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歌谣·熟语·民间传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遠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0980
颗粒名称: 第六章 歌谣·熟语·民间传说
分类号: I276.3
页数: 12
摘要: 歌谣·熟语·民间传说
关键词: 民间故事 民谣

内容

第一节歌谣一、儿歌月光光秀才郎月光光,秀才郎,骑只马仔过莲塘。莲塘尾上一枝花,摇摇摆摆结亲家。亲家门前一口塘,放只鲤鱼八尺长。鲤鱼背上乘灯盏,鲤鱼肚里做学堂。做个学堂四四方,读书伢子习文章。
   青菜雕子青啾啾青菜雕子青啾啾,又会打网又会泅,又会装碓踏白米,又会撑船下赣州。赣州九条街,两面花鼓闹哈哈,有钱买个花鼓打,冇钱哥仔鼓边挨。
   乌鹩仔①(①注:(1)乌鹩仔——八哥鸟。)乌鹩仔,打盘沙,打到细姑(2)((2)细姑——父亲的妹妹。)门楼下,问问细姑哪久(3)((3)哪久——什么时候。)嫁,今朝梳头明朝嫁。猪肉来,喷喷香;花轿来,愁肚肠。女啊女,你莫怕,梳过髻仔扎过花,爷嫒(4)((4)嫒——娘。)送你好人家,多少嫁妆莫去讲,总爱郎子会当家。
   二、民歌长工歌正月里来工夫真,戴个箬笠做长工;工钱讲到十五吊,短衫一件鞋一双。
   二月里来二月边,东道带〓去下田;东边圈到西边转,那晓东道咁多田。
   三月里来三月天,牵只牛牯去犁田;上坵犁到下坵转,十个脚趾踩破皮。
   四月里来是立夏,鸡公鸭妈大大只;鸡身鸭肩〓冇份,鸡头鸭脚〓名下。
   五月里来是端阳,家家裹粽喷喷香;总哇裹粽有肚饱,那晓裹粽新冇尝。
   六月里来打早禾,东道搭嘱嘴莫多;一日打谷四担半,从早到夜田间做。
   七月里来七月边,东道叫〓铲草皮,铲了草皮尤则可,还要割草垫牛栏。
   八月里来田较闲,屋背树兜挖几担;挖了树兜又挑水,天光到夜冇下闲。
   九月里来九九长,东道哇〓命冇长;十字街头算张命,九十九岁见阎王。
   十月里来雨雪多,东道哇〓聊介多,说起聊来又冇聊,推砻做米替〓东道婆。
   十一月里冷冰冰,又打霜来又结冰;屋下烤火还嫌冷,还要叫〓做冬耕。
   十二月里又一年,东道叫〓算工钱,拿到算盘来算数,倒找东道几吊钱。
   十八姐姐三岁郎十八姐,三岁郎,抱抱揽揽揽上床,上床替你脱衣服,下床帮你着衣裳,天光到夜呀服侍郎。
   十八姐,三岁郎,抱抱揽揽揽上床,睡到半夜闹奶食,妻子哪有奶喂郎,真想打你两巴掌。
   十八姐,三岁郎,抱抱揽揽揽上床,睡到半夜拉屎尿,滚满一身新衣裳,一手拉你滚下床。
   十八姐,三岁郎,抱抱揽揽揽上床,等到郎大妻已老,等到花开叶又黄,夜夜睁眼到天光。
   三、民谣冬至数九歌一九二九南风柳飕,三九四九推车冰上走,五九六九亲家相见不出手,七九八九黄河看柳,九九八十一,田中戴箬笠。
   跌苦歌月光光,光灼灼;〓跌苦,你安乐。食又冇食,着又冇着;年年拼命做,总住烂屋壳。再好学堂〓冇分,教〓穷人瞎眼棍;再好女子冇钱讨,教〓穷人打单老。天啊天!越思越想越可怜;事业冇钱做,年年来耕田。六月晒日头,穷人做马牛;田上谷一收,税富做贼头;背上一把秤,来把租谷收;谷子量得快,东君冇话头;穷人一哇话,翻转哈蟆头;句句讲恶话,由佢税富头。冇奈何,冇奈何!量了一箩又一箩;量了田税并利谷,做了一年又呵嗬! 莫伤心,莫伤心!穷兄穷弟爱同心,穷姐穷妹爱团结,同心团结来革命,打土豪,斩劣绅,杀他一个不留情。
   十话哥十回妹妹一话哥,妹话你,莫定共产你定哩,你个脾气爱改过,改过脾气带娇妻,情愿食粥唔话你。
