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图书馆
九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九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人民公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290
颗粒名称:
人民公社
分类号:
F325
页数:
2
页码:
121-12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修县在人民公社化后,实行了军事化管理,统一调配劳动力,并采取了工分制分配制度。
关键词:
永修县
农业
人民公社
内容
1958年10月,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加入人民公社(包括垦殖场)农户达38,597户,原来未加入合作组织的3,387户农民也加入了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并设立管理委员会。
公社生产资料属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初,实行组织军事化,各级组织分别以团、营、连、排、班为建制。1959年3月即改为以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所有,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1962年,改为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包括社员自留地、自留山、宅基地等),一律属集体所有,不准出租和买卖。
公社劳动管理形式:劳动力由生产队调配。大~队间协作及全公社总动员时,则由公社统一指挥。
同年,各生产大队、生产队间的协作,改为自愿互利、等价交换,不允许无偿调用劳动力,生产资料和其他物资。1967年后,由于“左”的错误干扰,“一平二调”之风盛行,广大社员,除担负本队农业生产,兴修水利等任务外,过多的无偿调往外队外公社支援劳动,挫伤了社员生产积极性。
公社化初期,曾一度实行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的制度。实践证明,这种作法不切实际,不久便予取消,改为按劳取酬的工分制。以生产队为单位,在社员大会上,根据每个社员劳动力强弱,农事操作技术高低,农活质量好坏,采用百分或十分制,评定社员不同等级底分,逐日评工记分。有时亦采取死分活评的办法,按社员劳动效果,参照底分予以评工记分。年终再根据社员一年所得工分分配口粮和现金。
1958至1978年间,人民公社生产管理不断遭受“共产风”和“文化大革命”左的错误影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下降;农村副业被当作“资本主义”批判,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全县农业产值由1958年的3,498万元,至1978年仅增加到3,948万元。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85~2000年永修县的自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卫生、人文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阅读
相关地名
永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