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畜禽疫病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遠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0347
颗粒名称: 二、畜禽疫病防治
分类号: S851
页数: 1
摘要: 清末及民国期间,县民用草药土法诊治畜禽疫病。养羊户用竹筒盛竹叶青蛇加盐水悬挂于栏内,任羊自由舔食,治疗羊病。养牛、猪户用雷公藤、大叶野樱和凸脉五味子煎水灌服,治疗牛、猪疫病;用针灸治疗牛、猪风湿、坐栏和中暑;用针刺牛舌底血管使之出血,再用食盐少许涂擦舌体,复用温水冲洗牛口腔,俗称“洗草口”,对耕牛进行健胃保健。建国后,县人民政府重视畜禽疫病防治。1978年,建立春季、秋季畜禽预防注射疫(菌)苗制度。1985年,贯彻国务院《家禽家畜防疫条例》,除继续执行“两防”制度外,开始对上市交易的仔猪进行预防注射。
关键词: 畜禽卫生 卫生检查

内容

清末及民国期间,县民用草药土法诊治畜禽疫病。养羊户用竹筒盛竹叶青蛇加盐水悬挂于栏内,任羊自由舔食,治疗羊病。养牛、猪户用雷公藤、大叶野樱和凸脉五味子煎水灌服,治疗牛、猪疫病;用针灸治疗牛、猪风湿、坐栏和中暑;用针刺牛舌底血管使之出血,再用食盐少许涂擦舌体,复用温水冲洗牛口腔,俗称“洗草口”,对耕牛进行健胃保健。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重视畜禽疫病防治。1953年,对2462头牛和263头猪进行疫病预防注射。1955年,城关镇、孔田乡、重石乡畜牧兽医所同部分农业生产合作社订立牛、猪包医合同,承包诊治牛、猪疾病。1957年3月,镇岗区流行猪丹毒,县人委组织兽医人员前往治疗。同年9月,镇岗区和城关区暴发猪瘟和仔猪副伤寒,县人委采取禁止疫区生猪出境等措施控制疫情,赣南行政公署农业处兽医站和信丰、定南等县派出兽医人员协助治疗,并对疫区生猪全部进行疫病预防注射。
  1966年春,城关镇和濂江公社试行生猪合作防治制度,实行“四包一扶助”,即包医疗、包药品、包防疫、包阉割和对经治疗无效生猪死亡的畜主适当赔偿扶助。1976年,县内普遍实施畜病合作防治制度。后由于服务措施跟不上,群众不愿意接受,于1979年停止实施。
  1978年,建立春季、秋季畜禽预防注射疫(菌)苗制度(简称“两防”制度)。
  1979年,共大安远分校师生应用电针麻醉,做猪气管切开术和瘤胃切开术成功。随后,在全县推广电针和九路针治疗猪、牛疾病新技术。
  1984年,生猪春季疫病预防注射率达86.4%,秋季预防注射率达78.2%。是年,县兽医站以濂江乡碛角村为鸡瘟防疫试点村,鸡死亡率被控制在10%以下。
  1985年,贯彻国务院《家禽家畜防疫条例》,除继续执行“两防”制度外,开始对上市交易的仔猪进行预防注射。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安遠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安远有悠久的历史。据对地下发掘的文物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梁大同十年建县至民国期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辈为开发安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创造过灿烂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安远而奋力拼搏,创造了伟大的业绩,使昔日贫困落后的山区县,变成了今日初步繁荣昌盛的江西省林业县和赣州地区主要产粮县。安远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取得的巨大成绩,特别是在革命斗争和“四化”建设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应载入新史册,记入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