   哥一回妹,莫阻挡,〓定共产理应当,唔定共产冇食着,一定共产有风光,哪有情愿食粥汤。
   妹二话哥,爱想开,苦食苦着做到来,假使自己命运假,再去共产冇发财,牵到牛嬷会漏胎。
   哥二回妹,唔知天,如今世界唔比先,租谷咁贵利咁恶,本事再好难寻钱,唔定共产绝火烟。
   妹三话哥,你咁狂,冇家冇伙冇条枪,心中再想去共产,税富同你滚一场,好比狂狗吠月光。
   哥三回妹,你莫愁,莫愁冇枪难出头,总爱穷人会团结,手中冇枪当得有,杀佢税富有个留。
   妹四话哥,想清来,税富老崽多钱财,有钱能买生人胆,佢会搬到大兵来,大兵一来真该煨。
   哥四回妹,哥话你,再多大兵唔怕佢,佢个大兵打唔得,冇〓穷人咁敢死,一支红旗吓死佢。
   妹五话哥,莫乱为,恐怕败了唔敢归,郎在外边妹在家,敌人日夜讲捉“匪”,唔得年头到年尾。
   哥五回妹,心爱坚,莫急哥哥在外边,哥在外边来革命,革命成功出头天,夫妻终究有团圆。
   妹六话哥,爱商量,现在眼下冇食粮,唔讲共产有转借,一定共产又闭仓,好比雪上又加霜。
   哥六回妹,你莫慌,莫怕税富来闭仓,唔怕税富唔肯借,穷人团结会破仓,蚊帐做肚任你装。
   妹七话哥,爱学精,你唔共产还有人,万一中间有长短,共到再多当闲情,告〓生活靠哪人?哥七回妹,你莫惊,共产一定要实行,参加共产〓有责,打倒土豪把田分,穷人有地日子红。
   妹八话哥,理有差,共产还有分上下,你又唔认一个字,大权印把你冇抓,还嘿给人做牛马。
   哥八回妹,你莫惊,共产又冇分高低,男男女女都一样,贫贫富富推平哩,万事交给穷人理。
   妹九话哥,妹心开,去定共产理应该,到底共产有几好,总爱请哥讲出来,哥哥革命妹会来。
   哥九回妹,笑呵呵,共产好处实在多,日里唔愁冇饭食,夜里唔愁冇被窝,自由平等快乐多。
   妹十话哥,心花开,〓今邀到妇女来,组织妇女来革命,唔想发财唔想家,一心创造幸福来。
   哥十回妹,哥心欢,家事本来冇相干,妹妹喜欢来革命,哥妹一起去上阵,革命一定会成功第二节熟语一、谚语气象谚语雨早雨晏晴,晏雨难晴。
   冬甲子雨,雪飞千里。
   初一落雨初二晴,初三落雨落得成。
   清明晴,拔秧莳草坪;清明雨,蓑衣箬笠高挂起。
   雨夹雪,落一七(七天)。
   四月初一雨嗟嗟,新谷粜过老谷价。
   有雨天开顶,无雨四脚悬。
   风旱风树上叫,雨风落地扫。东风旱死禾,冬刮东风雪漫天。
   久晴夜风雨,久雨夜风晴。春发南风雨唧唧,夏发南风一场空。
   十二月的南风当夜雪。正月南风二月雪,二月南风稳贴贴。
   夜里转风冷一七,白天转风冷一日。小暑南风十八天,大暑南风旱破天。
   冬至一日南风三日报,三日南风狗进灶。春发南风是雨窝,冬发南风霜冻多。
   春刮东风雨绵绵,夏刮东风缺水源,秋刮夏发西风涨大水,秋后西风旱到底。
   云、雾、霞、虹日落火烧云,明日晒死人。春雾茫茫旱裂田,夏雾茫茫雨绵绵,秋雾乌云拦东,非雨即风。茫茫晒死鬼,冬雾茫茫雪漫天。
   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早雾晴,晏雾雨。
   漫天飞乱云,雨雪下不停。雾收不起,细雨来临。
   人黄有病,天黄有雨。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
   云遮中秋月,水打元宵灯。春雾茫茫难见雨,冬雾茫茫雨打天。
   早晨朵朵云,下午晒死人。朝霞雨,晚霞晴。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东虹晴,西虹雨。
   霜、雪雪加霜,连夜雨。
   久雨见雪晴。
