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业余文艺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遠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0964
颗粒名称: 二、业余文艺活动
分类号: J809
页数: 3
摘要: 组织业余剧团清末和民国时期,县内部分村庄在农闲组织“三脚班”,演出采茶戏。民国32年,县城京剧爱好者与外地疏散来安远的京剧演员合作成立安远县民众剧社,在业余时间演出京戏。演出剧目有《苏三起解》、《甘露寺》、《借东风》和《打渔杀家》等。民国37年,外来演员撤走,剧社解散。建国后,农村组织业余剧团,配合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开展文艺宣传,丰富农村文艺生活。同年12月,朱良首赴省采茶剧团传授《九龙山摘茶》演出技艺。节日庆祝活动演出1954年10月1日,县、区、乡举行各种文艺活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周年。1959年9月30日至10月3日,县城连续4个晚上举行文艺晚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
关键词: 文化表演 传统艺术

内容

组织业余剧团清末和民国时期,县内部分村庄在农闲组织“三脚班”,演出采茶戏。民国32年(1943年),县城京剧爱好者与外地疏散来安远的京剧演员合作成立安远县民众剧社,在业余时间演出京戏。演出剧目有《苏三起解》、《甘露寺》、《借东风》和《打渔杀家》等。民国37年,外来演员撤走,剧社解散。
  建国后,农村组织业余剧团,配合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开展文艺宣传,丰富农村文艺生活。
  固营业余剧团。1951年由朱良首创建,有演员10余人,活动在塘村、长沙、天心、重石、于都和盘古山等地。演出剧目有《上广东》、《反情》、《大劝夫》、《瞎子闹店》、《阿山打铁》、《九龙山摘茶》等传统剧目和《打破迷信》、《以社为家》、《光眼瞎》等新编剧目。1954年参加赣南行政区首届农村业余文艺会演,演出改编后的《九龙山摘茶》,获节目奖和表演奖。1955年,参加江西省第三届民间艺术会演,再次演出改编后的《九龙山摘茶》,受到省艺术界的重视和关注。中央歌舞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海军政治部文工团广东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给予了高度评价,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现场录音播放《九龙山摘茶》。同年12月,朱良首赴省采茶剧团传授《九龙山摘茶》演出技艺。1960年,固营业余剧团停止活动。
  修田业余剧团。1952年冬创办。至1985年止,自编自演节目60余个,为群众演出300余场。1958年、1966年两次参加赣州专区文艺会演,1984年6月参加安远县民间舞蹈集成录像,表演瑞龙和蝴蝶舞。
  永丰业余剧团。1954年3月,濂江乡峰背、永丰两村联合组织永丰业余剧团。1955年和1956年,先后参加赣南行政区和安远县业余文艺会演,演出《瞎碰瞎》、《泉边上的爱情》、《深山巧遇》、《老少配》等剧目,均获节目奖和表演奖。1957年4月改为县临时联合采茶剧团。
  古田业余剧团与濂江公社业佘文工团。1954年,古田业余剧团成立,演出反映现代生活的《不信媒人的话》、《一场风浪》和《巨变》等节目,受到群众的好评。1958年冬,改称濂江公社业余文工团。1959年春,该团参加赣南行政区文艺会演,演出《九龙山摘茶》,获集体奖和表演奖。同年冬,以安远县民兵代表队的名义参加赣南行政区民兵文艺会演,演出《红军哥哥回来》一剧。1960年春,该团团长欧阳锦唱出席江西省文教系统群英会。同年夏,复称古田业余剧团。1968年改称古田文艺宣传队,1971年再次复称古田业余剧团。1954年至1985年为群众演出1200余场。
  业余文艺辅导1951年起,县文化馆派出工作人员深入农村辅导业余剧团,并定期印发群众文艺辅导材料,举办各种形式的群众文艺培训班,为农村培训文艺活动骨干,推动文艺活动的开展。
  [=此处为表格(表23一5 1951年至1985年几个年份安远县群众业余文艺培训班举办情况一览表)=] 文艺会(调)演1953年,举行全县农村业余剧团会演。1957年2月,举行全县春节农村文艺观摩会演,有56个业余剧团、767人参加会演,演出节目110个。1959年底,举行全县民兵业余文艺会演。1953年至1965年止,共组织10次全县文艺会演,100多个队次、3000余人次参加演出。
  1972年春,举行全县下乡知识青年业余文艺会演。1973年至1980年,举行全县业余文艺调演5次和全县学生业余文艺会(调)演3次。1979年4月,举行《安远之春》音乐会,18个代表队、200余人参加音乐演奏。1984年6月,举行全县民间舞蹈艺术调演,100余人参加演出。
  配合中心工作宣传演出1949年冬至1952年,区、乡组织业余剧团和秧歌队配合剿匪反霸、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运动进行宣传演出。
  1956年至1958年,县、区、乡组织文艺宣传队配合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进行宣传演出。1965年7月,中共安远县委宣传部、县文教局组织文化工作队,配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深入农村宣传演出。1974年冬至1975年春,县文教局组织8名故事员深入农村巡回演讲新编故事。1983年春,中共安远县委宣传部、县文教局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组织计划生育文艺宣传队进行计划生育宣传演出。1984年秋,县采茶剧团排演法制教育文艺节目,深入乡村巡回演出。
  节日庆祝活动演出1954年10月1日,县、区、乡举行各种文艺活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周年。1959年9月30日至10月3日,县城连续4个晚上举行文艺晚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1964年1月1日至3日,县城举行元旦百花晚会,230余名职工和农民参加演出。1977年8月1日,组织县采茶剧团和10余支业余文艺宣传队举行大型文艺晚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五十周年和创建井岗山革命根据地五十周年。
  附戏台·影剧院(场)·三用会堂明、清时期,县城城隍庙、真君庙、地母庙、关帝庙、郭公庙、万壑台、整暇台、唐家祠、欧阳氏宗祠、何氏宗祠以及农村的大部分宗祠、寺庙均设有戏台,农闲、春节、庙会、社会时聘演“三脚班”戏。民国35年(1946年),在县立初级中学校内建安远大礼堂,可供600余人观看演出。
  建国后,宗祠、寺庙戏台大部被改作它用。1954年,县城欧阳新添、欧阳光烈等人,集资2000余元将黄家祠改建成民间剧院(1968年停止使用)。1956年秋,拥有800余个座位,演戏、放映和会议三用的“人民会堂”落成。
  1957年,凤山乡东河村建成一座演戏、放映、会议三用会堂。随后,部分公社、国营林场和生产大队相继建造三用会堂或影剧院(场)。1985年,全县共有农村三用会堂或影剧院(场)45处。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安遠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安远有悠久的历史。据对地下发掘的文物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梁大同十年建县至民国期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辈为开发安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创造过灿烂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安远而奋力拼搏,创造了伟大的业绩,使昔日贫困落后的山区县,变成了今日初步繁荣昌盛的江西省林业县和赣州地区主要产粮县。安远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取得的巨大成绩,特别是在革命斗争和“四化”建设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应载入新史册,记入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