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活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遠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07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生活习俗
分类号: K892.2
页数: 9
摘要: 生活习俗
关键词: 民俗学 宗教

内容

一、服饰衣服清代,男穿大襟长衫(务农男子夏天穿大襟短衫),富户乡绅加穿马褂;女穿中长式大襟短衣,衣长过膝,下摆镶大边,袖宽且短,衣领、襟沿和袖中段镶花边。男女皆穿宽腰便裤。民国初期,男普遍改穿对襟短衣和背褡,女仍穿大襟衣。民国23年(1934年)后,公务人员男穿中山装,女穿旗袍;普通民众,男夏穿对襟便衣,女穿中长式短衣;学生,男穿学生装或童子军制服,女穿短衣褶裙。
   建国后,县人服饰有较大变化。1950年起,青壮年男多穿对襟便衣,女穿小襟短衣;少年多穿中山装、列宁装、学生装、西裤和缩带裤。“文化大革命”期间,学生和青年职工多穿青、灰和草绿色衣服。1980年起,春夏,男普遍穿白色或淡色花衬衣,女子穿连衣裙、大褶裙、开领花衬衣等;秋冬,男女多穿西装、风衣、茄克衣、羽绒衣、大衣、直筒裤、喇叭裤、开司米外套等新颖款式服装。
   冠戴清代,民众戴罗口帽(俗称帽箍子)或裹头巾布,豪绅戴礼帽、顶子帽。民国期间,成年人男戴布帽、绳子帽、礼帽、学生帽、顶子帽、童子军帽、船形帽和军帽,妇女扎布条、裹绉纱;儿童和婴幼儿戴风帽、狗头帽、鸭舌帽。建国初期,国家干部,男女戴八角帽;群众,老年人戴风雪帽,中、青年人男戴军帽或鸭舌帽,女裹各色围巾。1964年起,帽子式样增多,特别是小孩帽品种繁多,有军帽、兔子帽、瓜帽、角帽、珠头帽等。1980年起,青少年兴戴太阳帽。
   鞋清末至民国时期,晴天,男穿平口布鞋,女穿尖嘴平口绣花布鞋。雨天男女皆穿布屐,夏天普遍穿木屐,挑担走远路穿草鞋。建国初期,多穿胶底帆布面力士鞋和球鞋,雨天穿平口雨靴。1969年起,夏秋普遍穿塑料拖鞋和凉鞋,春冬多穿胶底布鞋,雨天多穿半筒雨靴,1980年起,喜穿皮鞋和人造革鞋,女青年鞋式多为高跟。
   袜建国以前,男多穿布袜子,女多用裹脚布。建国初期,穿长、短纱袜。1980年起,中、青年人普遍穿尼纶短袜。
   二、容饰发型清代,男人蓄发结长辫,女人梳发髻。民国期间,男性老人留短发蓄胡须,青壮年人剃光头或理西装头。老妇扎发髻套发网,姑娘结长辫扎红绳,额留容发;少妇梳左发,插银梳,别发夹;男孩剃方形发(俗称东洋头),女童剃圆形发(俗称安顶盖)。建国初期,男性老人多剃光头,公务员、学生、商人多理西装头、游泳头和学生装头。少妇留短发别发夹,姑娘结长辫。1970年起,青年妇女剪齐耳短发(俗称阿拉头)。1980年起,男青年少数留齐颈长发,女青年少数烫卷发。
   首饰清代和民国期间,富豪者讲究装饰打扮,男人手戴玉石镯和金、银戒指,镶金、银牙齿;妇女发髻别银簪和银倒插,夏秋戴篾编“太阳帽”。春冬扎镶银蝴蝶布条帽,耳垂金、银耳环,腰束银链带,胸挂银链条、银牙刺和银耳挖,手戴手镯和金、银戒指;儿童头戴镶嵌银寿仙、八罗汉和银耳盾的风帽(俗称狗头帽),颈戴银项圈或银盾麒麟牌,手足配戴银镯子,以示吉祥和避邪。建国后,在生活上提倡艰苦朴素,仪表崇尚简朴,首饰打扮逐年减少。1980年后,青壮年人开始兴戴金银宝石戒指,妇女开始兴戴金银耳环。
