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口构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浔阳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3899
颗粒名称: 第二章 人口构成
分类号: C922
页数: 7
摘要: 家庭规模据建区后的4次人口普查统计资料,1982年,全区42 773户,173 203人,其中家庭户42 471户,158 378人,户均3. 74人。1990年,全区56 576户,215 935人,其中家庭户55 773户、198 257人,户均3.55人,较1982年家庭户增加13 302户,家庭规模下降0.19人。2000年,全区96 237户,297704人
关键词: 人口构成 人口

内容

家庭规模据建区后的4次人口普查统计资料,1982年,全区42 773户,173 203人,其中家庭户42 471户,158 378人,户均3. 74人。1990年,全区56 576户,215 935人,其中家庭户55 773户、198 257人,户均3.55人,较1982年家庭户增加13 302户,家庭规模下降0.19人。2000年,全区96 237户,297704人,其中家庭户90 927户、270 645人,户均2. 98人,较1982年,家庭户增加48 456户,家庭规模下降0. 76人。2010年,全区128 344户,402 758人,其中家庭户124 063户、365 040人,户均2. 94人,较1982年,家庭户增加81 592户,家庭规模下降0. 80人。
  据公安机关常住户口登记资料,1980年,全区常住户39 166户,常住人口161 072人,户均4. 11人。1990年,常住户58 771户,常住人口210 228人,户均3. 58人,较1980年建区时,常住户增加19 605户,家庭规模下降0. 53人。2000年,常住户84 791户,常住人口261 140人,户均3. 08人,较1980年,常住户增加45 625户,家庭规模下降1. 03人。2010年,常住户100 439户,常住人口282 004人,户均2. 81人,较1980年常住户增加61 273户,家庭规模下降1. 30人。
  家庭组成据第四、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资料,1990年,全区55 773个家庭户中,一代户4 107户(单身户2 623户),占7. 36%;二代户36162户,占64. 84%;三代户8 346户,占14. 960-/0;四代户219户,占0. 40-/0。2000年,全区90 927个家庭户中一代户29 338户(单身户9 525户),占32.27%;二代户52 579户,占57. 83%;三代户8710户,占9. 58%;四代户300户,占0.3%。2010年,全区124 063个家庭户中,一代户38 281,占30. 86%;二代户69 441户,占55.97%;三代户16168户,占13.03%;四代户173户,占0.14%。
  第二节龄构成据建区后人口普查资料统计,1982年,全区0- 14岁43 860人,占总人口25.32%;15 - 29步55 342人,占31.95%;30 -49岁47 536人,占27.45%;50-59岁13 110人,占7.57%;60岁以上13 355人,占7.71%。
  1990年,全区0-14岁43 036人,占19.93%;较1982年,人口比下降5.39个百分点;15-29岁69 511人,占32.l9%,上升0.24个百分点;30-49岁66 804人,占30.94%,上升3.49个百分点;50-59岁18 322人,占8.49%,上升0.92个百分点;60岁以上18 261人,占8.46%,上升0. 75个百分点。
  2000年,全区0 - 14岁51 327人,占17.24%,较1982年,人口比下降8.08个百分点;15 -29岁80 731人,占27. 12%,下降4.83个百分点;30 -49岁108 129人,占36. 32%。上升8.87个百分点;50-59岁27 990人,占9.4%,上升1.83个百分点;60岁以上29 527人,占9.92%,上升2.21个百分点。
  2010年,全区0 - 14岁54 936人,占13.64%,较1982年,人口比下降11. 68个百分点;15- 29岁98479人,占24. 45%,下降7.50个百分点;30 - 49岁148 599人,占36.90%。上升9.45个百分点;50 - 59岁48 846人,占12. 13%,上升4. 54个百分点;60岁以上51 899人,占12.89%,上升5. 18个百分点。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
