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医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遠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020
颗粒名称: 三、医术
分类号: R194.2
页数: 3
摘要: 中医技术 清代和民国期间,县内中医技术多系祖传,自制膏、丹、丸、散和饮片。较有名气的中医人员开店行医,亦医亦药。民国时期,濂江大嵊脑的欧阳青秀,上角的萧英奇分别擅长利用中药医术治疗伤骨科疾病和麻痘科疾病,在县内享有盛名。西医技术 民国时期,县内西医技术落后,只能医治疟疾、痢疾、伤寒和感冒等常见病。内科病医疗技术。1952年,县卫生院掌握腹腔和腰椎穿刺等诊疗技术,开始收治患有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慢性胃炎、溃疡病、缺铁性贫血和扁桃体炎等疾病。1960年起对泌尿系统障碍、急性肾炎、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等病能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1975年,确诊1例顽固性心房纤颤,抢救了1名心脏骤停15分钟的患者。
关键词: 医疗器械 医疗设备

内容

中医技术 清代和民国期间,县内中医技术多系祖传,自制膏、丹、丸、散和饮片。较有名气的中医人员开店行医,亦医亦药。民国时期,濂江大嵊脑的欧阳青秀,上角的萧英奇分别擅长利用中药医术治疗伤骨科疾病和麻痘科疾病,在县内享有盛名。
   建国后,1955年,贯彻“团结中西医”和“发展中医”的方针,组织西医人员系统学习中医理论,选送一批中医人员进中医学院进修学习,并逐年安排老中医生带徒。1964年后,分配来安远的中医院校毕业生逐渐增多,成为县内中医骨干力量。县中医院从1979年11月起,开始应用胸透视、拍片和胃肠检查的医疗技术结合中医理论治疗疾病,1980年和1981年,先后应用临床检验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检查技术治疗疾病。1984年增设中医眼科,开始中医治疗眼病。1985年,县中医院设有按摩科、伤科、肛肠科、内妇科、针灸科、眼科和小儿科、心电图室和X光室等科室,广泛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疾病。
   西医技术 民国时期,县内西医技术落后,只能医治疟疾、痢疾、伤寒和感冒等常见病。建国后,随着医疗卫生队伍的壮大和现代医疗设备的增加,医疗技术得到迅速提高。
   内科病医疗技术。1952年,县卫生院掌握腹腔和腰椎穿刺等诊疗技术,开始收治患有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慢性胃炎、溃疡病、缺铁性贫血和扁桃体炎等疾病。1960年起对泌尿系统障碍、急性肾炎、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等病能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1975年,确诊1例顽固性心房纤颤,抢救了1名心脏骤停15分钟的患者。1978年掌握并应用心包穿刺和骨髓穿刺等诊疗技术治疗疾病。1985年,除对血液系统的白血病、再障和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治疗尚在探索外,其它系统的疾病均可确诊和有效治疗。
   外科病医疗技术。1951年,县卫生院创伤缝合、囊肿及皮下表浅肿瘤切除和割包皮等手术成功。1958年,县人民医院成功摘除20余公斤巨型卵巢囊肿。1960年,县人民医院救活1位被竹片从直肠穿透膀胱至腹腔的患者。1962年,天心、版石和孔田3所中心医院施行包皮切除、肿瘤摘除和膀胱切开取石等手术成功。1965年,县人民医院施行胃大部切除,甲状腺瘤摘除、气管切开、胆道取石、“T”型管引流等手术成功。1966年3月,孔田中心医院施行剖腹产手术成功,次年,施行子宫摘除术成功。1973年,龙布中心医院施行膀胱切开取石、肠吻合、白内障摘除、横位碎胎、人造肛门、青光眼减压、虹膜部分切除、嵌顿疝切除和剖腹产等手术成功。1975年,龙布、天心、版石和孔田4所中心医院均施行人工流产、输卵(精)管结扎和上环等手术成功。1981年,县人民医院首例胆总管与十二指肠、胰囊与胃、倒“〓”小肠与胆囊吻合和开颅等手术成功。1984年,县人民医院施行胆囊与空肠吻合、肾窦内取石、肾盂输尿管成形、肾蒂淋巴管结扎、开颅止血等手术成功。1985年,版石中心医院首例胫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成功,重石卫生院首例输卵管再接吻合手术和上唇裂缺修补手术成功。