   三、饮食县人以大米为主食,薯、芋、蔬菜为副食。建国前,民众多以薯、芋、蔬菜和稀饭充饥。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1981年全县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全县人民开始讲究食物花色品种和营养成份,不但讲究食物的色、味、香、型等特色,而且还讲究“春鸡、夏犬、冬羊、秋鸭妈”的季节饮食法。
   菜肴制作猪肉烹调。有小炒、氽汤、清炖、红烧、炸肉丸、蒸米粉肉和炸狮子头等做法。小炒猪肉清香美味,1981年后为家庭饭桌常菜。
   牛肉烹调。有生牛肉氽汤、小炒、腌制牛肉干和熟牛肉炒蔬菜。
   鱼肉烹调。多见小炒和油炸,逢年过节或遇有宾客,也常制鱼丸、蝴蝶鱼(俗称锤捶鱼)、烧全鱼、糖醋鱼和鱼粉丝(俗称假燕)。鱼粉丝为民宴首碗菜,以去骨鱼肉剁碎成肉泥与过筛薯粉混合碾成簿片切丝制作而成。
   鸡、鸭肉烹调。有白斩、小炒、清炖、焖煮等做法。鸭块焖萝卜为民宴一菜。县民尤喜老母鸭炖猪肚,称之为滋补降火佳品。
   蛋菜制作。有炒蛋、焖蛋、打蛋汤、炸蛋包、蒸水蛋、煮全蛋等做法。韭菜炒蛋,翠绿金黄,色、香、味俱佳,是下酒的一道美菜,炸荷包蛋,酥香可口,为招待客人的必备点心;水焖韭菜蛋,质嫩味香,为家庭餐桌常见小菜。
   狗肉烹调。有红烧小狗肉和罐煨老狗肉等做法。
   豆腐菜肴制作。有红烧、氽汤、油炸、馅豆腐和馅黄豆干等做法。馅豆腐和馅黄豆干为安远传统菜,色泽金黄,外酥里嫩,清香爽滑,颇为县人喜爱。制作馅豆腐时,先把豆腐切成长1.5寸、宽1寸、厚0.5寸的小块,再用猪肉、荸荠、香菇、葱等剁碎做成馅,把馅嵌入豆腐内。热锅淋油,将馅豆腐贴于锅内(馅面朝锅),洒适量精盐、酱油,盖锅焖烧,然后加平面水煮熟,再用湿淀粉勾芡,沿锅边淋上猪油出锅。制作馅黄豆干时,先把黄豆干切成均匀两小块,在切口处用小刀把豆干剖成袋状,把猪肉、虾米、熟淀粉块(俗称豆粉)和生葱等剁成的馅嵌入黄豆干内。锅烧热后,淋入猪油,将馅黄豆干馅面贴锅,洒适量精盐,盖锅焖烧,待馅面金黄色时淋油出锅装盘。
   蔬菜菜肴制作。县民喜吃青菜、白菜、萝卜、包菜、芥蓝菜、菠菜、藠头,辣椒、豆角、冬瓜、南瓜、丝瓜、芋头、韭菜、大蒜和芹菜等,有炒、煮、余和焖煮等做法。为储存和取食方便,县人习惯将青菜腌制成酸菜,或再将酸菜晒成菜干,将萝卜、辣椒、豆角、芋头等晒成干菜。春节前,家家炸豆腐片和制作霉豆腐(俗称豆腐乳)。
   筵宴县民遇有寿、婚、生、丧等事举行筵宴。菜肴以猪肉、鱼肉和鸭肉为主料,以豆腐、蔬菜为辅料。筵席风味,县南、中、北地区稍有不同。中区筵席以燕窝丝为首碗菜(燕窝价格昂贵,通常用“假燕”即鱼粉丝代替,故称“假燕饭”,如席中上了海参菜肴又称“海参饭”)。有“十碗四盘”和“四盘八碗”菜式之分。十碗即假燕、鸭肉(或海参)、酥鱼、大块猪肉(红烧肉)、鱼丸、肉皮、肉丸(多为粉丸)、肉丁汤、海带、杂菜各1碗;四盘即炸鱼、蛰皮、肉丝、炒杂各1盘。四盘八碗菜式较为丰盛,均用大碗大盘,不上海带和杂菜两碗菜。近年来县城以炸狮子头、烧皮肉、炸清汤代替酥鱼、大块猪肉和肉丸。北区筵席以红、白大块猪肉和炸豆腐为基本菜肴,不用盘,通常采用12碗或16碗菜式。南区菜式与中区菜式基本相同,只是将红烧猪肉换成2斤左右的整块熟肉上席,称炆碗猪肉。中区娶亲嫁女筵席忌用鸭肉。丧葬筵宴,全县普遍以豆腐为主菜,辅以萝卜、青菜、笋干和少量芹菜。碗数逢单。
   茶点县人酷爱饮茶。1966年以前,县城设有茶馆,农村设有茶摊。饮茶时,辅以各种茶点。茶点通常有粄干、豆子、薯片、芋片和冻米糖、芝麻糖、花生糖、糖花豆等10余种。1981年起,瓜子、葵花子和水果等已成为农户茶桌上的主要茶点。
