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电力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遠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0478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电力工业
分类号: F407.61
页数: 5
摘要: 电力工业
关键词: 电机工业 工业经济

内容

第一节发电一、火力发电
  1957年8月1日,安远县首座火力发电厂投产供电。厂址在县城南门桥西桥头,装机容量为24千瓦。1960年,县火力发电厂装机容量增至84千瓦。1964年,增至168千瓦。1971年10月,县东风水电站投产,县火力发电厂改为枯水季节发电供电。1983年,县火力发电厂关闭,机器报废。
  1963年,龙布、版石、车头、镇岗和孔田等公社自筹资金建设火力发电厂,装机容量5千瓦至12千瓦。1969年起,各公社火电厂先后被小水电站取代。
   二、水力发电县办水电站发电1966年10月,动工兴建县东风水电站。1971年10月,县东风水电站竣工投产,安装混流式50型水轮机2台,装机容量640千瓦。1985年发电量为161万度。
  1970年8月,动工兴建县湘洲水电站。1976年8月,县湘洲水电站竣工投产,装机2台,容量640千瓦。1982年增加发电机1台,装机容量增至960千瓦。1985年发电量为246万度。
   社(乡、场)办水电站发电1958年8月21日,超美公社在镇岗开工兴建县内首座水电站。1959年4月1日竣工发电,安装县机械厂制造的木制40型旋浆式水轮机1台,装机容量46千瓦。1962年,水轮机木制部件磨损,停止发电。1968年,木质水轮机更换为铁质水轮机,恢复电力生产。
  1959年冬,龙布公社开工兴建上林水电站,安装木制40型旋浆式水轮机1台,装机容量24千瓦。1960年竣工送电。1962年,木制水轮机部件磨损,电站报废。
  1961年8月,天心公社开工兴建天心圩电站。次年7月竣工送电,装机容量12千瓦。1963年,天心渠扩建改线,电站废弃。
  1969年11月起,县内部分公社和高云山综合垦殖场先后兴建小水电站,以解决农村照明及农副产品加工用电问题。当年,重石公社建新邦电站。1971年,版石公社建灌溉发电两用水轮泵站,装机容量360千瓦。1974年,高云山综合垦殖场建成场办小水电站。至1985年止,14个乡和葛坳林场共建有小水电站18座,装机32台,装机容量3484千瓦。1985年发电量为375.71万度。
   [=此处为表格(表13—11985年安远县乡、场办小水电站情况表)=][=此处为表格(续前表)=]队(村)办水电站发电1965年,镇岗公社石塘大队首建县内第一座队办低水头小水电站,装机容量12千瓦。1967年,全县建成队办水轮泵电站12座,装机容量168千瓦。1968年,孔田公社新塘大队利用灌溉渠道富余水量,建造中水头小水电站1座,装机容量12千瓦。中水头小水电站具有流量小、投资省等优点,受到农村社员群众的欢迎。至1970年止,全县建成队办中、低水头小水电站46座,装机容量567千瓦。1975年,全县队办小水电站增至62座,装机容量增至1017千瓦。1976年至1980年,贯彻“谁建、谁有、谁管、谁受益”的发展小水电站的政策,全县新建队办小水电站25座。1965年至1985年,全县共建成队(村)办小水电站106座,装机容量为1507千瓦。
   队(村)办小水电站绝大多数为迳流引水式电站,水量调节性能差,枯水期往往水量不足,造成停机停电状况。另外,队(村)办小水电站存在装机容量小、设备简陋、运行不正常、管理技术水平低等问题。1981年起,国家实行国民经济调整,压缩水电基本建设投资,县内停止兴建队(村)办小水电站。1973年至1985年,全县队(村)办小电站有49座被废弃,19座被改为水力加工站,减少装机容量975千瓦。1985年,全县村办小水电站保有38座,装机容量532千瓦,发电量59.07万度 [=此处为表格(表13—21985年安远县村办小水电站情况表)=][=此处为表格(续前表)=]家庭微型水电站发电1981年起,县内农户开始兴办家庭微型水电站。是年,濂江乡中碛村刘红阳投资0.97万元,开挖600米渠道,建20米高水头微型水电站1座,1982年竣工,装机容量5千瓦。1984年,鹤子乡大〓村村民魏安古自筹资金0.08万元购进广东省揭阳县生产的微型水轮发电机,在住宅旁兴建微型水电站2座,装机容量300瓦,安装电灯10余盏。微型水电站构造简单,建造价格低廉,施工安装容易,只要具备3米至5米的水头落差和5—70公升/秒流量的自然条件就可建造。在魏安古的影响下,至1985年止,鹤子乡有44户农家购进100瓦至1200瓦微型水轮发电机44台,建起户办或联户办微型水电站44座,装机容量20千瓦。1985年,全县家庭微型水电站发电2.22万度。
