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社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庐山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3592
颗粒名称: 卷十七 社团
分类号: D412.2
页数: 10
摘要: 卷十七社团第一章工人团体第一节工会组织 1951年9月,新港集镇建立店员工会。是年底,各小学校建教育工会。1953年9月,姑塘集镇建店员、搬运工人工会。此后,境内各基层供销社、粮管所、税务所、银行营业所先后建立职业工会组织。“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级工会组织受到冲击,一度停止活动,1973年活动恢复。
关键词: 工会组织 工人团体

内容

卷十七社团第一章工人团体第一节工会组织 1951年9月,新港集镇建立店员工会。是年底,各小学校建教育工会。1953年9月,姑塘集镇建店员、搬运工人工会。此后,境内各基层供销社、粮管所、税务所、银行营业所先后建立职业工会组织。“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级工会组织受到冲击,一度停止活动,1973年活动恢复。
  1980年建区后,全区各中小学率先重组教育工会。1984年5月,成立区总工会,饶锡梁任主席。随后,区文化、卫生、财贸、政法系统和区政府机关、区人大常委会机关等17个单位相继建立工会组织。2000年底,全区有基层工会组织137个,会员6342人。其中,行政事业单位工会74个,会员4202人;国营、集体企业工会35个,会员717人;私营企业工会7个,会员386人;乡镇企业工会21个,会员1037人。职工人会率达96%。
  第二节工会代表大会第一次代表大会 1986年1月24日召开,出席大会代表107人,列席代表47人。大会听取了区总工会副主席叶立江作的《振奋精神,积极进取,努力开创我区工会工作新局面》的报告。大会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熊茂友为区总工会主席(兼)。
  第二次代表大会 1991年1 1月26日召开,出席大会代表123人,列席代表22人。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了1986年以来T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区总工会委员会委员和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选举张远东为区总工会主席。
  第三节工会活动民主管理 1986年始,区总工会先后在区直25个企事业单位工会组织中,建立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全面履行《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组织职工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促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企业法》、《劳动法》和《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的贯彻执行。1997年7月,成立区总工会《劳动法》监督委员会,对全区各单位《劳动法》执行情况实施监督。1999年,根据《九江市厂务公开实施办法(试行)》,在十里乡九棉七厂和五里乡齿轮厂进行厂务公开试点,推动职工民主管理工作。1999年、2000年,区总工会连续两年在全省县级工会工作达标和创十佳竞赛中,被省总工会评为达标单位。
  劳动竞赛 1990 - 1993年,先后开展“双增双节”和“质量、品种、效益率”为内容的劳动竞赛,全区共有40家企业的职工参赛。竞赛中,职工对产品质量等提出合理化建议105条,被采纳61条,为企业创造效益65.5万元。通过竞赛产牛优胜企业3家,先进集体4家,单项能手等35名。至2000年底,全区共涌现省级劳动模范4人,市级劳动模范6人,区级劳动模范12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全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省先进工作者1人,省突出贡献工人1人。
  女职工活动 1991年4月,成立区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1992年“三八”妇女节,组织开展评选女职工标兵活动,莲花粮管所黄妙珍等8名女职工获标兵称号。是年10月,在庐山茶科所举办伞区女职工干部培训班,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围《工会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并结合女职工工作特性,开展如何搞好女职工工作的专题讨论。1993年,配合区保健站对全区986名女职工进行妇科普查、普治-作。1996年10月,邀请上海东方乳腺病医院分院专家来区,为女职工进行乳腺疾病抽查抽检的234人中,乳腺增生104人,需动手术10人,分别占参检人数的44.44%、4.27%。
