1970年1月3日至1971年2月9日。历年平均无霜期284天。最长的335天(1971年),最短的224天(1962年)。
  五、主要气候灾害洪涝洪涝,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4至6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0%以上,为洪水多发期。
  干旱干旱,是县内主要自然灾害之一。7至9月进入干旱少雨季节,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20%左右,多有伏旱、秋旱发生。
  春季低温多出现于每年3月中旬初至4月上旬末。平均气温低于10℃,最低温度小于5℃。解放后,平均三年出现二次,常造成早稻烂秧。
  寒露风于寒露前后出现,严重影响二季晚稻生长。分重型(日平均气温连续2至3天≤20℃,其中1天最低气温≤16℃)、轻型(即气温连续3天≤22℃)2种,每年均有出现。轻型最早出现于9月10日,最晚出现于9月14日;重型最早出现于9月14日,最晚出现于10月22日。
  其余灾害天气其余灾害天气有小满寒、盛夏高温、雨淞、大风、冰雹等。
  六、物候植物候交春三日,百草发芽。
  三月枇杷四月李,五月桃子救肚饥。
  桐叶能包鸡蛋,禾子可以落泥。
  头年草发白,次年定有旱。
  苦力树开花天要寒,花落天转暖。
  枣树发叶发得迟,播种不宜早。
  动物候蚂蚁横过道,大雨马上到。
  傍晚鸡不归笼,明朝大雨当空。
  猪咬秆,有雪落。
  立春到,鲤鱼出水跳。
  春分一到,蜜蜂分群。
  燕子来了,春社快到。
  斑鸠叫河边,即将雨绵绵。
  狗翻黄,雨淋淋。
  鹅叫风,鸭叫雨。
  七、气象谚语过个五月节,家家封田缺。
  日枷(即日晕)长流水,夜枷(即月晕)草头黄。
  月光生毛,大水滔滔。
  朝霞夜雨,晚霞晒死狗。
  东虹日头,西虹雨。
  朝看东南,晚看西北。
  日头下山一片红,睡到半夜搭雨蓬。
  星星密,晴一日。
  东闪(电)晴西闪雨,南闪火门开,北闪有雨来。
  南闪三日,北闪对时。(南边闪电,三日内会有雨下,北边闪电,立刻就会下雨) 乌云拦东,有雨有风。
  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
  雪上加霜连夜雨。
  朝霞雨,晚霞晴。
  云上石城,三日大晴;云下赣州,三日大雨。
  日头晒鬚(霞)晒当上,晒得田里水泱泱。
  日头晒鬚晒当下,晒得田里尺垭垭(干旱裂缝)。
  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晒破土。
  社过南风日日晴。
  春雾晴,夏雾雨,秋雾似老虎,冬雾雪花飞。
  立冬有(没)雨一冬晴立春落雨到清明。
  分龙落一点,旱田都有捡。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
  立夏雨,蓑衣斗笠背起走。
  重阳有雨早收冬。
  春社有雨莫耕田,秋社有雨莫种园。
  八月十五模糊月,雨打上元节。
  春甲子下雨,赤地千里。
  夏甲子下雨,摇船入市。
  秋甲子下雨,谷要生芽。
  冬甲子下雨,牛羊冻死。
  小寒管小暑,大寒管大暑。
  小满不满,芒种不管(小满不下雨,芒种也无雨)。
  立春晴一日,农夫作田不用力。
  惊蛰不冻虫,寒到五月粽。
  清明晴,禾黄米也平。
  谷雨有雨,空田归主。
  十月雷打冬,只牛栏九只空。
  春丙寅阳,无水打秧。