   一朝春霜三朝旱,三朝春霜得把秆。
   雷、电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雪打秋,一半收;雷打冬,十间牛栏九间正月雷打雪,二月牛得歇,三月缺秧水,空。
   四月禾上节。东闪日头西闪风,南闪北闪大雷公。
   惊蛰不到先响雷,四十九天乌啼啼。东闪西闪并无一点,南闪北闪菠萝大点。
   日、月、星日出东南红,有雨也有风。日晏三更雨,月晏午时风。
   日晕长江水,月晕井都干。久雨现星光,明朝风更狂。
   月光生毛,有雨明朝。
   物象谚语蚂蚁牵长线,大雨在眼前。
   蚂蚁筑高窝,大水冲山坡。
   蚂蚁含蛋跳,大雨一定到。
   蚂蚁搬上树,大水冲到路。
   蚂蚁迁窝,洪水会多。
   蚯蚓滚沙,大雨哗哗。
   蛇过道,大雨到。
   蜻蜓飞屋檐,大雨在后边。
   蜻蜓飞得高,天气晴得好。
   蛤蟆水中翻,两天以后水进间(房间)。
   螃蟹上路天收雨。
   田螺上岸,雨水成潭。
   燕子高飞天气好,燕子低飞雨将到。
   白鹤成群飞,两天风雨吹。
   大雁北来,无风必雨。
   麻雀成群出,明天雨更急。
   喜鹊筑窝高,洪水浪滔滔。
   鸡打沙窝下大雨。
   午鸡高处啼,雨止见晴天。
   猪衔草,寒潮到。
   早晚烟铺地,苍天有雨意。
   火烟不出屋,大雨靠得住。
   青苔浮水面,三天雨见面。
   柳树发芽暖洋洋,冷天不会有好长。
   桐树开花还有冻,荷树开花送春寒。
   盐罐发潮,大雨必到。
   季节谚语春一朝春霜十日晴,霜过南风日日晴。
   年宵有雨春多旱。
   春天不戴笠,淋得眼眨眨。
   立春晴一刻,农户不用力。
   夏五月现雾,大水铺路。
   唔食端午棕,棉衣不敢送。
   头伏山岗二伏人,三伏禾米上田塍。
   立夏小满,盆满钵满。
   芒种夏至天,行路要人牵。
   四月八,冻死黄毛鸭。
   秋朦胧中秋月,水打下〓宵。
   七月半,黄蜂散。
   冬寒露霜降,日短夜长。
   小寒大寒,滴水成团。
   冬云乌,禾米满塅铺;冬云白,禾米进坑坜。
   冬至出日头,年后死老牛。
   农事谚语春无种,冬无收。
   春杜懵懵懂,懒人好浸种。
   惊蛰早,清明迟,春风播种正当时。
   三月种薯四月生,四月种薯当时生。
   清明前后,种芋种豆。
   立夏前,莳完田。
   早莳“一七”,唔当秧田留一日。
   小暑小打,大暑大打(指收割早稻)。
   处暑种豆无豆收。
   翻稻莳田不过秋,秋背莳田禾冇收。
   七月好种藠,八月好种蒜。
   八月初一,芋仔生日。
   立冬不打禾,一夜失一箩。
   冬至种油(油菜),不够老婆揩头。
   头年不犁冬,来年禾苗粪雍也闲情。
   瞎子靠棍,作田靠粪。
   秧好一半禾。
   老秧莳田唔发禾。
   挑水靠桶,作田靠种。
   早稻唔怕火烧天,晚稻唔怕淋夜雨。
   秧田要老,禾种要调。
   林业谚语人要文化,山要绿化。
   正月栽竹,二月栽树。
   木梓唔怕六月六的雨,只怕七月七的风。
   家有千头棕,子孙不愁穷。
   栽杉掂桐,一世不穷。
   栽桐一年一根杆,二年一把伞,三年成为油老板。
   房后左右栽满竹,三年以后换新屋。
   树木成林,雨水调匀。
   人要脸皮,树怕剥皮。
   上吊千年杉,水浸万年松。
   四月八,杨梅赤腊腊。
   七月砍竹,八月砍树。
   树怕绝根,人怕绝心。
   树争一层皮,人争一口气。
   生活谚语十五、十六两头光,十七、十八〓背月出。
   初三、初四鹅眉月,二十七、八天光月出。
   二、四、八月乱穿衣。