   点心县人在工间休息、亲朋来访和筵宴之前有吃点心的习惯,常随时令季节的转变而制作不同的点心。农历正月初一炸米馃,元宵做汤丸,立夏做艾叶粄,端午包粽子,七月半打糍粑或做蕉叶粄,中秋做月饼,八月做粄干和做粉皮丝,重阳炸薯包和芋包,冬天做黄粄和丸粉,寒冬做米豆腐(俗称米冻),春节制冻米糖,炸炒馃。
   四、居住清代、民国期间,县人多聚族而居,房屋普遍为两层楼房,建筑规格采用9的倍数,高低长宽用“九天玄女尺”(俗称九五尺,每尺约合0.34米)计量。卧室,底层一般高7.2至8.1尺,二楼以人站在楼板上头不顶屋椽为限,宽8.1尺至9尺;厅堂,宽和瓦檐滴水高相同,皆为1.17丈至1.35丈。房屋长度视地形而定,一般为2.07丈至2.34丈。窗少且小。贫者建造房屋,用泥土垒墙,盖杉皮或茅草;富者建造房屋,用青砖砌墙,盖青瓦,柱和大梁用枫、荷、水〓等珍贵木料。房屋式样,县中部和南部地区多为四扇三间、上三下三、上五下五和六扇五间。上三下三式样:上下两排平行,每排3间,上排和下排居中一间为厅,称上、下栋厅,下厅宽比上厅宽少9寸。两排屋之间正中置天井,天井两侧各建一廊间和巷门。上厅靠后墙设屏风和神龛,下厅前墙开大门。上五下五式样:两排房平行,每排5间,布局与上三下三式样基本相同。四扇三间和六扇五间式样:一排3间或5间。居中1间为厅。子孙多的家族,如果不另辟地建房(俗称开基),多数在祖建房厅的后面或左右加建排房,排房前留巷道,中设客厅。祖建房厅前留门坪,围高墙,建门楼大门。县北部地区农民喜建一巷两排房(俗称独水),其式样为两排房相对,门檐下设廊,楼梯设在巷门一侧廊下,巷中为天井,巷前建大门。县南部地区还聚族建围屋,以防外侵,围屋外壁以砖、石和三合土砌建,围屋建3层楼房,每层约高6.3尺、宽7.2至8.1尺。整座围屋四角建炮楼。窗户内宽外窄,名为斗窗。围内建有大厅和排房。建国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建房屋逐年增多。1981年起,部分职工和农民转建檐廊式楼房。檐廊式楼房门窗高大,房屋增高,瓦檐滴水5.6米至5.9米。普遍采用砖木与钢筋水泥混合结构。县房产公司和部分企、事业单位为解决职工住房困难,在县城建造一批单元住房。
   建国前,县人视建屋为造福子孙的大业,建屋前要请地理先生择基定向,并择吉日良时奠基、安门和上梁。梁木涂红漆或用红纸包裹,贴有“吉星高照”、“上梁大吉”等字样,挂上装有五谷的种子袋。上梁时,燃放爆竹,泥工、木匠、地理先生站于梁上呼赞语,并将米馃从梁上撒下,围观者用围裙接装,主人率全家人跪地拜梁。上梁后,主人摆宴庆贺。屋建成后,择吉日迁居新宅,俗称“搬火”。迁居时,家长于凌晨率全家人从原居灶堂点燃火把,鸣放鞭炮,挑、拿家具和五谷种子鱼贯入新宅,将火把放入新灶。亲友送礼恭贺,房主设宴招待。建国后,上梁呼赞语、撒米馃等旧俗逐渐废除,普遍在工程完工后摆出水、搬火、圆屋等名称酒宴答谢曾经帮忙的亲友和泥、木工匠等。
   五、家庭习俗建国前,县人看重姓氏宗族,世代同堂居住。家庭中以男性长辈为家长。儿女跟父姓,女儿不能继承父母遗产。男人娶妻后还可娶妾,而妻、妾只能侍奉一夫。参加社交活动和决定家政,家长可以代表家庭其他成员,丈夫可以代表妻子;一般家庭成员,特别是妇女无权自作主张。建国后,家庭成员,特别是夫妻之间地位日趋平等,尊老、养老、爱幼、哺幼逐渐成为人们家庭生活准则。