  文体活动 1986年元旦,组织长跑比赛2次;1988年春节举行有奖游艺会;1988 -1989年,举办两期迪斯科健身操骨干培训和表演赛;1990 - 1998年,每年“五一”劳动节组织“力士杯”拔河赛和球类比赛活动。至2000年,全区137个基层工会均建立职工之家,为职工学习、娱乐开辟了场所。2000年底,全区评出先进职上之家69家,评出工会活动积极分子186人,模范职工之发14人。
  困难职工救助 1988年11月,成立区退休职工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与总工会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次年起,每年元旦、春节期间,坚持走访鳏、寡、孤、独退休老职工,了解他们生活情况,并送去春节楹联、慰问品、慰问金。1991年起,为建区前获全国劳模的唐厚炎每月发放生活补助费30元。1996年4月,各企、事业单位成立职工保险瓦助会,区总工会成立职工保险互助会庐山区分理处。2000年,共走访慰问困难职工退休职工和劳动模范605户(次),发放慰问金10.71万元,为4名特困职工子女支助助学金2400元。
  职工休养 1989年6月,区总工会组织40名职工分两批赴北京、北戴河休养;1990年6月、10月,组织32名劳模、先进生产(工作)者和20年以上工龄老职工分批赴北戴河等地休养;1993年5月,先后组织4批34人次赴北京、桂林、西安、厦门等地休养。
  第二章青少年团体第一节共产主义青年团共青团组织 1949年12月,境内有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区团工委4个,乡团支部38个。1955年撤区并乡后,有新港、大桥、海会3个共青团区委,乡团总支19个,高级农业合作社团支部68个。1957年5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以下简称共青团)。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成立人民公社团委,各生产大队成立团支部。“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停止活动,1973年恢复共青团组织及活动。
  1981年1月,成立共青团九江市郊区委员会(简称团区委)。是年,团区委接管11个公社和3个场的14个基层团委,233个团支部。适龄青年27525人,共青团员4916人。共青团员占青年总数17. 86%,其中女性团员2193人,占团员总数44.61%。至2000年底,全区有基层团委14个,团支部172个,共青团员4968名,共青团员占青年总数18.04%,其中女性团员2236名,占团员总数45%。
  共青团员代表大会 1982年5月18日- 20日召开第一届团员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75人,特邀代表10人,列席代表15人,出席会议代表中,女性代表40人,占代表总数的22. 86%。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坚定方向,积极进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郊区贡献青春》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团区委委员15人,候补委员2人,常委5人。潘春秀当选为首届团区委书记。1987年3月31日-4月3日召开第二届团员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180人,特邀代表15人,列席代表5人,出席会议代表中,女性代表51人,占代表总数的28.33%,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坚定信念、创新求实,为振兴庐山区事业贡献青春》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第二届共青团庐山区委员会委员17人,候补委员2人,常委7人,潘春秀再次当选为团区委书记.1990年9月27日- 29日召开第三届团员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150人,其中女性代表40人,占代表总数的26.66%。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坚定信念,励精图治,为振兴庐山区作出新贡献》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第三届共青团庐山区委员会委员21人,候补委员2人,常委7人。钟华坚当选为团区委书记。 1993年12月6日-7日召开第四届团员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140人,其中女性代表43人,占代表总数的30.71%。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肩负历史重托,迎接世纪挑战,为全面振兴庐山区贡献青春》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第四届共青团庐山区委员会委员21人,候补委员3人,常委7人。徐春霞当选为团区委书记。
