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民地方武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遠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025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人民地方武装
分类号: E158.9
页数: 4
摘要: 人民地方武装
关键词: 中国军队 武装力量

内容

一、十九纵队
  1928年秋由安远县茶梓圩赤卫队和信丰县金鸡、新田赤卫队联合组建。纵队长蓝广孚,党代表钟文亮。1929年春,在茶梓圩与国民党军发生遭遇战,蓝广孚牺牲,队伍被打散。
   二、安远赤卫队·安远游击大队
  1928年冬,中共安远县执委会在濂江组建安远赤卫队,罗贵波任队长。1929年1月,安远赤卫队进驻大坝头仰天湖,改编为安远游击大队,30多人枪,罗贵波任大队长,杜隆奎任副大队长。同年7月,安远游击大队改编为二十三纵队。
   三、二十三纵队
  1929年7月由安远游击大队改编而成,下辖3个大队,谢育山、张文焕先后任纵队长,杜隆奎先任党代表后任政治委员。1930年5月,二十三纵队发展至300多人枪,编为4个大队。是年7月下旬,二十三纵队奉命开赴兴国,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二军。
   四、安远独立营
  1930年8月组建,拥有300多人枪,陈炳南任营长。同年11月初扩编为独立团。
   五、安远独立团
  1930年11月初由安远独立营扩编而成,叶凤山任团长。同月底,开赴信丰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五军。
   六、新编安远独立营
  1930年12月由各区赤卫队合编而成,营长刘汉朝,政治委员赖声钦。1932年1月,扩编为新编安远独立团。
   七、新编安远独立团
  1932年1月由新编安远独立营扩编而成,团长刘汉朝、政治委员郑永和。1932年3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三师第七团。
   八、安远赤卫军
  1932年冬组建,下辖天心、龙布、重石、版石、沙含、车头、教塘、龙安8个区赤卫团,在编人员3200余人。同时,在赤卫军中组建模范师,下辖各区赤卫团模范营。薛寿荣任师长,陈侃任政治委员,全师2000余人。1933年8月,安远模范师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二师。
   九、安远模范少年先锋队
  1932年秋吸收18岁至23岁青年组建,下辖5个连,有520人。1933年6月被打散。
   十、安远游击挺进队
  1934年10月组建,又称安(远)(定)南游击队,有20余人,队长杜慕南。1935年5月,杜慕南被捕,安远游击挺进队停止活动。
   十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安远县大队
  1949年11月抽调解放军二七支队部分干部、战士为骨干组建而成,下辖2个连和5个区中队,174人,担负全县剿匪和维护社会治安的任务。1952年5月,部队精简整编,县大队撤销。
   [=此处为表格(表9-2县大队主官名录)=]十二、县人民武装支队部、人民武装部和兵役局
  1950年12月成立县人民武装支队部,下辖7个区民兵大队部,负责全县民兵和兵役工作。1951年7月,县人民武装支队部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安远县人民武装部(简称县人武部),区民兵大队部改称区人民武装部(简称区人武部)。县人武部设军事股和政工股,区人武部设部长、参谋和干事各1名。1954年9月,县人武部改称县兵役局,区人武部撤销。县兵役局设组织动员科、征集科、预备役军官科、统计科和民兵科,编制员额30人;各区设武装助理员1人。1958年下半年,县兵役局精简整编,撤销组织动员科、征集科、预备役军官科、统计科和民兵科,设立军事科和政工科,编制员额减为15人。1960年1月,县兵役局复称县人武部,设军事科和政工科。1977年4月,增设后勤科。1981年,后勤科撤销。
   [=此处为表格页(表9—3安远县人民武装支队部、人武部和兵役局主官名录)=]十三、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江西省总队安远县内卫中队
  1949年9月组建安远县中队。1951年9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安远县公安队。1955年8月易名为安远县人民警察队(简称县民警队),1963年3月改称县公安队,1966年6月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西省安远县中队,1976年3月改称江西省安远县公安局人民武装警察中队。1982年6月改编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江西省总队安远县内卫中队(简称县中队)。县中队实行义务兵役制,担负看守监犯和维护社会治安的任务。
   十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江西省安远县消防中队
  1976年3月组建安远县公安局消防中队,实行义务兵役制。1983年1月,改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江西省安远县消防中队(简称县消防队)。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安遠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安远有悠久的历史。据对地下发掘的文物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梁大同十年建县至民国期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辈为开发安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创造过灿烂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安远而奋力拼搏,创造了伟大的业绩,使昔日贫困落后的山区县,变成了今日初步繁荣昌盛的江西省林业县和赣州地区主要产粮县。安远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取得的巨大成绩,特别是在革命斗争和“四化”建设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应载入新史册,记入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