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社会审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三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1411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社会审计
分类号: F239.4
页数: 5
摘要: 1991年,全市各审计事务所接受审计机关委托,对79个单位进行审计。查出违纪违规金额260万元,应上缴财政81万元。接受社会委托开展财务收支审计42个,承包离任审计17个,经济案件鉴定18个,验资年检1323个,资产评估2个,基建决算64个,咨询服务建账建制44个,担任93个单位审计常年顾问,其他678个。经市政府同意,市审计局、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联合下达《关于对社会保险养老金等专项基金的提取和解缴进行审计的通知》,委托市事务所进行审计。至年底,审计收缴、补缴养老基金223万元。
关键词: 审计 类型 社会审计

内容

1991-1998年,全市社会审计组织共接受委托审计事项36409项,其中财务收支审计441项,企业承包经营审计84项,受理经济案件鉴定163次,设置企业注册验资,会计报表年检29452次,资产评估205次,接受其他项目390项。审计成果:1991-1992年委托审计查处违纪违规金额390万元,应上缴财政129万元:1993-1998年审计虚假注册资金8476万元,核减基本建设预算决算5436万元,为委托单位挽回经济损失478万元,促进增收节支524万元。1991-1997年培训社会审计人员1318人/次。 1991年,全市各审计事务所接受审计机关委托,对79个单位进行审计。查出违纪违规金额260万元,应上缴财政81万元。接受社会委托开展财务收支审计42个,承包离任审计17个,经济案件鉴定18个,验资年检1323个,资产评估2个,基建决算64个,咨询服务建账建制44个,担任93个单位审计常年顾问,其他678个。经市政府同意,市审计局、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联合下达《关于对社会保险养老金等专项基金的提取和解缴进行审计的通知》,委托市事务所进行审计。至年底,审计收缴、补缴养老基金223万元。
  同年7月,市审计事务所受委托对市内衣三厂职工食堂基建工程结算审计,乙方投资报价37万,审计核定34.45万元,审减2.55万元,审减率7%。武宁县审计事务所接受县审计局委托审计项目32个,受托验资审计260户,审计注册资金5180万元,核减注册资金67万元,全年受托创收4.12万元。
  1992年,全市审计事务所共完成审计机关委托项目79个。查出违纪违规金额130万元,应上缴财政48万元。接受社会委托完成4562个,其中财务收支审计25个,承包离任审计14个,经济案件21个,验资年检3808个,资产评估6个,基建预决算30个,咨询服务、清账建制、担任审计顾问170户,其他项目473个。同年11月,市审计师事务所接受德安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委托,对德安县城街心花园土建工程决算进行审计验证。原工程造价18.2万元,,核实后为11.1万元,核减额7.1万元。为此,市纪委在一次召开县(区)纪委书记会议上,特邀请市审计师事务所基建科负责人作开展基建审计必要性发言。 武宁县审计事务所接受国家审计机关委托审计项目30个,查出违纪金额28万元,收缴财政金额5.6了j.元:受托验资审计272户,审计注册资金6000万元,核减注册资金59万元,实现自创收入4.7万元,发展审计咨询顾问单位47户,取得收入5.71万元。
  1993年,全市审计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积极从事财务收支、承包离任,债权债务清理、经济案件鉴定,验资年检,资产评估,基建预决算审计,咨询服务,建章建制、配需等十多项服务,共接受委托审计5710个,其中验资年检5042项,资产评估9项,基建预决算55项,咨询服务318项,其他286项,核减基建预决算款165万元,注册资金849万元,挽回经济损失31万元,促进经济效益提高23万元。市审计局委托市审计事务所对九江柴动机厂1988年10月至1992年12月企业资产审计,通过听、看、问、查,该厂企业资产总额4045127元,经审计后定为3994589元,其中应调增利润94984,应调减利润145522元。同年,武宁县审计事务所接受国家审计机关委托审计项目5个,查出违纪金额15.89万元,收缴财政金额3.12万元,提出合理化建议5条,增加企业调账收入5.64万元。代征“中、小学校舍修建附加费”16.3万元,林业“两金四费”1.7万元,两项共实现自创收入5万元。受托验资审计270户,审计注册资金7142万元,核减企业注册资金481.72万元,实现自创收入1.85万元。受托对28个单位基建工程进行预算审计,对3个单位基建项目进行决算审计,实现自创收入1.94万元,以上共计自创收入8.79万元。修水县审计事务所受香炉山钨矿董事会委托,对香炉山1988-1992年投资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查证,发现该矿会计基础工作较差,核算手续不全,审核不严格,往来款项没有及时清理,材料核算没有数量、品名、单价,部分账目不清,一些核算内容没有报批手续和报批程序,擅自扩大开支范围或提高开支标准,基建计划一超再超等问题。将审计情况以书面形式向钨矿董事会、县有关领导和部门报告,并提出7点建议整改。