   朋友邻居来串门,主人要让坐、递烟、端茶。至爱亲朋来访,先以浓茶、粄干、荷包蛋煮粉皮丝等茶点接待,以后备酒菜款待。吃饭时,请客人上座、先下筷,敬酒先敬客。女客要回家时,主人给首次来访的女眷亲戚赠送衣料,给小孩红包银钱(俗称打发)。
   六、生育习俗县人视生育为大喜事。建国前认为“多子多女多福气”,生育五男二女为最好命。
   妇女怀孕,娘家女眷择吉日,备雌子鸡、鸡蛋、糕饼和红糖等礼品探望孕妇,意为催生。
   头胎婴儿降生后,由婴儿的父亲备阉公鸡1只、水酒1壶和鞭炮等物赴婴儿的外公外婆家报喜。外婆在婴儿出生第三日(俗称三朝日)携婴儿衣、包婴儿巾和鸡蛋、红糖等礼物向婿家贺喜。
   三朝日,接生婆(员)用艾叶水为新生婴儿洗澡,将煮熟染红的鸡蛋滚新生婴儿头、背、脚,并唱赞语。生育人家做米馃,并将米馃染成红、绿色,与煮熟染红的鸡蛋一起分给邻居。俗有“三朝不做粄,小孩长大望人冇转眼”的说法。亲戚和邻居用豆腐炒干酸菜送给产妇食用,产妇忌食猪肉、生冷食物和新鲜蔬菜。
   婴儿出生一个月,称满月,亲朋送雌子鸡、鸡蛋、红糖、糕点、布料等祝贺。外婆家贺送婴儿衣帽、围裙(俗称围贴)、棉披风(俗称裹贴)、背带和雌子鸡、鸡蛋、红糖、糕点等礼物。婴儿剃“满月头”。剃头前,摆红色米馃烧香敬天地;剃头时理发师傅唱赞语,家长谢以“红包”;剃头后,请一小姑娘背着婴儿,手拿长竹鞭到屋外转一圈,俗称赶老鹰。婴儿家长设酒宴(俗称满月酒)答谢亲朋。婴儿满月后开始吃荤菜。首次吃荤菜时,需到举行喜宴人家“开荤”,先请厨师准备鱼头、猪肉、鸡腿、鸡尾、鸡肠子和“假燕”等菜,然后由婴儿母亲或由生有子女的其他妇女象征性给婴儿喂菜,边喂边说“嘴吃四方,方方得利”等赞语。婴儿父母给厨师谢以“红包”。
   满月前,产妇不出房门,俗称“做月”。产妇“做月”房间称做“忌间”,丈夫不能入内,有“丈夫进‘忌间’,衰气长年沾”的说法。
   幼儿1周岁,俗称“对岁”,亲朋贺送童衣、童鞋和鸡蛋、猪肉等礼物,幼儿家设酒宴(俗称做“对岁”)答谢亲朋。
   建国后,逐渐革除产妇不能吃猪肉、新鲜蔬菜,丈夫不能进“忌间”,给婴儿剃“满月头”等旧习。
   七、婚嫁习俗男婚女嫁,人生大事。建国前,男女婚姻全由父母包办,礼仪繁琐。全县婚嫁礼仪大同小异,基本遵循如下程序。
   问名。当婚男女不得相见,由父母做主,请媒人撮合,女方父母用红纸开出当婚女儿生辰八字交媒人传给男家。
   合八字。男家将当婚男女生辰八字请日馆或算命先生推算,如无相克,方可对亲。
   定聘礼(俗称具红单)。双方愿意对亲,女家用红纸列出聘金、聘物和嫁妆由媒人转交男家。
   押八字。男家择吉日,和女家正式定婚。男家将鱼、猪肉、鸡三牲和红单所定的大部聘礼,派人送给女家。女家设宴款待,并将衣料、鞋帽和糕饼回赠男家。
   报期。男家将归娶日期报女家。
   睄年节。定亲后,如归娶期未到,逢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男家须携三牲和糕点等礼物到女家拜问。
   归亲。男方称“迎亲”,女方称“归门”。礼仪分两天进行,头天为前瞻日,男家派出迎亲队伍,将三牲(阉公鸡2只、大草鱼2条、猪肉数斤)、种子盘、和合酒、脱奶衣和尚未送给女家的聘礼送往女家。礼首1人在前放喜炮引路,后面乐手2人吹号筒,男孩2人扛彩门(系有红布球的带竹叶的两根竹子),2人提马灯,数名挑夫抬果盒、挑礼品,1人挑公婆鸡(公、母鸡各1只),4名轿夫抬新娘轿,2名轿夫抬媒人布轿。前瞻队伍到达女家门口,女家鸣炮迎入,设茶点款待。礼首将礼物按礼单清点交付。