   好种出好苗,好人出好朝(指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人要打扮,田要整堪。
   婴儿七坐八爬,半岁生牙。
   做到老,问大嫂。
   马有错迹,人有错话。
   话多不甜,浆多不粘。
   人心皆一,世事皆同。
   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
   人情好,食水甜。
   人情要长,数目要短。
   人要心好,树要根长。
   学好三年,学坏一朝。
   为老不正,带坏子孙。
   独柴莫烧,独子莫娇。
   朋友妻,不可欺。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生儿不知娘辛苦,生女方知苦心娘。
   一男一女一枝花,多崽多女是“冤家”。
   父母不嫌子女丑,子女不嫌爷娘穷。
   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女方晓父母恩。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不上高山,不知平地;不见棺材,不出眼泪。
   肚饱唔晓肚饥人,命好唔晓命歪人。
   养子不读书,当作瞎眼珠。
   好子不得爷田地,好女不得嫁时衣。
   气力打人唔倒,就怕枉病打倒人。
   只要行得正,唔怕影子斜。
   打架冇好手,讲嘴冇好口。
   懒牛屎尿多,懒人名堂多。
   穷人志气高,过水唔过桥。
   一家唔和人会欺,公婆唔和人会恋。
   一人有福,带好满屋;一人冇福,吵烂家屋。
   穷就穷在债,冷就冷在风。
   越穷越见鬼,越冷越起风。
   心正不入邪。
   村中无鬼不入邪。
   鸡嬷唔孵崽,拗断脚骨也唔孵。
   唔曾做贼心唔惊,唔曾偷食嘴唔腥。
   唔会晒日挡人阴,唔会哇话伤人心。
   鸟无翅膀不会飞,人无志气无作为。
   食唔穷,穿唔穷,唔会划算一世穷。
   多食苦瓜少食艾,留起老命看世界。
   同船过水三世修。
   有样冇样,看看世上。
   唔怕唔识货,就怕货比货。
   口语风吹过,笔字定山河。
   三百山的雕仔,总嘿归转三百山。
   灯不拨不明,话不说不清。
   细水长流,遭灾不愁。
   勤打铁总有一次火烧炉。
   再好的草地有瘦牛。
   唔食粥汤唔得饱,唔着烂衫唔得老。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道理讲得顺,丝线牵得石头动。
   急酒难食,急事难裁。
   真金不怕火,好事拦街坐。
   果子越食越少,闲话越讲越多。
   有借有还千百转,有借冇还就一转。
   有气有力富贵土,冇气冇力荒草坪。
   不看通书,神鬼不知。
   有钱莫算命,算了暗心病。
   算命先生半路亡,地理先生冇屋藏。
   爷有娘有唔当自家有。
   家有千两银,旁人一把秤。
   清闲钱冇过年,辛苦钱万万年。
   水滴石穿,绳锯物断。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检起千年货,总有税富做。
   猴子捡到姜,难舍又难尝。
   蜜糖嘴,苦瓜心。
   一竹篙翻了一船人。
   新做粪缸三日新。
   老鼠有个隔夜粮。
   利刀劈水水不断。
   冇牛捉到马耕田。
   山中冇老虎,猴子称大王。
   上屋搬下屋,都要一箩谷。
   霸着粪缸冇屎屙。
   十个指头有长短。
   别人的龙床,当唔得自家的狗窝。