  1994年,全市14户审计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共接受各类委托查证单位1373户,完成委托审计项目6695项,其中验资年检6137个,创收81.89万元,会计咨询服务467个,创收91.72万元,开展基建预决算审计80项,核减工程结算款202万元,事务所创收52.11万元,资产评估11项,创收11.7万元,核减虚假注册资金1024万,为单位挽回损失33万元,促进提高经济效益资金40万元。市局局长带队参加在重庆市召开的长江沿岸城市社会审计第二次研讨会,交流社会审计经验。7月,修水县审计事务所受托对县物资局下属金属材料公司、机电设备公司、轻化建材公司1993年度财务收支和库存情况进行审计,对职工所反映弄虚作假,搞假发票,集资款使用,购买小汽车等问题进行查证,帮助上述公司摸清家底,核实盈亏,调整账目,查实问题,严肃财经纪律。
  1995年,全市社会审计组织共接受业务委托单位1891个,完成委托事项5651项,其中验资年检6137项,资产评估11项,基建预决算80项,咨询服务467户,核减基建投资476万元,为委托单位挽回损失94万元,核减虚假注册资金2065万元,促进提高经济效益97万元,培训财务人员89人(次),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各审计会计事务所普遍重视工作质量,为委托客户提供周全、高效服务,赢得信誉,1995年业务项目中客户主动上门委托比列上升270-/0。内部管理和分配制度、分配机制日趋完善。各所积极开拓业务同时,加强内部管理,奖勤罚懒,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分配原则。部分所已全面开展对外商投资企业各项审计业务,向注册会计师专业领域发展,在已完成的外资审计签证业务中,普遍受到企业好评。全年共培训人员89人次,取得税务代理、土地估价、资产评估、基建预算等专业技术职称达48人次。11月,修水县审计事务所接受三都垦殖场委托,对其下属茶叶公司1992~1994年经营责任承包进行审计,通过查证,查清该公司资不抵债,净亏损328.3万元。财务管理混乱,账目设置不健全,记载不规范,长期不对账,账面误差9.4万元。对查证发现的问题,向三都垦殖场提出5条整改措施。同年,修水县审计事务所受县人民法院委托,对何市镇某贪污案进行审计鉴定,原定贪污款1.2万多元,通过审计查证,确定贪污金额为2777.91元。
  1996年,全市社会审计组织共接受委托单位1641个,完成委托事项4166项,其中财务收支审计18项,承包经营审计15项,经济案件鉴定107项,验资年检3218项,资产评估172项,基建预决算119项,咨询服务433项,其他项目239项,促进增收节支94万,培训社审人员72人(次)。核减基建预决算款810.55万元,核减注册资金732万元,为委托单位挽回损失111万元。
  1997年,全市社会审计组织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开拓业务,全年共接受委托单位2040个,完成委托事项4292项。其中财务收支审计98项,承包经营审计38项,经济案件鉴定17项,验资年检3050项,资产评估94项,基建预决算147项,咨询服务349项,其他项目490项。核减基建预算2040万元,核减注册资金2113万元,为委托单位挽回损失27万元,促进提高经济效益207万元。
  1998年,全市社会审计组织共完成委托事项2893项,其中财务收支审计100项,验资年检1848项,资产评估20项,基建预决算124项.咨询服务287项,其他项目514项,核减基建预算1702.4万元,核减注册资金1693.3万元。为委托单位挽回损失155万元,促进提高经济效益63万元。当年,根据“关于清理整顿注册会计师行业通知”要求,注册审计师已全部按要求交换证件。
  1999年,依据1998年5月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特别代表大会精神,按照《注册会计师法》和江西省注册会计师协会要求,全市审计机关在指导社审机构开展社会审计业务同时,全面实施社会审计机构脱钩改制工作,完成或基本完成脱钩改制工作12家。至2000年,全市社会审计机构脱钩改制工作全部完成,其业务归口市注册会计师协会管理。
