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镇居民口粮供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遠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0676
颗粒名称: 一、城镇居民口粮供应
分类号: F307.11
页数: 1
摘要: 是年,供应全县城镇人口定量口粮47.06万斤,人均月供34.8斤。1955年11月起,按劳动工种和年龄供应口粮。1960年,降低城镇人口定量口粮供应标准,规定每人每月至少节约定量指标5斤以上,支援农村缺粮农民。1962年,调高城镇10周岁以下儿童口粮定量标准,最高24斤,最低6斤。1969年6月,城镇居民口粮定量标准普遍提高2斤。1980年至1981年,恢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下放农村的城镇居民的城镇户口和商品粮。1983年至1985年,为提高知识分子生活待遇,先后把具有初级技术职称以上的农业、林业、水利等行业的科技人员、中教五级、小教三级以上的中、小学教师的农村家属户口转为城镇户口,由国家供应定量口粮。
关键词: 作物经济 粮食作物

内容

1953年11月起,城镇居民粮食由国家按人口定量供应大米。是年,供应全县城镇人口定量口粮(习称商品粮)47.06万斤,人均月供34.8斤。1955年11月起,按劳动工种和年龄供应口粮。1956年,供应定量口粮314.24万斤,人均月供29.4斤。
   1960年,降低城镇人口定量口粮供应标准,规定每人每月至少节约定量指标5斤以上,支援农村缺粮农民。是年,供应定量口粮292.8万斤,人均月供24.4斤。1962年,调高城镇10周岁以下儿童口粮定量标准,最高24斤,最低6斤。1963年,调高城镇人口口粮定量标准。当年供应定量口粮350.81万斤,人均月供27.7斤。
   1969年6月,城镇居民口粮定量标准普遍提高2斤。当年,供应定量口粮246.2万斤,人均月供30.4斤。1973年,城镇居民口粮定量标准普遍调减1.5斤。当年供应定量口粮418.89万斤,人均月供30斤。
   1980年至1981年,恢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下放农村的城镇居民的城镇户口和商品粮。1980年,全县城镇居民口粮定量供应量为477.33万斤,人均月平26.6斤;1981年增至585.37万斤,人均月平27斤。
   1983年至1985年,为提高知识分子生活待遇,先后把具有初级技术职称以上的农业、林业、水利等行业的科技人员、中教五级、小教三级以上的中、小学教师的农村家属户口转为城镇户口,由国家供应定量口粮。1985年,全县供应城镇人口定量口粮598.05万斤,人均月供25.82斤。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安遠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安远有悠久的历史。据对地下发掘的文物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梁大同十年建县至民国期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辈为开发安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创造过灿烂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安远而奋力拼搏,创造了伟大的业绩,使昔日贫困落后的山区县,变成了今日初步繁荣昌盛的江西省林业县和赣州地区主要产粮县。安远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取得的巨大成绩,特别是在革命斗争和“四化”建设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应载入新史册,记入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