   捉到鲤鱼走了鲩。
   一只手难捉两条鱼。
   好马不吃回头草。
   亲帮亲,邻帮邻,远亲不如近邻。
   吐出的口水收唔归,讲出的话莫反悔。
   斜树难倒,直树蒙根。
   摇摇摆摆,千年万载。
   聊懒三日,学勤三年。
   有话当面讲,有酒当面洒。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绳。
   有钱唔食是死佬,有钱烂食也是死佬。
   大风大浪经得起,田缺湖水浸死人。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糍粑好食气难消。
   长短一根棍,大小一个礼。
   歇肩莫歇久,行路莫用走。
   牙齿总撬总空,耳朵总撬总聋。
   清早食姜人参汤,夜哺食姜当砒霜。
   二、歇后语过时黄历——用不上。
   喉咙痒——搔不到(无办法)冇跟鞋——提不起。
   石头熬汤——冇味。
   石灰撒路——白行。
   狗咬裹粽——冇解。
   谷斗印砖——大方竹篙晒衫——袖(就)来。
   菜刀下肚——切(绝)心。
   猫公上树——倒爪(找)。
   天晴撑伞——掩人眼。
   屎缸苍蝇——外表好看。
   狗咬苍蝇——乱咬。
   狗咬老鼠——多管闲事。
   老虎借猪——有去冇归。
   矮子上楼梯——步步高升。
   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
   两公婆拜年——多礼。
   寿仙公吊颈——嫌命长。
   猫公打饭甑——替狗做事。
   窗子背舀米——前身不到。
   鱼网做衫——结头多。
   凳头上放蛋——危险。
   落雨晒粄干——好摆。
   粪缸里的石头——又臭又硬米筛筛猪血——眼红。
   精猪肉打汤——少肥(陪)。
   瞎眼佬点灯——照人家。
   篱笆墩上晒缸——倒转来。
   铜锣面上跌铜钱——上铜(同)下铜(同)。
   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
   十二月的蛤蟆——不开嘴。
   三寸布做的鞋——进脚不得。
   第三节民间传说一、地名传说翁媳圳古时,里仁坳(今车头乡三排村)山高水缺,农田常常枯旱。村中有一老翁,决心把后山的水引来灌溉农田。于是,老翁在工地搭起茅棚,起早摸黑凿石开圳。暑过冬来,从不停歇。老翁有个善良贤惠的儿媳妇,天天将茶水饭食送到工地,从不叫累喊烦。一天,媳妇送饭走进坳口,遇见一老者,手持拐杖,步履艰难。媳妇见其年迈体弱、又饥又累的样子,心中很是同情,忙上前问道:“老人家要去哪里?”老者回答说:“家中贫困,几天缺粮,肚中饥饿。”媳妇听后说:“老人家,如果不嫌弃,我这里有饭菜,本是送给开圳公公吃的,就给你吃吧!”说着拿出饭菜。老者满心欢喜,说了声“多谢”,就坐在地上大口地吃起来。老者吃完后,媳妇忙低头收拾碗筷。突然,背后“哗”的一声水响。媳妇一惊,忙抬头转身观看,只见老者手指处,出现一条水圳,清泉哗哗流来。媳妇知道这是遇上了仙人,正想躬身跪谢,忽见一道白光,老者已无影无踪。从此以后,里仁坳清泉常流,年年丰收。
   后人把这条水圳叫作“仙人圳”,为纪念翁媳开圳的决心,也称“翁媳圳”。
   鱼羊共溪长沙乡筼筜村有一石山,名叫狐狸石,河水环绕山脚缓缓流过。石山脚下有一深潭,潭藏一洞,洞内鱼虾成群。相传石洞在古时有石羊出入。石羊不常出现,如遇石羊出洞上岸,筼筜村定有吉祥之事。当地乡民称石洞为石羊穴,称石羊为瑞羊。一年,有个名叫关晋绮的官人路经此地,听人述说“鱼羊共溪”的奇闻,联想到甘肃省渭源县有个“鸟鼠同穴”,认为安远有个“鱼羊共溪”,恰好相对,真是天然俪偶。
