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年鉴.2005》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2801
颗粒名称: 科学技术
分类号: G322.756
页数: 3
页码: 260-262
摘要: 本文主要内容涉及2004年九江市在科技工作方面的综合发展情况,包括科技工作的重大突破、科研机构、工业化重点、科技计划管理、科技交流与合作、科技普及、服务“三农”、支持与指导县市区科技工作、民营科技工作、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机构自身建设等内容。同时还介绍了九江市的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科学技术普及、科学技术成果与奖励等方面的情况。
关键词: 九江市 科学 技术

内容

综述
  2004年,全市科技工作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解放思想,以人为本,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加强创新,为九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工作中出现“一个超历史、两块金字招牌、三个重大突破”。
  一个超历史:争取国家、省科技项目数和资金数超历史,全年共争取国家、省科技项目71项,资金462万元。
  两块金字招牌:科技部授予的“全国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城市”和“国家火炬计划九江星火有机硅材料产业基地”。
  三个重大突破:一是民营科技园建设工作重大突破,在国家和省全面清理各类工业园的情况下,为武宁工业园争取到全省民营科技园的招牌;二是基层科技管理工作实现重大突破,修水县科技局和星子县科技局欧阳幸福获人事部、科技部授予的“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个人”称号,为全省获奖最多的地市;三是专利工作实现重大突破,当年申请专利74项,比上年增长27.6%。 2004年全市有科研机构19个,其中省部属科研机构4个,市直科研机构8个,县直科研机构7个;全市科研机构从事科技活动人员464人,中级以上职称科研人员166人,年科技经费筹集额为1567万元,市直科研机构占40.76%。
  突出工业化重点,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抓住国家制造业信息化重点联系城市契机,成立领导小组、专家组、生产力促进中心,制定下发《关于加快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意见》。建立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16家,培训基地4个,举办培训班120期,培训6800人次。九江发电厂、中石化九江分公司、江西亚东水泥有限公司、九江化纤股份有限公司4家企业被省科技厅确定为首批省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获得较好发展。九江市经认定的区外高新技术企业达17家,开发出“有机硅”、“三氯生”、“PVC塑胶”等一批高新技术产品。
  加强科技计划管理,组织实施科技项目 共争取到国家、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1项,经费462万元,比上年增长14.57%,其中:国家级项目10项,经费285万元;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1项,经费177万元。安排市级科技计划项目86项,经费293万元。国家技术创新基金项目“高性能AWIIO型转杯式燃烧器”、“高活性高分散性纳米ZRO2(3Y)粉体”,国家“863”配套项目“聚芳醚醚酮酮砜(PEEKS)树脂工业化模式试验”,国家农业成果转化基金项目“鄱阳湖黄颡鱼良种扩繁及无公害养殖技术开发”、“高含量DHA和EPA系列智康蛋开发”及“优质矮化‘赣猕5号’繁育与示范”,国家粮食丰产工程等项目实施成效显著。
  扩大科技交流与合作,实施科技开放战略共接收清华大学15名涉及10个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到九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受到中船公司6354所等单位的好评。组织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和省内各项技术成果交易活动。在高交会上,全市3项科技成果参加展览,九江环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制的专利产品“高低压气体安全阀校验台”和深圳市计量公司签约,成交额为1000万元。
  加强成果市场管理与科技普及工作,提高科技成果水平共组织并主持科技项目鉴定、验收58项,成果登记62项,其中国际领先水平3项,国内领先水平15项,国内先进水平23项。组织10项科技成果参加全省科技进步奖评审,两项获全省三等奖。组织2003~2004年度九江市科技进步奖的评审工作,申报项目78项,评出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3项。
  科技普及工作有声有色,深入人心科技活动周期间,以“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为主题,开展科技进广场、送科技下乡、科技进农户、科普宣传等活动,各地结合自身实际,组织有特色的活动,使整个活动周声势浩大,效果明显。
  服务“三农”,农村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新成效5个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和3所星火科技培训学校被列为国家级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成为全市农业生产的示范基地和农业技术培训、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摇篮。都昌县被列为全国、全省粮食丰产县。彭泽县引进抗虫棉新品种40对组合进行实验进展顺利。九江县仙客莱公司被列为省级科技型龙头企业、国家级农业成果转化中心。都昌县、瑞昌市被省科技厅列为科技特派员试点县(市),共选派300多名科技特派员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创办科技特派员参与或技术入股的农业经济实体23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70多个。
