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口分布与变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遠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0054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人口分布与变动
分类号: C92
页数: 9
摘要: 明、清时期,县署只做赋役收征的户口编审,未做实际人口调查统计,故旧志所载安远户口数只是赋役收征户口数,不是实际的人口数。
关键词: 人口分布 人口自然变动

内容

明、清时期,县署只做赋役收征的户口编审,未做实际人口调查统计,故旧志所载安远户口数只是赋役收征户口数,不是实际的人口数。
  据明嘉清《赣州府志》载,宋绍兴年间(1131年至1162年),安远县有主户11913户,44633人;客户2665户,5014人。淳熙年间(1174年至1189年)有主户3772户,27351人;客户1650户,2804人。宝庆年间(1225年到1227年),主户8141户,17281人;客户1016户,2210人。
  元代户口数缺考。
  [=此处为表格(表3—1 明代安远县部分年份户口比较表)=] 单位:户、人 [=此处为表格(表3—2 清代安远县部分年份户口比较表)=] 单位:户、口根据民国《江西通志稿》载,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安远县实有户数为39165户,人口为180714人;嘉庆十七年(1812年),实有40495户,188159人;道光元年(1821年),有42944户,190108人;咸丰元年(1851年),50163户,186721人;同治八年(1869年),50175户,186821人。
  [=此处为表格(表3-3 民国期间安远县几个年份人口比较表)=] 单位:户、人 [=此处为表格(表3—4 建国后1949年至1985年安远县人口比较表)=] 单位:户、人第二节人口分布一、城乡人口分布民国31年(1942年)9月,街坊镇有2277人,占全县人口的2.38%;乡村有93546人,占全县人口的97.62%。民国32年9月,街坊镇2902人,占全县人口的2.78%;乡村101513人,占全县人口的97.22%。民国36年8月,昕山镇3442人,占全县人口的3.2%;乡村104113人,占全县人口的96.8%。民国37年10月,昕山镇3444人,占全县人口的3.19%;乡村有104482人,占全县人口的96.81%。
  1954年,城关镇5187人,占全县人口的4.05%;乡村122582人,占全县人口的95.95%。1964年7月1日第二次人口普查,城关镇5583人,占全县人口的3.75%;公社、场143202人,占全县人口的96.25%。1982年7月1日第三次人口普查,城关镇13536人,占全县人口的5.31%;公社、场241168人,占全县人口的94.69%。1985年,欣山镇15226人,占全县人口的5.72%;乡村250797人,占全县人口的94.28%。
  二、地域人口分布安远地域习惯划分为南、中、北三片。民国31年9月,南片(龙泉乡、太平乡、新田乡、平安乡)人口占全县人口的24.26%,中片(街坊镇、永安乡、古田乡、修田乡、濂江乡、上濂乡、车头乡、新龙乡、江头乡、龙头乡、版石乡)人口占全县人口的39.6%;北片(重石乡、心怀乡、天心乡、固营乡、长河乡、长沙乡、五龙乡、桂林乡)人口占全县人口的36.14%。民国32年9月,南片4乡人口占全县人口的24.3%,中片10乡1镇人口占全县人口的37.1%,北片8乡人口占全县人口的38.6%。民国36年8月,南片5乡(增凤山乡)人口占全县人口的23.72%,中片10乡1镇人口占全县人口的36.98%,北片8乡人口占全县人口的39.3%。民国37年10月,南片5乡(龙泉乡、正气乡、新田乡、平安乡、凤山乡)人口占全县人口的23.76%,中片10乡1镇(永安乡、古田乡、修田乡、濂江乡、上濂乡、车头乡、新龙乡、江头乡、龙头乡、版石乡、昕山镇)人口占全县人口的37.32%,北片8乡(重石乡、心怀乡、天心乡、固营乡、长河乡、长沙乡、五龙乡、桂林乡)人口占全县人口的38.92%。
  1954年,南片(镇岗区、太平区)人口占全县人口的27.15%,中片(城关区、车头区、版石区)人口占全县人口的46.36%,北片(天心区、龙布区)人口占全县人口的26.49%。1964年7月1日第二次人口普查,南片(孔田公社、鹤子公社、镇岗公社、凤山公社)人口占全县人口的26.04%,中片(濂江公社、车头公社、江头公社、版石公社、高云山综合垦殖场、城关镇)人口占全县人口的39.77%,北片(重石公社、天心公社、心怀公社、长沙公社、龙布公社、长河公社、双芫公社、塘村公社)人口占全县人口的34.19%。1982年7月1日第三次人口普查,南片(鹤子公社、孔田公社、镇岗公社、新田公社、凤山公社)人口占全县人口的26.14%,中片(濂江公社、车头公社、江头公社、高云山综合垦殖场、城关镇)人口占全县人口的30.77%,北片(版石公社、重石公社、天心公社、〓坑公社、长沙公社、龙布公社、浮槎公社、双芫公社、塘村公社)人口占全县人口的43.09%。1985年,南片(凤山乡,镇岗乡、新园乡、孔田乡、鹤子乡)人口占全县人口的25.96%,中片(欣山镇、濂江乡、车头乡、新龙乡、高云山乡、江头乡)人口占全县人口的30.89%,北片(塘村乡、浮槎乡、双芫乡、龙布乡、长沙乡、天心乡、重石乡、蔡坊乡、〓坑乡、版石乡)人口占全县人口的43.15%。
