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抗击日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彭泽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355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抗击日军
分类号: E289
页数: 3
页码: 364-366
摘要: 本文介绍了彭泽县在民国时期发生的军事事件,包括马当要塞保卫战、反攻定山、杵山防御战、黄土港阻击战、攻打望夫山和智取望夫山等。这些事件反映了当时国共两党军队的英勇斗争,以及他们在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方面所取得的胜利。
关键词: 彭泽县 抗击日军 日军暴行

内容

马当要塞保卫战 马当山,险峻嵯峨,与上游的小孤山夹束江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当局,将江苏的江阴,江西的马当,湖北的田家镇三处,列为大要塞。并从这年秋季幵始,由江西省江防委员会修筑马当要塞,凿沉木船一千余艘,修筑三级炮台,第一级在马当矶头,第二级在马当山腰,第三级在马当山 顶。
  民国27年(1938)6月,江防总司令刘兴委派李韫珩为马当守备区指挥官,指挥
  53师、146师和167师的499旅及马当要塞司令部所部,53师师长王锡涛兼任马当要塞司令,另配备海军陆战队、炮兵团。整个守备区拥有兵力约3万余人。任务是固守香山、黄栗术阵地,并派一团兵力布置栗华阳、望江,以攻击日军的登陆部队,掩护要塞核心,防出敌舰突入。
  同年6月13日,下游的安庆失陷,日军溯江而上,知中国军队有备,未敢轻犯, 仅以小汽艇沿江骚扰窥探。25日,敌乘大风雨之机,集结军舰数十艘,步兵千余人, 潜在香口附近的黄山登陆,旋窜至张公矶附近。江防守备部队英勇抵抗,激战终日;敌一面在华阳、黄山山麓设炮兵阵地,居高临下,向马当轰击;一面以汽艇冲入国民政府军水雷区进行扫雷。国民政府军炮兵猛击敌舰,当即击沉4艘、伤2艘、浴血奋战一昼夜,敌最后施放毒瓦斯,国民政府军伤亡十分之七,张公矶遂沦于敌手,马当要塞即失去屏障,陷敌包围之中。26日正午一马当 要塞及马当镇遂告陷落,次日县城亦陷。
  马当要塞保卫战,国民政府军中下级官兵县有高度爱国热忱,以劣势装备、勇抗强敌、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可歌可泣。但高级指挥官庸懦无能,马当守备区指挥官李韫珩,接到香口驻军飞送的关于敌人在香口登陆的紧急报告之后,漫不经心,认为“非敌人,系友军”;又在战火纷飞之际,抽调两个团的中下级军官脱离部队,去办保甲训练班,致临战时无人指挥。167师师长薛蔚英畏缩不前,拒不率部赴县担任沿江警戒。国民政府军武器,曾经顾问团检査,机枪、迫击炮全如废铁,步枪能用者仅半数。
  反攻定山 民国29年3月16日,国民政府军147师878团向盘锯在定山的日军进行反攻(当时师部驻鄱阳县谢家滩,团部驻本县湖西乡许家坝)。在民众的支援下,国民政府军英勇杀敌。一举攻上定山,日军伤亡惨重,3名日军被活捉。18 日黎明,日军纠集陆海空三军向定山反扑,国民政府军坚 持至下午4时许,始撤离定山。
  杵山防御战 民国29年3月27日晚7时许,天气阴雨,日军趁机偷渡太泊湖,袭击国民政府军杵山防地,经防守的县自卫大队第二中队发觉,开枪阻击。激战约两小时,将敌击退。
  黄土港阻击战 民国29年5月21日, 日军步骑炮兵联合部队,藉飞机掩护,分3路进攻黄土港。事先,县自卫大队副大队长率第二中队之二分队于清晨4时即赴升冠岭防堵,第二中队长率一分队赴傅家店防堵。至5时,敌步骑500余名向升冠岭进犯,以小钢炮猛攻,副大队长率部任山还击,奋勇抵抗。敌机以机枪扫时,因众寡悬殊,伤亡过重,遂退守豪猪垄。第二中队长所率士兵因敌机低飞掩护,三面受敌,突围时仅剩士兵13名。6月 20日日军千余再向黄土岭进扰。21日,陷县府所在地黄士港,折向庙前街。22日,敌退驻太平关,花尖山一 线,另一路日军300人由方家店、经上土岭,项家山退往县城,国田政府军147师在项家山伏击日军,毙敌50余名,俘敌2名。同年,所经之处,一片焦土。
  攻打望夫山 民国29年6月30日晚, 国民政府军147师439旅,会同148师887团2营向太平关望夫山的日军据点袭击,击毙敌中队长高桥一名,敌兵50名,伤敌100余名。日军不甘心失败,再度攻陷庙前街,以图报复,焚烧屠掠,更达疯狂地步。
  黄土岭两歼敌酋 民国29年12月2日,日军驻以城的浮村部队长率队进犯在黄土岭前沿阵地被击毙,由塔本大尉代理,继续进犯。是日,在原地遭歼,塔本阵亡。继由塔下大尉代理,不敢再犯。
  智取望夫山 民国34年4月3日,新四军江南挺进支队长商群,派机智勇敢的农民王火印上望夫山侦探敌情,得悉山上日军人数不多,但与湖口花尖山、县境芙蓉墩、
  石涧桥等据点的日伪军,互为椅角,联系密切,不可力攻,只能智取。
  商群抓住日军强派附近村庄民众上山修筑工事之机,组织十几个健壮战士扮作“苦力”,由王火印带领上山。l在此之前,商群派一连人控制花尖山、芙蓉墩、石涧桥等处日伪军,切断他们的援路。并命令上山“苦 力”先把电话线剪断,听王火印喊:“挖深些” 的口令,即动手歼敌。