  共青团主要活动 1982年2月12日-3月12日,组织全区青年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月”活动,32名植树能手,16个植树造林先进集体受到表彰。1983年4月,响应团中央号召,在全区农村青年中开展“学科学、用科学青年标兵奖”活动。1984年9月,开展“振兴中华”青年读书演讲竞赛活动。1985年5月3日,在十里乡礼堂举行全区青年学英雄、爱祖国、争做新型小主人“创造杯”演讲竞赛活动,120名青年参加竞赛活动。次日,在t里饭店举行首届全区青年联欢会,260名青年参加。1986年10月,举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会师50周年美术、书法作品展览。1987年5月,向全区团员、青年发出“拯救绿宝、支援灾区”的倡议,全区有5000名团员、青年向大兴安岭灾民捐款捐粮(票)。1987 - 1990年,在团员、青年中开展“科学推广,农业开发,劳动致富”群众活动。4年中,共表彰先进集体12个,先进个人33人,其中受市级以上团组织表彰的先进集体9个,先进个人13人。1990年底,还举办r全区团员、青年“青年杯”羽毛球比赛。1991年春季,在团员、青年中开展“学雷锋”活动月,2460人参加,分10个中心小组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4月又组织团员、青年参加“青年杯”象棋、围棋竞赛。还会同区总工会组织部分团员、青年集中3天时间,联合举办“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简称“三热爱”)系列活动。1992年4月,会同区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局组织10支篮球代表队举行“环保杯”青年男子篮球赛。同月,会同区林业业公司联合举办“绿色杯”围棋、象棋、跳棋比赛。1993年4月,举办全区第四届青年棋类比赛。1993年底,团区委组织以中学生、社区、区直机关青年为主体的“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以帮困、扶贫、便民服务、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为内容的“志愿者”服务。每年3月以学雷锋为主体,开展1个月的服务月活动;节假日、大型活动也进行“志愿者”服务。1994年始,全面规划实施“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和“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同年9月,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5周年“祖国颂”演讲比赛。1995年5月,组织18支团员、青年代表队,参加“爱国主义”知识竞赛。五里乡、虞家河乡、职业中学代表队获前3名。1996年5月,举办迎“五四”交谊舞比赛,有22对团员、青年参加比赛,十里乡选手获一等奖。1997年4月,为把“学习邱娥国、岗位作贡献”活动推向深入,组织“岗位作贡献”演讲比赛,区法院选手获第一名。同月,为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75周年,举行新老团干畅谈会。1998年4月,组织登山(登庐山好汉坡)比赛活动,全区13个基层团委选派300名团员、青年代表组队参加,区职业高中团委代表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1999年5月,组织12支代表队,参加庆祝“五四”、“高唱团歌跟党走”合唱比赛,区中学代表队获一等奖。至2000年底,全区有115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参加了维护交通秩序,宣传法律法规,创建文明窗口,向社会献爱心等活动。活动中全区评出市级“青年文明号”3个,区级“青年文明号”13个,“文明单位”9家,文明青年2000人(次)。
  内各乡均以较大的自然村为单位成立儿童团,在村农会领导下,发动儿童团员学唱革命歌曲、扭秧歌,协助民兵站岗放哨,监视地主、恶霸,盘查过往行人;协助乡、村传递文件,通知群众开会等,对维护社会治安起了一定作用。土改结束即停止活动。
  少年先锋队 1951年12月,境内各小学开始组建“中国少年儿童队”组织。九江县刚工委在新港小学先行试点建立中国少年儿童队,然后向属地各完全小学铺开。星子县团工委也在境内海会等地小学建立少年儿童队。入队年龄为7-】4岁,以学校为单位,根据队员人数编大、中、小队,中队以上设委员会,由团县委(工委)聘请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少年儿童队辅导员。1953年8月,中国少年儿童队改称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有组织章程、队旗、队歌、队礼,队员戴红领巾。1956年,少先队队日活动走出校门,组织少先队员参加植树、拣稻穗活动。1963年后,少先队活动主要是以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争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为主题内容的活动。“文化大革命”中,少先队为“红小兵”组织取代。1978年,撤销“红小兵”组织,恢复少先队组织。
