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环境保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遠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0605
颗粒名称: 第四章 环境保护
分类号: TU98
页数: 4
摘要: 环境保护
关键词: 城乡建设 区域建设

内容

第一节环境污染一、城镇环境污染
  1971年,在县城东城区建设路建立县针织厂,织机噪音严重影响周围居民休息,当地居民要求搬迁县针织厂。1985年,县针织厂迁至青年路北段非居民区。
  1973年,县酒厂以蕉芋渣为原料酿造芋渣白酒,废液排入濂江河,使下游一段河流水体变黑、变臭,不能漂洗衣物。1978年,停止芋渣酿酒。
  1985年,进行县内工业污染调查,全县工业废水年排放量为11.39万吨,其中,驻县城工业企业年排放7.5万吨,驻圩镇工业企业年排放3.89万吨。工业废水中,化学耗氧量为2.45吨/年,悬浮物为7.5吨/年,油类0.9吨/年。全县工业废气年排放量606.5万立方米,其中,驻县城工业企业年排放约350万立方米,驻圩镇工业企业年排放256.5万吨。工业废气中,一氧化碳为317.51吨/年,烟尘为15.25吨/年,二氧化硫为1.99吨/年,氮氢化合物为0.41吨/年。全县工业企业年排放固体废弃物1.43万吨,其中,驻县城工业企业年排放0.3万吨,矿山和圩镇年排放1.13万吨。排放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矿山尾矿、锅炉渣、粉煤灰、工业垃圾和谷壳等物。经实测,驻县城工业企业的厂界外环境白天噪音强度分别为:县针织厂74分贝,县木器厂70分贝,县制米厂68分贝,县电机厂67分贝,县农机厂63分贝,县饲料厂57分贝。县城最大工业噪音源是县农机厂的化铁炉鼓风机,强度为98分贝。
   二、农村环境污染
  1958年,开采碛肚山铅锌矿,大量硝基进入水体,使当地黄地河鱼虾绝迹。
  1970年至1979年,县工交局在鹤子公社乌石坑开办硫磺矿,采用升华工艺提取硫磺。二氧化硫排入大气,使炉场周围数里草木枯萎,水稻枯黄。
  1977年12月,县环境监测站在县城、镇岗、孔田、鹤子、车头、版石和龙布采集水样18个,对濂江河、镇江河及龙布河的河水进行理化和细菌检验。检验结果,理化指标均未超过1976年国家建设委员会和卫生部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标准》但是细菌却超过标准的53%。
  1985年,县化工厂排放二氧化硫19.5吨、氮氧化物8.3吨、一氧化碳1.2吨、烟尘27.2吨,全县矿山排放尾矿8400吨。
   第二节工业“三废”治理工业“三废”是指工业生产中排出的废气、废水和废渣。1958年,安远化工厂建造油水分离池1座,对工业废水进行油水分离,回收松脂。1976年,安远化工厂对油水分离池进行扩建。扩建后的油水分离池年处理工业废水3万吨,年回收松脂30吨。
  1979年起,县内工业企业陆续采用物理法治理工业废气、废水、废渣。县化工厂投资1.5万元,在厂内锅炉烟道安装旋风除尘器,并建降尘室1个,年处理废气552.5万立方米,年降尘量为14.5吨。县罐头厂投资0.75万元,修建容量为900立方米的废水沉淀池1个,进行工业废水处理。同时采用旋风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处理工业废气。县铅锌矿投资3万元,建造尾砂贮存库,容量10万立方米。
  1985年,县制药厂建造废水闭路循环装置和工业废渣处理设施,年处理工业废水1万吨、工业废渣60吨。同年,县人民政府规定投建工业企业,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设计主体工程必须同时设计防止污染设施,防止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第三节水土保持一、水土流失安远县属低山丘陵区,山岭纵横交错,“长夏初秋,暴雨时作,溪河泛涨”(清同治《安远县志》),造成水土流失。
   自宋元时起,中原汉人陆续南迁入境,安远县人口逐渐增加。明洪武初至清同治年间,县内人口增加数倍,进山伐木挖坡造田,山坡植被日渐破坏。
   民国22年(1933年)至23年,国民党军对安远苏区进行“围剿”,修公路,挖工事,筑碉堡,大量砍伐树木,使植被遭受严重破坏。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号召人民群众,注意保护植被。但是,在1958年大办农村公共食堂和大炼钢铁时,出现乱砍林木现象,毁坏了部分森林资源。以后,随着人口的增长,采伐任务的增加,加之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割草积肥,山火为害和挖掘钴砂等,植被继续遭到破坏。
   [=此处为表格(表15—11964年和1982年安远县水土流失调查情况表)=]单位:万亩
  1985年,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为72.15万亩,占山地面积24.51%,其中,强度流失面积为11.39万亩,中度流失面积为43.57万亩,轻度流失面积为17.19万亩。县内各乡水土流失危害强弱次序:濂江乡、欣山镇、车头乡、新龙乡、版石乡、重石乡、蔡坊乡、天心乡、浮槎乡、龙布乡、长沙乡、凤山乡、镇岗乡、孔田乡、新园乡、鹤子乡、双芫乡、塘村乡、〓坑乡、高云山乡、江头乡。
   水土流失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土壤养分流失,肥力下降,植物生长的自然条件与更生能力恶化。同时,引起河川迳流变化,导致水旱灾害增多。濂江河讯期最大流量1030立方米/秒,而最干旱时,流量不到1立方米/秒,相差近1030倍。不少山溪支流在农田需水期而河竭泉枯。1980年,为气候正常年景,全县农田仍有1.04万亩遭受水灾,3.13万亩遭受旱灾。受灾农田占当年全县耕地面积的19.76%。另外,水土流失还淤积河床水库。1980年至1985年,全县平均悬移质含量0.11公斤/秒,悬移质输沙量为1.583公斤/秒,侵蚀模数87.7吨/平方公里。濂江河年输沙量为16.25万吨,其中悬移质14.13万吨,推移质2.12万吨。镇江河年输沙量为6.57万吨,推移质0.86万吨。
   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山洪夹带泥沙淤塞水库渠道,水利设施效益下降。县城郊黄泥岭水库库底淤积3米多,蓄水减少。全县小(一)型和小(二)型水库均有不同程度的淤积。濂江河西霞山河段比清末提高3.5米。
   二、治理措施与实绩
  1980年起,县人民政府注重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组织人员对县内水土流失现状、发生原因和流失程度进行调查,开展水土保持宣传。同时,组织濂江和天心等公社及车头公社新龙大队进行小流域治理。
  1984年4月,县人民政府成立水土保持委员会,下设办公室。1985年起,设立乡、镇水土保持监测站。此间,采取治理水土流失与山地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办法,在水土流失区域种植落叶果树,治理严重水土流失面积0.33万亩、中度水土流失面积0.35万亩、轻度水土流失面积4万余亩,较快地获取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安遠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安远有悠久的历史。据对地下发掘的文物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梁大同十年建县至民国期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辈为开发安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创造过灿烂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安远而奋力拼搏,创造了伟大的业绩,使昔日贫困落后的山区县,变成了今日初步繁荣昌盛的江西省林业县和赣州地区主要产粮县。安远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取得的巨大成绩,特别是在革命斗争和“四化”建设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应载入新史册,记入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