   第二节供电一、供电设施变电站版石变电站,在版石圩东南山坡。1978年7月动工,1979年4月竣工运行。始用10千伏线路与县湘洲水电站和版石、岭东两个水轮泵电站电源点连结,1982年4月用35千伏高压线路联结县城变电站。
   县城变电站,在欣山镇九龙路。1977年动工,1979年竣工运行。用35千伏线路联结版石变电站,用10千伏线路联结县东风水电站和车头公社上丁水电站电源点。
   高压线路1969年,车头公社龙头大队架设周屋坝至龙头街6.6千伏线路,全长3公里。1971年7月,东风水电站架设至县城10千伏线路,长11公里,当年9月底竣工,10月1日开始运行。1973年,重石公社架设新邦电站至重石圩长9公里10千伏线路,采用“二线一地制”输电方式输电。1974年5月,版石公社架设连结版石、岭东两个水轮泵电站“三线制”10千伏社内电网。此后,各公社均采用“三线制”方式架设10千伏社内电网。1978年7月,动工架设版石变电站至县城变电站之间35千伏高压线路。1979年4月竣工,全长25.46公里。先用10千伏运行,1982年4月改用35千伏运行。1985年,全县架有“三线制”10千伏线路90条,架设“二线一地制”10千伏线路9条,总长408.54公里。其中,县电网线路16条,长114.5公里;乡(场)电网线路74条,长294公里。全县计有10千伏配电变压器192台,容量12375千伏安;有主升压器24台,容量6025千伏安。
   低压线路1957年8月,县火力发电厂架设低压线路输电,线路长3公里。1960年至1962年,龙布公社上林水电站和天心公社天心圩水电站先后架设低压线路输电,线路各长1.5公里。1965年,镇岗公社石塘大队水电站架设低压线路输电至农户,供应照明用电。至1970年止,全县46座队办小水电站共架设低压线路35公里。1975年全县低压线路130公里,1980年为336公里。1985年,全县低压线路增至567.5公里,其中,县电网70公里,乡、村电网497.5公里。
   二、供电机构县供电所建于1976年9月30日。县供电所成立后,发电、供电职能分开。
   县小水电公司1984年5月9日成立。职能:加强电力生产管理,调节发电、供电和用电的矛盾。
   第三节用电一、工业用电
  1958年至1970年,县内工业依靠县火力发电厂供电,年均用电18万度。1971年10月,县东风水电站开始向县城工厂供电。1972年,全县工业用电增至58万度。随着地方工业的发展,工业用电量急剧增加。1979年,全县工业用电131万度,创产值1350万元;1985年,全县工业设备容量3840千瓦,用电254万度,创产值2810.5万元。
   二、农业用电
  1970年,县内开始使用电动加工机械加工农副产品。1975年,推广使用电动抽水机抽水灌田。1985年,全县农业用电设备容量1181千瓦,其中农副产品加工设备容量850千瓦,农用排灌设备容量331千瓦,农业用电65万度。
   三、生活用电
  1957年8月,县火力发电厂竣工投产,县内首次用电照明。1959年4月起,随着县内农村第一座小水电站建成送电,生活用电量逐年增加。1964年全县生活用电1.5万度,1970年275万度。1976年县内开始使用电视机;1982年开始以电代柴,使用电能做饭、炒菜、烧水、调温、洗衣。1985年,全县有2.8万户用电照明,占总户数的59.59%,用电349万度;有电饭煲0.13万个、电水壶0.07万个、电炒锅0.04万个、电视机0.23万台、收录机0.35万部、电风扇0.51万把、洗衣机和电冰箱0.06万台,容量合计2320千瓦,用电171万度。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安遠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安远有悠久的历史。据对地下发掘的文物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梁大同十年建县至民国期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辈为开发安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创造过灿烂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安远而奋力拼搏,创造了伟大的业绩,使昔日贫困落后的山区县,变成了今日初步繁荣昌盛的江西省林业县和赣州地区主要产粮县。安远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取得的巨大成绩,特别是在革命斗争和“四化”建设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应载入新史册,记入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