   五官科病医疗技术。1963年起,县人民医院施行翼状胬肉切除,眼内、外翻矫正和拔牙等手术成功。1973年,始行白内障摘除、兔唇修补、快速扁桃体挤切等手术成功。1985年,施行植牙、眼球摘除、眼球内异物取出、泪囊良性肿瘤摘除、泪囊摘除、鼻泪管吻合、鼻息肉摘除、上颌窦根治、单纯乳窦根治和食道异物取出等手术成功。
   骨科病医疗技术。1956年,县卫生院开展骨科疾病治疗工作,至1985年止,已能成功地施行各种骨牵引、肘关节成形、脊关节融合、髋关节融合、陈旧性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四肢骨折复原、关节脱位手法复位、骨良性肿瘤切除、髋关节结核病灶清除后引植骨和脊髓减压等手术。
   医学检验。1953年,县卫生院开展常规检查。1959年起,县人民医院开展血型检验、交叉试验、二氧化碳结合力、大便潜血、各种原虫的分类检查和尿三胆、康氏反应、肥达氏反应、脑脊夜常规、脑磷脂絮状反应、黄胆指数测定等。1981年起,开展抗“O”血糖SGPT、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测定。1985年起,开展骨髓细胞分类、妊娠诊断试验、精液检查、酶咸性磷酸测定和胸腹水、白带常规、乙肝表面抗原、甲胎球蛋白、尿素氮及血糖等生化检验。
   透视造影检查。1958年10月起,县卫生院进行一般胸透和四肢摄片。1976年起,县人民医院进行胆囊造影、肾盂造影、胃肠钡餐透视等检查。1985年起,进行气管额面体层、脑血管、椎管、鼻咽、上消化道等造影检查。
   特殊检查。1976年,县人民医院设立心电图室,开展心血管疾病的辅助诊断。1977年3月起,利用超声波诊断肝、胆、脾、肾等部位疾病。1980年起,开展对葡萄胎、卵巢囊肿、胎体、乳腺肿瘤、输卵管肿瘤、腹腔肿瘤等检查。
   民间医术及验方:
   建国前,安远交通闭塞,缺医少药,偏僻乡村主要依靠草医草药治病。草医有扭痧、针灸、药熏、药敷、服药、拔火罐和按摩等疗法。草医草药一般具有花钱少,见效快的特点,颇受群众欢迎。建国后,1959年召开全县第一次草医草药人员代表会,与会代表38人,献出草药秘、验复方272方,单方789方。
   药名:山香园(俗称鹅仔药)。
   主治:咽喉炎和扁桃腺炎。
   用法:用干叶15至20克或鲜叶30至50克捣碎,加水适量,煎汁口服,日服三次。
   ***
   药名:野木瓜(俗称娜藤)根。
   主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干根30克或用鲜根60克,用黄酒3斤蒸服,日服三次。
   ***
   药名:裂叶秋海棠(俗称野海棠)根。
   主治:骨折红肿。
   用法:取鲜根捣烂和黄酒贴患处,用纱布包扎,如骨折需加固定。
   ***
   药名:头花金钱藤(俗称金线吊葫芦、步蛇、白药子)根。
   主治:毒蛇咬伤。
   用法:取干根250克,雄黄20克,加烧酒500克,浸7天后备用。需用时取根块磨烧酒搽患处。在搽药前,洗净伤口,搽时从上到下,干了再搽。
   ***
   药品:大青(俗称牛舌风)根。
   主治:慢性肝炎。
   用法:将鲜根去皮切片,成人每剂用量100克,配子鸡1只,蒸烂后服汤吃肉,7天1次,连服3剂。药名:小槐花(俗称粘人妈)。
   主治:痢疾。
   用法:采鲜嫩叶50至100克,用冷开水挤汁过滤加蜂糖口服,每日一剂。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安遠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安远有悠久的历史。据对地下发掘的文物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梁大同十年建县至民国期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辈为开发安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创造过灿烂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安远而奋力拼搏,创造了伟大的业绩,使昔日贫困落后的山区县,变成了今日初步繁荣昌盛的江西省林业县和赣州地区主要产粮县。安远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取得的巨大成绩,特别是在革命斗争和“四化”建设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应载入新史册,记入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