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民间故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遠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0990
颗粒名称: 二、民间故事
分类号: I276.3
页数: 4
摘要: 唐明山智斗贪官明代天启年间,安远出了一个智计过人、敢与贪官污吏作对,爱为穷人打抱不平的秀才唐明山。传说安远县城有一家大财主,常倚财仗势欺压百姓。一次,财主看中一家农户的两亩地,硬是把地夺了去。农户一家老小跪在财主面前,求财主开恩,把地还回给他。财主不但不还地,还把这户农民赶出家门。唐明山知道后,立即为这户农民写状纸伸冤。财主明白,此事一经唐明山插手,自己非吃亏不可,于是,连忙溜进县衙,送给知县三百两银子。正当知县高高兴兴送财主出门时,忽见一人身穿蓑衣,头戴箬笠,坐在衙门边。两棵怪树安远版石圩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关键词: 民间故事 民间传说

内容

唐明山智斗贪官明代天启年间,安远出了一个智计过人、敢与贪官污吏作对,爱为穷人打抱不平的秀才唐明山。传说安远县城有一家大财主,常倚财仗势欺压百姓。一次,财主看中一家农户的两亩地,硬是把地夺了去。农户一家老小跪在财主面前,求财主开恩,把地还回给他。财主不但不还地,还把这户农民赶出家门。唐明山知道后,立即为这户农民写状纸伸冤。财主明白,此事一经唐明山插手,自己非吃亏不可,于是,连忙溜进县衙,送给知县三百两银子。
  正当知县高高兴兴送财主出门时,忽见一人身穿蓑衣,头戴箬笠,坐在衙门边。知县好生奇怪,忙叫衙役过去看看。衙役回来对知县说:“老爷,此人是唐明山!”知县听后暗吃一惊:怎么是他!然而,知县毕竟是官场混惯了的人,遇事不慌,马上装出一副笑脸,走过去对唐明山说:“唐友兄,请进内喝茶!”唐明山起身施礼道:“老爷在上,喝茶倒不必,只是我家的禾田受旱,急需水来润田。刚才我看见一股‘肥水’流进了县衙。小民冒昧前来,想分一半水,不知老爷意下如何?”知县一听便知道他的来意,无非是想分刚才那财主送来的“肥水”。心想,把柄已被他抓住了,不给他,他是绝不会罢休的!如果被他告到州府里,事情就闹大了。想到此,连忙点头说:“好说,请进内坐”,唐明山走进县衙内,知县只好给他一百五十两银子。唐明山把一百五十两银子全数送给那失地的农民。
  两棵怪树安远版石圩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圩东有条河,河上有座桥,靠圩桥头长有一棵樟抱榕、榕生樟的大树。距桥下游三里处长有一棵日蔫夜茂的大樟树,人们称之为“日日潮”。这两棵怪树有一段动人的传说。
  很久以前,桥头边住着个姓章的员外,中年丧偶,膝下只有两个女儿,大女叫章姐,小女叫章妹。
  章员外死后不久,章姐便打起了独吞家产的主意,对妹妹说:“妹呀,如今爹爹死了,家里的大小事都得由姐姐做主,你的年纪也不小了,想让你早日出嫁,以了结姐姐的一桩心事”。章妹说:“我年纪还小,抢在姐姐前头出嫁,岂不惹人笑话?”章姐眼珠骨碌一转说:“妹妹有所不知,如果姐姐先出嫁,你的婚事谁来做主?为了让你早日成家,姐姐宁可让妹妹先嫁。” 第二天一早,章姐带着章妹来到牛栏前,指着那头又老又瘦的黄牛牯说:“这便是许配给你的郭(角)朝天”。
  章妹一见,几乎气昏了,愤愤地责问章姐:“姐姐怎能将妹妹许配与老牛。” 章姐脸一沉,冷笑道:“嘿嘿,给你一头黄牛牯,算是分给你一份家产,不然,啥也莫想!” 章妹无奈,只好牵了老黄牛,含泪离开了家,在河边搭了个草棚住下来。
  章妹十八岁那年,圩上来了一个剧班,剧班里有个戏子榕生,年方二十,眉清目秀,演技精湛。每日清晨,榕生在河边操琴练曲,章妹在河边挑水洗衣。榕生的歌声拨动了章妹的心弦,章妹的勤劳美貌撩动了榕生的心扉。两个年轻人,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成了一对棍打不散的戏水鸳鸯。
  却说章姐把妹妹赶出家门后,整日与一些浪荡公子吃喝玩乐,不久便把家产花空,所剩几亩薄田,也荒草丛生。章姐只好厚着脸皮向妹妹借牛耕田。说也奇怪,那头老黄牛在章妹家耕田疾走如飞,在章姐家犁地却一步不移。章姐气得举棍乱打,将老黄牛活活打死。章妹含泪把老黄牛埋在河边的小山坡上,对着牛坟伤心痛哭。这时,突然走来一位老公公,哈哈笑着说:“妹呀,妹呀,别哭了,我就是那头老黄牛,现在告诉你一件事,在这个山坡前面地下藏有三件宝,你可去挖取。记住,人在宝贝在,切莫落在恶人手中。”说罢一晃不见。
  章妹回到家中,将老黄牛的话告诉了榕生。
