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县志编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遠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096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县志编纂
分类号: K28
页数: 1
摘要: 《安远县志》始纂于明代,至清代共编纂7次、校梓2次:明弘治六年版,知县甘文绍纂集;嘉靖四十四年版,同知李多祚校梓;隆庆五年版,知县周昶重校;万历六年版,推官潘应诏改修;万历四十三年版,知县林有科增修;清康熙二十二年版,10卷,知县于作霖改修;乾隆十五年版,7卷,知县董正重修;道光二年版,32卷,知县黄文燮重修;同治九年版,知县黄瑞图重修。同治《安远县志》设卷首和地理志、建置志、食货志、学校志、武备志、职官志、选举志、人物志、艺文志、杂类志等10纲,纲下设54目,全志约27万字。1985年9月,县人民政府成立安远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孙传标兼主任,下设办公室,编纂社会主义新县志。
关键词: 民族历史 民族志

内容

《安远县志》始纂于明代,至清代共编纂7次、校梓2次:明弘治六年(1493年)版,知县甘文绍纂集;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版,同知李多祚校梓;隆庆五年(1571年)版,知县周昶重校;万历六年(1578年)版,推官潘应诏改修;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版,知县林有科增修;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版,10卷,知县于作霖改修;乾隆十五年(1750年)版,7卷,知县董正重修;道光二年(1822年)版,32卷,知县黄文燮重修;同治九年(1870年)版,知县黄瑞图重修。同治《安远县志》设卷首和地理志、建置志、食货志、学校志、武备志、职官志、选举志、人物志、艺文志、杂类志等10纲,纲下设54目,全志约27万字。
   民国34年(1945年)10月至37年冬,县政府设修志局,编修《安远县志》,但未成书。
   1985年9月,县人民政府成立安远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孙传标兼主任,下设办公室,编纂社会主义新县志。本届修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指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详今略古,立足当代,实事求是地记述安远县的历史与现状,重点反映建国后安远人民的斗争业绩和建设成就。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安遠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安远有悠久的历史。据对地下发掘的文物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梁大同十年建县至民国期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辈为开发安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创造过灿烂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安远而奋力拼搏,创造了伟大的业绩,使昔日贫困落后的山区县,变成了今日初步繁荣昌盛的江西省林业县和赣州地区主要产粮县。安远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取得的巨大成绩,特别是在革命斗争和“四化”建设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应载入新史册,记入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