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安远一中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遠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0908
颗粒名称: 三、安远一中简介
分类号: G63
页数: 1
摘要: 安远一中位于欣山镇北侧,为县内办学历史最长的完全中学。1985年,校舍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校园占地面积1.81万平方米;有教学班22个、学生1223人、教职员工109人;有馆藏图书0.78万册、教学仪器0.38万件、教学图表240余套、化学和生物模型178种;有校办农场1个,经营农田44亩、山地700亩、水面2.3亩。安远一中体育教学成绩突出。1964年,校田径代表队在赣州地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获女子3000米和1500米竞赛第一名、女子80米低栏第一名、男子200米竞赛第一名、男子五项全能第一名。1980年,被评为赣州地区重点中学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办校以来,安远一中共培养初中毕业生5500余人、高中毕业生2500余人,为中等专业学校和高等学校输送合格新生1400余人。
关键词: 教育 学校教育

内容

安远一中位于欣山镇北侧,为县内办学历史最长的完全中学。1985年,校舍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校园占地面积1.81万平方米;有教学班22个(高中教学班10个、初中教学班12个)、学生1223人、教职员工109人;有馆藏图书0.78万册、教学仪器0.38万件、教学图表240余套、化学和生物模型178种;有校办农场1个,经营农田44亩、山地700亩、水面2.3亩。
   安远一中前身为安远县立中学,创办于民国29年(1940年)6月,当时有初中班2个、学生99人、教职员11人。民国30年8月,县立中学改称安远初中。解放后,1949年8月下旬,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并入安远初中,全校有教学班12个、学生440人、教职员34人。1958年8月,安远初中改称安远中学,增设高中部,招收高中一年级新生2班89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停课“闹革命”。1968年,安远中学被撤销,校舍被改作县农机厂厂房。1972年,复办安远中学,设立高、初中教学班各3个,招收学生320人,配备教职员15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安远中学教学工作逐步走上正轨,教学质量逐年提高。1979年,改称安远县第一中学(简称安远一中),并被列为全省重点中学。1980年,教师林雨新荣获江西省劳动模范和特级教师称号。1983年,教师钟太阳、谢群贤分别荣获全国优秀班主任和全国工会工作积极分子称号。1985年,女教师廖志梅荣获江西省优秀教师称号。是年,全校有任课教师82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63人,占教师总数的76.83%。
   为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1954年建立校办固氮菌肥料厂,组织学生分批轮流参加固氮菌肥料生产。1956年,在古田乡萧屋坝开办农场,经营水田20亩、旱地10亩、山地5亩,组织全校师生分期分批参加农场劳动。
   安远一中体育教学成绩突出。1964年,校田径代表队在赣州地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获女子3000米和1500米竞赛第一名、女子80米低栏第一名、男子200米竞赛第一名、男子五项全能第一名。1980年,被评为赣州地区重点中学体育工作先进单位。1983年5月,荣获全国初中学生“雏鹰起飞奖”田径通讯赛江西赛区第一名。办校以来,安远一中共培养初中毕业生5500余人、高中毕业生2500余人,为中等专业学校和高等学校输送合格新生1400余人。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安遠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安远有悠久的历史。据对地下发掘的文物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梁大同十年建县至民国期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辈为开发安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创造过灿烂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安远而奋力拼搏,创造了伟大的业绩,使昔日贫困落后的山区县,变成了今日初步繁荣昌盛的江西省林业县和赣州地区主要产粮县。安远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取得的巨大成绩,特别是在革命斗争和“四化”建设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应载入新史册,记入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