  支持与指导县(市、区)科技工作 协同市委组织部对2003年度全市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强化县(市、区)党政班子对科技工作的重视。进一步加大县(市、区)科技工作支持力度,年度安排的市级科技三项(新产品试制、中间试验、重大科研项目补助)经费中,县(市、区)科技项目经费占项目总经费的58%,比上年增长3个百分点。指导各县(市、区)创建先进科技工作县(市、区)。在10月28日召开的全国县(市)科技工作会议上,修水县科学技术局和星子县科学技术局欧阳幸福分获人事部、科技部授予的“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同时,都昌县科技局和瑞昌市科技局方力分获“江西省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和“江西省科技管理系统先进个人”称号。
  加强民营科技工作,科技园区建设取得进展新认定民营科技企业3家,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60家,技贸收入近4亿元。九江昂泰胶囊有限公司荣获“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技术创新奖”。协助“鄱阳湖水产科技园”的建设,核心园区完成新建育苗车间一栋,面积500平方米,新购置测试仪器和部分设备。武宁民营科技园以项目为单元,聚集科技资源优势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该园区内经认定入驻并投产的民营科技企业达5家。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4月23日市知识产权局正式挂牌成立,配备人员,明确职责。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前后,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
  科技机构自身建设得到加强,科技管理队伍素质提高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组织参加全市《行政许可法》的学习和考试,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高机关干部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协助新闻媒体,及时报道科技工作动态,全年共投稿10多篇,采用10篇。通过开展科技系统行风评议活动,机关工作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争先创优意识进一步增强,办事效率提高,在2004年九江市开展的“百家企业评行风”活动中,获得好评。
  (杨冬火)
  科学技术发展计划
  【概况】 2004年度计划安排上,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和突出重点、明确目标、滚动扶持的原则,共组织实施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57项,争取落实经费755万元(争取国家级科技项目10项,经费285万元;争取省级科技项目61项,经费177万元;安排市级科技项目86项,落实经费293万元)。申报列上科技项目比较突出的是:列上国家制造业信息化重点联系城市;列上国家创新基金项目2项,经费150万元;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项,经费100万元;国家新产品科技计划项目1项,经费20万元;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1项,经费10万元;国家星火计划项目5项;国家科技产业化计划项目5项;国家星火计划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3个,经费5万元;国家星火计划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单位5个。列上省重点工业攻关计划7项,科技三项经费41万元;省农业科技攻关计划7项,经费20.5万元;省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项,经费10万元;省成果推广计划5项,经费9.5万元;省农业科技特派员专项2项,经费6万元;省火炬示点计划5项,经费20万元;省国内科技合作项目4项,经费3.5万元;科技园区建设项目2项,经费7.2万元;省新产品19项;省创新基金项目8项,经费44万元;省贷款贴息项目6项,经费12万元;省重大科技专项1项,经费9万元;省软科学研究计划1项,经费1.3万元;列上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单元技术推广应用“国家制造业信息化示范省”配套项目1项,经费9万元。
  【工业重点科技计划】 主要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新材料、化工等重点领域争取工业重点科技计划项目7项,科技三项经费41万元。江西微亿高科技材料有限公司承担的“高纯纳米粉体的制备和生产”等7项工业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实施情况良好。
  【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建立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16家,培训基地4个,共举办培训班120期,培训人次达6800人次。全市的机械、电子、纺织、化工、材料、工程设计等6个重点行业领域的大中型企业中90%普及应用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政府投入制造业信息化专项经费加大。市、县投入制造业信息化专项经费达900多万元,带动企业自筹11700多万元。2004年,九江发电厂、中石化九江分公司、江西亚东水泥有限公司、九江化纤股份有限公司4家企业被省科技厅确定为首批省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和培育工作】 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使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7家,开发出“有机硅”、“三氯生”、“PVC塑胶”等高新技术主导产品7个。
  【农业重点科技计划】 突出农业科技攻关、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农业科技产业化及龙头企业建设,争取国家、省农业重点科技计划16项,落实经费140万元。“珍稀中药材菊三七繁育及驯化栽培技术”及“食用菌及山野菜保鲜加工”两项目列上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