  三、人口密度民国28年全县人口密度为37人/平方公里。民国29年为35人/平方公里。
  [=此处为表格(表3—5 民国36年8月安远县乡镇人口密度比较表)=] 单位:人、人/平方公里 [=此处为表格(表3-6 1949年至1985年安远县人口密度分年比较表)=] 单位:人/平方公里 [=此处为表格(表3—7 1985年安远县乡镇人口密度比较表)=] 单位:人、人/平方公里第三节人口变动一、自然变动民国30年(1941年)1月至3月,全县出生643人,死亡659人,出生率6.71‰,死亡率6.88‰,自然增长率—0.17‰;4月至6月,出生513人,死亡589人,出生率5.36‰,死亡率6.16‰,自然增长率—0.8‰;7月至9月,出生457人,死亡589人,出生率43‰死亡率6.19‰,自然增长率—1.39‰;10月至12月,出生462人,死亡547人,出生率4.88‰,死亡率5.77‰,自然增长率—0.89‰。
  民国31年10月至12月,出生182人,死亡343人,出生率1.94‰,死亡率3.66‰,自然增长率—1.72‰。民国32年1月至3月,出生264人,死亡250人,出生率2.58‰,死亡率2.44‰,自然增长率0.14‰;7月至9月,出生346人,死亡526人,出生率3.31‰,死亡率5.04‰,自然增长率—1.73‰。
  民国38年1月,出生219人,死亡149人,出生率2.02‰,死亡率1.37‰,自然增长率0.65‰;4月,出生270人,死亡283人,出生率2.49‰,死亡率2.61‰,自然增长率—0.12‰。
  [=此处为表格(表3—8 1950年至1985年安远县出生、死亡人口比较表)=] 二、迁移变动民国30年1月至3月,迁入180户,239人(女78人);迁出99户,584人(女180人)。4至6月,迁入24户,112人(女41人);迁出37户,269人(女91人)。7月至9月,迁入11户,43人(女22人);迁出71户,577人(女236人)。10月至12月,迁入19户,90人(女44人);迁出46户,319人(女136人)。
  民国31年1月至3月,迁入32户,325人(女132人);迁出113户,649人(女245人)。7月至9月,迁入20户,91人(女56人);迁出35户,145人(女88人)。10月至12月,迁入15户,36人(女20人);迁出16户,45人(女21人)。
  民国33年1月至3月,迁入50户,160人(女75人);迁出43户,135人(女62人)。7月至9月,迁入2031户,12999人(女5961人);迁出2033户,10975人(女4460人)。
  [=此处为表格(表3-9 1950年至1985年安远县几个年份人口迁移变动情况表)=] 单位:人三、社会变动政域变迁带来人口变动。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全县有人户818户,人口数2791人。隆庆三年(1569年),大石、小石和伯洪3堡划入定南县,万历四年(1576年),析黄乡等15堡设长宁县,全县人口数减少。万历十一年,全县人户551户,人口数减为1681人。
  清中叶至民国初期,战乱迭起,人口所增无几。道光元年(1821年),全县190108人。民国5年,全县193854人。道光元年至民国5年的95年中,才增加3746人。1931年至1933年6月,安远县属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1933年6月,国民党军队占据安远县,对安远县人民进行屠杀,致使县内人口锐减。1931年,全县175720人,1935年减至116062人。
  民国33年4月,日本侵略军发动打通中国南、北大陆交通线战役,即豫湘桂战役。7月至9月,广东省等地难民大量涌入县内,计迁入2031户、12999人。县内人口同时迁往外县外省,计迁出2033户、10975人。
  1957年至1959年,全县死亡人口年平均数为1568人。1960年,全县死亡人口上升为3352人。1961年至1963年,随着国民经济形势的好转,死亡人口年平均数下降为1569人。1979年至1985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死亡人口年平均数降至1389人。