   第二天为归亲“正日”,男家女家张灯结彩,备办筵宴,接受亲朋恭贺。凌晨,由多子女妇女对出嫁女进行梳装打扮,绞除脸面汗毛(俗称“开眉”)。男家迎亲代表两人按择定时辰到达女家。随后进行“请贺”仪式,男女双方各请尊长者两人,在大厅相对行三稽首礼。礼毕,迎亲代表不言而辞,女家随即发亲,新娘哭别父母出闺房,由多子女夫妇做牵亲人把新娘牵入祖厅拜辞祖宗。牵亲男人手拿贴有“百年偕老”吉祥语的米筛在前引路,牵亲妇女扶送新娘在祖厅上花轿,将装有花生、红枣、核桃、龙眼的喜果袋放入轿内,锁上轿门,把钥匙交给伴嫁娘。起轿,新娘亲人送花轿至大门。花轿出大门时,号炮三声,爆竹齐鸣,迎亲代表与送亲人三揖行稽首礼(俗称送嫁迎亲礼),礼毕,送嫁长辈至花轿边向新娘致吉语(俗称“辞嫁”)。花轿出门,迎亲队伍中1人提篮返入女家祖厅,将篮中返设帖和三牲祭礼置于神台上。侍立旁边的女家亲人将回帖丢于送返设帖人篮中,并将神台上原先备好的清水1碗,朝刚出祖厅门的送反设帖人的背后泼出,随即关闭祖厅门,意为“嫁出的女,泼出的水”,嫁出女,不再是娘家族人。男、女家双方共同点燃等长的鞭炮道别,迎亲队伍鸣号上路返家。扛彩门和提马灯的小孩及乐队在花轿前引路,新娘花轿居中,伴嫁娘和媒人轿紧随新娘花轿后,迎亲代表和挑公婆鸡的人为迎亲队伍殿后。
   迎亲队伍回到男家,男家在大门口燃放爆竹迎接。花轿停放在备好的大笸篮里。礼生手擎雄鸡站在祖厅大门口侧对花轿门呼赞语。赞后,在旁厨师接过雄鸡将鸡宰杀绕花轿滴血一周,以示镇邪,俗称“斩煞”。“斩煞”后,将花轿抬入祖厅正中,新郎开轿锁,由多子女夫妇牵出新娘。牵新娘时,牵亲妇女用红绫帕朝轿空拂三下,双手打开轿门扶出新娘,牵亲男人手拿贴有“百子千孙”吉祥语的米筛前导,将新娘引入洞房。新娘入洞房后,新郎揭去新娘的红绸盖头巾,新娘新郎各喝一口白糖水,以示今后的甜蜜相处。伴嫁娘给新娘洗脸梳头插花,换上红衣绿裤(俗称出面衣)和花鞋,准备拜堂。拜堂又称合卺,大都在祖厅举行。新婚夫妇面对祖公神位而立,两名主婚礼生点燃大红蜡烛高唱赞语,夫妻四拜天地祖神,随后,礼生各取茶蛋1个相碰去壳入杯,提壶斟酒,唱赞词,新郎新娘饮交杯酒。礼生再呼赞词,新郎新娘对拜四拜。礼毕,新婚夫妇回洞房。此时,观婚礼年青人可推新郎新娘碰头,给新郎新娘涂花脸等。
   夫妻拜堂后,举行见拜礼。先在厅堂设一高台,台前放一垫有红毯的高椅,新郎新娘站立台前。礼生按辈份呼请新郎父母和亲戚依次坐于椅上接受新郎新娘跪拜礼。受拜者给新郎新娘致吉语并赠红包,新娘送长者和弟妹“上贺鞋”一双。
   午间,宴请亲朋,新郎新娘巡台斟酒敬客。
   晚间,青年人聚集在新郎新娘房内闹洞房,恭贺新婚,饮酒逗乐,尽醉方散。
   婚后第三天(俗称三朝),娘家派人接新娘回娘家省亲,俗称“过三朝”或“归宁”。数天后,娘家派人送女返婿家。
   转门。新郎新娘于成婚后第一个春节的第二天(即正月初二)同往岳家贺年,称“转门”。岳家及其房亲每日清晨以酒娘蒸鸡蛋款待女婿,并逐日设宴款待。正月十六日,岳家及其房亲送女婿夫妇回家,婿家设宴答谢。
   建国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不准买卖和包办婚姻,男女互相了解后如果双方愿意而又符合《婚姻法》的规定便可到当地乡人民政府登记结婚。一般经过下列程序:看亲、调凭据(双方互赠信物)、睬家厦(女方在生母、女友和介绍人的陪伴下到男家查看房舍,了解情况)、押八字、报期和归娶。在归娶礼仪上,废除花轿、彩门、号筒和返设帖,新娘以红伞代轿,在伴嫁娘陪伴下步行归夫家。1981年后兴用彩车迎亲。近年来,机关单位组织集体婚礼,举行茶话会,用糖果烟茶招待来宾。旅游结婚在青年中开始盛行。