  [=此处为表格(1991~1998年全市社会审计成果表)=] 第二节指导和监督 1991年,全市审计机关坚持把社会审计作为社会主义审计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经常督促检查审计事务所正确执行审计政策法规,端正业务方向,对审计报告审核把关,指导和帮助审计事务所建立各种制度,规范其审计行为。各审计事务所在审计机关指导下,重质量、讲信誉,取得委托单位的信任。九江县审计事务所用几个月时间,对县灯具厂进行全面清产核查,追回损失27万余元,使濒临倒闭的企业有了转机。
  1992年,对社会审计组织进行指导管理,把重点放在帮助社审组织建立财务管理制度、目标管理考核制度、聘请人员管理制度,提高审计质量,拓宽服务范围,加快社会审计工作的开展。全年实施社会审计项目1000余项,创收60多万元。1993年,市审计局贯彻“大力发展社会审计工作,积极提高社会审计质量”方针,制定审计体系指导工作考核办法,对全市社会审计组织具体工作进行协调,培训社会审计人员595人次,把社会审计指导管理工作列入全市审计工作的重要议程。当年,全市社会审计机构增至15家,接受委托单位1914个,完成委托事项57102项,促进提高经济效益23万元。
  1994年,全市社会审计机构在审计机关指导下,加强内部管理,树立服务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宗旨,建立各项业务工作规程和制度,培训从业人员90人次。社会审计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审计领域进一步拓展,全市接受委托审计单位1373户,完成委托事项66952项,促进提高经济效益40万元,社会审计成果显著,1994年5月,市审计事务所被评为“全国百强审计事务所”,受到国家审计署的表彰。1995年,各社会审计机构普遍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奖勤罚懒的分配机制。在市审计局支持下,各审计事务所对不称职从业人员坚决予以辞退,对在职人员予以培训,全年培训89人次,取得税务代理、土地估价、资产评估、基建预算等专业技术职称达48人次,从业人员专业技术素质进一步提高。1996年,市审计局继续把对社会审计的指导和管理列入年度目标考评内容,要求各县(市、区)继续加强对社会审计组织的管理,使社会审计工作健康发展。5月10-12日,市审计局作为东道主,主持召开南京经济区域11次审计局长会议,把社会审计的指导管理工作作为会议交流内容,受到与会者欢迎。各社审机构对照《注册会计师法》《注册会计独立审计准则》进行学习自查,以适应社会审计不断发展要求。10月,市审计局通过对全市社会审计机构的检查考评,评出2个先进审计事务所和4个优胜审计事务所进行表彰。
  1997年,全市审计机关对社会审计组织指导与管理,主要是坚持正面引导,帮助社会审计组织积极开拓业务领域,全年社审服务项目发展到20多个;规范社会审计组织执业、内部控制、职业道德的教育和管理,降低审计风险;要求社会审计组织既要讲求经济效益,又要注重社会效益。同年,市局加强对社会审计组织的清理整顿,提高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对全市注册会计师进行一次全面清理,重新登记,上报省审计厅。年终召开全市社会审计工作会议,总结经验,探讨社会审计工作规范化建设课题。当年,市审计师事务所和华浔会计师事务所分别获全省“十强所”和“十优所”称号,受到省审计厅表彰。
  1998年,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清理整顿注册会计师行业通知》精神,对市、县审计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进行清理整顿,对注册会计师进行换发新证。同年5月,江西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特别代表大会召开。随后,市社会审计组织的管理工作逐步纳入行业管理的轨道,全市审计机关把社会审计组织的脱钩改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对过渡阶段的管理工作提出严格要求,以保证社会审计组织的平稳过渡。
  1999年,市审计局对市会计师事务所和九江华浔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质量进行检查。通过检查,认为审计业务质量总体良好,符合审计工作规程要求,但仍存在一些不规范之处。市局将质量检查结果向省厅作报告。
  2000年11月,市审计局据国家审计署《审计机关监督社会审计业务质量的暂行规定》,对市浔诚会计师事务所、华浔会计师事务所2000年的审计业务质量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认为,上述两所经过脱钩改制后,真正成为社会中介组织,人员结构得到优化,审计风险意识明显增强,审计程序进一步规范,业务质量也有较大提高。但也存在复核制度不健全,审计会计报表发现的问题披露不充分,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不能客观公正地发表意见等问题。市审计局提出加强和改进意见。