  1980年建区时,全区完小和村小均建有少先队组织,共有少先大队10个,少先队员6000余人。1984年12月20日,举行第一次庐山区中国少年先锋队代表大会,出席大会代表70人。会上成立了中国少年先锋队九江市庐山区工作委员会,负责领导全区少先队工作。2000年,全区有少先队大队9个,中队108个,少先队员11000人,辅导员117人。
  第二节少年团体儿童团 1950 - 1951年土改运动中,境第三章妇女团体第一节妇女联合会 1949年12月,境内区、乡先后成立妇女工作机构。1951年9月,区设妇女联合会,乡设妇女代表大会。境内有4个区妇女联合会,38个乡(镇)妇女代表大会。1953年7月,改区妇女联合会为区妇联分会。1956年撤区并乡,改乡妇代会为乡妇女联合会。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境内设公社妇联11个,生产大队妇代会83个,生产队配备妇女队长。“文化大革命”期间,妇女联合会一度停止工作,1973年1月,恢复妇女联合会活动。
  1980年5月,成立区妇女联合会。是年,全区有公社(场)妇女联合会15个,生产大队(分场)妇女代表会136个。2000年底,全区有乡(镇)妇女联合会11个,村、居委会、场妇女代表会83个,区直机关和村民小组妇女代表小组856个。
  第二节妇女代表大会 1982年7月13日- 15日,召开区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出席大会代表150人,列席大会代表5人。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充分发挥妇女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的报告。大会选举产生区妇联执行委员会委员l7人,侯补委员2人。执委会选举产生常务委员会委员5人,杨锦云当选区妇联主任。1994年1 1月1日~2日,召开区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出席大会代表150人,特邀代表40人,列席代表25人。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关于《团结奋斗、为妇女工作再创辉煌》的报告,大会选举产牛区妇联执行委员会委员21人。执委会选举产生常务委员会委员5人,潘隆慧当选区妇联主席。
  第三节妇联活动普及法律 1982 - 2000年,先后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刑法》、《婚姻法》、《继承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江西省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知识学习班、培训班280期,参训妇女14600人(次);接待来信来访127起,提供法律咨询352次,调处纠纷108起,成立妇女禁赌队45个。期间,于1995年还成立了女法律工作者联谊会。
  双学双比 1989年,成立区“双学双比”活动协调领导小组。1993年,区协调领导小组被评为省级先进协调组织。至2000年,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读书班720期,受训达28856人(次),占全区女劳力总数98%,全区建立妇女科技示范户240户,2854名妇女摘掉文盲帽子,128人参加农学院(校)函大学习,108人已结业,3人获农民技术员职称。全区涌现各种女能手241人,l2名妇女获省级女能手称号,20名妇女获市级女能手称号。受区以上表彰的先进基地11个,阵地20个,先进个人209人。全区共结成扶贫对子360对,其中223户已脱贫。
  女干培训 1989 - 2000年,举办女干部培训班12期,受训女干部900人(次)。通过妇女组织向组织人事部门推荐优秀女干部50人(次),除妇联组织推荐外,还有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村民选举妇女干部28人,至2000年,全区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女性干部78人,其中正科级11人、副科级60人,村党支部正、副书记、村委会正、副主任7人。
  巾帼建功 1991年,成立区“巾帼建功”活动协调领导小组,区妇联从提高妇女素质人手,引导和激励广大妇女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女性,组织城镇女十部、女知识分子、女职工和女个体户,开展以“五学、四比、三创”为内容的巾帼建功比赛活动。五学:学政治、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学管理;四比:比先进、比技术、比质量、比效益;j创:创最佳成绩、创优质服务、创最佳效益。1992- 1996年,每年“三八”妇女节表彰“巾帼建功”活动积极分子30名,从中评选出6名“巾帼建功”获奖者,并授予区“三八”红旗手称号,同时评出“巾帼建功”组织奖3个。至2000年,区妇联为推动“巾帼建功”竞赛活动,组织先进典型事迹报告团,赴各乡(镇)巡回报告I 1次,每次听众达千余人。全区45名妇女干部、职工受到区级以上表彰,其中获省级表彰3人、市级表彰11人、区级表彰31人。