   特殊婚姻形式:招亲俗称招郎,指闺女或寡妇招赘男人为夫婿,男到女家落户。建国前,男人入赘女家遭人讥笑,被人蔑称为“撑门棍”。建国后,提倡男女平等,男到女家落户被视为移风易俗新风尚。
   转亲指妇女丧夫后,转嫁夫家兄弟。俗有“大嫂转小叔,门前栽蔸竹”的说法,意为子孙象竹子一样昌盛繁荣。
   再醮指妇女再嫁。再嫁妇女“二婚亲”,建国前受人蔑视,嫁时不准在娘家摆酒请客,也不准请乐队、坐花轿,必须在夜深人静时悄悄离开娘家,在约定地点坐布轿或步行归新夫家。建国后,婚姻自由,此习已废。
   纳妾建国前,官绅富豪有纳妾之陋习,使妾供其玩乐,或为其育子接代。
   八、庆寿习俗庆寿俗称做生日,年龄逢十或逢一为大生日,其它年份为小生日,有男做齐头(逢十)女做一的习惯。年过花甲谓之长命。60岁以上的大生日甚为隆重。在庆寿日,女婿、姐妹等亲戚用礼盒抬寿联、衣料、帽子、鞋子、三牲、鸡蛋、饼果等物祝寿;朋友和宗族亲属多送“红包”以示祝贺。建国前,少数官绅和富家豪者也有赠“寿匾”的。做寿者有的讲究排场,举行拜寿仪式:在厅堂正中高悬“寿”字大幅金字红寿幛,堂中摆香案,做寿者夫妇端坐堂前,接受儿子与媳妇、孙子与孙媳、女儿与女婿等晚辈的祝寿跪拜礼。午间设盛宴款待前来祝寿的宾客。建国后,拜寿等仪式已废,设宴庆贺生日之俗仍盛行。
   九、丧葬习俗送终老人死亡,俗称“过生”或“过世”。在自已卧室或在老人间(在祖厅茶廊设立的公用停尸间)咽气,男称“寿终正寝”,女称“寿终内寝”。在户外死亡称“半路丧亡”,尸首不得入屋。老人临终前,亲人替其换新的或清洁的衣冠鞋袜(俗称落魂衣)。儿女下辈家人跪于床前点香烛、烧纸钱(俗称落命钱)痛哭送终。
   报丧老人死后,孝子立即跪求家族料理丧事,择墓葬地和下葬日子时辰,发讣告知亲友,告知外家(舅家),孝子要上门跪报(俗称跪外家)。
   人殓俗称装洗入棺。入殓前,孝子“买水”,即孝子带壶和香烛纸钱到河边哭拜河神后背手取水(不得回首),把水加艾煮热,交殡葬工擦尸(胸擦3下,背擦4下),换上寿衣(男双女单),长袜和鞋帽,用白布垫尸被掩尸入棺,死者遗属跪于棺前痛哭告别遗体,殡葬工呼赞语,杀雄鸡“祭棺”后,用3枚长铁钉(俗称子孙钉)各穿五色布(意为金、木、水、火、土),将棺盖钉牢。县南部地区不请殡葬工装殓,父死由子装殓,母死由儿媳或女儿装殓。入殓后,棺称为柩。
   出柩尸体入殓后,按择定时表将柩移置门外停放,遮上蚊帐,点上长明灯,并焚香烧纸。下葬前,每天早、晚由女儿、儿媳至柩前焚香烧纸。
   道场法事建国前,出柩后请和尚或道士做道场法事(亦称做功课),超度死者亡灵。设灵堂,在灵堂正中设法坛,供和尚或道士诵经,在灵堂内侧设灵坛,安放死者灵牌或遗像,供亲友吊唁。道场法事有繁有简,贫者只做“起水”或开“冥路”或“一日一夜”,乡绅豪富做“七”,即开始连续做七天七夜法事,以后则在逢七日子做法事。做法事期间,外家送蓝色或黑色挽幛。女婿送红色旌布,均携三牲、豆腐、香烛、土纸等祭礼吊唁。一般亲朋好友送挽联布幛和香烛、土纸等祭礼。孝子穿白衫披麻衣,穿草鞋,戴白布孝帕和棉砣帽箍,持孝杖竹;孝女和孝妇披麻衣,穿麻鞋,戴白布孝甑。对入堂吊唁的上辈亲人,孝子要出堂跪迎和跪送出堂。建国后此俗逐渐废除。
