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遠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0401
颗粒名称: 一、采种
分类号: F307.2
页数: 2
摘要: 自古以来,县民有选采油茶、油桐、苦楝、乌桕、棕桐等林木种子营造经济林木的习惯。建国后,采集林木种子被列为人民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1953年,随着农村互助合作组织的发展,林木采种由农户个体采种开始转为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采种。当年,除采集油茶、油桐种子外,首次采摘马尾松种子200斤。是年,开始引进法国梧桐等绿化树种。1978年至1985年,全县共采集林木种子11.04万斤。其间,陆续引进火炬松、黑荆树、意大利杨、红花油茶、浙江杨梅和金钱松等树种。
关键词: 林业经济 林业

内容

自古以来,县民有选采油茶、油桐、苦楝、乌桕、棕桐等林木种子营造经济林木的习惯。
  建国后,采集林木种子被列为人民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1949年冬至1951年,号召农民个体采摘油茶、油桐种子营造油茶和油桐林木。1953年,随着农村互助合作组织的发展,林木采种由农户个体采种开始转为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采种。当年,除采集油茶、油桐种子外,首次采摘马尾松种子200斤。 1956年,根据“自采种、自育苗、自造林”和“造什么林、育什么苗、采什么种”的采种原则,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农民采集杉树种子1753斤、乌桕种子245斤、板栗种子886斤、按树种子53斤、油茶种子9700斤、油桐种子3000斤。
  1957年10月,县人委抽调林业职工9人,组成3个采种工作组,分别到上濂、棉地和江头等乡的12个高级农业合作社组织社员采集树种,计采集杉树球果3.5万斤、油桐种子0.08万斤、油茶种子0.85万斤。1953年至1957年,全县采集林木种子4.01万斤,其中国营林业企业采集1.55万斤(杉木种子0.72万斤、松树种子0.11万斤、油桐种子0.37万斤、乌桕种子0.05万斤、其它树种0.3万斤),农业社集体采集2.46万斤(油茶种子1.77万斤,油桐种子0.69万斤)。
  1959年,全县采集杉、松、棕桐、乌桕等林木种子5.59万斤。是年,开始引进法国梧桐等绿化树种。
  1963年,全县采集各种林木种子1.33万斤。
  1964年至1966年,全县采集林木种子23.21万斤,其中,油桐、油茶种子22万斤,各种针、阔叶树种子1.21万斤。
  1967年至1976年,全县采集林木种子23.23万斤,其中马尾松种子除用于县内育苗和1974年在县内飞播造林外,还销往外县0.03万斤。其间,引进油橄榄、杜仲、湿地松等林木树种。
  1968年,开始在孔田公社大围和上魏等大队建立松树母树林基地430亩。1975年,县林科所开始营建初级杉木嫁接种子园3亩。1976年,全县国营林场进行杉树母树选优工作,选出优良母树28株。
  1977年,全县采集林木种子5.05万斤。
  1978年11月,牛犬山林场建立初级杉木嫁接种子园,营造杉木采穗圃55.2亩。翌年,牛犬山林场初级杉木嫁接种子园营造杉树砧木林412.1亩,安子〓林场建立初级杉木嫁接种子园86亩。1981年,牛犬山林场在初级杉木嫁接种子园嫁接良种杉木1.53万株,安子〓林场初级杉木嫁接种子园嫁接良种杉树0.23万株。1983年,牛犬山林场初级杉木嫁接种子园开始采果,当年产种子27斤。1984年,牛犬山和安子〓两林场初级杉木嫁接种子园分别产种子652.5斤、119斤。
  1985年,县林业科学研究所(简称县林科所)建立一代杉木嫁接种子园800亩(当年嫁接324亩)。同年,牛犬山林场与国家林业部、江西省林业厅建立林木良种联营基地0.2万亩。
  1978年至1985年,全县共采集林木种子11.04万斤。其间,陆续引进火炬松、黑荆树、意大利杨、红花油茶、浙江杨梅和金钱松等树种。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安遠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安远有悠久的历史。据对地下发掘的文物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梁大同十年建县至民国期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辈为开发安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创造过灿烂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安远而奋力拼搏,创造了伟大的业绩,使昔日贫困落后的山区县,变成了今日初步繁荣昌盛的江西省林业县和赣州地区主要产粮县。安远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取得的巨大成绩,特别是在革命斗争和“四化”建设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应载入新史册,记入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