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代商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遠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0732
颗粒名称: 一、清代商税
分类号: F81
页数: 1
摘要: 清代,对县内商户征收杂税和盐课,对过往客商征收厘金。杂税 当税、田房契税、牛牙税、行牙税、茶课银、纸价银、官地税和落地税统称杂税。田房契税,奉例尽收尽解;其余杂税,编定正额,如有增减,据实报解。每年编征牛牙税银8两2钱5分、行牙税银45两、茶课银1两5钱、纸价银3分3厘3毫、官地税银22两6钱1分3厘、落地税银48两零5分。盐课 分引饷、篓税、余费三项额征。厘金 咸丰年间,在官铺设厘卡,对过往客商货物征收厘金,税率为1%。
关键词: 财政 国家财政

内容

清代,对县内商户征收杂税和盐课,对过往客商征收厘金。
   杂税 当税、田房契税、牛牙税、行牙税、茶课银、纸价银、官地税和落地税统称杂税。田房契税,奉例尽收尽解;其余杂税,编定正额,如有增减,据实报解。每年编征牛牙税银8两2钱5分、行牙税银45两、茶课银1两5钱、纸价银3分3厘3毫、官地税银22两6钱1分3厘、落地税银48两零5分。落地税银中,散牙户税银6两、土碗户税银3两3钱、缯网户税银8钱3分、屠户税银9两、土罐户税银2两、鸬鹚户税银1两、鲜鱼户税银3两、鸭苗户税银5两、染坊户税银1两5钱、机户税银9两、葛布行税银7两4钱2分。
   盐课 分引饷、篓税、余费三项额征。乾隆十五年(1750年),额定安远盐引1600道,计盐42.24万斤,额征引饷、篓税、余费共银1397两3钱9分2厘7毫1丝4忽2微8纤5沙1尘2埃。后至同治年间,征额大致相同,略有增减。
   厘金 咸丰年间(1851年至1861年),在官铺设厘卡,对过往客商货物征收厘金,税率为1%。所收厘金全部上解。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安遠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安远有悠久的历史。据对地下发掘的文物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梁大同十年建县至民国期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辈为开发安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创造过灿烂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安远而奋力拼搏,创造了伟大的业绩,使昔日贫困落后的山区县,变成了今日初步繁荣昌盛的江西省林业县和赣州地区主要产粮县。安远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取得的巨大成绩,特别是在革命斗争和“四化”建设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应载入新史册,记入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