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共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遠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027
颗粒名称: 二、公共卫生
分类号: R184
页数: 3
摘要: 环境卫生民国31年7月起,县城联合卫生稽查队对县城环境卫生进行检查监督。民国36年,全县推行初期环境卫生,改良住宅148间、水井44口、厕所87间,设置垃圾箱94只,环境消毒462处。1982年6月,安远县城荣获赣州地区爱国卫生运动县际循环红旗优胜奖。1983年7月,县人民政府招待所被赣州地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公共场所卫生先进单位。当年,赣南行政区组织全区食品卫生评比检查,安远县龙布区供销合作社食堂被评为全区卫生红旗食堂。学校卫生民国34年对县立小学学生进行身体检查,在接受检查的456人中,发现316人有生理缺陷。发现锰超标对象1例、肝肿大4例、心电异常45例,为受检人员建立健康卡片,对患病者进行督促治疗。
关键词: 卫生学 公共卫生

内容

环境卫生民国31年7月起,县城联合卫生稽查队对县城环境卫生进行检查监督。民国36年,全县推行初期环境卫生,改良住宅148间、水井44口、厕所87间,设置垃圾箱94只,环境消毒462处。
  建国后,1950年制订卫生防疫公约,动员人民消灭“五害”(蚊、蝇、鼠、蚤、虱)。1952年,全县开展粉碎美帝国主义细菌战的爱国卫生运动,要求城乡做到“五净”(道路净、房院净、锅碗净、衣服净、身体净),城镇进行“四建”(建水井、建厕所、建垃圾箱、建立有关行业卫生制度),农村实行“三改”(改小窗为大窗、改饮河水为饮井水、改良粪窖)。当年,建立区卫生委员会7个、乡卫生小组88个,训练区、乡防疫员359人;修水沟2.52万条,改良水井196口,改良厕所283间,清除垃圾17.66万担。1958年,开展消灭“四害”(老鼠、麻雀、苍蝇、蚊子)运动,灭鼠49.96万只,灭雀(后改消灭蟑螂)35.45万只,还灭了大量蚊蛹和蝇蛹。疏浚水沟57,32万米,填臭水坑3.13万个,改建厕所0.84万间,改良水井0.05万口。农村基本实行人畜分居,做到村有水井、屋场有厕所、牲畜有圈。1963年,在县城设置卫生监督员,修筑地段沉沙井,整治下水道。1972年起,开展以“两管五改”(饮水管理、粪便管理、改厕所、改畜圈、改锅灶、改水井、改良环境)为中心的卫生基本建设,全县开挖水井150口,改建厕所902间,改造牛、猪栏1916间。1975年,在濂江公社碛角大队进行卫生基本建设规划,划定饮水区、畜圈区和厕所区。同年,红光大队〓下生产队实现饮水自流化,家家用上土法装置的自来水。
  1982年6月,安远县城荣获赣州地区爱国卫生运动县际循环红旗优胜奖。1983年7月,县人民政府招待所被赣州地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公共场所卫生先进单位。同年,全县有水井1290口,受益人口达12.26万人;安远县城荣获赣州地区爱国卫生先进县城称号。1984年,安远县城第二次荣获赣州地区爱国卫生先进县城称号。1985年,安远县城荣获赣州地区县城创“三优”(优良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竞赛第一名。
  食品卫生1953年,按行业进行卫生管理,全县建立行业食品卫生管理委员会21个。1954年,县人民政府颁发《安远县行业卫生暂行规则》,给61户符合行业卫生暂行规则的从事食品生产和经营的企业颁发卫生许可证。1955年,县人委颁发《安远县城镇、圩场公共卫生管理暂行条例》,要求饮食业做到“三洁”(炊事用具洁、食具洁、环境卫生洁)、“四有”(有制度、有公约、有痰盂、有防蝇防尘设备)。当年,赣南行政区组织全区食品卫生评比检查,安远县龙布区供销合作社食堂被评为全区卫生红旗食堂。1963年,组织全县248名饮食、食品从业人员学习卫生知识和卫生法规,并进行身体检查,将患有传染病的从业人员另行安排工作。1973年,县工商局、卫生局、商业局联合发出《安远县食品卫生管理通告》。同年,县饮食服务公司举办4期食堂管理员和炊事员卫生知识学习班,培训食堂管理员和炊事员85人。
  1981年,县人民政府发出《安远县食品、饮食服务行业颁发卫生许可证暂行规定》,县卫生防疫站给176户食品和饮食服务企业颁发《卫生许可证》。1983年起,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县防疫站设食堂卫生监督员4名,公社、场、镇卫生院防疫医生兼任食品卫生检查员。1985年,县食品卫生领导小组组织全县食品卫生大检查,发现69家食品和饮食服务企业的卫生工作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其中45家被限期改进,24家被责令停业整顿。
  学校卫生民国34年对县立小学学生进行身体检查,在接受检查的456人中,发现316人有生理缺陷。民国36年7月,对779名中、小学生进行健康检查。
  建国后,1950年,对全县中、小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992人,发现397名学生有生理缺陷。1953年,再次对全县中、小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对安远初中和县联合小学的344名有病学生进行免费治疗。1955年4月,安远初中建立学校医务室,配备专职医务人员1人。1958年9月,安远中学、重石初中和各完全小学成立学校保健委员会,制定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的环境卫生制度。1963年11月,县学校健康指导委员会成立,对学校的环境卫生和体育等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1979年8月,举办保健教师培训班,培训保健教师41人。1980年,调查全县中、小学生视力,发现441名学生视力减退,近视发病率达7.16%。1983年9月,普查学生“三病”(疥疮、头虱、头癣),发现5024名学生患疥疮、12883名女生有头虱、2名学生患头癣。当年,对学生所患“三病”进行治疗。
  1985年,对安远一中、孔田中学和车头初中的学生进行生长发育和疾病调查。 劳动卫生 1954年3月,县松香厂分别与县卫生院和版石中医联合诊所签订医疗合同,由县卫生院和版石中医联合诊所负责县松香厂职工的医疗保健工作。1959年12月,举办全县“四员”(理发员、炊事员、管理员、卫生员)训练班,训练“四员”1269人。
  1979年8月,县内首次开展职业病普查,重点检查县印刷厂、农机厂、锅厂、汽修厂、五金厂、硫磺矿、电机厂、粮食加工厂、瓷厂、油漆厂、茶果场和化工厂12家厂矿工人的身体状况。1983年起,开展劳动卫生监测,在县印刷厂、钨矿等厂、矿建立工业卫生和劳动保护情况登记卡。1984年10月,对全县57个工矿企业的158名从事含有害粉尘和气体作业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发现锰超标对象1例、肝肿大4例、心电异常45例,为受检人员建立健康卡片,对患病者进行督促治疗。1985年,对印刷、打字等行业职工进行铅中毒调查,尿铅检验25人次,发现尿铅超标15人。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安遠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安远有悠久的历史。据对地下发掘的文物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梁大同十年建县至民国期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辈为开发安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创造过灿烂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安远而奋力拼搏,创造了伟大的业绩,使昔日贫困落后的山区县,变成了今日初步繁荣昌盛的江西省林业县和赣州地区主要产粮县。安远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取得的巨大成绩,特别是在革命斗争和“四化”建设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应载入新史册,记入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