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口分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遠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005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人口分布
分类号: C92
页数: 3
摘要: 城乡人口分布 民国31年(1942年)9月,街坊镇有2277人,占全县人口的2.38%;乡村有93546人,占全县人口的97.62%。民国32年9月,街坊镇2902人,占全县人口的2.78%;乡村101513人,占全县人口的97.22%。民国36年8月,昕山镇3442人,占全县人口的3.2%;乡村104113人,占全县人口的96.8%。民国37年10月,昕山镇3444人,占全县人口的3.19……
关键词: 人口分布 人口变动

内容

城乡人口分布 民国31年(1942年)9月,街坊镇有2277人,占全县人口的2.38%;乡村有93546人,占全县人口的97.62%。民国32年9月,街坊镇2902人,占全县人口的2.78%;乡村101513人,占全县人口的97.22%。民国36年8月,昕山镇3442人,占全县人口的3.2%;乡村104113人,占全县人口的96.8%。民国37年10月,昕山镇3444人,占全县人口的3.19%;乡村有104482人,占全县人口的96.81%。
   1954年,城关镇5187人,占全县人口的4.05%;乡村122582人,占全县人口的95.95%。1964年7月1日第二次人口普查,城关镇5583人,占全县人口的3.75%;公社、场143202人,占全县人口的96.25%。1982年7月1日第三次人口普查,城关镇13536人,占全县人口的5.31%;公社、场241168人,占全县人口的94.69%。1985年,欣山镇15226人,占全县人口的5.72%;乡村250797人,占全县人口的94.28%。
   二、地域人口分布 安远地域习惯划分为南、中、北三片。民国31年9月,南片(龙泉乡、太平乡、新田乡、平安乡)人口占全县人口的24.26%,中片(街坊镇、永安乡、古田乡、修田乡、濂江乡、上濂乡、车头乡、新龙乡、江头乡、龙头乡、版石乡)人口占全县人口的39.6%;北片(重石乡、心怀乡、天心乡、固营乡、长河乡、长沙乡、五龙乡、桂林乡)人口占全县人口的36.14%。民国32年9月,南片4乡人口占全县人口的24.3%,中片10乡1镇人口占全县人口的37.1%,北片8乡人口占全县人口的38.6%。民国36年8月,南片5乡(增凤山乡)人口占全县人口的23.72%,中片10乡1镇人口占全县人口的36.98%,北片8乡人口占全县人口的39.3%。民国37年10月,南片5乡(龙泉乡、正气乡、新田乡、平安乡、凤山乡)人口占全县人口的23.76%,中片10乡1镇(永安乡、古田乡、修田乡、濂江乡、上濂乡、车头乡、新龙乡、江头乡、龙头乡、版石乡、昕山镇)人口占全县人口的37.32%,北片8乡(重石乡、心怀乡、天心乡、固营乡、长河乡、长沙乡、五龙乡、桂林乡)人口占全县人口的38.92%。
   1954年,南片(镇岗区、太平区)人口占全县人口的27.15%,中片(城关区、车头区、版石区)人口占全县人口的46.36%,北片(天心区、龙布区)人口占全县人口的26.49%。1964年7月1日第二次人口普查,南片(孔田公社、鹤子公社、镇岗公社、凤山公社)人口占全县人口的26.04%,中片(濂江公社、车头公社、江头公社、版石公社、高云山综合垦殖场、城关镇)人口占全县人口的39.77%,北片(重石公社、天心公社、心怀公社、长沙公社、龙布公社、长河公社、双芫公社、塘村公社)人口占全县人口的34.19%。1982年7月1日第三次人口普查,南片(鹤子公社、孔田公社、镇岗公社、新田公社、凤山公社)人口占全县人口的26.14%,中片(濂江公社、车头公社、江头公社、高云山综合垦殖场、城关镇)人口占全县人口的30.77%,北片(版石公社、重石公社、天心公社、〓坑公社、长沙公社、龙布公社、浮槎公社、双芫公社、塘村公社)人口占全县人口的43.09%。1985年,南片(凤山乡,镇岗乡、新园乡、孔田乡、鹤子乡)人口占全县人口的25.96%,中片(欣山镇、濂江乡、车头乡、新龙乡、高云山乡、江头乡)人口占全县人口的30.89%,北片(塘村乡、浮槎乡、双芫乡、龙布乡、长沙乡、天心乡、重石乡、蔡坊乡、〓坑乡、版石乡)人口占全县人口的43.15%。
   三、人口密度 民国28年全县人口密度为37人/平方公里。民国29年为35人/平方公里。
   [=此处为表格(表3—5 民国36年8月安远县乡镇人口密度比较表)=] 单位:人、人/平方公里 [=此处为表格(表3-6 1949年至1985年安远县人口密度分年比较表)=] 单位:人/平方公里 [=此处为表格(表3—7 1985年安远县乡镇人口密度比较表)=] 单位:人、人/平方公里 第三节 人口变动 一、自然变动 民国30年(1941年)1月至3月,全县出生643人,死亡659人,出生率6.71‰,死亡率6.88‰,自然增长率—0.17‰;4月至6月,出生513人,死亡589人,出生率5.36‰,死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安遠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安远有悠久的历史。据对地下发掘的文物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梁大同十年建县至民国期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辈为开发安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创造过灿烂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安远而奋力拼搏,创造了伟大的业绩,使昔日贫困落后的山区县,变成了今日初步繁荣昌盛的江西省林业县和赣州地区主要产粮县。安远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取得的巨大成绩,特别是在革命斗争和“四化”建设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应载入新史册,记入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