   送殡即扶柩还山。死者本族平辈、下辈亲人穿白衣,男戴孝帕,女戴孝甑,外家和一般亲友,男只戴孝帕,女只戴孝甑。孝子、孝妇、孝女、孝孙和亲友分批跪于灵坛前,焚香烧纸辞灵。接着奏乐“起孝”。“起孝”后,乡绅富豪人家有的举行点主仪式。随后,号炮齐鸣,打大锣起柩,和尚或道士诵经上路。送殡队伍行进顺序:1人撒纸花(路香)引路,2人放爆竹,2人吹长号,2人打红布双旗,1人打大锣开道,数小孩举旌幛相随。后接2乘指挥路奠的礼生坐轿和抬供品的杂事人及小哀乐队,随后是长孙抱灵牌的灵轿。接着是诵经的和尚或道士及哀乐队,再后是盖棺木笼的灵柩。孝子、孝孙、男亲友、孝妇、孝女、女戚友紧随其后。过桥过圳,孝子跪于路旁,请求河神让柩顺利通过。至墓地,和尚或道士诵经文“刹土”,送殡者跪拜辞柩,脱去孝衣、孝帕、孝甑。孝子、孝妇、孝女以红旌布围身,另择路返家。孝家大门口点火一堆,送殡人跨火进门。
   烧柜施食,缴凭送神扶柩还山后,将死者的衣物、用具等装入用纸糊成的柜内,连同冥币烧化。晚上,继续做道场法事,由和尚或道士诵经“救苦”。在附近路口标路香,烧库衣,撒米馃,施食客鬼野神。施食后,和尚或道士用黄纸写路引文牒连同蟠竹烧掉,送神出门。
   安葬造墓安葬习俗贫富有别,富者,人未死前就择地建造基坟(俗称做生基),用青砖筑家,以条石和青砖筑坟面。贫者,人死后临时择地挖墓穴。灵柩塞入墓穴,称“进筋”。“进筋”时,烧香点烛,放爆竹。子、孙、女、媳等跪于墓前“拜筋”。墓门分为内、外层,内层用土砖封塞,外层用青砖砌建。墓门顶和墓塘用麻条石砌筑。墓门内、外层皆中嵌墓碑。内层墓碑称阴碑,刻墓志铭;外层墓碑称阳碑,碑文刻有死者姓名、官爵、生殁时间和子孙名字等内容。墓背垫厚土成拱形。造墓,俗称做风水,亲戚朋友送茶点。坟墓建造完工,孝家设圆工酒答谢众人。
   谢山神葬后第二天凌晨,孝子戴孝帕,备雄鸡、三牲、香烛,到坟前孝敬山神,请求山神让死者亡灵入族。
   上祖谢山神后,将亡人灵牌送入祖厅神龛内,名上祖。
   守制与祭奠民国前,孝子需守孝3年。孝子守孝期不参加应考,为官者离任回家,不办婚嫁喜事,不出远门。
   谢孝“七七”四十九天为“满七”。逢七要在家门口祭奠烧纸。“满七”时,孝子到舅家谢孝,按舅所送祭礼加倍还谢。孝子在舅家理发后返家。今多以送柩还山后,当天谢孝。
   祭新墓次年清明节前,子孙筹备丰盛祭品到墓地祭醮,俗称“醮新地”。
   建国后,丧葬礼仪删繁就简。职工去世后,由机关单位发讣告,亲友送花圈、挽幛,举行追悼会,悼念死者,子孙亲人左臂佩黑纱戴孝。农村老人死亡,也不完全按旧礼仪丧葬,只拣送终、报丧、入殓、送殡和安葬等简单易行的礼仪进行。
   十、毕业风俗民国期间,学生毕业,校方派校工给毕业生家长送捷报。毕业生先到舅家、岳父家贴报单报喜,以后穿长袍、马褂,戴金花帽,坐轿游街。之后,入祠堂敬祖。亲族设宴接风,毕业生设家宴答谢。
   建国后,毕业学生日益增多,送捷报、贴报单、游街、接风之仪全废。
   十一、交际礼仪相见礼仪族中亲人相见,按辈份称呼,称男人为公、伯、叔、哥、弟等,称女人为婆婆、伯母、婶娘、某姐、某妹等。称呼陌生人,视其年纪,称男为大伯、表叔、大哥、老弟,称女为伯母、表嫂、大姐、老妹。建国后,对职工多称同志,对农民仍按旧称。朋友相遇,在建国前拱拳作揖,今为握手问好,对朋友来访,主人以“请”字当头,说“请进、请坐、请用、请看、请吃”等等。惯用“谢谢”、“对不起”等谦逊语,送客送至门口,多说“对不起,下次再来”、“慢走”、“再见”等。对帮忙的人说“难为”。
   请客送礼礼仪建国前,逢婚、丧、喜、庆宴请亲朋,惯用请帖。写请帖讲究帖式和称呼。今虽存请客写帖之习,但已不用繁琐的帖式和复杂的称呼,多用语体简帖。
   姑侄、母女、兄姐、弟妹来往礼仪春节、端午和中秋节,对已出嫁的姑、女、姐、妹送猪肉、鸡蛋和糕点等礼物,俗称睄年、节。近年睄年、节,喜送各种名贵酒类和高级糕点。