   九龙山安远城南有一座九龙山,山高水清,云雾缭绕,盛产甘美清香的九龙茶。
   九龙山原叫九顶山。相传,古时九顶山下有个穷苦的后生,常独自一人上山砍柴。一天,他来到山中,忽见山顶五彩缤纷,祥云缭绕,九条金龙从云中飞出,时而在空中飞舞,时而在潭中戏耍,时隐时现,百态千姿。正当他看得入迷时,一阵山风吹来,云消雾散,九条金龙无影无踪,而展现在眼前的却是九株翠绿的茶树,迎着阳光随风摇曳。后生感到奇怪,回家后便将金龙变茶树之事告诉乡邻。大家听说后,纷纷上山观看,只见九株茶树亭亭玉立,绿光闪烁。众人便采摘茶叶,回去精心炒制。茶叶芳香扑鼻,闻之欲醉;茶水甘美清香,醇厚无比。于是,人们纷纷相约上山开荒种茶。茶农把九顶山改名九龙山,将茶称之为九龙茶,将潭称之为九龙潭。一传十,十传百,九龙茶的奇闻传到皇帝耳朵里,皇帝立即传旨赣南道台,选九龙茶进贡朝廷。从此,九龙山的传说一直流传到现在。
   天作塘濂江乡民主村和高云山乡铁丰村交界处的高山顶上有一深潭,人称“天作塘”。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作塘”还是块百丈见方的平台。平台上住有一对挖药夫妇,相亲相爱,辛勤劳作,日子过得平安甜蜜。美中不足的是,两夫妇都已过不惑之年,还未生下儿女。
   一天,挖药夫妇正在院子里切草药,突然一只瘸腿麂子逃进院内,直奔挖药夫妇,跪在他们面前。妇人见状,忙放下手中的活儿,走出院外探望,只见半山腰上走来一位猎人,手持钢叉朝草屋奔来。妇人回身进院,把麂子抱进屋内放在床上,盖上被子。不一会,猎人闯进屋来,问挖药夫妇有无看见一只受伤麂子。挖药夫妇说没看见。猎人不信,就在屋内四处察看。屋内摆设简陋,无处可藏麂子。猎人见床上似乎睡着个人,便问挖药夫妇,是谁在大白天睡觉?挖药夫妇回答说是儿子进山着了凉,正在发汗。猎人不好再问什么,转身告辞。猎人走后,挖药夫妇为麂子敷上草药,包扎好伤口,并把它送出山口,嘱咐说:“畜牲,畜牲,你的急难已过,回到大山中去吧,以后小心,别碰见猎人。”麂子点了点头,一步一回头,慢慢走进深山。
   说来也奇怪,挖药妇女救麂子后,不久便怀了孕。十月怀胎过去,生下一个白胖胖的小男孩。百日这天,小孩正在摇床上睡觉,突然一只麂子跑进屋,刁了小孩飞奔而去。挖药夫妇慌忙追出屋外。追出一段路后,晃然不见麂子,却见孩子安然无恙地躺在地上。挖药夫妇抱起小孩刚想回家,忽然“轰’的一声巨响,房子不见了,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口深不见底阔几十丈见方的山塘。
   后人把这口山塘称为天作塘。
   二、民间故事唐明山智斗贪官明代天启年间,安远出了一个智计过人、敢与贪官污吏作对,爱为穷人打抱不平的秀才唐明山。
   传说安远县城有一家大财主,常倚财仗势欺压百姓。一次,财主看中一家农户的两亩地,硬是把地夺了去。农户一家老小跪在财主面前,求财主开恩,把地还回给他。财主不但不还地,还把这户农民赶出家门。唐明山知道后,立即为这户农民写状纸伸冤。财主明白,此事一经唐明山插手,自己非吃亏不可,于是,连忙溜进县衙,送给知县三百两银子。
   正当知县高高兴兴送财主出门时,忽见一人身穿蓑衣,头戴箬笠,坐在衙门边。知县好生奇怪,忙叫衙役过去看看。衙役回来对知县说:“老爷,此人是唐明山!”知县听后暗吃一惊:怎么是他!然而,知县毕竟是官场混惯了的人,遇事不慌,马上装出一副笑脸,走过去对唐明山说:“唐友兄,请进内喝茶!”唐明山起身施礼道:“老爷在上,喝茶倒不必,只是我家的禾田受旱,急需水来润田。刚才我看见一股‘肥水’流进了县衙。小民冒昧前来,想分一半水,不知老爷意下如何?”知县一听便知道他的来意,无非是想分刚才那财主送来的“肥水”。心想,把柄已被他抓住了,不给他,他是绝不会罢休的!如果被他告到州府里,事情就闹大了。想到此,连忙点头说:“好说,请进内坐”,唐明山走进县衙内,知县只好给他一百五十两银子。唐明山把一百五十两银子全数送给那失地的农民。