  第四节人口源流·姓氏一、人口源流据尚存的姓氏族谱记载,居住在县境内人群的先民,大部分是从宋、元时起陆续由北方迁入的客籍人。其中,有的是顺迁至安远的,即从北方直接徙居于雩都、宁都、信丰、兴国等县,再迁入安远县,或先迁至江西省北部或中部,于明、清时再南迁至安远县。有的是倒迁至安远县的,即南迁时进入赣南后,继续南迁至闽西、粤东和粤北一带,其后裔在明、清时期又从福建、广东倒迁回安远。
  县内几个姓氏迁徙情况如下: 顺迁型定居于县城和濂江乡等地的唐姓,望出晋昌(今山西省定襄县)和晋阳(今山西省大原市南晋源镇),自南京市石子巷迁入江西省雩都县仁风,再迁入安远县,在安远县已居住28代。欧阳姓,望出渤海(今河北省内),自江西省吉水县迁入安远县,在安远县已居住24代。杜姓,望出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南宋时自江西省泰和县徙入安远县,在安远县已居住32代。
  定居于鹤子乡的郭姓,是唐朝名相郭子仪的后裔,望出太原(今山西省中部),自江西省信丰县徙入安远县鹤子阳嘉寨,在安远县已居住26代。
  定居于双芫乡等地的朱姓,望出沛国(今安微省淮河以北,西肥河以东一带)。
  定居于浮槎乡等地的廖姓,望出巨鹿(今河北省白洋淀一带)。
  定居于濂江乡、孔田乡等地的孙姓,望出富春(今浙江省富阳县),自江西省宁都县徙入安远县,在安远县已居住26代。张姓,望出南阳(今河南省内)和沛国。
  定居于车头乡等地的丁姓,望出济阳(今河南省兰考县和山东省东明县一带)。
  定居于镇岗乡、长沙乡等地的钟姓、陈姓,望出颍川(今河南省登封县和宝丰县一带),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自江西省兴国县徙入安远县。
  定居于濂江乡和凤山乡等地的赖姓,望出颍川(今河南省登封县和宝丰县一带),唐天祐年间自江西省宁都县徙入安远县,在安远县已居住31代。
  倒迁型定居于孔田乡的叶姓,望出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自广东省兴宁县徙入安远县,在安远县已居住21代。李姓,望出陇西(今甘肃省内),自江西省寻乌县徙入安远县,在安远县已居住23代。魏姓,望出巨鹿(今河北省白洋淀一带)和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自江西省寻乌县徙入安远县,在安远县已居住24代。
  定居于车头乡和镇岗乡等地的刘姓,望出彭城(今山东省微山县,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沛县、邳县和安微省濉溪县一带)、弘农(今河南省和陕西省内),自广东省兴宁县徙入安远县,在安远县已居住38代。
  定居于塘村乡等地的尧姓,望出上党(今山西省内),自广东兴宁县徙入安远县,在安远县已居住29代。
  定居于濂江乡等地的薛姓,望出河东(今山西省沁水县和霍山县一带),自福建省上杭县徙入安远县。
  定居于新园乡和濂江乡等地的龚姓,望出武陵(今湖南省内),自福建省迁入寻乌县,再徙入安远县,在安远县已住34代。
  定居于孔田乡、新园乡和濂江乡等地的黄姓,望出江夏(今湖北省境内),自广东省龙川县徙入安远县。在安远县已住22代。
  二、姓氏宋、元以来,随着客籍人口的增加,县内姓氏逐渐增多。至1985年止,全县已有168个姓氏(如有遗漏,待后补记)。
  [=此处为表格(表3—10 1985年安远县姓氏表)=] 第二章人口构成第一节年龄构成一、年龄构成的基本状况民国36年(1947年)12月,全县107754人,其中,未满1岁至14岁有39094人,15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安遠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安远有悠久的历史。据对地下发掘的文物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梁大同十年建县至民国期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辈为开发安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创造过灿烂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安远而奋力拼搏,创造了伟大的业绩,使昔日贫困落后的山区县,变成了今日初步繁荣昌盛的江西省林业县和赣州地区主要产粮县。安远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取得的巨大成绩,特别是在革命斗争和“四化”建设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应载入新史册,记入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