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环境污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遠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060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环境污染
分类号: TU98
页数: 2
摘要: 环境污染
关键词: 城乡建设 区域建设

内容

一、城镇环境污染
  1971年,在县城东城区建设路建立县针织厂,织机噪音严重影响周围居民休息,当地居民要求搬迁县针织厂。1985年,县针织厂迁至青年路北段非居民区。
  1973年,县酒厂以蕉芋渣为原料酿造芋渣白酒,废液排入濂江河,使下游一段河流水体变黑、变臭,不能漂洗衣物。1978年,停止芋渣酿酒。
  1985年,进行县内工业污染调查,全县工业废水年排放量为11.39万吨,其中,驻县城工业企业年排放7.5万吨,驻圩镇工业企业年排放3.89万吨。工业废水中,化学耗氧量为2.45吨/年,悬浮物为7.5吨/年,油类0.9吨/年。全县工业废气年排放量606.5万立方米,其中,驻县城工业企业年排放约350万立方米,驻圩镇工业企业年排放256.5万吨。工业废气中,一氧化碳为317.51吨/年,烟尘为15.25吨/年,二氧化硫为1.99吨/年,氮氢化合物为0.41吨/年。全县工业企业年排放固体废弃物1.43万吨,其中,驻县城工业企业年排放0.3万吨,矿山和圩镇年排放1.13万吨。排放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矿山尾矿、锅炉渣、粉煤灰、工业垃圾和谷壳等物。经实测,驻县城工业企业的厂界外环境白天噪音强度分别为:县针织厂74分贝,县木器厂70分贝,县制米厂68分贝,县电机厂67分贝,县农机厂63分贝,县饲料厂57分贝。县城最大工业噪音源是县农机厂的化铁炉鼓风机,强度为98分贝。
   二、农村环境污染
  1958年,开采碛肚山铅锌矿,大量硝基进入水体,使当地黄地河鱼虾绝迹。
  1970年至1979年,县工交局在鹤子公社乌石坑开办硫磺矿,采用升华工艺提取硫磺。二氧化硫排入大气,使炉场周围数里草木枯萎,水稻枯黄。
  1977年12月,县环境监测站在县城、镇岗、孔田、鹤子、车头、版石和龙布采集水样18个,对濂江河、镇江河及龙布河的河水进行理化和细菌检验。检验结果,理化指标均未超过1976年国家建设委员会和卫生部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标准》但是细菌却超过标准的53%。
  1985年,县化工厂排放二氧化硫19.5吨、氮氧化物8.3吨、一氧化碳1.2吨、烟尘27.2吨,全县矿山排放尾矿8400吨。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安遠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安远有悠久的历史。据对地下发掘的文物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梁大同十年建县至民国期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辈为开发安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创造过灿烂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安远而奋力拼搏,创造了伟大的业绩,使昔日贫困落后的山区县,变成了今日初步繁荣昌盛的江西省林业县和赣州地区主要产粮县。安远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取得的巨大成绩,特别是在革命斗争和“四化”建设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应载入新史册,记入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