  夏丙寅阳,旱死禾秧。
  秋丙寅阳,晒谷进仓。
  冬丙寅阳,无雪无霜。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壬子癸丑甲寅晴,七七四十九日满天星。
  春寒起雨冬寒晴。
  食了五月粽,还有三夜冻。
  雷打惊蛰前,今年好作田。
  惊蛰日,雨滴滴。
  第六节自然灾害一、水旱水、旱灾害为石城县主要自然灾害,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水灾多发于春末夏初,旱灾则秋旱甚于伏旱,洪涝发生少于干旱,且多在局部地区发生。
  自1959至1985年,共出现伏旱10次,秋旱16次,伏旱连秋旱2次。其中严重干旱4次,中度干旱12次,轻度干旱5次。最长为1962年的83天,最短为1977年的20天。
  以降水量和距平均百分率划分洪涝,1959至1985年,二十余年有大水年7次,特大水年4次。其中1962、1968、1983、1984年为特大水年,受害范围最广,损失最大。
  历史灾情记录: 明正德十一年(1516)四月二十六至二十九日连雨大水。
  嘉靖三十六年(1557)大水。
  清顺治七年(1650),洪水决城。翌年五月初三复大水。
  康熙十年(1671),夏间大水,北门城内水深四五尺。
  康熙五十二年(1713)五月十二日大水,“邑河横流汹涌,去垛口止一尺,侵入城中,冲坏庐舍墙垣,漂没四乡田亩,数十丈合围大木皆拔起,人畜溺死颇多”。翌年,大水如前。
  康熙六十年(1721)大旱。
  雍正五年(1727)夏大水,冲决北关外,翌年大旱。
  乾隆七年(1742)春夏间,五十日不雨。
  乾隆十六年大水。
  乾隆二十九年大水。
  乾隆三十九年大水。
  嘉庆五年(1800)七月十四,连雨三日,大水。
  咸丰三年(1853)大水,至今尚流传:“咸丰三年遭水灾,大水冲走郭头街”之说。
  民国十六年(1927)春旱。
  民国十九年大水,城内街巷可通舟楫。
  民国二十年大旱。
  民国二十九年大水,城内街巷可通舟楫。
  民国三十八年五月二日,暴雨。屏山淋死1人,次日山洪暴发,境内多处地方发生山崩。
  1951年7月,旱。全县受灾面积达8万余亩。
  1959年6月18日,大水,城内低处水深1.5米。全县损失折款285万余元,同年伏、秋又旱48天。
  1962年6月24至30日,降雨量达640.6毫米。其中26至28日,3天降水242.2毫米。全县淹没农田万余亩,早稻减产131万斤。同年秋旱83天。
  1963年,春旱两月余,受灾面积8万余亩,又秋旱44天。
  1966年,秋旱60天。
  1968年大水,又秋旱54天。
  1970年7月7日,大水。长溪渡口翻船,淹死9人,又秋旱45天。
  1974年,伏旱、秋旱计61天。
  1975年6月10日,大水。横江两岸淹没稻田2625亩,冲倒房屋91间,死亡1人,街上水深1至1.6米。珠坑左坑水库被冲垮。
  1978年,大旱65天。
  1983年5月30至31日,琴江上游持续8小时暴雨,降水量154.41毫米,琴江河水猛涨。县城内平均水深1.5米,最深处达2米。沿江两岸,一片汪洋,属近百年来之特大洪水,损失折款199.58万元。
  1984年5月31日至6月1日连降暴雨,降水量达260毫米。琴江河水暴涨,城内水位最深处达1.56米。全县各地普遍受灾,损失折款1496万元。
  二、风雹黑雨民国十三年(1924),大由落西风冰雹。
  民国三十五年,高田乡上坪、遥岭及岩岭等地大风,晚稻颗粒无收。
