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197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K29
页数: 9
摘要: 南北同经长71.8公里,东西纬宽53.7公里,象一个翡翠哑铃,镶嵌在闽赣边巍峨苍翠的武夷山脉西侧。全县总面积1581.53平方公里,折合土地237.23万亩。县内多山,四周山岭环绕,中部岗峦起伏,山地、丘陵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9%。主河道琴江自北而南贯穿县中,支流遍布全县。河流所过,形成一串串葫芦状河谷盆地,其间多为农田。农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0%。江河塘库形成水域,全县水面占总面积的3%强。其他如道路、城镇、村落、厂矿,约占10%左右。人谓“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是个典型的东南丘陵低山地区。二石城境内,人类活动历史悠久。
关键词: 地方史 地方志

内容

一石城县位于江西省东南,赣州地区东北部,东邻福建宁化,南抵福建长汀及本省瑞金,西毗宁都,北靠广昌;地处东经116°05′46″至116°38′03″,北纬25°57′47″至26°36′13″之间。南北同经长71.8公里,东西纬宽53.7公里,象一个翡翠哑铃,镶嵌在闽赣边巍峨苍翠的武夷山脉西侧。全县总面积1581.53平方公里,折合土地237.23万亩。县内多山,四周山岭环绕,中部岗峦起伏,山地、丘陵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9%。主河道琴江自北而南贯穿县中,支流遍布全县。河流所过,形成一串串葫芦状河谷盆地,其间多为农田。农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0%。江河塘库形成水域,全县水面占总面积的3%强。其他如道路、城镇、村落、厂矿,约占10%左右。人谓“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是个典型的东南丘陵低山地区。
  二石城境内,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先秦时是古越人生息繁衍之地。两汉以后人口渐多,这里先后隶属于都、揭阳、陂阳、虔化等县。隋开皇间,在今琴江镇地建置场,因其地山多石,耸峙如城,故名石城。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升场为县。建县后,初隶江南西道昭信军,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起隶属虔州,元(朝)元贞二年(1296)属赣州路宁都州,明洪武二年(1369)改属赣州府,清乾隆十九年(1754)起属宁都直隶州,宣统三年(1911)改属江西省。民国三年(1914)隶江西省赣州道,民国十五年复隶于省。1930年6月起隶属江西省苏维埃政府,1932年9月改隶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翌年2月复隶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民国二十四年隶属江西省第八行政区。1949年9月30日石城解放,初隶宁都分区,1952年起隶赣州分区,1954年起隶赣南行政区,1964年起隶赣州专区(地区)。
  石城建县以来,除1933年7月至次年10月划高田、木兰归赤水县,划岩岭归彭湃县;1933年8月至次年10月,划横江、珠江、洋地、龙岗设太雷县外,其余时期县界、区域相沿未改。
  其行政区划则屡经变易。自宋至清末,全县分长松、陂阳2乡,乡之下先后曾分11里、8里半、9里。苏区时设区、乡,民国时又设区、保联、乡、保等,变动频繁。解放初全县分7区43乡,至1955年改划为8区110乡。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设1镇14个公社与1个垦殖场。至1972年定为1镇14个公社。
  1984年恢复乡村建制,全县分设琴江镇与木兰、高田、岩岭、小松、丰山、小别、观下、屏山、珠坑、大由、横江、小姑、龙岗、洋地14乡,下辖138村,2个居民委员会与1879个村民小组。
