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训练场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浔阳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399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训练场地
分类号: E0
页数: 1
摘要: 演武场演武场亦称大校场,位于城内东南隅(原九江市体育场,今和中广场一带)。明正德七年(1512),兵备副使冯显建厅在此设演武场l座,建厅6间,为九江卫操练、校阅军士之所。
关键词: 军事理论 训练场地

内容

演武场演武场亦称大校场,位于城内东南隅(原九江市体育场,今和中广场一带)。明正德七年(1512),兵备副使冯显建厅在此设演武场l座,建厅6间,为九江卫操练、校阅军士之所。嘉靖元年(1522),周围筑墙垣,列栅为门;次年,地面填高3尺;十一年(1532),在厅后建造敞亭3座;十三年(1534),在厅前百步之处竖立牌坊,厅、坊分置“翊文”、“经武”匾额。德化县巡捕官经常“率民兵于此演习斗射,行台时校阅技勇优劣而赏罚之”。后毁于兵乱。清顺治七年(1650),总镇杨捷重建,并在大校场北面修建武庙(现九江学院医学院内)。新中国成立后,改建为九江市体育场,2006年5月,改建和中广场。另,城区八角石附近亦有一演武场,人称小校场,其建沿革无考。
  训练基地区民兵训练基地位于市茅山垦殖场园艺分场境内,1985年3月始建,1986年4月竣工,占地面积14 450平方米。其东部与九江市毛纺厂相接,南、西面紧邻茅山垦殖场的果园地,北部为十里河滩涂。基地的射击、战术训练场占地面积3 300平方米,教学、生活区建有会议室、教室、宿舍、食堂、浴室、厕所以及文化娱乐场所,建筑面积4 145平方米;还设有副食品生产基地。另外,临近基地的八里湖,是民兵舟艇分队进行水上科目训练的主要场所。民兵训练基地建成后,全区民兵军事训练由过去的厂矿、企事业单位自行组织过渡到在基地集中进行。

知识出处

浔阳区志

《浔阳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实事求是原则出发,广泛采集资料,慎重取舍,去伪存真,精心编纂而成。志书涉及内容广博,包含丰富的历史资料,记载了浔阳千百年来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不仅为浔阳今后的发展进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也为九江人及各方有识之士了解浔阳、认识浔阳、投资浔阳、传承历史提供真实与永恒。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