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书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遠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089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书院
分类号: G47
页数: 1
摘要: 明、清期间,县内先后创办濂溪、太平、永兴、聚五、片云和濂江等书院,延揽生员研习儒家经籍,准备科举应考。濂溪书院 明隆庆六年知县周昶建,址在县城老教场关帝庙左。太平书院 隆庆六年知县周昶建,址在太平堡,清末改为公馆。永兴书院 清康熙年间建,址在龙头堡永兴山。聚五书院 雍正三年建,址在重石隘。片云书院 雍正七年知县吴宁谘建,址在版石堡妙相寺东。县内书院由名儒执教,号为山长。山长每月讲学3次,每季考查生员制艺文章。知县、教谕也常入院训导,鼓励生员勤奋学习,致力成才。
关键词: 学校管理 学校

内容

明、清期间,县内先后创办濂溪、太平、永兴、聚五、片云和濂江等书院,延揽生员研习儒家经籍,准备科举应考。
   濂溪书院 明隆庆六年(1572年)知县周昶建,址在县城老教场关帝庙左。
   太平书院 隆庆六年知县周昶建,址在太平堡,清末改为公馆。
   永兴书院 清康熙年间(1661年至1722年)建,址在龙头堡永兴山。
   聚五书院 雍正三年(1725年)建,址在重石隘(今重石小学校址)。
   片云书院 雍正七年知县吴宁谘建,址在版石堡妙相寺东。
   濂江书院 道光十六年(1836年)知县陈隽建,址在城隍庙右
   县内书院由名儒执教,号为山长。山长每月讲学3次,每季考查生员制艺文章。知县、教谕也常入院训导,鼓励生员勤奋学习,致力成才。清末,县内书院先后停办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安遠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安远有悠久的历史。据对地下发掘的文物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梁大同十年建县至民国期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辈为开发安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创造过灿烂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安远而奋力拼搏,创造了伟大的业绩,使昔日贫困落后的山区县,变成了今日初步繁荣昌盛的江西省林业县和赣州地区主要产粮县。安远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取得的巨大成绩,特别是在革命斗争和“四化”建设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应载入新史册,记入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