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图书馆
九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九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航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349
颗粒名称:
航运
分类号:
F562.856
页数:
2
页码:
205-206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建昌县木船和机动货船在水上运输中的使用情况和发展历程。从木船到机帆船的改装和机动货船的增加,都为水上运输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改善。
关键词:
永修县
交通
运输
航运
内容
木船本县船民,最普遍使用的木船有:麻雀、鸦尾、罗摊、排子、巴斗、土苟、小划、倒划……大小不一,载重5-10吨不等。
建国初,水上运输,年吞吐量近10万吨。1962年后,木船逐渐改装为机帆船。船民劳动条件改善,运输最也逐年增加。1984年,有341艘木船装上动力,共7,227匹马力,吨位由原920吨增为8,530吨。
机动货轮1960年,县造船厂制造120匹马力柴油机拖轮1艘,以拖逆风中行驶的木船为主。后,轮船及机帆船不断增加,水上运输的紧张状况得到缓和。1984年,全县有拖轮33艘,计2,578匹马力;小马力机动船146艘,载重2.684吨;小机挂桨162艘,载重1,965吨,计3,665匹马力。
客轮客运 民国十八年,有私营德意志轮船公司经营的小火轮1艘,载乘客30-40人,往来涂埠、吴城之间,为我县客班船之始。不久停开。建国初,涂埠至吴城之旅客只能乘坐货船。1957年,由吉安造船厂调入客班船1艘,有客位80个,但船机陈旧,经常停开。1969年,九江航运分局调来井冈山7号客轮,有138个座位,为涂家埠至吴城定期航运客班船。
货运 民国五年(1916年)前,县境无铁路、公路,全凭水路运输。县内输出的粮食、竹、木、柴炭、棉花、蔬菜……,及修水、武宁、奉新,安义等县经此转运的土特产,均经修、潦河过涂埠水运出口。南浔铁路建成后,水路运输退居次要地位。建国后,铁路和公路运输日盎发达,水路运输渐趋衰落,但仍不失其担负货运的辅助地位。据统计,1954年,全县水上货运量33.2万吨,其中吴城26.3万吨。1984年,水上货运量42.2万吨,周转量5,617.3万吨公里。其中吴城29.7万吨,周转量3,644.3万吨公里。
船员水手 1984年,经航监部门考核发证的驾驶员412人,轮机员346人。其中吴城航运公司有驾驶员、轮机员.311人。各机关单位自备船只的驾驶员148人。此外,还有社会运输(包括乡村)船只和副业运输船只的驾驶员和轮机员。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85~2000年永修县的自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卫生、人文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阅读
相关地名
永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