  1959年,高田落冰雹,大者一颗五六斤重。
  1973年4月1日,县内有9个公社受强风暴雨袭击,受灾户达2829户,冲坏水库、水陂11座。
  1979年3月15日晚,岩岭公社礼地、上柏、堂下、筀竹等处下黑雨约2小时,水黑如墨。
  1979年6月20日,小松受暴风雨袭击,毁坏水稻2975亩,水陂、木桥、民房、公路均有破坏,损失折款5万余元。
  1983年5月2日傍晚,木兰、大由、岩岭、小松等公社10个大队、54个生产队遭台风、冰雹、暴雨袭击,受灾户305户,损失折款6万余元。14日傍晚,又刮十一级大风,并夹杂雹霰,自西向东,经小别、琴江镇、观下、丰山等部分地区,波及15个大队,148个生产队,历时30分钟,损失折款128万余元。
  三、病虫害森林病虫害森林病虫,以竹蝗、松毛虫为主,多发生于山地林区,比较严重的有: 民国二十九年(1940),洋地河脚下、社公湾、禾仓下发生竹蝗,受害面积数万亩,致使21个纸槽关闭。
  1959年,洋地横足前、上洞等地7500亩竹林遭蝗灾。
  1980年,观下、屏山、大由、龙岗等地,松毛虫为害严重。
  农业病虫害解放后较严重的病虫害有: 1973年,早、晚稻受害面积9.59万亩,损失607.35万斤。
  1981年,受害面积7.01万亩,损失709.35万斤。
  1984年,受害面积46.38万亩,损失817.74万斤。
  1985年,受害面积63.78万亩,损失1521.92万斤。
  (详见《经济·农牧渔业·植保》) 畜禽病虫害、鱼病虫害(详见《经济·农牧渔业》) 四、兽害鼠害明隆庆五年(1571)虎盛行。
  清顺治八年(1651)虎盛行。
  民国十二年(1923)虎盛行,木兰2人被虎噬。
  民国二十九年(1940),岩岭老虎伤人。
  民国三十一年(1942),丰山福村老虎伤人。
  民国三十二年(1943),岩岭老虎伤人。
  民国三十六年(1947),丰山福村野猪伤人。
  1956年,山区兽害猖獗。
  近10余年来,因用药毒鼠,猫、蛇、鹰等亦被毒害,生态失去平衡,鼠害猖獗,1984年尤甚。
  五、地震地水滑坡东晋义熙八年(412)正月,发生地震。
  明弘治十年(1497)六月,发生地震。
  民国十五年(1926)二月十三日,发生地震。自农历正月初一日起,时震时停,日必数次,历时20余天。震级为4.75级,烈度6级。
  民国三十年(1941),寻乌东北发生地震,波及石城,屋瓦墙泥坠落。
  1956年,小姑、洋地发生滑坡。
  1964年,岩岭公社上柏、留天斜发地水,上柏坪里水深二三尺,留天斜有埘中鸡群、灶上锅头被水冲走。
  1975年,发地震一次,震弱,未成灾。
  六、雷电灾害雷电灾害,石城常有发生,此仅志解放后较大事件: 1956年夏,小松上街一群耘禾群众,被雷电击跪于地,其中1人被抛出数坵之远。
  1967年夏,横江1人被雷电击死。
  1970年夏,观下湖下1人被雷电击死。
  1975年夏,高田、屏山各1人被雷电击死。
  1981年春、夏,高田3人被雷电击死。
  1983年5月10日晚,石田瑶陂上一妇女被雷电击死于床上,睡内侧的小孩安然无恙,睡另一头的丈夫被雷电击伤双脚,隔壁儿媳亦被击伤。
  1983年5月14日,雷电烧毁宜福村兔子窝山林1100余亩。
  1984年夏,高田1人被雷电击死。
  1984年8月24日,西外村西华山茶亭边被雷电击死3人。
  第三章资源石城为多山丘陵地区,地表资源比较丰富。地下资源种类虽多,但藏量极少,多数品位亦低,尤缺能源矿藏,这是妨碍县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一节土地石城县总面积为1581.53平方公里,折合土地为237.23万亩。
