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图书馆
九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九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妇女保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庐山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377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妇女保健
分类号:
R173
页数:
2
摘要:
新法接生新中国建立前,农村接生婆接生工具简陋,无消毒观念,接生方法不科学,母婴死亡率高。1952年,境内全面推广新法接生,接生人员在所属县(区)卫生部门组织下进行新法接生培训。1976年后,各公社卫生院逐步配备专职妇幼保健医师,并设市妇产科室,完善产科设施。建区后,区卫生主管部门重视农村接生员水平的提高,先后举办3期接生员培训班,培训接牛员80人(次)。
关键词:
个人卫生
妇女保健
内容
新法接生新中国建立前,农村接生婆接生工具简陋,无消毒观念,接生方法不科学,母婴死亡率高。1952年,境内全面推广新法接生,接生人员在所属县(区)卫生部门组织下进行新法接生培训。1976年后,各公社卫生院逐步配备专职妇幼保健医师,并设市妇产科室,完善产科设施。建区后,区卫生主管部门重视农村接生员水平的提高,先后举办3期接生员培训班,培训接牛员80人(次)。1992年起,全面推广一次性消毒产包、脐带夹断脐保护新技术,进一步控制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牛。1993年后,伞区新法接生率达100%。1999年,全区住院分娩率达71.35%。1992 - 2000年,全区末发,生一例新生儿破伤风。
妇女劳动保护新中国建立前,妇女地位低微,根本谈不上二劳动保护。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重视妇女劳动保护工作。1955年起,国家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女职工实行产假56天,难产或双胞胎增休14天,流产一般休息15天的产假制度。1956年,农村妇女开始实行“三调三不调”(月经期调干不调湿,孕期调轻不调重,哺乳期调近不调远)的原则和产期休假制度。1961年,对劳动妇女实行“月经期有休息、孕期有营养、产期有优待、哺乳期有照顾”的政策。1961年3月,九江市调拨药品及营养品,对城乡妇女“三病”(子宫脱垂、闭经、浮肿)进行普查普治。1972年,市、县开展以子宫炎为主的查治。1973年,进行子宫癌普查。1975年,提出对妇女更年期保护。建区后,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城乡妇女“五期”(经期、孕期、产褥期、哺乳期、更年期)劳动保护工作,并协助和指导五七二七厂、国棉二厂、动力机厂等驻区单位建立女工休息室、女工卫生冲洗室、女工月经卡等。同时每年还进行妇女病查治工作。1990年开始用冷光乳腺诊断仪开展乳腺病筛查。
围产期保健及孕产妇系统管理 1981年始,在全区开展围产期保健工作。对怀孕3个月至产后28天的孕产妇定期进行产前、产时、产后系统检查和卫生保健指导。1987年,在十里、虞家河两乡开展母子系统管理和围产期保健试点工作,坚持做到“孕期建卡、定期检查、坚持访视、详细登记、专案管理”。1988年,在全区推广母子一条龙系统管理。妇幼保健人员分别卜门进行产前产后访视和床头访视,对非高危孕妇产前访问8次,产后访问3次。对高危孕产妇及早产低体重儿实行专案管理。推行母子一条龙系统管理后,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1996 - 2000年,孕产妇死亡率为0。
知识出处
《庐山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庐山区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