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安遠縣志》 图书 |
唯一号: | 140720020210001020 |
颗粒名称: | 三、医术 |
分类号: | R194.2 |
页数: | 3 |
摘要: | 中医技术 清代和民国期间,县内中医技术多系祖传,自制膏、丹、丸、散和饮片。较有名气的中医人员开店行医,亦医亦药。民国时期,濂江大嵊脑的欧阳青秀,上角的萧英奇分别擅长利用中药医术治疗伤骨科疾病和麻痘科疾病,在县内享有盛名。西医技术 民国时期,县内西医技术落后,只能医治疟疾、痢疾、伤寒和感冒等常见病。内科病医疗技术。1952年,县卫生院掌握腹腔和腰椎穿刺等诊疗技术,开始收治患有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慢性胃炎、溃疡病、缺铁性贫血和扁桃体炎等疾病。1960年起对泌尿系统障碍、急性肾炎、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等病能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1975年,确诊1例顽固性心房纤颤,抢救了1名心脏骤停15分钟的患者。 |
关键词: | 医疗器械 医疗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