   两棵怪树安远版石圩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圩东有条河,河上有座桥,靠圩桥头长有一棵樟抱榕、榕生樟的大树。距桥下游三里处长有一棵日蔫夜茂的大樟树,人们称之为“日日潮”。这两棵怪树有一段动人的传说。
   很久以前,桥头边住着个姓章的员外,中年丧偶,膝下只有两个女儿,大女叫章姐,小女叫章妹。
   章员外死后不久,章姐便打起了独吞家产的主意,对妹妹说:“妹呀,如今爹爹死了,家里的大小事都得由姐姐做主,你的年纪也不小了,想让你早日出嫁,以了结姐姐的一桩心事”。章妹说:“我年纪还小,抢在姐姐前头出嫁,岂不惹人笑话?”章姐眼珠骨碌一转说:“妹妹有所不知,如果姐姐先出嫁,你的婚事谁来做主?为了让你早日成家,姐姐宁可让妹妹先嫁。” 第二天一早,章姐带着章妹来到牛栏前,指着那头又老又瘦的黄牛牯说:“这便是许配给你的郭(角)朝天”。
   章妹一见,几乎气昏了,愤愤地责问章姐:“姐姐怎能将妹妹许配与老牛。” 章姐脸一沉,冷笑道:“嘿嘿,给你一头黄牛牯,算是分给你一份家产,不然,啥也莫想!” 章妹无奈,只好牵了老黄牛,含泪离开了家,在河边搭了个草棚住下来。
   章妹十八岁那年,圩上来了一个剧班,剧班里有个戏子榕生,年方二十,眉清目秀,演技精湛。每日清晨,榕生在河边操琴练曲,章妹在河边挑水洗衣。榕生的歌声拨动了章妹的心弦,章妹的勤劳美貌撩动了榕生的心扉。两个年轻人,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成了一对棍打不散的戏水鸳鸯。
   却说章姐把妹妹赶出家门后,整日与一些浪荡公子吃喝玩乐,不久便把家产花空,所剩几亩薄田,也荒草丛生。章姐只好厚着脸皮向妹妹借牛耕田。说也奇怪,那头老黄牛在章妹家耕田疾走如飞,在章姐家犁地却一步不移。章姐气得举棍乱打,将老黄牛活活打死。章妹含泪把老黄牛埋在河边的小山坡上,对着牛坟伤心痛哭。这时,突然走来一位老公公,哈哈笑着说:“妹呀,妹呀,别哭了,我就是那头老黄牛,现在告诉你一件事,在这个山坡前面地下藏有三件宝,你可去挖取。记住,人在宝贝在,切莫落在恶人手中。”说罢一晃不见。
   章妹回到家中,将老黄牛的话告诉了榕生。
   于是夫妻两来到山坡前,果然挖到三件东西:扁担、蒸笼和饭碗。说来也怪,用这根扁担挑重担,就如挑空担一般;用这蒸笼蒸米饭,米刚入笼,就冒出热气;用这碗盛上一碗饭,不论饭量多大的人也能吃饱。
   这事传到章姐的耳朵里,章姐恨不得立刻把这三件宝贝弄到手。她急忙跑到章妹家里,甜言蜜语要章妹把三件宝送给她。任凭章姐怎样劝说,章妹再也不上她的当了。章姐一气之下,跑到县衙告发了章妹得宝之事。知县一听,立即带了人马前来夺宝。
   为使宝贝不被恶人夺走,榕生和章妹带着宝贝逃走。刚出家门,一阵乱箭射来,榕生不幸中箭身亡。眼看宝贝要被官兵夺走,章妹想起老牛的叮嘱,一狠心带着宝贝搂着丈夫的尸体跳进了大河。官兵急忙下河打捞,可是捞了七天七夜,一无所获。
   官兵走后,乡亲们捞起章妹和榕生的尸首,把他们安葬在桥头旁的土坡上。三日后,坟上长出一棵树苗,日长一尺,夜长一丈,不几日就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这棵树很奇特:樟树环抱着榕树,榕树中又生长着一棵小樟树。这树又高又大,枝繁叶茂,象把大伞,给行人挡风避雨,遮荫乘凉。
