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社会福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遠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0153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社会福利
分类号: D632.1
页数: 1
摘要: 社会福利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社会福利

内容

一、福利事业机构养济院与普济老人堂明洪武初年,知县李玉在县城西门外教场建养济院,收养鳏寡老人。清乾隆元年(1735年),养济院改名为普济老人堂。
   救济院与新安远广慈博爱院民国27年(1938年)4月,普济老人堂改称救济院。民国32年,救济院迁至永安乡西霞山三官庙。民国33年2月,改称新安远广慈博爱院。民国35年1月,复称救济院。下设安老所、育婴所、习艺所。当年收容老人46人、儿童17人、习艺人员36人。建国后,1950年4月,县人民政府对救济院的滞留人员进行安置,遣送回乡20人,安排劳动就业13人。救济院撤销。
   社会敬老院1958年,民政局兴办天台山、龙布、版石、车头、孔田5所社会敬老院,入院老人205人。至1985年止,社会敬老院发展到18所,入院老人达277人。老人口粮和生活费用由所在地乡人民政府负责供给。各敬老院均配有院长和服务员。院内开展一些老人力所能及的种养加工活动,收入归集体所有,改善老人生活。
   二、福利生产民国35年,救济院组织入院鳏寡老人种植蔬菜和制作麻草鞋,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建国后,1957年12月,城关镇成立烈军属和贫民生产委员会,组织烈军属和老弱贫民开办商店和麻绳厂,增加烈军属和老弱贫民的收入。
  1959年,县民政局开办福利水泥厂和砖瓦厂。职工33人,其中烈、军属4人,非烈、军属盲人5人。当年产值9148元。1961年,因产品质次价高,麻绳厂、水泥厂和砖瓦厂先后撤销。1962年,烈、军属商店撤销。
  1965年8月,组织2名盲人医生在民政局招待所院内开设按摩诊所,开展按摩有偿服务。1967年,按摩诊所并入安远县中医院。
  1973年8月,城关福利厂开业,生产鞋帽、粉笔等产品。职工9人,其中残疾人员3人。后因产品滞销,于1975年春停办。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安遠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安远有悠久的历史。据对地下发掘的文物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梁大同十年建县至民国期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辈为开发安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创造过灿烂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安远而奋力拼搏,创造了伟大的业绩,使昔日贫困落后的山区县,变成了今日初步繁荣昌盛的江西省林业县和赣州地区主要产粮县。安远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取得的巨大成绩,特别是在革命斗争和“四化”建设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应载入新史册,记入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