  于是夫妻两来到山坡前,果然挖到三件东西:扁担、蒸笼和饭碗。说来也怪,用这根扁担挑重担,就如挑空担一般;用这蒸笼蒸米饭,米刚入笼,就冒出热气;用这碗盛上一碗饭,不论饭量多大的人也能吃饱。
  这事传到章姐的耳朵里,章姐恨不得立刻把这三件宝贝弄到手。她急忙跑到章妹家里,甜言蜜语要章妹把三件宝送给她。任凭章姐怎样劝说,章妹再也不上她的当了。章姐一气之下,跑到县衙告发了章妹得宝之事。知县一听,立即带了人马前来夺宝。
  为使宝贝不被恶人夺走,榕生和章妹带着宝贝逃走。刚出家门,一阵乱箭射来,榕生不幸中箭身亡。眼看宝贝要被官兵夺走,章妹想起老牛的叮嘱,一狠心带着宝贝搂着丈夫的尸体跳进了大河。官兵急忙下河打捞,可是捞了七天七夜,一无所获。
  官兵走后,乡亲们捞起章妹和榕生的尸首,把他们安葬在桥头旁的土坡上。三日后,坟上长出一棵树苗,日长一尺,夜长一丈,不几日就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这棵树很奇特:樟树环抱着榕树,榕树中又生长着一棵小樟树。这树又高又大,枝繁叶茂,象把大伞,给行人挡风避雨,遮荫乘凉。
  一天,章姐来到桥头,刚走近大树,章妹的坟墓里便飞出一只小鸟,一边飞,一边绕着章姐的头顶叫,“姐姐,不要脸!姐姐,不要脸!”章姐自觉无脸见人,也跳进了河里。过了三天,章姐的尸体被冲到离桥不远的一片小荒滩上。第四日,尸体不见,却在原地长出一棵小樟树,也是日长一尺,夜长一丈,不几日,便长成了一棵两臂合抱的大樟树。这时,那只小鸟又飞来了,落在这棵樟树上不停地鸣叫:“姐姐,不要脸!姐姐,不要脸!”白天,只要小鸟一来,这棵树便枝萎叶蔫了,可是一到夜晚,它又变得枝叶繁茂,生机盎然。人们见了,都说这棵樟树是章姐变的,因为白天遭鸟儿痛骂,无脸见人,只好在夜间伸枝展叶。
  九龙茶灯赣南采茶戏《九龙茶灯》,又叫《九龙山摘茶》,也叫《茶篮灯》。在老艺人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九龙山下来了卖唱的父女俩。老汉爱种茶,女儿爱采茶,父女俩不约而同爱上了九龙山,便在山上定居下来。女儿从此取名茶妹子。
  每年春茶下山,九龙山茶农都要举行茶歌会,一来庆祝丰收,二来欢迎各路客商。父女俩想编一套采茶歌舞在茶歌会上演出,热热闹闹庆祝丰收,欢欢喜喜接待客商。
  于是,茶妹子砍来九根龙凤翠竹,编了九盏碧茶灯。茶灯八角分明,玲珑别致,拿在手上轻轻一摇,溜溜飞转,五彩缤纷。老汉编写了春、夏、秋、冬四季采茶歌,取名《九龙茶灯》。茶女手撑茶灯,载歌载舞,似蝴蝶穿花,又象画眉出林。《九龙茶灯》的演出,轰动了九龙茶山,招来了天下客商。从此,九龙山不但茶叶飘香京城,而且茶灯歌舞亦在九洲知名。
  附,奇闻轶事清乾隆二年(1737年)八月初,群燕万千,拥一白燕飞舞泥喃,回翔上下。自午时至酉时才各自飞散。
  乾隆十四年(1749年),版石、五龙等堡,山虎搔扰,咬死多人。知县董正重金募集猎户捕杀,1月内连捕5虎,其中1虎,头大,嘴尖,尾短而扁,人称为彪。
  咸丰九年(1859年)八月初旬二更后,空中陡增白气,长有丈余,自西转东,有枪炮联响之声。稍顷,如锡水状从空中泻下,落地散成数百点,没地而入。
  1976年冬,孔田公社下河大队社员在水库下小河里捕获莽蛇1条,重百余斤。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安遠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安远有悠久的历史。据对地下发掘的文物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梁大同十年建县至民国期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辈为开发安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创造过灿烂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安远而奋力拼搏,创造了伟大的业绩,使昔日贫困落后的山区县,变成了今日初步繁荣昌盛的江西省林业县和赣州地区主要产粮县。安远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取得的巨大成绩,特别是在革命斗争和“四化”建设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应载入新史册,记入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