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测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年鉴.2005》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2809
颗粒名称: 地震测报
分类号: P33
页数: 2
页码: 264-265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2004年九江市防震减灾工作的新进展,包括地震发生情况、地震监测和应急处理措施,以及加强防震减灾工程的具体举措。文章还涵盖了市政府对地震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和地震机构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协作和进展情况。
关键词: 九江市 自然观测 地震测报

内容

【概况】 九江市防震减灾工作在市政府、江西省地震局的领导下,在各部门通力协作、共同努力下,2004年有新进展,全市防震减灾基础工作得到加强。
  2004年,九江及邻区共发生地震28次,最大震级是1月26日03时23分德安至瑞昌间的4.1级地震。该次地震的应急处理受到省、市领导的好评。
  【1·26地震监测】 2004年1月26日03时23分(农历正月初五),在德安县吴山乡与瑞昌市九源管理区之间(北纬29.5度、东经115.6度)发生4.1级地震。该次地震有感范围2800平方千米,地震时,少数人在睡梦中惊醒,感到床铺摇晃,听到门窗、楼板、屋顶、屋架作响,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九江市较大的一次地震事件。地震发生后,接到省局震情通报,九江地震台工作人员迅速集合到台站,召开会议研究,启动应急预案,有序地开展震后应急工作。
  凌晨5时左右,九江震情调查组赶到瑞昌市政府,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配合下,进行宏观震中实地调查。江西省地震局震情调查组及时赶到德安,在德安设立临时指挥部,并派出现场震情跟踪监测流动台,进行震情监视。经过调查和紧急会商,九江地震台向市政府提出“此次地震不会引发更大的破坏性地震,也不会产生较大的余震”的震情会商意见,安定民心,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此次地震事件应急处理,省、市领导高度重视。省长黄智权、副省长胡振鹏在上报的“‘1·26’地震应急处置工作情况报告”上分别做出“省地震局工作良好”、“此次地震发生时正逢春节假期,九江市各级政府和省地震系统反应及时,措施得力”的批示。市长蔡晓明、副市长张华听汇报后,也及时做出工作指示。
  【震灾预防措施】 2004年6月1日,九江市政府确定将防震减灾工程列入“九江市五十(务实)崛起行动十大民心工程”项目,并确定建立“九江赣北地震监测中心”,市政府、省地震局注入资金,中心大楼于12月28日开工建设。
  九江市地震办组织人员对《九江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九府发〔2001〕9号)进行研究修改,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各县(市、区)政府也在制定完善本级地震应急预案。
  江西省“十五”期间重点项目“江西省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全面展开,九江市地震办开展数据库资料收集和汇总工作,并按时上报省地震局。
  2004年,九江地震台使用宽频带数字地震仪,记录数据实时传送给省地震局。地震台所撰《2005年度九江及邻区地震趋势研究报告》获江西省地震局评比优秀第二名;专题报告获评比优秀奖。市地震办利用“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等,深入社区,采用座谈会、讲座、播放录像片、架流动展版、散发小册子等多种形式进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取得较好效果。
  2004年,九江市政府对地震工作的投入进一步加大,除资金投入外,还为地震办增加两名事业编制。绝大多数县(市、区)成立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明确防震减灾管理部门(地震局、办挂牌在科技局),确定人员。九江市防震减灾工作网络初步得到恢复。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05

《九江年鉴.2005》

本年鉴设有:大事记、九江概貌、中国共产党九江市委员会、九江市人民政府、人民团体、农业·水利、工业、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类目,全面记载了九江市各项事业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郭国胜
责任者
曾庆平
责任者

相关事件

2004年1月26日...
相关事件
2004年6月1日九...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