  三石城人口变动较大。南宋淳熙年间,有人口9万左右。元、明多战事,人口锐减。至清顺治十三年(1656),仅3721人。清中叶后政局稍稳,经济发展较快,人口渐多。咸丰间多兵乱,大量移民涌入县内,至同治八年(1869)人口多至228095人。此后政局动乱,民生凋敝,人口再度下降,至1949年解放时,全县为25692户,106340人。1953年7月1日零时(第一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县为29786户,111927人。1964年7月1日(第二次人口普查)为31387户,139332人。1982年7月1日(第三次人口普查)为41297户,222038人。至1985年底达44206户,227070人。其中农业人口203523人,占总人口的89.63%;非农业人口23547人,占10.37%。全县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43.6人。
  1952年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88‰,至1968年猛增至36‰。后通过计划生育,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1974年降至31.9‰,1978年降至19.1‰,1981年再降至10.37‰,1985年为7.4‰,比“文化大革命”中的1968年下降了28.6‰,人口生育失控状况得到初步纠正。
  石城人口由8个民族成员组成,至1985年有畲族86户543人,回族2人,苗族1人,壮族1人,布依族1人,满族2人,白族1人,此外皆为汉族。汉族占总人数的99.76%,少数民族占0.24%。在石城土地上,自古各族杂居,民族和睦,如今共同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更是融洽相处,和衷共济。
  四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琴江镇,位于县境中部,琴江西畔,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个具有1300余年历史的小城镇。县城有琴江路、西华路、东华路等主要街道。主要建筑有革命烈士纪念馆、百货大楼、邮电大楼、工人文化宫、电影院等。镇内有电力、农机、印刷、食品、建筑、运输、日用化工等小型企业;有完全中学2所,完小3所,县幼儿园1所,医院2所,电影院1座,商业、供销系统公司13家。琴江薄城而过,过去为主要交通运输渠道。现建有汽车站,与南昌、赣州和邻县以及县内各乡均有公路相通。至1985年底,全镇共有1969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739人。城东江畔北宋古塔与西华山电视差转台遥相呼应。古琴江八景亦多在县城四周,山川灵秀、风物华美。
  位于县城南27公里的横江圩,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太雷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集市规模与繁荣景况仅次于县城,历史上是著名的横江重纸与“福木”(优质红杉木)集散中心;近年所产针织品逐渐打入省内外市场。
  县城西17公里处屏山,是石城“水果之乡”,盛产桃、李、梨、枣、柑桔、枇把,广销外地,所产米粉洁白细韧,曾远销赣州、南昌等地。
  县北集镇小松,盛产白莲、烟叶、泽泻,均居全县之首,烟叶自民国时即远销汕头及南洋各地。
  县东北高田,原以牛马交易著称,清代每年一度的九月“牛马岗会”,广东、福建及江浙、苏皖、湖广客商云集,会期长达月余,热闹非常,现仍为猪牛交易重要集市。
  其他如丰山、大由等集市,也是一方物资集散中心,人烟稠密,四方辐辏,市井繁荣。
  五县境内多山,特别是东边群岭壁立,山势逶迤,为武夷山中段主脉,闽赣两省天然屏障。东北牙梳山、金华山、八卦脑、牛牯崠、东华山诸峰,都在千米以上,东南正顶脑、过风坳、刘家坳、鸡公崠、高桥崠诸峰也高出千米。鸡公崠高1389.9米,为石城最高峰。广阔的山地为发展林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石城处贡江二级支流中、上游区,属赣江水系。县内大小河道除西北罗溪、白家磜溪流入宁都梅江,南部水庙溪、沿江河、上洞溪流入瑞金绵江外,其余均汇入本县主河道——琴江。琴江发源于金华山,自北向南,至大由龙头村出境,入宁都与梅江汇合。境内全长90.4公里,控制流域面积146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为51.4立方米/秒,平均比降1.62‰。上游出深涧中,河道狭小,中下游汇集众多支流,河面逐渐扩大到100—200米。解放初期,船只自上游丰山可直达赣州,是石城沟通外地的主要运输渠道;1966年后淤塞停航。境内支流密布,主要支流有岩岭河、大琴河、石田河、罗陂河、横江、秋溪等。石田河、横江原来皆有部分河道可通舟楫。县境内溪河密布,便利灌溉,对发展农业极为有利。