  【星火计划】 5个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和3所星火科技培训学校被列为国家级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成为全市农业生产的示范基地和农业技术培训、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摇篮。“鄱阳湖黄颡鱼良种扩繁及无公害养殖技术”、“高含量DHA和EPA系列智康蛋开发”、“基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工程”、“鳜鱼人工养殖技术研究及标准化制定”等4个项目列上国家年度星火计划,并获专项经费5万元。
  【技术创新计划】 争取国家创新基金计划2项,经费120万元;争取省创新基金计划8项,经费44万元;市科技局给予配套投入资金50万元,该批项目均按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管理合同正常实施。
  【贷款贴息计划】 承担科技贷款贴息项目6项,争取经费12万元,该批项目均按省科技计划任务合同要求进行,执行完成情况良好。
  【市级计划经费使用情况】 一是农业方面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全年安排项目30项,经费101万元,占市本级科技三项(新产品试制、中间试验、重大科研项目补助)经费(简称科三经费,下同)比例为34.35%。其中:农业攻关13项,经费43万元,占市本级科三经费比例为14.63%;星火计划11项,经费43万元占市本级科三经费比例为14.63%;农业成果推广6项,经费15万元占市本级科三经费比例为5.10%。二是工业方面突出制造业信息化、重点科技攻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民营科技型企业等重点方面,组织实施项目39项,安排经费144万元,占市本级科三经费比例为48.98%。其中:技术创新17项,经费50万元,占市本级科三经费比例17%;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应用工程1项,经费17万元,占市本级科三经费比例5.78%;重大科技攻关20项,经费67万元,占市本级科三经费比例为22.79%;民营科技型企业安排项目9项,经费30万元,占市本级科三经费比例为10.20%;社会发展项目10项,经费26万元,占市本级科三经费比例为8.84%。
  【科技发展计划管理】 为保证科技计划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提高项目综合水平,依据科学技术部《科技评估管理办法》和江西省《2005年科技计划重大、重点项目指南要求》,实现项目立项评估制。对申报省、市2005年度的132个科技计划项目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并向省科技厅推荐69个项目申报2005年省级各类科技计划。
  (杨冬火)
  科学技术普及
  【举办科技活动周】 5月15~21日,九江市举办以“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为主题,以“科技进广场”、“送科技下乡”、“科技进农户”、“科普专题宣传”等为内容的科技活动周。科技活动周期间集中宣传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展示九江市最新科技成果,开展农业及医疗卫生科技咨询服务和科普图片展活动。
  “科技下乡”是本届科技活动周的重点内容。市科技局与庐山区政府于5月18日在庐山区莲花镇举办以专家咨询、讲座、现场操作示范指导、发放科技资料为内容的科技下乡活动。参加科技下乡活动的农业类知名专家有蔬菜、苗木、奶牛、生猪等类30人。期间,接受专家咨询的农民达500多人次,参加听讲座的人数300多人次,共发放农民急需的科普资料近万份。
  【列入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根据赣科发政字〔2004〕253号文,江西鄱阳湖国家自然保护区被省科技厅确定为全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杨冬火)
  科学技术成果与奖励
  【概况】 2004年共组织并主持科技项目鉴定、验收58项,成果登记62项,其中国际领先水平3项,国内领先水平15项,国内先进水平23项。组织10项科技成果参加全省科技进步奖评审,两项获全省三等奖,其中市国税局自行研制开发的“货运发票监测系统”在全省国税系统推广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同时,组织2003~2004年度九江市科技进步奖的评审工作,申报项目78项,评出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3项。
  【全市科技工作会议】 4月29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科技工作会议。市领导张华东、万吉光、卢天锡、安珍清和各县(市、区)、庐山管理局、九江及共青开发区分管领导,科技局长或教科委主任;市直有关单位和驻市中央、省属科研院所,市直独立科研所,部分科技型企业,驻浔高等院校主要负责人等160余人出席。市委副书记张华东、副市长卢天锡讲话。
  【知识产权管理加强】 4月23日,市知识产权局挂牌成立,配备人员,明确职责。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前后,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通过举办保护知识产权专题讲座、开展知识产权法律义务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措施,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特别是企业的创新意识、专利保护意识增强,促进全市专利申请量的增长。2004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74项,比上年增长27.6%。
  (杨冬火)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05

《九江年鉴.2005》

本年鉴设有:大事记、九江概貌、中国共产党九江市委员会、九江市人民政府、人民团体、农业·水利、工业、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类目,全面记载了九江市各项事业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范乐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