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饮食服务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遠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064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饮食服务业
分类号: F719.3
页数: 4
摘要: 饮食服务业
关键词: 贸易经济 商品贸易

内容

一、饮食业点心饮食店民国期间,县城点心店、圩场点心摊,经营清汤、包子、粉干、粉丝、面条、米馃等。民国17年(1928年),县城有点心店20家,民国23年增至46家。民国35年起,物价连年飞涨,县内点心店、摊逐渐关闭、歇业。民国38年8月,县城点心店只剩19家,全县圩场点心摊不上百个。
   建国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县内点心业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1951年,全县有点心店96家,从业人员249人,共有资金0.66万元。
  1956年,将县内私营点心店和点心摊组建成饮食合作商店,联合经营点心业;龙布、天心、版石、车头、孔田5个供销合作社开办供销合作饮食店。是年,全县有合作饮食店22家、米馃合作小组25个、豆腐脑合作小组6个,从业人员188人。
  1958年,县城6家合作饮食店并入国营濂江食堂。1961年,县城复设4家合作饮食店。1962年,全县供销合作饮食店增至9家,职工54人,营业额21万元;合作饮食店增至23家,职工111人,营业额83.9万元。1965年,县城合作饮食店增至5家。1968年,解散合作饮食店和米馃、豆腐脑等合作小组,部分从业人员下放农村插队落户。1973年,县城设立集体饮食店1家。1979年,开始发展个体饮食业。是年,全县有个体饮食店100余家。1985年,全县有集体饮食店3家、个体饮食店200余家。
   县内小吃独具风味。县城傅祥光(绰号白板)的馄饨(俗称清汤),皮薄馅多,汤清味美;钟福盛(绰号老拜点)的烧卖(一种用薯粉加香料蒸制的形似小圆筒的点心),嫩滑爽口,香脆诱人;王焕章的沙河粉,雪白软韧,煮炒皆宜;黄堃泰的油馃,甜香酥软,色味俱佳。还有孔田圩的黄米馃、镇岗圩的仙人馃、车头圩的糍粑、天心圩的泥鳅粄仔、重石圩的水粉干、龙布圩的珍珠粉均为地方传统小吃,各具特色。1958年8月,县粮食局红薯餐厅制作的红薯米馃,受到群众称赞。
   餐馆解放前夕,全县只有十几家餐馆,多数集中在县城。
   建国后,1952年,县合作总社在县城青年路开设职工食堂;1956年,县贸易公司在县城解放路开设国营濂江食堂。1962年,县城有国营餐馆2家,职工20人,营业额16.21万元。1973年,县城国营餐馆增至4家。1984年,县饮食服务公司在县城青年路开设安远酒楼,县副食品公司在南门桥西端设立美味思餐馆。1985年,全县有餐馆300家,其中国营7家,集体3家、个体290家;营业额共199万元,其中国营26万元、集体13万元、个体160万元。
   县内餐馆制做菜肴,注重嫩、滑、香、甜,具有浓厚的地方风味:假燕(鱼粉丝)细韧软滑,馅豆干柔软酥香,馅香菇爽口香甜,蝴蝶鱼(俗称捶捶鱼)鲜甜滑嫩,清蒸甲鱼汤鲜肉嫩,小炒鱼鲜辣嫩滑,如意蛋卷香甜松软,蘑菇蛋清爽嫩鲜。
   冷饮店县人有用凉粉解暑降温的习惯。夏、秋两季,凉粉摊摆于街头和茶亭,供人消暑解渴。凉粉,俗称凉水,用荸荠粉和凉粉草汁熬制而成,冷却后呈黄褐色透明块状,捣烂后拌以蜂蜜或红糖水饮用。
  1963年,国营安远旅社设立冷饮部,销售冰糕和冰水。1975年,县饮食服务公司设立冷饮店,销售冰糕、冰水、冰绿豆、冰牛奶、冰蜂糖和冰淇淋。当年完成营业额2.13万元,实现利润0.34万元。1978年营业额3.34万元,利润0.79万元。1985年营业额3.2万元,利润0.29万元。
   二、服务业旅店业明、清时期,县城和安赣、安长、安定驿道设有铺舍,供过往官吏和客商用餐住宿。
   民国时期,县城开有客栈,圩场和交通要道龙头、官铺和凤山红梅亭等地开有伙铺(俗称伙店),为过往行人和客商提供住宿方便。民国33年和34年,县内食盐全部从广东省河源县运进,每天二三百个盐贩往返于安远与河源县之间,县城23家客栈常常客满。民国36年,县城客栈减至8家。
   建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通量的增多,全县旅店业逐渐发展。1951年,县城有客栈36家,从业人员66人,共有资产0.16万元,每天有住店旅客三四百人。当时县城客栈大部分设在胜利路和天灯下。床铺多为“2块床板1条席,一人二角(钱)住1晚”。米饭由店家供给,蔬菜由旅客自备。是年底,全县农村有私营伙铺87户,从业人员203人,共有资产0.52万元。
  1956年,全县私营客栈、伙铺组织合作客栈。县城12家私营客栈合并成立胜利旅社,安排职工12人,设置床位38个;龙布、天心、重石、版石、车头、沙含、镇岗、新田、孔田、鹤子等10个圩镇成立合作客栈16个。同年,县贸易公司在县城青年路开设国营安远旅社,设置床位50个,有职工4人。1962年,国营安远旅社职工增至10人,年营业额达1.69万元。同年,县集体旅店增为3家,职工增至20人。1963年,国营安远旅社有营业用房3189平方米,办公用房201平方米,职工宿舍705平方米。县城国营、集体旅店共有床位190个。1965年,县民政局开设民政招待所,设置床位30个,同年,县城集体旅店由3家合并为1家。
  1967年6月,国营安远旅店改称安远饭店。1969年,县革委在原中共安远县委办公大楼开办县革委招待所,设置床位100个。1970年,安远饭店有床位200余个,营业额为3.55万元。1976年,安远饭店床位增至220个,营业额上升为5.07万元。1978年起,农村圩场开设个体客栈。当年全县有个体客栈4家。1979年,濂江供销社在县城濂江桥东侧开设濂江饭店,设置床位100个。1982年,县饮食服务公司在县城龙泉路口建龙泉旅社,有客房700平方米,床位40个,客房内放置电风扇等电器设备。