  全县土壤分水稻土、潮土、紫色土、红壤、山地黄壤、山地草甸土6个土类,13个亚种,39个土属,153个土种。水稻土分布全县,占总耕地面积的91%,为主要耕作土壤。其中潴育型面积17336亩,为良田。潮土多分布于河流两岸,计6800余亩,是水果与经济作物的主要种植地。紫色土、红壤多处丘陵地段,是旱地作物与经济林主要种植区。山地黄壤多分布在千米以上高山,是主要用材林、薪炭林区。山地草甸土仅高田八卦顶一处,是天然高山牧场。多种土质适合于各种植物的生长,便于农、林业多种经营。
  石城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全年日照计1942.1小时,日平均为5.3小时。年平均温度在15.5—19.1℃之间。最热为7月份,平均为24.6—30.4℃;最冷为元月份,平均在4.6—7.5℃。年平均自然降水量为1400—1900毫米之间。4至6月为降水集中期,占年总降水量的一半左右。温和的气候、丰富的雨量为农、林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地表资源除耕地外,森林比较丰富。此外,高山深涧多,天然落差大,水力资源蕴藏量已查清的有5.38万千瓦,目前仅开发5700余千瓦,占总蕴藏量的10.6%。全县有天然草地约133.28万亩,占总面积的55.91%,对发展畜牧业有一定潜力。有适用药材200余种,每年可收6万余公斤。地下资源有钽、铌、钨、锡、铁、稀土、瓷土等20余种,目前仅开采钽、铌、钨、锡,潜力较大。
  总之,石城有比较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明显的潜在优势,只要政策对头,经营得法,实现经济腾飞,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石城,是完全有希望的。
  六石城由于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原有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解放以来通过生产关系的改变和逐步调整,生产力得到解放,社会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石城是个农业县,全县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农业又以粮食生产为主。1985年有耕地23.8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0.06%。其中水田21.94万亩,旱地1.92万亩。粮食作物有水稻、红薯、大豆等;经济作物有白莲、烟叶、甘蔗、花生、油菜、西瓜等。解放前大量土地为地主及宗祠、寺庙所有,生产停滞不前,至1949年平均粮食亩产仅160余斤(市斤,下同),全年总产3113.88万斤。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提高,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发展。1983年粮食平均亩产达到956斤,粮食总产突破2亿斤。1978年后经济作物发展更快,白莲、烟叶已成拳头产品,在搞活农村经济中起到开路先锋作用。
  解放以后大力兴修水利,在相当程度上减轻了旱涝给农业带来的灾害。至1985年全县共建塘坝、水库等蓄水工程4235座,其中小(一)型水库9座,小(二)型水库39座;建陂圳等引水工程244座;建提水工程45座。1985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16.32万亩,旱涝保收面积13.49万亩。“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为了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兴修水利仍然是当前一件重要的工作。
  石城现有林用地176.2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4%。民国以前遍地森林密布,至1925年有林地面积为153.24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为450万立方米左右,森林覆盖率64.5%。但到1982年有林地面积仅剩81.05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仅161.08万立方米,覆盖率仅为35.9%。盲目砍伐导致森林面积急速减少,林区山地出现大量残次林,造成水土流失、河床淤塞、自然生态失去平衡。从1951年起,政府发动群众植树造林,至1985年累计造林121.92万亩,其中飞机播种造林35.64万亩,人工造林86.28万亩,保存面积30.64万亩,占25.13%。全县封山育林40万亩。1984年贯彻《森林法》以来,实行大面积封山育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覆盖率在逐渐回升,然而,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仍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石城是山区县,发展林业是振兴经济、造福后代的希望之所在。
