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卫生防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遠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02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卫生防疫
分类号: R184
页数: 5
摘要: 卫生防疫
关键词: 卫生保健 妇女保健

内容

一、卫生防疫机构县种痘局民国18年(1929年)12月成立,半年后撤销。
   县城联合卫生稽查队民国31年7月成立,设队长1人、稽查员2人、稽查警3人,负责县城环境卫生的检查督促。民国38年8月中旬解散。
   县卫生防疫站1953年2月,县卫生院设防疫股,人员3人。1960年10月,县人民医院撤销防疫股,设立兼职防疫员。同月,县地方病防治站成立。1962年,县地方病防治站改称县卫生防疫站,人员8人。同年12月,县卫生防疫站与县妇幼保健站合并成立县防疫保健站。
  1966年12月,县防疫保健站撤销,复设县卫生防疫站。1968年10月,县卫生防疫站与县人民医院合并成立县人民防治院,内设防疫组。1971年8月,县人民防治院撤销防疫组,县卫生局设立防疫站。1973年,县革委撤销县卫生局防疫站,复设县卫生防疫站,有职工7人。1985年12月,县卫生防疫站下设行政科、卫生监督科、流行病与结核病防治科、卫生宣传教育科和检验科,有职工24人,其中主治(管)医生2人,医师1人、检验师1人、医士8人、检验士3人、技术员2人、行政后勤人员7人。有防疫车、冷库、速冻器、X光机、分析天平仪、电冰箱、恒温箱、干燥箱、比色计、体检器材、大气采样器、光度照度计等设备。
   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1956年6月成立,简称县爱卫会,县长唐进新兼任主任。1958年县爱卫会改称县除害灭病总指挥部。1963年1月复称爱卫会,1967年撤销。1973年4月,复设县爱卫会,下设办公室,至1985年未变。
   县城环境卫生管理所1960年3月,县卫生局成立城关镇环境卫生管理所(简称环卫所),配职工5人。是年起,向城关镇居民征收卫生管理费。1979年,城关镇环卫所职工增至11人。是年起,卫生管理费改由驻县城机关企业单位交纳。1980年城关镇环卫所改由县建设委员会和城关镇管理委员会双层管理,1982年10月改称欣山镇环卫所。1984年购置街道洒水车1辆,同年,职工增至16人。
   县食品卫生领导小组1978年5月成立,由县革委主管卫生工作的副主任兼任组长,对全县食品进行检查监测。1980年12月起,由县人民政府主管卫生工作的副县长兼任组长。
   二、公共卫生环境卫生民国31年7月起,县城联合卫生稽查队对县城环境卫生进行检查监督。民国36年,全县推行初期环境卫生,改良住宅148间、水井44口、厕所87间,设置垃圾箱94只,环境消毒462处。
   建国后,1950年制订卫生防疫公约,动员人民消灭“五害”(蚊、蝇、鼠、蚤、虱)。1952年,全县开展粉碎美帝国主义细菌战的爱国卫生运动,要求城乡做到“五净”(道路净、房院净、锅碗净、衣服净、身体净),城镇进行“四建”(建水井、建厕所、建垃圾箱、建立有关行业卫生制度),农村实行“三改”(改小窗为大窗、改饮河水为饮井水、改良粪窖)。当年,建立区卫生委员会7个、乡卫生小组88个,训练区、乡防疫员359人;修水沟2.52万条,改良水井196口,改良厕所283间,清除垃圾17.66万担。1958年,开展消灭“四害”(老鼠、麻雀、苍蝇、蚊子)运动,灭鼠49.96万只,灭雀(后改消灭蟑螂)35.45万只,还灭了大量蚊蛹和蝇蛹。疏浚水沟57,32万米,填臭水坑3.13万个,改建厕所0.84万间,改良水井0.05万口。农村基本实行人畜分居,做到村有水井、屋场有厕所、牲畜有圈。1963年,在县城设置卫生监督员,修筑地段沉沙井,整治下水道。1972年起,开展以“两管五改”(饮水管理、粪便管理、改厕所、改畜圈、改锅灶、改水井、改良环境)为中心的卫生基本建设,全县开挖水井150口,改建厕所902间,改造牛、猪栏1916间。1975年,在濂江公社碛角大队进行卫生基本建设规划,划定饮水区、畜圈区和厕所区。同年,红光大队〓下生产队实现饮水自流化,家家用上土法装置的自来水。
  1982年6月,安远县城荣获赣州地区爱国卫生运动县际循环红旗优胜奖。1983年7月,县人民政府招待所被赣州地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公共场所卫生先进单位。同年,全县有水井1290口,受益人口达12.26万人;安远县城荣获赣州地区爱国卫生先进县城称号。1984年,安远县城第二次荣获赣州地区爱国卫生先进县城称号。1985年,安远县城荣获赣州地区县城创“三优”(优良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竞赛第一名。