   一天,章姐来到桥头,刚走近大树,章妹的坟墓里便飞出一只小鸟,一边飞,一边绕着章姐的头顶叫,“姐姐,不要脸!姐姐,不要脸!”章姐自觉无脸见人,也跳进了河里。过了三天,章姐的尸体被冲到离桥不远的一片小荒滩上。第四日,尸体不见,却在原地长出一棵小樟树,也是日长一尺,夜长一丈,不几日,便长成了一棵两臂合抱的大樟树。这时,那只小鸟又飞来了,落在这棵樟树上不停地鸣叫:“姐姐,不要脸!姐姐,不要脸!”白天,只要小鸟一来,这棵树便枝萎叶蔫了,可是一到夜晚,它又变得枝叶繁茂,生机盎然。人们见了,都说这棵樟树是章姐变的,因为白天遭鸟儿痛骂,无脸见人,只好在夜间伸枝展叶。
   九龙茶灯赣南采茶戏《九龙茶灯》,又叫《九龙山摘茶》,也叫《茶篮灯》。在老艺人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九龙山下来了卖唱的父女俩。老汉爱种茶,女儿爱采茶,父女俩不约而同爱上了九龙山,便在山上定居下来。女儿从此取名茶妹子。
   每年春茶下山,九龙山茶农都要举行茶歌会,一来庆祝丰收,二来欢迎各路客商。父女俩想编一套采茶歌舞在茶歌会上演出,热热闹闹庆祝丰收,欢欢喜喜接待客商。
   于是,茶妹子砍来九根龙凤翠竹,编了九盏碧茶灯。茶灯八角分明,玲珑别致,拿在手上轻轻一摇,溜溜飞转,五彩缤纷。老汉编写了春、夏、秋、冬四季采茶歌,取名《九龙茶灯》。茶女手撑茶灯,载歌载舞,似蝴蝶穿花,又象画眉出林。《九龙茶灯》的演出,轰动了九龙茶山,招来了天下客商。从此,九龙山不但茶叶飘香京城,而且茶灯歌舞亦在九洲知名。
   附,奇闻轶事清乾隆二年(1737年)八月初,群燕万千,拥一白燕飞舞泥喃,回翔上下。自午时至酉时才各自飞散。
   乾隆十四年(1749年),版石、五龙等堡,山虎搔扰,咬死多人。知县董正重金募集猎户捕杀,1月内连捕5虎,其中1虎,头大,嘴尖,尾短而扁,人称为彪。
   咸丰九年(1859年)八月初旬二更后,空中陡增白气,长有丈余,自西转东,有枪炮联响之声。稍顷,如锡水状从空中泻下,落地散成数百点,没地而入。
  1976年冬,孔田公社下河大队社员在水库下小河里捕获莽蛇1条,重百余斤。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安遠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安远有悠久的历史。据对地下发掘的文物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梁大同十年建县至民国期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辈为开发安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创造过灿烂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安远而奋力拼搏,创造了伟大的业绩,使昔日贫困落后的山区县,变成了今日初步繁荣昌盛的江西省林业县和赣州地区主要产粮县。安远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取得的巨大成绩,特别是在革命斗争和“四化”建设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应载入新史册,记入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