  石城工业基础比较薄弱。解放前唯手工造纸业比较发达,1949全县有纸槽371处,年产纸5万余担。其余仅有一些木、竹、铁加工及其他小手工业,共30余个行业。解放后工业发展较快,新兴工业有电力、采掘、机械制造、化工、建材、食品、印刷、制药等业。198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639万元(1980年不变价,下同),比1950年的26万元增长了62倍。木螺钉、轴瓦、石城白药以及干燥设备厂生产的ZLG—5型蒸气加热式螺旋干燥机,都是省内外畅销产品。“无工不富”。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工业是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石城交通向称不便,解放前大宗物资仅靠琴江木船载运。解放后1956年建成广(昌)石(城)公路后,始有汽车运输。至1985年有省、县际公路10条,乡村公路93条,专用公路3条,总长589.588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汽车。从本县东经宁化可达厦门、福州,南经瑞金可达赣州、广州,西可达宁都,北可达南昌。全县计有运货汽车225辆,年运输周转量1522万吨公里;有驻点客车8辆,每日开出24班次,年客运周转量2565万人公里。解放36年来,石城交通有很大发展,然而要建设现代化的新石城,仍须花大力气发展交通运输事业。
  解放前石城商业多由私商经营。解放后形成以国营、供销合作商业为主体,私营商业为辅助的商业结构。至1985年全县计有:国营商业66户,从业人员1059人;集体商业51户,从业人员882人;个体商业1611户,从业人员3230人。当年国内纯购进额2557万元,国内纯销售额3762万元。
  石城大宗商品有粮食、木竹、药材、纸张、烟叶等,传统外销商品有横江重纸、晒烟、活鸡、冬笋、猪鬃、皮张等。解放后崛起的有白莲、烤烟、香菇等。横江重纸在南宋时即开始生产,明、清两代最盛。品种有玉版、玉扣、长行、毛边等,清乾隆年间以“天然国宝”列为贡品,并长期享誉大江南北,远销南洋及印(度)缅(甸)诸国。至1985年仅产土纸127.2吨。白莲在解放初仅有少量种植,至1985年种植3万余亩,成为本县拳头产品。烟叶生产解放前仅有晒烟一种,解放后增种烤烟。民国以来,烟叶即为石城大宗外销商品之一。
  “无商不活”。发展商品经济,搞活流通,积累资金,也是石城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全县现有人民、工商、农业、建设四个银行支行和保险公司,基层有分理所15个,储蓄所9个,农行营业所15个,信用社15个,分社5个,信用站29个。1985年发放各项贷款年终余额3183.8万元,年末城乡储蓄余额773.2万元,年末存款余额2475.9万元,工商银行货币回笼391.2万元。金融事业的发展为振兴石城经济起到了重要的杠杆作用。
  1985年全县人平收入258元(其中农民272元),比1957年增长10倍。职工平均工资749元,比1976年净增256元。当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4127.14万元,是1976年的2.94倍。人民生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的“改革、开放、搞活经济”政策推动下,石城经济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在日益缩短。
  七石城文化源远流长,但由于历史上战事频繁,经济落后,发展缓慢。
  石城的教育事业发展较早,建县之初即先后创建琴江、通政两座书院。北宋温革所建柏林讲学堂名噪一时。两宋300余年,登进士者计14人。南宋巫双瑞探花及第;清代刘寅中式解元。然而到解放前夕,全县仅有初级中学2所,中心小学11所,保学105所,保学分校21所,有中、小学教师460余名。