   食品卫生1953年,按行业进行卫生管理,全县建立行业食品卫生管理委员会21个。1954年,县人民政府颁发《安远县行业卫生暂行规则》,给61户符合行业卫生暂行规则的从事食品生产和经营的企业颁发卫生许可证。1955年,县人委颁发《安远县城镇、圩场公共卫生管理暂行条例》,要求饮食业做到“三洁”(炊事用具洁、食具洁、环境卫生洁)、“四有”(有制度、有公约、有痰盂、有防蝇防尘设备)。当年,赣南行政区组织全区食品卫生评比检查,安远县龙布区供销合作社食堂被评为全区卫生红旗食堂。1963年,组织全县248名饮食、食品从业人员学习卫生知识和卫生法规,并进行身体检查,将患有传染病的从业人员另行安排工作。1973年,县工商局、卫生局、商业局联合发出《安远县食品卫生管理通告》。同年,县饮食服务公司举办4期食堂管理员和炊事员卫生知识学习班,培训食堂管理员和炊事员85人。
  1981年,县人民政府发出《安远县食品、饮食服务行业颁发卫生许可证暂行规定》,县卫生防疫站给176户食品和饮食服务企业颁发《卫生许可证》。1983年起,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县防疫站设食堂卫生监督员4名,公社、场、镇卫生院防疫医生兼任食品卫生检查员。1985年,县食品卫生领导小组组织全县食品卫生大检查,发现69家食品和饮食服务企业的卫生工作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其中45家被限期改进,24家被责令停业整顿。
   学校卫生民国34年对县立小学学生进行身体检查,在接受检查的456人中,发现316人有生理缺陷。民国36年7月,对779名中、小学生进行健康检查。
   建国后,1950年,对全县中、小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992人,发现397名学生有生理缺陷。1953年,再次对全县中、小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对安远初中和县联合小学的344名有病学生进行免费治疗。1955年4月,安远初中建立学校医务室,配备专职医务人员1人。1958年9月,安远中学、重石初中和各完全小学成立学校保健委员会,制定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的环境卫生制度。1963年11月,县学校健康指导委员会成立,对学校的环境卫生和体育等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1979年8月,举办保健教师培训班,培训保健教师41人。1980年,调查全县中、小学生视力,发现441名学生视力减退,近视发病率达7.16%。1983年9月,普查学生“三病”(疥疮、头虱、头癣),发现5024名学生患疥疮、12883名女生有头虱、2名学生患头癣。当年,对学生所患“三病”进行治疗。
  1985年,对安远一中、孔田中学和车头初中的学生进行生长发育和疾病调查。
   [=此处为表格(1985年安远一中、孔田中学、车头初中学生发育、疾病调查表)=]表25—2单位:人劳动卫生1954年3月,县松香厂分别与县卫生院和版石中医联合诊所签订医疗合同,由县卫生院和版石中医联合诊所负责县松香厂职工的医疗保健工作。1959年12月,举办全县“四员”(理发员、炊事员、管理员、卫生员)训练班,训练“四员”1269人。
  1979年8月,县内首次开展职业病普查,重点检查县印刷厂、农机厂、锅厂、汽修厂、五金厂、硫磺矿、电机厂、粮食加工厂、瓷厂、油漆厂、茶果场和化工厂12家厂矿工人的身体状况。1983年起,开展劳动卫生监测,在县印刷厂、钨矿等厂、矿建立工业卫生和劳动保护情况登记卡。1984年10月,对全县57个工矿企业的158名从事含有害粉尘和气体作业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发现锰超标对象1例、肝肿大4例、心电异常45例,为受检人员建立健康卡片,对患病者进行督促治疗。1985年,对印刷、打字等行业职工进行铅中毒调查,尿铅检验25人次,发现尿铅超标15人。
   三、防疫天花病防治民国32年和33年,全县种痘分别为1.89万人和1.17万人。民国35年,天花在县内流行,死亡0.2万人。
   建国后,1951年起,县人民政府组织医务人员对全县儿童免费接种牛痘,当年接种1.57万人次,1952年接种13.97万人次。此后,天花在安远绝迹。1953年起继续为全县儿童接种牛痘,至1981年止,共接种63.1万人次。1982年停止牛痘接种。
   疟疾病防治疟疾俗称“打摆子”。民国期间,县内年均发病率高达19%。建国后,人民政府重视防治疟疾病。1953年和1954年,免费治疗7278人。1957年3月,召开全县抗疟专业会议,成立县抗疟工作办公室;组织7个疟疾防治工作组,深入乡村进行疟疾防治工作。1958年,对疟疾进行普查普治。是年至1965年连续3年组织医务人员对有疟疾病史者进行全程足量根治。1978年,安远、定南、寻乌、会昌4县进行灭疟联防,分别建立血检站和流行病学监测站,对疟疾病进行监测。1980年发病率由1954年的5556.12/10万,下降到0.4/10万,基本实现无疟疾县。
   痢疾防治县内5至8月为痢疾发病期。1980年起加强痢疾防治工作,发病率逐年下降。1985年全县仅发生痢疾500余例,发病率降为0.2%。
   病毒性肝炎防治县内患肝炎病者以患甲型肝炎较多且发病多在夏季。1983年全县普遍开展“两管五改”工作后,肝炎发病人数逐年减少,1985年全县仅发病50例。
   百日咳防治百日咳为县内婴儿常见病,每年均有发生。1951年起为全县婴儿注射百日咳制剂疫苗,至1985年止共注射43.87万人次,有效地控制了百日咳的发生。1985年,全县百日咳患者仅有14例,比发病人数最多的1962年减少98.1% 麻疹防治麻疹为县内儿童常见病,每年2至4月为发病高峰期。1973年起,由于每年对儿童实行计划免疫,使麻疹发病人数逐年减少,发病率逐年降低。1985年,全县麻疹病仅发生12例,比1952年减少99.86%。