  春蕾计划为帮助失学女童重返校园,1997年始,在全区开展“爱心献春蕾”结对子活动。区妇联印发倡议书2000份发送区直、乡(镇)机关干部、企业职工。1997 - 2000年,共有124名干部、职工与贫困失学女童结成帮扶对子,各界人士为贫困女生捐款1.2万元,通过实施“春蕾计划”,已帮助69名失学女童完成小学学业,36名贫困女牛完成中学学业。
  第四章其他团体第一节工商团体工商联合会 1950年,海会集镇建立商民协会。1953年,新港、姑塘集镇建立工商分会。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后,农村集镇工商户组织合作商业,划归基层供销社管理,基层工商联合会组织相应取消。1994年3月,成立区工商业联合会(商会),简称工商联。同年11月,召开首届工商联(商会)会员大会,李前喜任会长。1995年9月,在+.里乡成立全省第一个基层商会。1995年、1996年、1997年,区T商联连续3年被省、市授予先进单位。2000年底,全区有基层商会2个,乡(镇)商会小组8个,会员158人。其中,集体企业会员53人,占34%,,个体私营户会员105人,占66%。会员平均年龄42罗,具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含各类技术职称)91人,占58%;中共党员会员123人,占78%。有市政协委员2人,区政协常委4人,委员9人。 1994 - 2000年,向区人大、区政协提交各类提案40件;组织召开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恳谈会6次;与区委党校联合举办会员企业厂长(经理)渎书班1期,与Ⅸ直各部门联合举办会员企业厂长(经理)培训班12期;募集救灾款物80万元;参与区政协组织的“六个一”活动,扶助贫困学生4名;为会员企业提供产、供、销经济信息96条,调处纠纷18件。
  个体私营经济协会(简称个协) 属行业性法人社团。主要是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团结教育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者守法经营,优质服务。个协前身为个体劳动者协会,1988年成立。至1990年,已发展会员2676户,从业人员6217人。1992年,改称个体私营经济协会,下设9个分会。1997年,协会会员发展至3497户,从业人员增至9222人。2000年,全区有个体私营经济协会会员2190户,其中个体劳动者2095户,私营企业者95户,全年纳税金额1078万元,比1990年的91万元增长10.8倍。
  消费者协会属行业性法人社团。主要为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参与商晶质最、服务质量监督,受理消费者投诉。1992年2月成立,先后设立十里、五里、莲花、姑塘、海会、新港、城南、长虹等8个基层监督站,以及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站和华东装饰材料市场投诉站。至2000年底,共为31家(次)经营单位挂上“消费者信得过经营单位”信誉牌,共受理消费者投诉911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16万元。其中1994、1997、1998、1999等4个年份共受理投诉631起,占69. 29%,挽回经济损失13. 67万元,占64.6%。
  第二节科技教育团体科学技术协会(简称科协) 1982年12月,成立区科协筹备领导小组。1984年8月,召开区科协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区科协,下辖蔬菜、水产等各类学(协)会。1985年,蔬菜学会组织6批100余人(次),赴省内外学习蔬菜高产经验。水利电力学会组织12名会员到葛洲坝参观考察。1987年,林学会分别以“保护庐山森林资源”、“鄱阳湖防护林工程建设”为主题,举办2次专题研讨会。1988年,区科协在全区开展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为56名农民技师、43名助理农技师、39名农民技术员、2名农民助理技术员颁发技术职称证书。1989年,水产学会组织20名会员,赴江苏、湖北考察蟹苗人工繁殖技术,召开“庐山区蟹苗基地丁程”论证会,为建立区“蟹苗人工繁殖站”提供科学依据。是年,食用菌协会组织15名会员到浙江常山等地考察食用菌生产技术,对区内食用菌生产起到很好地推动作用。2000年底,全区有乡(镇)科协组织10个。并相继成立农、林、水产、蔬菜、医药、畜牧兽医、水利电力、农业经济、竹业、养鸡、食用菌等12个学(协)会,会员1080人。1984 - 2000年,全区各级科协组织累计举办各种科技讲座、培训班320余期,听众26000余人(次),其中乡(镇)协会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240余期,培训人员16000余人(次)。区科协发送各类科普资料6万余份,接待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各学(协)会会员撰写论文500余篇,市以上报刊发表200余篇。