  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人才的培育,至1985年全县有幼儿园42所,入园幼儿2302名,幼儿教师58名。有小学374所(其中完小128所),在校学生40177名,教师1616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25%,全县已基本普及小学教育。有普通完中2所,普通初中10所,职业完中3所,职业初中2所,另有8所小学附设有初中班。石城中学为赣州地区重点中学。全县有在校中学生9330名,有中学教师441名。此外还有教师进修学校、职业技术学校、职工业余学校和电视大学教学班。解放36年来,累计向大、中专学校输送学生1459名,其中升入大专院校521名,已毕业者392名,考取研究生者9名。
  全县已有自然科学技术人员千余名,其中授予中级职称者31名,授予初级职称者547名。解放以来共进行专题研究220项,其中获省级奖励者3项,获地、县级奖励者76项。已初步形成了一支科技队伍,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石城文艺向来比较活跃,解放后种类得到发展,艺术得到升华。至1985年,县建有文化馆、图书馆、采茶剧团、电影公司、电影院、新华书店等文化单位。近年有专业、业余作者200余名,发表、展出作品50余件。1985年县采茶剧团创作的灯彩剧《花灯仙子》,县文化馆创作的舞蹈《炼》,都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平。民间文艺更是活跃,享有“歌舞之乡”的美誉。
  石城体育,传统项目有武术、划船等。至1985年全县有国家三级教练员1名:运动员有一级1人,二级3人,三级12人,少年级17人。解放以来举行过全县性运动会5次,系统运动会14次。组队参加地区运动会34次,39项获第一名;参加省运动会多次,获5项第一名,2项第二名,5项第三名。至1984年曾有5人参加国家级比赛,获金牌1枚,破华东纪录1次。
  石城医疗卫生事业起步较早,宋代即制出“三黄丸”用以治病。民国时廖鼎新曾于南昌悬壶行医,并受聘至江西中医专校任教,所著医书至今犹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是至解放前夕,全县仅有公立卫生院1所,公职医务人员9名;私人医院1家,医务人员2名。另有民间医生80余名。解放以后卫生医疗事业发展迅速,至1985年全县有医院17所,其中县级医院2所,乡镇级医院16所(中心卫生院3所),职工医院1所。另有防疫站、妇幼保健站、皮肤病防治所各1所,医疗站125所,私人诊所71所。有公职专业医务人员468名,其中医师级76名;有民间医务人员71人;有病床336张。解放36年来,先后扑灭了天花、疟疾、丝虫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等疾病。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人民平均寿命大大延长。
  由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知识人才的增加,社会文明程度得到大大的提高,为进一步推动石城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八石城虽地处偏僻山区,然而建县以来所出文武人才却代不乏人。
  北宋陈恕是石城第一位进士,以文才、学术擢任参知政事、盐铁使。为人有清鉴,宋代名相寇准即为其所推荐。因其精于吏治、卓有建树,深得宋太宗器重,亲为其题词于殿柱之上,日:“真盐铁陈恕”。南宋陈敏,出身行伍,因抗金有功,累升至左骁卫上将军、光州观察使,是当时颇有声威的抗金将领,卒后入《宋史·功臣传》。宋末巫双瑞探花及第,官拜光禄寺上卿,被招为驸马。
  明代赖嘉谋,以一介书生从戎,曾代巡抚孙旷持节出使高丽,载誉而归。清朝廖国用,以勇武从军,先后跟随大将施琅和康熙皇帝,参与收复台湾和噶尔丹之战,因功升至江南督标中军、浔州副将。年50余,犹至京为康熙作骑射表演,勇称一时。
  清末民初,赖世瑛参加推翻清王朝及讨袁(世凯)、北伐等战争,累升至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军长。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斗争中,更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省、军级以上高级军政干部有刘明辉、郑三生、温先星、赖达元、伍生荣、赖观水、曾振仁、徐颖、熊光焰、黄华龙、许逸萍、陈珷瑜、龚继明等。地、师级干部有温宗学、赖平、曾祥辉、陈正新、赖观海、吴峰、郭福平、温运生、李林秀、黄斌、刘安荣、赖仰高、罗林、温志林等,计数十人。