  [=此处为表格(第三至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区民年龄构成情况)=] 第三节性别构成 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浔阳区男性为90 911人,女性为82 292人,其男女性别比为110. 47(以女性为100)。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浔阳区男性为111 721人,女性为104 213人,其性别比为107.20,比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有所下降。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浔阳区男性为149 329人,女性为148 375人,其性别比为100. 64,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再呈下降趋势,与生态平衡正常性别比102 - 107之间比较,已进入平衡状态。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浔阳区男性为199 530人,女性为203 228人,其性别比为98.18。
  [=此处为表格(2000年与2010年区民各年龄段性别比情况)=] [=此处为表格(1980 - 2010年全区人口性别情况)=] 说明:表内1982、1990、2000、2010年为人口普查数,余为公安机关登记年末数。
  第四节文化构成新中国建立前,具有高、中等文化程度人口基本在城区,农村人口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不到5%,多数人不识字。新中国建立后,文化程度逐渐提高,文化结构逐步改变。20世纪50至60年代,小学文化程度增加。70年代,中学文化水平增加。80年代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lOOa-/o,受到初中教育87. 20-/0,高中(含中专)、大专、大学文化人口增幅明显。据人口普查统计,1982年,全区6岁以上人口158 650人,其中文盲、半文盲42 145人,占26. 560-/0,小学64 769人,占40.83%;初中33 443人,占21. 080-/0;高中(含中专)16633人,占10.48%;大专以上1 660人,占1.05%。
  1990年,全区学龄以上人口200 339人,其中文盲、半文盲34 433人,占17.l9%,较1982年下降9. 37个百分点;小学68 586人,占34.23%,下降6.6个百分点;初中59 197人,占29. 55%.上升8. 47个百分点;高中(含中专)33 360人,占16.65%,上升6.17个百分点;大专以上4 769人,占2.38%,上升1.33个百分点。
  2000年,全区学龄以上人口235 168人,其中文盲、半文盲12 417人,占5. 28%,较1982年下降21. 28个百分点;小学73 230人,占31. 10-10,下降9. 69个百分点;初中88 373人,占37. 58%;上升16.5个百分点;高中(含中专)43 870人,占18.665;上升8.18个百分点;大专以上17 278人,占7. 35%,上升6.3个百分点。
  2010年,全区学龄以上人口384 055人,其中文盲、半文盲6 779人,占1.77%,较1982年下降24.79个百分点;小学53 529人,占13. 94%,下降26.89个百分点,初中112 224人,占29.22%,上升8. 14个百分点;高中(含中专)128 336人,占33.42%,上升22. 94个百分点;大专以上83 187人,占21.66%,上升20. 61个百分点。
  [=此处为表格(2010年区民学龄以上人口受教育状况)=] 说明:为2010年人口普查统计数字第五节职业构成建区后,据4次人口普查资料记载,1982年设职业类别8项,行业类别15项,1990年设职业类别8项,行业类别13项;2000年设职业类别9项,行业类别16项;2010年设职业类别7项,行业类别20项。从中可以看出区人口职业构成有两大变化,即行业种类由简到细,由笼统到科学;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日渐减少,逐步过渡为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
  [=此处为表格(1982年全区人口职业构成情况)=] [=此处为表格(1990年全区人口职业构成情况)=] [=此处为表格(2000年全区人口职业构成情况)=] 说明:本表数据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1O%抽样调查推算 [=此处为表格(2010年全区人口职业构成情况)=] 说明:本表数据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10%抽样调查推算。
  第六节民族构成区境原系汉民族聚居地,明景泰元年(1450)陕西回族将领马哈直调任九江总兵,率部到浔,均为回族将士,此后部分定居区内,并繁衍至今。故区内原住居民,新中国成立前仅有汉、回族2个。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干部工作调动,军人转业,学生分配,民族构成遂日趋多元化,尤其改革开放之后,到浔经商就业的少数民族人口与族别日益增加,部分通过婚嫁定居于浔。尽管如此,区内人口仍以汉族为主,历次人口普查显示,均占98%以上。少数民族人口,则以回族居多,占区内少数民族人口80%左右。
  根据人口普查资料统计,1982年,区内有汉族、回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等14个民族,除外还有外国人加入中国国籍。其中汉族人口207 489人,占总人口98.9%;少数民族2 283人,占总人口1.1%。少数民族中,回族2 132人,蒙古族19人,苗族14人,壮族26人,布依族2人,朝鲜族4人,满族67人,侗族5人,瑶族3人,白族7人,藏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各1人,外国人加入中国籍1人。