  教育学会属学术性非法人社团。主要吸收区属各巾小学、教研室、电教站、进修学校的干部、教师为会员,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工作。1985年4月22口召开成立大会暨首届会员大会,62名会员出席大会,大会选举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5人、理事4人。至2000年底,共召开五届会员代表大会,五届学术年会,汇编文集4册,推荐发表论文200余篇,交流论文800余篇。2000年被评为九江市学会工作先进团体。
  第三节残疾人团体组织机构 1990年5月,成立区残疾人联合会(简称残联),与区民政局合署办公。同年9月24臼,召开第一次残疾人代表大会。出席大会代表134人,特邀代表16人,其中残疾人代表70人,占56.2%。会议选举曹民政为执行理事会理事长,讨论并通过《动员社会力量,适应改革形势,把我区残疾人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工作报告。1991年,全区1 1个乡(镇)成立残联组织。1993年10月8口,召开第二次残疾人代表大会。出席大会代表160人,特邀代表16人,其中残疾人代表96人,占60%。会议选举金荣章为执行理事会理事长,讨沦并通过《团结进取,勇于开拓,把我区残疾人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工作报告。1995年5月,区残疾人联合会升格为正科级单位。内设办公室、康复股,下没劳动就业服务管理站。
  残疾人康复 1991 - 1995年,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80人(次),占任务的105.4%;儿童麻痹矫治手术89人(次),占任务的102.6%:聋儿语训15人,占任务的11O%。1996 - 2000年,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91例,低视力康复213人,智力残疾康复训练5人,肢体康复手术10例,聋儿康复17人;发放特需人群补碘10500粒,用品用具1592件。
  残疾人就业 1991 - 1995年,共安置419个残疾人就业。其中,集中安置19人,分散按比例安置80人,个体从业260人,就业率达65%。1996 - 2000年,共安置252个残疾人就业,其中,分散按比例就业48人,集中就业55人,个体从业149人,就业率达70%,2000年底,全区有残疾人8527人,其中,听力语言残疾1194人,肢体残疾5210人,视力残疾938人,智力残疾267人,精神残疾171人,综合残疾256人。
  第四节老年人团体老年人体育协会(简称老体协) 属行业性法人社团。主要围绕发展老年人体育事业,增强老年人体质,更好地为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提供服务。1986年5月8日,召开成立大会暨首届老体协会员大会。72名会员出席大会,选举石道达为区老体协主席。至2000年,共召开三届老体协会员大会,l4次年会。基层老体协(分会、小组)由1986年的3个发展到111个,其中,乡(镇)10个,村(场)90个,区直单位体协分会9个,直属小组2个。会员由初期72人发展到3338人,占全区15 0612名60岁以上老年人的22.16%,其中,区直单位会员343人,乡(镇)会员1254人,村(场)会员1741人。区老体协成立14年间,获省先进集体1次,获市委、市老体协先进集体称号5次。
  第五节医药卫生团体医药学会属学术性非法人社团。主要宗旨是普及医药知识,进行医药学术探讨和学术成果交流。1986年3月成立,12月25日召开首届会员大会。出席大会110人,其中,在区内工作的九江市医药学会老会员43人。大会讨论并通过《区医药学会会章》,选出第一届学会常务理事、理事。至2000年,共召开2届会员代表大会,举办医学研讨和学术讲座48次,发表论文44篇。其中,省级刊物35篇,国家级刊物9篇,举办医药、医学培训班36期,2913人次接受教育。组织会员开展义诊、健康咨询8次,接待人员500人(次),现有会员单位25个。
  红十字会属行业性非法人社团。主要是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开展救死扶伤,赈灾救困与行业之间交往。1989年1 1月6日,召开成立大会暨庐山区红十字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2000年底,有团体会员17个,会员794人,共接收并发放赈灾大米、棉衣(被)、食品等物资价值173 .29万元,赈灾募集款7万元。接收上海市红十字会援建海会镇彭山村“博爱”小学建校款20万元。为普及群众救护知识,培训汽车驾驶员6530人,为台胞查访亲人4人,转递信函6件。
  计划生育协会(简称计生协会) 属行业性非法人社团。主要是普及人口理论、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知识,开展咨询与提供信息服务。1989年9月I3日,召开成立大会暨首届汁生协会代表大会。出席大会代表136人,特邀代表24人,大会选举以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吴宣友为会长的协会理事会。1989 - 20()0年,协会为普及人口理论知识和宣传党的计划生育方针、政策出动宣传车30辆(次),组织大型报告会和优生优育咨询63次,围绕汁生知识举行文艺演出65场(次),组织召开外省、市计牛协会研讨会3次.十里乡刘家塘村计生协会,宣传教育形式多样,贴近优牛优育,内容丰富,逐步改变村民生育观念,受到国家计生协会领导肯定和好评,获国际计生联10万元宣传器材的奖励。该村协会会员演出的黄梅戏剧照,被《人民画报》海外版刊登。2000年底,全区有基层协会113个,其中乡(镇)、村89个,驻区企事业单位24个,有会员1.1万人。