  在国民党高级军政人员中,有陈方、赖名汤、陈国屏、温士伟、何平、温良恭、邓子超、陈爱仁等多名。
  文化科技界亦堪称人才辈出。北宋学子温革捐家资兴义学,赴京尽购国子监所出之书以还,于岩岭深山之中,建柏林讲学堂。闽粤诸州郡学者不厌道远,纷纷前来求学,名噪一时。清代画家赖新,工于山水,尤擅画松,与当时分宜万上遴画梅、南城吴广照画兰竹齐名,称为“江右三绝”。清末翰林黄大壎曾率学者多名,赴日木考察教育、实业诸事,返回后创办江西高等学堂,开一代新学之先河。
  解放后文化科技人才亦属不少。陈春明女士研究营养卫生学颇有成就,曾多次赴国外进行学术交流。赖才根是国际奥陶系通讯委员,其研究成果在世界上有一定影响。其余高级科技人员有陈沪生、黄景骧、陈意生、温瑞、陈昌、陈子长、郑崇达、黄有莘、黄有新等数十人。社会科学方面,较有成就者有黄今言等。
  自建县至1985年,县人所著各种文集93部,散篇著述更多,有的已列入大学教材或翻译成外文在国际上发行。
  唐人刘禹锡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如此偏僻小县,历代皆有不少人才脱颖而出,立功于邦国,造福于人民,亦堪称“人杰地灵”。
  九石城是古山越人与陆续南来的中原汉人杂居之地。南方山民的强悍性格,与中原人民丰富的阶级斗争经验相结合,在历史上掀起过一次又一次的农民革命浪潮,也形成了这里人们的好勇尚武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战斗传统。
  早在南唐时,这里就掀起过驰骋数州县的农民起义。
  南宋绍定二年(1229),石城人张遇龙、文胜在兴国领导农民起义,波及兴国、宁都、石城、瑞金、于都等县。这是建县后由石城人领导的第一次农民革命浪潮。
  清顺治二年(1645),石马下人吴万乾,组织集贤会,倡“永佃”之说,旗帜鲜明地提出夺取土地永久耕作权的斗争纲领。这一主张遭到封建地主阶级的反对。吴于是组建田兵,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以佃农为主体的农民运动。斗争中,当地农民与客籍佃农紧密结合,本县田兵与邻县义军联合行动,政治斗争与军事行动同时开展,一年中围攻县城6次,城外广大乡村尽为田兵所有。年于石马寨筑城设垒,为大本营。吴万乾死后,运动虽然暂时处于低潮,然在廖须明领导下,斗争仍然此起彼伏。至康熙九年(1670),在吴八十领导下再次掀起高潮,声势浩大,直将“永佃”碑竖立在县衙门前,旨在威逼县府强令地主执行。十三年,田兵在兰田整训后,一举攻占县城。不久再遭挫折。斗争直坚持到雍正七年(1729),先后持续85年之久。最后直到官府被迫作出让步,起义宗旨得到初步实现,运动始告平息。
  嘉庆八年(1803),田江人廖广周联结宁都、广昌、瑞金、建宁、永丰等县天地会众,于广(昌)石(城)边界的驿前姚坊起义,矛头直指清王朝。起义遭到官府的残酷镇压而失败。石城人民横遭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封建统治者的残酷镇压,并不能摧垮人民翻身求解放的坚强意志,反而激发了人民更大的反抗决心。咸丰三年(1853),下伊潘秩东、横江刘员芳、左河三坑张尔英、木兰廖五子、珠玑张云从(宁化人)等,同时组织尖刀会(千刀会)起义。咸丰七年合力攻占县城,全县一时成为起义农民的天下。后尖刀会汇入太平军,转战闽赣数州县,成为太平天国一支颇有声势的地方武装。
  同治三年(1864)太平天国天京陷落后,干王洪仁玕率太平军七八千人,护卫幼天王洪天贵福入江西。九月初九日在广,石边界杨家牌遭到清兵袭击,太平军除千余人退入闽境外,其余大都在石城战死。干王、幼天王及尊王刘庆汉、昭王黄文英、恤王洪仁政五王皆蒙难,太平天国王统在石城终结。在此战役中,石城人民,特别是尖刀会众,为保卫太平天国力量进行了殊死的决战,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农民革命,培养了人民的战斗精神,锻炼了人民的坚强意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革命洪流中,石城人民写下了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革命诗篇。