  民国初年,全县可耕水、旱地152042亩,至1949年解放,增至211955亩,人平耕地1.9亩,劳平耕地5.7亩。经过三年经济恢复,至1952年,耕地达302171亩,基建、水利用地75亩。1956年,水利及公路用地280亩,而耕地犹比1952年增加1721亩。1960年,全县基建、水利及公路占地2599亩,耕地下降为286603亩。迄至1985年,全县耕地计23.87万亩(人平耕地1.05亩,劳平耕地2.8亩),田塍田坎3.62万亩,林地99.8万亩,荒山荒地76.3万亩,淡水面积8万亩(其中可养殖0.75万亩),房屋道路占地3.92万亩,其他用地20.99万亩。故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
  第二节野生植物石城有各类树种260余科、550余种,已鉴定制成标本的有94科、308种,其中珍稀树种10余种。
  普通树种马尾松、杉、柳杉、木荷、岭南柯、福建柏、枫、湘楠、泡花楠、黄楠、紫楠、虎皮楠、石楠、光叶石楠、樟、黄樟、黄檀、青冈、香槐、小叶栎、柘树、赤桉、琴叶榕、台湾榕、大柄冬青、冬青、榉等树种,分布全县各地。岩岭、高田、丰山、小松、横江、大由、洋地为主要产区。
  观赏树种侧柏、龙柏、园柏、细叶黄杨、响叶杨、桧柏、刺柏、木芙蓉、垂柳、河柳、水槿、大叶黄杨等。稀有珍贵树种南方红豆杉、臭椿、三尖杉、银杏、青钱柳、香榧、紫楠、竹柏、白栎、柳杉、罗汉松、柯楠、金钱松等。(详见《经济·林业》) 古树境内200年以上的名木古树有小姑茶头嵊的银杏、观下宜福村廖家山的罗汉松、观下大畲高磜坑的杉树、洋地鸡公崠山谷的椴树、洋地七岭的青钱柳、香果树等。
  油料植物油茶、山苍籽、油桐、乌柏、木槁槎、响铃槎等。尤以油茶为多,分布于横江、小姑、洋地、大由、珠坑、观下等地。
  药材县内计有标本药材138种。主要有金银花、枳壳、扣青皮、黄栀子、香附子,蛇床子、砂仁、木瓜、防杞、黄精、天冬、百合、何首乌、苦参、石菖莆、骨碎补、羊奶党、升麻条、白芨子、白前、威灵仙、鱼腥草、香薷、茵陈、勾藤、夏枯草、辛于花、一枝黄花、七叶莲、野菊花、石老鼠、苍耳、益母草、蛇舌草、杜仲、石楠荇、夏无踪、前胡、上茯苓、车前草、枳实、金樱子、珠子兰、凤尾草、六月雪、细叶金钱草、独脚丝茅、上黄莲、白头翁、铁马鞭、淡竹、徐长卿等。
  野生水果主要有杨梅、山植、山柿、棠梨、野荔枝、茅栗、猕猴桃、斑槎、米筛槎、沙糖籽、早禾酸、早禾泡、羊角槎、猫公槎、拐枣(林檎)、野葡萄、椰子、地茄等。
  食用菌主要有黑木耳、银耳、香菇、长根菇、羊肚菌、茶树菇、桐树菇、喇叭菇、松乳菇、乳叶菇、清明菇、梨菇、〓芁菇、青面菇、红菇、灯心菇等。
  草本植物及其他野菜及野生饲料野大豆、假地兰、鸡眼草、葛藤、草木樨、车轴草、山绿豆、马兰、鼠曲草、荻、梨蒿、一年莲、刺儿菜、蕨、紫萁、野苋、蔊菜、独行草、糯米团、野芋麻、羊蹄、鸭跖草、马齿苋等。
  薪炭植物芒萁、〓芁、芒、营草、狼尾草等。其中芒杆为优质造纸原料。
  芳香植物建兰、惠兰、春兰、寒兰、多花兰、紫苏、白苏、藁本、玉玲花、夜来香、满山香、栀子花等。
  纤维植物五节芒、金茅草、牛筋草、河八王、灯心草、龙须草等。
  第三节野生动物一、鸟类本地鸟类常见鸟类有雉(野鸡)、白鹇(凤凰鸡)、鹰、隼(铁角鹞)、猫头鹰、啄木鸟、鹧鸪、斑鸠、喜鹊(鸦鹊)、长尾鹊(长尾燕)、乌鸦、八哥(鸦八)、乌翼子、杜鹃、黄鹂、画眉、白头翁、麻雀、竹鸡、田鸡、凫(野鸭)、鹭鹚、百灵、白鹡鸽、棕头鸦雀、黑枕黄鹂、翠鸟等。