  山上6名日军,3名在外面监工,1名在炮楼电看守机枪,2名在厨房里洗澡。少顷,王火印发现炮楼里看守机枪的日军离去,即喊:“挖深些”,几个战士挥锄挖倒了3个监工的日军,王火印纵身跃进炮楼,夺取机枪。日军奔窜上楼,王火印忙用机枪将敌击毙。厨房里两个洗澡的日军,被事先安排好的“苦力”打死一个;另一个负伤逃窜下山,躲在大塘魏村的一个老白一姓家里。新四军跟踪追捕,群众献计说:“鬼子还是要来的,不如止他逃走,做个假人情哄骗他们。” 第二天,大批日军来了,负伤逃击的日军向敌酋报告说:“良民的,顶好!顶好!”村民遂免遭屠杀。
  日机触山坠落 民国32年11月14日上午8时,安徽方向窜来敌机一架(其番号系五七受信机),在本县第四区复兴乡的柳墅下一盘旋数次后,即窜往该乡第七保的鸡笼王村,因雾迷触山坠落,敌驾驶员1名,当场毙命。县府派员将敌驾驶员皮衣1套,相片1张,机枪1挺,收音机1架,子弹数百发,连同敌机残骸及各种要件运回县府,转交第三战区司令部。
  盟机炸机日舰 民国33年2月14日,盟军飞机军太机乡八号坪上空,炸毁停泊在该处江中舰-艘。舰上满载汪伪储备银行纸币,除烧毁外,由当地人民配合新四军全部取去补给军需。8月16日下午3时许, 盟机3架在城内投硫磺弹11枚,毀敌占房屋数间。又在江边投弹1枚、炸毁日舰1艘,民船2只,船内装载的敌武器弹药全被炸沉。
  盟机击落日机 民国33年9月2日,日机4架,在城郊上空与盟机2架发生空战,日机1架被击落,跳伞降落的2名日军被小孤山附近居民击毙。次日,敌兵25名来附近捜索,寻找机骸。
  附:日军暴行
  日军陷县7年,实行“三光”政策,暴行亘古未闻。为使千秋万代,不忘此痛,特附“日军暴行”。
  轰炸 自民国27年(1938) 6月20日轰炸马当起,至民国29年止,先后大规模轰炸彭泽境内马当、县城、黄岭、老湾汪村、高屋陶村、太平关、庙前街、郭家桥等处共16次,炸毀房屋2000余栋,炸死老弱妇女儿童800余口。
  屠杀 民国27年6月26日,日军攻陷马当后,先后在附近村庄(以柯、毕、高、詹四姓为主),进行过两次集体大屠杀,死亡千余人。妇女遭受蹂蹒者不可胜数。
  火烧 日军在本县境内先后烧毁民房3644栋。马当镇、太平关、庙前街、黄土港、郭家桥、黄土岭、马路口等农村集镇,全被烧成焦土。
  放毒 民国27年6月,敌在南垄阳村一带,向抗日军民施放毒瓦斯,死伤惨重。
  酷刑民国31年3月27日,农民朱维祯、朱连科、朱子谦、朱正明、朱咏甫、朱兴泰等6人,潜在陷区搬运粮食,被敌发觉,施以酷刑,先挖耳目,继刖手足,后以
  乱刀戳死,置下水道中。几年中,死于日军酷刑的有547人,其中有腰斩、活埋、剥皮、淹死、闭死、吊死、强奸后再杀害等。
  民国36年《江西政府政务考察报告汇编》记载:“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实行了最野蛮、最疯狂、灭绝人性的光政策’,奸淫掳掠,无所不为。彭泽全境惨遭蹂蹒、县城一片瓦砾,农村残破不堪,城乡尽成废墟,死伤者不计其数。如双峰镇(今龙城镇)、陶狄、马路(今黄花、黄岭二乡),战前原有四、五百户之村落,仅存二、三茅椽。千万亩田地,尽成荒芜,流亡归返之人民,上无片瓦,下无插足之地、荒芜田地,亦无力复耕。哀鸿遍野,其状至惨。”
  据民国35年4月出版的《江西省抗战损失调査总报告》载:全县财产直接损失10523813千元(法币,下同),其中损毁房屋计3699栋,县属各机关建筑物、器具、现款、图书、仪器、医药用品等财产损失计币486320千元;各学校房屋、图书、仪器等折币167914千元;农林牧副渔各业包括房屋、粮油、禽畜、农具、渔具、水产品、木产品、器具、衣物等折币5632756千元;商业包括房屋、货物、现款、器具、运输匸具 等折人民币1036823千元。间接损失 3089054千元,其中医药埋葬费89055千元。共计损失13612867千元。
  全县抗战期间死亡5344人,其中男3145人,女2077人,儿童121人;下落不明者1人。重伤计593人,其中男330 人,女214人,儿童49人。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彭泽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全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除卷首概述、大事记和卷末附录外,全志设23卷,计69章236节,上限一般起于1840年,下限为1985年。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兴委
相关人物
李韫珩
相关人物
王锡涛
相关人物
王火印
相关人物
朱维祯
相关人物
朱连科
相关人物
朱子谦
相关人物
朱正明
相关人物
朱咏甫
相关人物
朱兴泰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彭泽县
相关地名
大塘魏村
相关地名
安徽省
相关地名
复兴乡
相关地名
黄岭镇
相关地名
老湾汪村
相关地名
高屋陶村
相关地名
太平关乡
相关地名
郭家桥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