  1985年,县城有旅店19家,共有职工110人,床位1213个。其中,国营旅店10家、职工70人、床位840个,集体旅店9家、职工40人、床位373个。县城旅店日流量平均为500人,占床位总数的41.2%。同年,农村圩场有个体旅店9家。
   理发业民国17年,县城有私营理发店3家,共有理发座椅9张。民国31年,县城私营理发店增为8家,座椅增至15张。民国36年,县城私营理发店减为3家,座椅减至8张。
   建国后,1955年,县城私营理发店合并成立理发合作社。当年,县城理发合作社有从业人员18人,座椅20张。1958年冬,各人民公社开办理发社。公社理发社一般有师傅5至10人,分片包队为社员理发。1963年,撤销县城合作理发社,设立县城理发社和理发厅。同年,各公社撤销理发社,由公社综合厂在圩场设立理发店。
  1968年冬,县城理发厅并入理发社,18名师傅中有10名被下放农村插队落户,县城开始出现理发难现象。1978年,县城理发社从业人员增为11人,同时开始出现个体理发店。1980年,县城理发社招收女工3人,购进烫发设备1套,开始经营烫发业务。
  1985年,全县有集体理发店1家,职工8人;有个体理发店25家,从业人员30人。
   照相业民国22年,甘炳南从广东省迁居安远县城,经营照相业。民国34年,广东人张昭豪、曾昭厚在县城开设照相馆。
   建国后,1956年对私营照相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县城3家私营照相店联合成立安远县合作照相馆。是时,县城合作照相馆有从业人员5人,固定资产0.13万元,归属县贸易公司管理。1977年,县合作照相馆有从业人员10人,营业额1.28万元。翌年,从业人员减至7人,营业额增至1.48万元。
  1979年起,开始发展个体照相业。1984年,县合作照相馆开始经营彩色照相业务。1985年,全县有照相馆11家,其中县城7家,农村圩场4家。同年,县合作照相馆推行经营承包制,营业额达1.95万元。
   神像雕塑业民国初期,永安坊石塘村唐兰生经营神像雕塑业。其雕塑的神像,造型逼真,神态生动,闻名全县。解放后,神像雕塑停业。
   瓷像绘制业民国33年,信丰人万光明在县城经营瓷像绘制业。建国后,1956年,欧阳镇猷和谢应绍在县城开设瓷像绘制店。1957年,欧阳镇猷和谢应绍加入县五金工艺美术生产杂联社,继续经营瓷像绘制业。1968年,欧阳镇犹和谢应绍被下放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县内瓷像绘制停业。1972年,欧阳镇猷在县城复开瓷像绘制店。1985年,绘制瓷像100余块。
   工艺制镜业1964年,城关镇何柏达学习外地工艺制镜技术,在县城从事个体工艺制镜业。1968年,何柏达被下放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县内工艺制镜停业。1974年,何柏达儿子何奇继承父业,在县城开设个体工艺制镜店。县内工艺制镜业务量小,1979年歇业。
   修理业建国前夕,县内仅有五金修理铺和钟表修理铺各1家,从业人员2人。建国后,从事修理业的人员逐渐增多。1953年,在县城从事五金修理、钟表修理、自行车修理的人员45人,与雕刻、金银等匠人联合成立安远县五金工艺美术生产杂联社。1958年,县五金工艺美术生产杂联社改称县五金工艺厂,下设五金修理店、钟表修理店和自行车修理店。1980年,各修理店人员分散从事个体修理业。1985年,全县从事修理人员达300余人。
   镌刻业民国初年,街坊何屋塘何器林在县城从事碑文镌刻业。民国10年,赣县殷氏在县城开设刻印店。民国33年,广东省叶林元在县城开设文林斋刻印店,从事印章、神像和木偶雕刻业。建国后,县人杜建盛、钟锦锋在县城开设刻印铺,从事印章镌刻业。
   广告装潢业1979年,城关镇何奇创办工艺美术服务部,从事广告装潢业。1980年起,业务量逐年增加。
   扎纸业清末,龙泉堡郭训德在县城开办幼为斋书画工艺店,经营扎纸业。其扎制的挂花(一种灯彩焰火),状似圆桶,高1.5尺,直径1.6尺,内托5至6层,每层装有数个纸糊神话故事人物,内容有天官赐福、麒麟送子、八仙过海和孙猴翻架等。挂花烧放时,各种神话人物顺序转动。
   民国期间,县城有扎纸店3家。建国后,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扎纸店停业。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安遠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安远有悠久的历史。据对地下发掘的文物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梁大同十年建县至民国期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辈为开发安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创造过灿烂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安远而奋力拼搏,创造了伟大的业绩,使昔日贫困落后的山区县,变成了今日初步繁荣昌盛的江西省林业县和赣州地区主要产粮县。安远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取得的巨大成绩,特别是在革命斗争和“四化”建设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应载入新史册,记入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