  1990年,新增彝族、畲族、达斡尔族、锡伯族4个少数民族,减少藏族、维吾尔族2个少数民族,族别总数16个。其中,汉族人口为主,213 272人,占总人口98.8%;少数民族2 662人,占总人口1.2%。少数民族中,回族2 275人,蒙古族42人,苗族26人,壮族36人,布依族2人,朝鲜族12人,满族214人,侗族12人,瑶族3人,白族11人,土家族9人,畲族12人,锡伯族5人,彝族、达斡尔族各1人,外国人加入中国国籍1人。
  2000年,全区人口由汉族、回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彝族、畲族、达斡尔族、锡伯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纳西族、土族、达尔族、撒拉族、怒族、基诺族27个民族构成。其中,汉族人口294 826人,占总人口99. 03%;少数民族2 883人,占总人口0. 97%。少数民族中,回族2 209人,蒙古族139人,藏族14人,维吾尔族33人,苗族43人,壮族48人,布依族16人,朝鲜族31人,满族222人,侗族13人,瑶族7人,白族9人,土家族26人,彝族14人,畲族32人,达斡尔族5人,锡伯族6人,土族4人,达尔族5人,哈尼族、傣族、黎族、纳西族、撒拉族、怒族、基诺族7个民族人口均为1人。
  2010年,区内人口由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壮族、苗族、土家族、畲族、藏族、彝族、瑶族、朝鲜族、哈萨克族、侗族、黎族、布依族、土族、维吾尔族、傣族、白族、拉祜族、水族、毛南族、怒族、佤族、么佬族、哈尼族、高山族、纳西族、撒拉族、仡佬族、阿昌族32个民族构成。其中,汉族人口400 266人,占总人口99. 38%;少数民族2 492人,占总人口0. 62%。少数民族中,回族1 608人,满族246人,蒙古族140人,壮族83人,苗族75人,土家族70人,畲族63人,藏族30人,彝族25人,布依族20人,瑶族19人,朝鲜族17人,侗族15人,哈萨克族14人,黎族13人,土族10人,维吾尔族6人、傣族、水族各5人,白族、拉祜族、毛南族、怒族各4人,佤族3人、仫佬族2人,哈尼族、高山族、纳西族、撒拉族、仡佬族、阿昌族各1人,其他未识别的民族1人。
  第七节姓氏构成浔阳区属九江市中心城区,姓氏构成远比各县、区复杂。境内聚族而居姓氏不多,并多处于原属市郊的金鸡坡、白水湖街道办事处,有陈、曹、孔、殷、桑、戴、曾、黄、杨、孙、余、邹、龚、宗、柯、彭、张、沈、徐、郭、胡、伍、蒋、秦、李、刘、熊、王、罗等姓,其他街道,多为各姓杂居,集族而居极少。
  1980年建区之后,到区参加经济建设者骤增,姓氏构成逾见复杂,不仅涵盖九江市各县(市、区)原住居民中绝大多数姓氏,而且新增全国各地乃至少数民族地区不少罕见姓氏,其中也还包括部分居民为简化姓氏笔画而自行改姓者,如部分詹姓改为“占”姓,傅姓改为“付”姓,扈姓改为“户”姓,戴姓改为“代”姓,蓝姓改为“兰”姓,萧姓改为“肖”姓者,使姓氏出现人为增加现象。
  据2010年公安机关户籍登记资料,全区有丁、卜、刁、干、于、万、卫、习、子、马、王、韦、井、木、尤、车、牛、毛、仇、公、卞、文、方、计、尹、邓、孔、甘、艾、古、左、石、龙、卢、叶、田、申、冉、史、丘、白、丛、令、包、兰、冯、宁、司、台、边、邢、吉、巩、匡、扬、成、毕、曲、吕、朱、乔、仲、华、任、向、伏、伍、乐、全、邬、庄、齐、刘、衣、关、米、江、池、汤、宇、安、祁、许、阮、阳、牟、孙、纪、花、巫、来、连、严、苏、杜、芦、杨、李、扶、吴、时、岑、邱、何、佟、位、余、谷、邸、邹、应、辛、闵、冷、汪、沙、沈、宋、迟、陆、陈、邵、张、武、苗、苟、苑、范、林、郁、欧、卓、明、易、罗、和、季、竺、岳、金、周、屈、庞、郑、单、宗、官、宛、郎、房、孟、练、封、项、赵、郝、荆、胡、查、柯、柏、柳、郜、钟、钮、侯、段、保、俞、饶、施、姜、娄、洪、祝、宫、胥、贺、姚、费、秦、敖、袁、都、耿、聂、莫、栗、贾、晋、夏、桂、顾、原、柴、晏、党、钱、倪、徐、翁、殷、奚、栾、高、郭、席、唐、阎、凌、涂、谈、陶、姬、桑、黄、曹、萧、戚、龚、盛、崔、常、符、银、康、章、商、扈、盖、梁、谌、屠、隋、巢、琚、颉、彭、蒋、董、葛、韩、覃、辜、揭、梅、景、喻、程、傅、焦、舒、鲁、童、温、曾、游、褚、谢、强、鄢、靳、蓝、蒙、楚、雷、甄、赖、虞、路、简、詹、解、鲍、廉、窦、谬、裴、蔡、蔺、臧、嵺、管、僧、廖、谭、熊、翟、缪、樊、稽、黎、滕、颜、潘、燕、薛、薄、霍、冀、穆、璩、戴、鞠、糜、瞿、魏、上官、公孙、司马、司徒、申屠、欧阳、郝连、南宫、皇甫、夏侯、诸葛、端木、濮阳320姓。

知识出处

浔阳区志

《浔阳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实事求是原则出发,广泛采集资料,慎重取舍,去伪存真,精心编纂而成。志书涉及内容广博,包含丰富的历史资料,记载了浔阳千百年来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不仅为浔阳今后的发展进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也为九江人及各方有识之士了解浔阳、认识浔阳、投资浔阳、传承历史提供真实与永恒。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