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植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遠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0041
颗粒名称: 第六章 植被
分类号: Q948.15
页数: 2
摘要: 县域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水、热条件优越,森林植被组成丰富,热带性树种多。1979年森林覆盖率达60.68%,1985年达61.06%,高于全国(12.7%)、全省(36.64%)的森林覆盖率。
关键词: 地被植物 地衣生态学

内容

县域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水、热条件优越,森林植被组成丰富,热带性树种多。1979年森林覆盖率达60.68%,1985年达61.06%,高于全国(12.7%)、全省(36.64%)的森林覆盖率。
  暖性常绿针叶林县内主要有马尾松林和杉树林。马尾松林分立木层(乔木层)和下木层(灌木层)。立木层乔木以马尾松为主。常间生青冈、苦楮、红楠、木荷等;下木层植被较多,有算盘子、乌药、杜鹃花、石斑木和箬竹等。杉木林因受长期采伐利用,天然杉树群落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已不存在,杉树逐渐演变为常绿阔叶林的伴生树种,与马尾松和各种阔叶树形成针阔混交林。
  暖性针阔叶混交林山脊和向阳坡地以马尾松、木荷为主建群种,山谷和阴坡以杉木、甜槠、钩栲、油衫、南酸枣和毛竹为主建群种。
  常绿阔叶林是县内地带性植被。常见的立木层林有丝槠栲林、钩栲林、南岭栲林、罗浮栲林、甜槠林、米槠林、铁椆林、红楠林、美叶柯林、木荷林、东京白克木林和薯豆林,下木层主要以山茶、杜鹃、乌饭木、栀子、虎刺和草珊瑚等灌木组成,层外植物有藤黄檀、大血藤、木通、湖北羊蹄甲和小叶买麻藤等木质大藤本植物。树皮附生植物有攀缘星藤、石檞、石仙桃、石菖蒲和苔藓等。
  落叶阔叶林常见的立木层林有枫香林、泡桐林、拟赤杨林和紫树林等,呈小斑块状镶嵌于常绿阔叶林中。下木层多为常绿阔叶灌木。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多为甜槠、苦槠、乌楣栲、薯豆等常绿树种与椴树、檫树、械树、拟赤杨、枫香等落叶树混交组成立木层,下木层有马银花、鹿角杜鹃、广东紫珠等灌木。
  竹林有毛竹林、苦竹林、紫竹林、实心竹林、观音竹林、方竹林、箬竹林和人面竹林等。天然纯竹林极少,多与常绿阔叶乔灌木组成混交林。
  山顶矮林在海拔800米以上山顶,多由鹿角杜鹃、猴头杜鹃、洋桐、南五加和花楸等灌木组成。
  草本植被暖性常绿针叶林下草本植物有芒箕、地稔和阴行草等。常绿阔叶林下草本植物有狗脊、山姜、淡竹叶、重楼、华南紫箕和金毛狗等。落叶阔叶林下草本植物有海金砂、乌毛蕨、淡竹叶和麦冬等。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下草本植物有狗脊、淡竹叶和仙鹤草等。山顶矮林草本植物主要有画眉草、藜芦、紫花和紫菀等。
  第二节人工林植被人工造林以杉木和马尾松为主要造林树种。1960年起,成片营造杉树与马尾松混交林,杉木与樟树、檫木、泡桐、紫树等阔叶林,马尾松与木荷、火力楠等阔叶树的针阔叶混交林。1980年起,成片营造以湿地松为主要树种的针叶林,檫树、紫树、泡桐、意大利黑杨、南酸枣等阔叶林,油茶、油桐、板粟、柑桔、黑荆树、油橄榄和桃、李、梅、橙等阔叶经济林,毛竹林及居民房前屋后的硬头黄竹林等。1985年,人工林植被为森林植被总面积的1/7。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安遠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安远有悠久的历史。据对地下发掘的文物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梁大同十年建县至民国期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辈为开发安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创造过灿烂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安远而奋力拼搏,创造了伟大的业绩,使昔日贫困落后的山区县,变成了今日初步繁荣昌盛的江西省林业县和赣州地区主要产粮县。安远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取得的巨大成绩,特别是在革命斗争和“四化”建设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应载入新史册,记入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