  健康教育协会属行业性的非法人社团,主要是开展健康教育宣传,进行健康调查、研究与学术交流。 1994年1月20日,召开成立大会暨首届协会会员代表大会,大会讨论并通过《区健康教育协会章程》,选出第…届理事会理事56人,常务理事l7人。
  1994 - 2000年,共举办卫生、健康讲座16次,进行饮用水、防治结核病及女性疾病、血丝虫病等考察、调查6次,对7099】人(次)进行了健康知识教育。
  第六节统战宗教团体海外联谊会属行业性非法人社团。主要宣传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对港、澳、台、侨的力‘针、政策,加强海外交往,落实“三胞”政策,为海外朋友排忧解难及投资兴业提供服务。1994年6月成立9月召开首届会员大会,出席大会会员35人,特邀人员5人,大会讨论并通过《海外联谊会章程》,选出联谊会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6年问共接待港、澳、台、侨及其子女、家属430批605人(次),引资兴业百万余元。2000年有会员60人。
  政协老委员联谊会属联合件非法人社团。主要发挥老委员在智力、社会阅历和社会联系广泛的优势,密切老委员之问联系,增进友谊,交流信息,为推进庐山区“两个文明”建设献计献策。1996年4月20日召开第一次老委员联谊会成立大会。中请参加联谊会为会员的有44人,占退(离)休、离任老政协委员74. 58%。会上讨论并通过《政协老委员联谊会章程》,选举张忠选为会长,推选周永林为名誉会长,石道达为顾问。
  净土宗文化研究学会属学术性非法人社团。主要弘扬净土宗教义,整理占今佛教史料,编撰“净上”报刊。1992年6月成立。同年10月,在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邀请下,日本“中日友好净土宗协会”会长成田有恒率团29人专访东林寺,回赠“莲藕”(莲种)并共同举行回赠青莲华大法会,探讨两国净土宗文化发展教义。1997年,果一法师应香港、澳门地区邀请,赴香港、澳门讲经。1992 - 2000年,共整理佛教史料3册,编撰“净土”刊物28期。
  佛教协会属行业性法人社团。主要团结、组织区内各寺院僧人进行爱圈爱教教育,指导佛教界开展佛教学术探讨与交流。1993年5月,在区民政局注册登记;7月,经市政府民族宗教处批准成立;10月6日,召开协会会员大会,会议讨论并通过《佛教协会章程》,选出第一届协会理事会理事7人 1994年9月,为弘扬佛教文化,举行传印法师开座法会。1999年,举行了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法会,来自上海、南昌及本地区僧人达数千人,其中区内驻、寺僧(尼)300人参加了纪念法会。2000年,协会有团体会员33个。
  第七节经济金融团体集体建筑企业协会属行业性非法人社团。主要是开展建筑市场的技术、管理和质量监督、人才培训和技术交流。1992年6月成立 1993年4月,召开成立大会,会上开展了施工技术交流。1999年10月,组织l1家会员到重庆、武汉、昆明等地参观,学习先进施工工艺。2000年,有团体会员19家。
  农村金融学会属行业性非法人社团。主要组织、开展农村金融研究和进行学术交流。1994年8月成立。
  农村民间流通协会属行业性法人社团。主要收集、传递、发布农副产品市场信息,总结、交流与开展咨询服务。1999年6月成立,时有会员53人,同年12月22日,召开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出席大会代表35人。会议讨论并通过《庐山区农村民间流通协会章程》,选出协会理事会常务理事l 1人,理事30人,选举曹振银为会长,推选钟华坚为名誉会长。至2000年底,先后组建赛阳苗木流通分会、水产流通分会,会员发展至74人,农副产品流通经营额达2000余万元。
  第八节纪检检察官团体纪检监察协会属行业性非法人社团。主要开展党纪、政纪理论研讨与学术交流。1994年4月成立,现有会员单位25家。至2000年底,共开展学术研讨、交流12次,收集、整理学术研讨文章100余篇,被中央级纪检刊物录用1篇,省级录用12篇,市级录用20余篇。
  检察官协会属行业性法人社团。主要组织和推动人民检察理论、学术交流与研究,开展对外业务合作。1996年成立检察学会,次年更名为检察官学会。2000年,有会员18人,其中中国检察官协会会员6人,江西省检察官协会会员8人。1996 - 2000年,在国家级报刊发表调研文章2篇,新闻稿4篇,采用信息2条;省级报刊发表调研文章5篇,新闻稿19篇,采用信息4条;地(市)级报刊发表调研文章11篇,新闻稿52篇,采用信息33条。

知识出处

庐山区志

《庐山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庐山区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