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私营和公私合营工业企业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遠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0542
颗粒名称: 一、私营和公私合营工业企业管理
分类号: F423.2
页数: 1
摘要: 民国期间,县政府对私营手工业进行登记、核资和纳税管理。民国32年9月起,县政府委托县工会办理私营手工业的开业、转业和歇业手续。建国初期,国家保护私营企业,允许业主自主经营。各私营企业工人组织工会,摒弃封建行规,取缔封建把头,实行8小时劳动制,保护工人的合法权益。在此之前,1952年5月1日,县内进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试点,动员荣昌号和杜鹏初两家雨伞生产店集资合股,组织县内第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发展至49个,社员增至1366人。至此,县内手工业专业人员全部入社,胜利完成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关键词: 工业管理体制 工业管理

内容

民国期间,县政府对私营手工业进行登记、核资和纳税管理。民国32年9月起,县政府委托县工会办理私营手工业的开业、转业和歇业手续。
  建国初期,国家保护私营企业,允许业主自主经营。各私营企业工人组织工会,摒弃封建行规,取缔封建把头,实行8小时劳动制,保护工人的合法权益。1953年起,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此之前,1952年5月1日,县内进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试点,动员荣昌号和杜鹏初两家雨伞生产店集资合股,组织县内第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至1956年底,全县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47个,发展社员1083人;部分私营企业转为公私合营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设企业管理委员会,决定企业的一切重大事项,在企业中建立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女工委员会(小组)等组织,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执行国家逐级下达的生产计划。1957年,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发展至49个,社员增至1366人。至此,县内手工业专业人员全部入社,胜利完成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安遠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安远有悠久的历史。据对地下发掘的文物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梁大同十年建县至民国期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辈为开发安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创造过灿烂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安远而奋力拼搏,创造了伟大的业绩,使昔日贫困落后的山区县,变成了今日初步繁荣昌盛的江西省林业县和赣州地区主要产粮县。安远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取得的巨大成绩,特别是在革命斗争和“四化”建设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应载入新史册,记入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