   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为县内常见病。1973年冬起,每年给全县少年儿童注射乙脑疫苗,发病人数逐年减少。1985年发病25例,比1968年减少66.2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在县内时有发生。1973年起,开始实行流脑计划免疫,流脑发病率逐年降低。1985年,全县仅发生16例,比1967年减少99%。
   白喉病防治1976年,全县进行白喉疫苗预防注射。1981年,白喉在天心公社小乐、孔目等大队突发流行,县防疫站对疫区内1至50岁的易感人群和接触者进行吸附精白类小剂量应急接种,共注射6275人次,迅速控制了疫情,避免了死亡病例。1984年全县仅发生白喉病3例,1985年无发生。
   钩端螺旋体病防治1971年夏,县内首次发现钩端螺旋体病。1974年为该病流行高峰年份,县革委抽调18名医防人员组成钩端螺旋体病调查专业队,在县内开展钩端螺旋体病调查,发现该病遍及全县15个公社的58个大队,以版石、车头、孔田为主要疫源区。从是年起,每年在疫区接种1次钩端螺旋体疫苗。1976年起发病人数逐年减少,1985年仅发病3例。
   麻疯病防治建国前,安远属麻疯病高流行区,麻疯病人不但得不到治疗,而且还被赶进深山野林,更有甚者,将麻疯病患者枪杀、火焚或活埋。民国35年(1946年),在塘村乡凤月山一次活埋麻疯病患者30余人。建国后,人民政府重视麻疯病的防治工作。1958年7月,县人委成立县麻疯病防治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建立麻疯病隔离防治所,免费收治麻疯病患者。从是年起至1984年止,先后收治麻疯病患者447人,治愈389人,治愈率达87%。1985年,麻疯病点由109个减少到21个,患病率降至十万分之一,提前达到国家规定的控制指标。
   丝虫病防治丝虫病俗称“砻桐脚"。1959年,全县普查血检1.25万人,发现10个公社39个大队703人有微丝蚴阳性表现,感染率为5.41%。1961年起,结合治疗“三病”(水肿、闭经、子宫下垂)对丝虫病进行普治,丝虫病患病率逐年下降。1982年,全县未发现丝虫病患者。1984年9月,县卫生防疫站组织49名专业人员对6个丝虫病多发村进行血检,检查5714人,均无微丝蚴阳性表现。经江西省和赣州地区丝虫病考核小组考核验收,确认安远县为达到国家卫生部制定的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的先进县。
   狂犬病1972年至1985年,全县狂犬病死亡率为100%。1973年,县革委发布《关于全县开展打狗的通告》,组织卫生防疫工作人员对被狂犬咬伤者及时注射狂犬疫苗。1977年,县革委会下达《关于加强狂犬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发动群众灭狗。1982年至1985年,欣山镇连续3年组织灭狗专业队,灭狗900余条。
   四、息恶性肿瘤死亡人数回顾调查
  1976年,县革委组织医务人员对县内1973年至1975年患恶性肿瘤死亡的人数进行回顾性调查。3年内全县患恶性肿瘤死亡155人,占3年死亡总人数的2.78%,其中患肝癌死亡37人、胃癌死亡23人、白血病死亡19人、宫颈癌死亡18人、鼻咽癌死亡16人。患以上5种肿瘤死亡人数占癌变死亡总人数的72.88%。
   五、氟中毒地方调查氟中毒在新园乡虎岗村温泉附近村庄及孔田乡新塘村温泉附近村庄为高发区。1984年11月,县卫生防疫站在虎岗村调查小学生335人,发现氟斑牙患病率为8.73%。是年,县人民政府把建设氟水区农户饮水自来化设施列入全县国民经济建设计划,用2至3年时间解决氟水区居民氟中毒问题。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安遠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安远有悠久的历史。据对地下发掘的文物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梁大同十年建县至民国期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辈为开发安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创造过灿烂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安远而奋力拼搏,创造了伟大的业绩,使昔日贫困落后的山区县,变成了今日初步繁荣昌盛的江西省林业县和赣州地区主要产粮县。安远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取得的巨大成绩,特别是在革命斗争和“四化”建设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应载入新史册,记入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