  2001年至2004年,市审计局仍然把对社会审计组织的监督作为审计目标考评的重要内容,要求各县(市、区)审计机关继续对社会审计组织进行检查监督,以利社会审计的健康发展。2001年,武宁县审计局对兴宁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进行检查,未发现弄虚作假现象,业务质量符合审计要求。同年,修水县审计局指定1名副局长负责社会审计的检查监督工作,组织审计人员对修水县昌达会计师事务所成立后的1年7个月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并检查其审计质量,将审计和检查结果反馈给县财政局。2002年,德安县审计局对九江德信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进行监督检查;都昌县审计局协助省、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对都昌同盛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业务质量检查;市审计局对九江县等部分县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质量进行抽查,履行对社会审计的监督职能。2004年,全市审计机关根据省审计厅的部署,对全市12个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质量进行集中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向省审计厅做出汇报。
  第三节社会审计机构据国家审计署关于“试办社会审计,以补充国家审计力量不足,对经济领域的活动进行全面监督”精神。20世纪80年代中期始,市(县、区)社会审计组织先后建立。社会审计组织统称审计师事务所或审计事务所,是经市、县政府和省审计局(厅)批准,并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具有法人地位,在国家审计机关监督和指导下,独立承办审计查证和咨询服务,实行有偿服务,自收自支,独立核算,依法纳税事业单位。全市社审机构建立以后,坚持以国家利益为前提,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以讲求信誉、保证质量、客户至上、热情服务为宗旨,为社会各界提供审计服务。
  1991年,全市有社会审计机构13个,分别为市审计师事务所、九江县审计事务所、瑞昌市审计事务所、武宁县审计事务所、修水县审计事务所、永修县审计事务所、德安县审计事务所、星子县审计事务所、湖口县审计事务所、彭泽县审计事务所、都昌县审计事务所、浔阳区审计事务所、庐山区审计事务所。共有社会审计从业人员104人。
  1992年8月,市八里湖开放开发区会计咨询服务公司成立,隶属市审计师事务所领导。1993年12月,市八里湖开放开发区会计咨询服务公司更名为九江华浔会计师事务所,改由市审计局直接领导。同月,市审计局在海南省海口市成立海南中山会计师事务所。当年底,全市有社会审计机构15家(含海南中山会计师事务所)、从业人员143名。
  1995年1月,海南中山会计师事务所改制停业。1997年4月,市审计局海南中山会计师事务所注销。当年,全市有社会审计机构14家,从业人员172名。1998年,全市仍保留14家社会审计机构,从业人员158名。
  1999年,据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体制改革的通知》,全市社会审计机构进行脱钩改制工作。市、县(市、区)审计局对所属审计事务所进行清产核资并报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收回净资产。至12月底,撤销市审计师事务所和浔阳区审计事务所,修水县、星子县的审计事务所与会计事务所合并。12家社会审计机构基本完成脱钩改制工作。全市审计系统12个审计事务所全部改制成公司制企业,在人事、财务、职能、名称等方面均与主管部门脱钩,不再保持隶属关系,其业务归口市注册会计师协会管理。星子县审计事务所改制成立中正会计师事务所,都昌县审计事务所改制成立都昌同盛会计师事务所.湖口县审计事务所改制成立湖口县钟山会计师事务所,彭泽县审计事务所改制成立彭泽群力会计师事务所,九江县完成脱钩改制成立九江诚实会计师事务所。
  [=此处为表格(1991~1998年全市社会审计机构人员一览表)=]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三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三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