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疫病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庐山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332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疫病防治
分类号: S8
页数: 2
摘要: 防治机构新中国建立前,境内无畜禽疫病防治机构,仅有少数祖传兽医行阉割,兼治一些常见病。新中国建立初期,部分行政区、乡配备畜禽保健员,并建立家畜保育站。1958年,各公社相继成立兽医站。1981年,区农牧渔业局设区兽医总站、检疫站,各公社设兽医站,大队配防疫员。2000年底,全区有乡(镇)兽医站10个、兽医49人,村级防疫员118人。
关键词: 动物疾病 疫病防治

内容

防治机构新中国建立前,境内无畜禽疫病防治机构,仅有少数祖传兽医行阉割,兼治一些常见病。新中国建立初期,部分行政区、乡配备畜禽保健员,并建立家畜保育站。1958年,各公社相继成立兽医站。1981年,区农牧渔业局设区兽医总站、检疫站,各公社设兽医站,大队配防疫员。2000年底,全区有乡(镇)兽医站10个、兽医49人,村级防疫员118人。
  常见疫病清末,境内流行过牛炭疽、牛鼓气、牛血吸虫病,猪瘟、鸡瘟等疫。民国时期,流行过鸡寄生虫病。1983年,区畜牧兽医总站普查发现,畜禽常见疫病主要有传染病、寄生虫病。传染病有牛破伤风、狂犬病、白痢、牛虫败、牛结核,猪肺疫、禽虫败和猪瘟;猪传染性水泡病,猪流感、猪链球菌病、猪弓形体病、五号病、牛流感、鸡瘟等病。寄生虫病,猪有肾虫、肺丝虫、姜片虫、蛔虫、辣头虫、细颈单尾蚴、肉孢子虫、鞭虫、辣球蚴等;牛有肝片吸虫、肉孢子虫,锥虫、双牙焦虫、边缘边虫。
  疫病防治 1953年,有畜禽疫苗问市,少数畜禽注射过牛炭疽芽胞苗,猪肺疫等疫苗。70年代始,每年进行春秋两次预防注射,主要是猪瘟、猪丹毒、猪副伤寒、猪链球菌、鸡l、Ⅱ型等疫苗。仔猪实行售前注射,肥猪实行宰后检疫上市。发现疫病、及时采取封锁、消毒、紧急预防注射等措施,防止传播。各公社兽医站先后实行“四包”(包医、包药、包治、包阉割)。80年代后,逐步取消“四包”,诊治收费,自负盈亏,春秋预防注射,区、乡、村实行补贴。
  1980 - 2000年,除1999年新港、虞家河、周岭等地有猪、牛“5号病”流行,扑杀耕牛189头外,其余年份基本无大的畜禽疫病流行,寄生虫病、感冒、无名热等一般疾病时有发生,治愈率达80%。

知识出处

庐山区志

《庐山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庐山区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