  1927年“八一”起义军贺龙部,1929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先后来到石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迸发出高昂的革命热情,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苏维埃政府。其时,在拔除红石寨等白色据点,在粉碎国民党军的“围剿”等战斗中,石城人民肩负了巨大的历史重任。一个仅11.8万人口的小县,参军参战者达3万余人。红军撤离时,石城有近7000名优秀儿女参加长征。15年后,石城再次获得解放时,北上的儿女在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八年抗战和四年解放战争后,只有1%的人光荣归来,其余多为革命牺牲在各个战场上。自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至1985年,石城人民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国捐躯的烈士达4203人,全国各地山山水水乃至邻邦朝鲜、缅甸的土地上,都洒有石城儿女的鲜血。革命先烈为国为民创造了许许多多彪炳千秋的英雄事迹,这是石城人民的光荣和骄做。
  石城人民这种敢于为革命赴汤蹈火的精神,这种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传统,是至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十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石城土地上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石城中学地下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磨制石器,证明在原始社会这里即有人类活动。丰山乡丰山村发现晚唐时期的古窑群遗址,并出土陶器多件,从此可见唐五代时期石城经济、文化之一斑。城西五龙岩保留有多处宋元时期的石刻,其中以陈敏之子陈孝荣书“清胜五龙岩”一处最为可观。城西海藏寺存有清朝高僧智犁所勒“琴水奇观”四个大型刻字,经数百年水流冲刷,字迹仍宛然如新。岩岭永宁桥、小松杨村亭,则是一代古建筑的代表作。这些都是我中华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
  石城历史上战事频繁,存留的山寨、土楼等战斗遗迹处处可见。城南十里的石马寨,是当年田兵起义的大本营;大由下伊寨、横江湖南寨,是当年尖刀会的主要据点;木兰古岭是当年太平天国五王蒙难时顽强搏斗的主要战场;通天寨是争夺和保卫石城的必争之地。这些古战场都存有大量的残垣毁垒,硝烟痕迹,是先辈为翻身解放而浴血奋战的见证。屏山红石寨是苏区拔除白色据点的主要战场之一,当年红军和地方革命武装,在此消灭了极其顽固的敌人,写下了壮烈的历史篇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石城是中央苏区全红县和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罗炳辉、罗荣桓、谭震林、杨尚昆、何长工、董振堂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此生活、战斗过。观下有毛泽东、朱德旧居,秋溪红家垄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开会的会址,虎尾坑有国民党二十六路军整编为红五军团十三军时军部旧址。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保存有苏区时留下的大量印信、文件、武器等革命文物,向人们展示出当年革命人民艰苦奋斗开创革命基业的丰功伟绩。
  石城自古风光秀丽。古有琴江八景。大畲通天寨、屏山红石寨、秋溪胜石寨、秋口滴水岩等,都是优美的风景区。通天寨是石城名胜之首。其寨平地拔立,高耸险峻,峰峦崔巍,广袤数公里,“一泉一石,无不旖奇”。主要风景点有通天岩、船舷崖、黄蜂吊薮、石笋干霄、仙人犁田等多处。寨上玉盂寺建于明万历年间,昔时风貌至今犹存,今为江西省重点开放佛教寺院。寨上文人石刻甚多,尤增风雅。大量的古战场遗迹更使人触景生情。县城隔江宝福塔,建于北宋徽宗崇宁元年,高50余米,临江耸立,历经870余年风霜雷震,其苍劲古朴之雄姿,岿然犹在,是我国现今保存不多的珍贵古建筑之一。“塔影江心”是石城琴江八景之一。宝塔与塔下宝福院古刹组成城区风景区,历来游人不绝。此外,琴江八景中的“乌嶂松云”(西华山)、“龙岩瀑布”(五龙岩)等,其风光的旖旎,令人赏心悦目,赞叹不已。秀丽的山川、众多的风景名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山河永存,民众之功”。新一代的石城儿女,将在前人开创的基业上,大展宏图,改造山河,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其丰富、璀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