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业劳动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遠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0382
颗粒名称: 二、农业劳动管理
分类号: F302
页数: 2
摘要: 劳动组织 1954年至1955年,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自行组织和安排劳动力。1956年至1957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根据社员居住状况,划分生产队、组,根据生产队、组规模,适当调整安排土地等生产资料,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粮食和工副业生产。1958年秋至1961年人民公社初期,先以公社、后以生产大队为核算单位,劳动组织采用军队组织形式,设营、连、排、班,搞“大兵团作战”;开办公共食堂,集体大灶吃饭。1962年,改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劳动力基本由生产队自主安排使用,公社或生产大队开办企业需要调用生产队劳动力,需经生产队同意。1981年冬,全县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部分劳动力向林、牧、副、渔、工、商和交通运输等业转移。
关键词: 农业管理 标准体系

内容

劳动组织 1954年至1955年,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自行组织和安排劳动力。1956年至1957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根据社员居住状况,划分生产队、组,根据生产队、组规模,适当调整安排土地等生产资料,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粮食和工副业生产。1958年秋至1961年人民公社初期,先以公社、后以生产大队为核算单位,劳动组织采用军队组织形式,设营、连、排、班,搞“大兵团作战”;开办公共食堂,集体大灶吃饭。1962年,改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劳动力基本由生产队自主安排使用,公社或生产大队开办企业需要调用生产队劳动力,需经生产队同意。1981年冬,全县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部分劳动力向林、牧、副、渔、工、商和交通运输等业转移。
  [=此处为表格(表10—44 1985年安远县农村劳动力投向统计表)=] 生产责任制 1956年至1961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村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对所属生产队(组、场)先后实行包工、包产、包成本的生产责任制。1962年至1981年,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生产队划分季节性或临时性作业组,实行定额小包工,即对每项农活定出数量、质量、工时和劳动工分额,由生产组或社员包干完成。1981年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集体的耕地和其它农业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农户则按承包合同规定完成农副产品统购派购任务,上交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等集体提留资金。
  劳动计酬方法 1954年至1957年,初、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均实行劳动工分计酬制,即按照劳动者一天或完成某项农活所付出的劳动量记给工分,日积月累,年终按工分总额计算报酬。1958年冬,农村人民公社取消劳动工分计酬,实行分等工资制。1959年冬,停止执行分等工资制,恢复劳动工分计酬制。1981年起,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劳动工分计酬制自然消失。
  劳动工分计酬制的具体方法,有底分死计、底分活评、定额计酬、以产计酬和政治评分5种。底分死计,即先以1个中等劳动力出勤1天计10分为标准,评出每个人的劳动底分,再以劳动底分乘以劳动时间计算工分。底分活评,即对出勤劳动力的劳动态度、劳动技能等进行民主评议,再参照各人的底分评工记分。定额计酬,即先参照1个中等劳动力劳动1天能完成的农活数量与质量,定出各项农活的工分额,以后按劳动者完成农活的数量和质量计算工分。以产计酬,即按劳动者交给生产队的劳动产品数量和产值计算工分。政治评分,即学习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的评工记分方法,劳动者出勤一天记“0”,未出勤记个“×”,每月按个人的政治表现、劳动能力和劳动效率评定工分。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县内推行政治评分。其时强调“政治挂帅”,一些“政治表现好”、“阶级斗争觉悟高”的人往往可以多记工分。
  劳动竞赛农村人民公社每年开展不同内容的劳动生产竞赛,对获优胜的生产大队、生产队或社员个人给予精神鼓舞和一定的物质奖励。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安遠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安远有悠久的历史。据对地下发掘的文物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梁大同十年建县至民国期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辈为开发安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创造过灿烂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安远而奋力拼搏,创造了伟大的业绩,使昔日贫困落后的山区县,变成了今日初步繁荣昌盛的江西省林业县和赣州地区主要产粮县。安远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取得的巨大成绩,特别是在革命斗争和“四化”建设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应载入新史册,记入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