  常见候鸟燕、朱鹭、白鹭、雁等。
  二、兽类常见野兽有野猪、豪猪、麂(山羊)、獐、羚羊(山牛)、狐狸、野兔、华南虎、大灵猫(九节狸)、金猫(果子狸)、穿山甲(鳞狸)、水獭、狗獾、猪獾、狼(山黄狗)、豺(豺狗)等。
  三、鼠类田鼠、家鼠、隐花松鼠、鼬(黄鼠狼)、鼯鼠(飞狐狸)、蝙蝠、竹狸、芒狸等。
  四、爬行类常见爬行动物有金环蛇(红圈练)、银环蛇(白公堂)、眼镜蛇(胀颈风)、腹蛇(袈裟壳)、青竹蛇、泥蛇、蟒、水蝮蛇(水袈裟)、乌梢蛇、铁线蛇、菜花蛇等。
  蜥蜴、壁虎。
  鳖(脚鱼)、大头平胸龟。
  五、两栖类常见的两栖类有田蛙、树蛙、花姬蛙、蟾蜍、泥蜦、雨蛙、石蜦等。
  六、鱼类常见野生鱼类有团头鲂、鳜、鲶、鳝、鳗、鳢、鳅及(以下为地方称谓)龙头鱼、红尾、白鮹、蓑衣鱼、枫叶片、肉鱼、〓条、沙鮥、洋鲣、石鲩、石鳒等。
  七、昆虫类常见昆虫有高脚蜂、地蜂、油箩蜂、蝴蝶、蟑螂、蜻蜓、蜈蚣、赤卒、黑哎猎蝽、黑光猎蝽、南普猎蝽、刺猎蝽、厉蝽、日本牛蝽、短鞘步甲、隐花瓢虫、狭臀瓢虫、十五星裸虫、大草蛉、斑蝥、蟋蟀、蝉等。
  益虫有螳螂、七星瓢虫等。
  资源昆虫有蜜蜂、白腊虫、五倍子寄生虫等。
  还有水生节肢动物螃蟹、虾,介壳类有田螺、蚌及软体动物蚯蚓、蚂蟥等。
  第四节矿产至1985年底,经地质部门勘探,石城有钽、铌、锡、钨、稀土、高岭土(瓷土)、铜、铅、锌、钼、钾长石、钾、铍、铀、银、金、铁、钴、煤、石灰岩、磷、萤石、粘土、腐植酸等24种矿藏。其中有开采价值的有钽、铌、锡、稀土、钨和高岭土等6种。
  钽、铌主要分布于兴隆硬田嘴,观下河屋坝、海螺岭、姜坑里、丰山大琴、莲塘、栗树排,岩岭乡及小松乡串球等地。
  锡主要分布于观下乡松岭、里庄一带。
  钨丰要分布于观下乡青山里、梧桐峡、姜坑里、里庄、海螺岭等地。
  稀土主要分布于县北部地区,有开采价值的有小别乡长乐、高田乡张家排等地。
  高岭土主要分布于珠坑乡磜头。该矿储量大、品质中等,除可做日用瓷器外,还可做电瓷瓶、瓷砖等。
  第五节温泉清道光《石城县志》载,石城有温泉5处,分布于:东华山麓溪旁、桃株(沿沙烧湖)、白水下、月水排、九磜。漏载杨坊温泉。东华山麓溪旁与月水排温泉今不存在。现有温泉4处。
  白水温泉处观下乡何坑白水村屋旁,沔坊河东岸。池呈长方形,长9.4米,宽3.5米。平均水温39℃。上建亭屋,以供远近人们洗涤之用。冬季池东10余亩水塘、稻田内皆冒热气而不见霜冻。
  九磜温泉位于珠坑乡九磜与屏山乡迳口陂之间,九磜溪潭内。喷水处水温高达53℃,潭内水温受其影响,温度亦在24℃左右。石城养猪场在此砌池,放养绿萍过冬。
  沿沙温泉处丰山乡烧湖村屋旁河边。水从石缝中流出,水温为40℃。
  杨坊温泉处木兰乡杨坊烧水湖屋门前河边。出水处因1961年修公路,往上推移150米左右。水温为44℃。冬季,温泉百余米内不见霜冻。
  第六节沙石沙琴江多沙,观下乡琴口至屏山乡燕首一段河沙,色泽洁白,含石英成份高,是上好的建筑材料。因运输方便,县内及宁化、瑞金等县建筑用沙多取于此。
  石石城多石,有青、红、白等种。青石为上,白石次之。青石多产于木兰东坑、丰山福村、龙岗等地,白石多产于观下火坝、下蓬等地,红石多产于屏山、大畲、横江等地。青石及火坝白石质地坚硬,适宜制作石器。
  龙岗砚石产于龙岗乡。清道光《石城县志》载,龙岗砚石“出邑龙岗村深涧中,温润缜栗,土人探取水底潜藏者,琢成几匹阴坑子石”。涧在何处,已无从查找。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