   筵宴礼仪宴前先请来宾吃茶点充饥。坐席时,首席、二席为妻子和母亲娘家(做出水酒首席为工匠、毕业酒为老师、出师酒为师傅)三席为外姓年长朋友,四席为族中长辈。每席有辈份较低的族人提壶斟酒陪客。开宴前,主人到各席作揖安席,宾客站立回礼。开宴后,主人巡台斟酒敬客。筵宴结束,主人鸣放爆竹,感谢来宾光临,坐首席者带头离席,主人站立门口作揖相送。
   十二、行帮社团习俗清代、民国期间,县内木匠组有鲁班会,泥瓦匠组有老君会,缝纫匠组有轩辕会,竹编匠组有泰山会,教师组有孔子会等行会;外地商人在县城设有“会馆”,乡间商人在县城组有“公所”等商业行会。各行会以自己的所谓开山祖师为崇奉神祇,订有行规和学徒制度,规定产品价格、帮工待遇和劳动条件,对伙友和同业者在开业、度量衡、货币、本业习惯等方面的争议事件做出仲裁,规定生产和业务范围,解决业主困难和保护同行利益。各行会每年定时或不定时地召开一次会议,朝拜祖师,聚宴议事。
   寺庙组有神会,如真君会、赖爷会、郭爷会等。各神会每年在固定时间组织迎神。县城农历五月二十四日迎城隍,二十六日迎关帝;八月初一迎真君。届时,挑选二三十人妆扮成差役、公丁、判官、鬼王和侍从,组成迎神仪仗队。“差役”高举“回避”牌在前开路,打旗的“公丁”和“判官”随后,接着是4至6个“鬼王”抬神像,后面是端香炉、点香灯的“侍从”人员,最后是表演踩高跷、抬故事、演蚌蛤、撑旱船、推车子、唐僧师徒取经、林冲上梁山和八仙过海的文艺队伍。晚上打醮开坛做法事,搭台演戏。热闹几天甚至半个月。
   修路、建桥、做茶亭组有路会、桥会、茶亭会,集资修建道路、桥梁和茶亭。
   县内各姓氏在县城设有试馆,如萧家试馆、钟家试馆、陈家试馆和郭家试馆等,接待族中来县参加童试的童生。
   建国后,行帮社团全部解散。
   十三、宗族家规建国前,县内各姓氏宗族皆设有宗祠,并订有族规,重视撰修族谱。族谱约30年一修,将族中存殁人名,按所属宗友记录,从而认定承嗣和继承资格。规定每年清明和冬至两日为祭祖日,族中男丁赴祠祭祖。族中规例极严,如发生虐待老人、随意弃子、无故卖妻、打架斗殴、男女私情等损毁全族利益和败坏宗族名誉事件,族长开祠召集族丁会议,对违背族规者,轻则罚以金钱或酒席,重则杖责吊梁,甚至活埋沉潭。建国后,封建宗族家规全被废除。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安遠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安远有悠久的历史。据对地下发掘的文物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梁大同十年建县至民国期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辈为开发安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创造过灿烂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安远而奋力拼搏,创造了伟大的业绩,使昔日贫困落后的山区县,变成了今日初步繁荣昌盛的江西省林业县和赣州地区主要产粮县。安远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取得的巨大成绩,特别是在革命斗争和“四化”建设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应载入新史册,记入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