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投资项目与重点工程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1122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投资项目与重点工程管理
分类号: F830.59
页数: 3
摘要: “八五”计划时期,全市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投入力度,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6亿元,相当于1949年至1990年固定资产投资总和的近2倍。全市共实施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项目32个,总投资85亿元,相当于整个20世纪80年代投资总和的3倍。京九铁路、武九铁路、九江长江大桥、昌九汽车专用公路、五千吨级外贸码头、新客运码头、民航机场等一大批交通骨干工程先后建成,建成二级公路、县乡油路217.5千米,实……
关键词: 投资项目 投资效果

内容

“八五”计划时期,全市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投入力度,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6亿元,相当于1949年至1990年固定资产投资总和的近2倍。全市共实施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项目32个,总投资85亿元,相当于整个20世纪80年代投资总和的3倍。京九铁路、武九铁路、九江长江大桥、昌九汽车专用公路、五千吨级外贸码头、新客运码头、民航机场等一大批交通骨干工程先后建成,建成二级公路、县乡油路217.5千米,实现县县通油路。九江电厂二期、东津电站、妙智、共青220千伏变电站等一批电力工程相继完工。星火化工厂万吨有机硅工程、九江啤酒厂3万吨啤酒工程、洋鸡山金矿、香炉峰钨矿等竣工投产。完成电信枢纽大楼、万门程控电话、数字微波和宁汉光缆一缀干线以及到各县(市、区)的程控电话交换工程,邮电通信率先在全省实现“两化”和城乡并网升位。市区内大中大、九九、十里等大型商场项目相继建成,城市面貌明显改观,长虹大道、西二路、环城路等一批城市主干道扩改任务基本完成,一大批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旧城改造、新区开发进一步加快,城市骨架正在拉开,综合功能增强。
  “九五”计划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5.3亿元,较“八五”计划时期增长88.6%。受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特大洪水等不利因素影响,1997年、199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有所放缓,分别出现10.45%和11.72%的负增长。1998年起,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固定资产投资恢复快速增长。五年间,完成重点建设项目21个,工业技改项目196个。京九铁路九江段、九江新客站、民航机场一期、昌九公路复线、九瑞和大机二级公路、西二路立交桥、电厂二期、第三水厂、赣鄂50万伏输电线路、共青和市中22万伏变电站、共青国家粮食储备库、900兆移动通信、武宁盘溪和修水茶子岗电站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完成。浔阳蔬菜、粮食、京九等一批专业批发市场相继建成,台资亚东水泥一期及香港其士大酒店等外资项目投产运营。九景高速公路、湖口大桥、外贸码头二期、电厂三期、乌石矶粮库开工建设。加快县乡公路建设,改造等外公路482千米,新修油路330千米,实现县县通油路、139个乡镇通油路。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7亿元,其中直接用于市政道路建设5.94亿元,市区新建、改造道路142万平方米,建成庐山南路和人民路立交桥,完成长虹大道、十里大道、滨江中路、长虹北路、庐山北路、环城北路、甘棠北路、庐峰北路、人民路等于道的拓宽,加快前进东路、西二路等路段的建设,初步形成市区环线道路网络。
  “十五”计划时期,固定资产投资由2000年的44.77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92.91亿元,年均递增33.6%,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1.33亿元。二产投资总量放大,占总投资50.8%,三产比重明显增大,占总投资47.5%,民间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由10.2%上升到50.7%,利用内外资总量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66%,投资多元化趋势明显,标志着全市经济自主增长机制逐步形成。五年间.100个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0多亿元,新建高速公路93.3千米,鄱阳湖大桥、九景高速公路开通,环庐山公路、都蔡公路通车,武九复线扩能提速工程竣工,铜九铁路开工建设,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里程5837千米。建成电力装机104万千瓦,九电三期建成投产,柘林电厂扩建改造工程完成,抱子石电站并网发电,农村电网改造、县城网改造工程全面竣工。九江国际水运中心通过扩能改造,集装箱通行能力达到10万个标箱。10万吨有机硅、4600吨气相二氧化硅等项目开工建设,绿冬丝科、华林特种钢、昌铃汽车、铃木发动机、仪长原油管道九江段等项目竣工。城市化步伐加快,城镇化率达到37.6%。教育投入力度加强,加快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初步建成共青高校新园区,新建九江学院,完成教育投资56.2亿元,新增校舍80.7万平方米,改造危房61万平方米。
  “十一五”计划时期,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历史机遇,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27亿元,年均增长36.1%,5年增长3.67倍。完成交通设施投资300亿元,综合交通现代化进程加快,铜九铁路、昌九城际铁路和武吉、彭湖、九瑞高速建成通车,铁路和高速公路运营里程分别增加到350千米和374千米。改造316国道、柯龙线修水段等国(省)道277.5千米。新增3000吨级以上泊位12个,新增吞吐能力1280万吨,城西港区30万标箱集装箱码头建成投运。长江二桥开工建设,九江机场顺利复航。九昌樟成品油管线基本建成,“西气东输”“川气东送”九江段建成投运。都昌矶山湖、星子大岭、庐山区长岭等风电项目并网发电,彭泽核电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改造农村公路5400千米,渡改桥73座,完成510座小(二)型以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基本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通宽带,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二、重点工程建设管理 1996年,确定19项重点工程,分别是九江大化肥、九江电厂三期、九江安居工程、九江煤气工程、九江第三水厂、乌石矶粮库、龙开河开发工程、城市防洪工程、九威大道、九江新火车站广场、外贸码头二期、邮政枢纽工程、九江新火车站站房、九江民航机场候机楼、大机路、城区电网改造、西二路立交桥、省农资化肥仓库、九景公路等项目,项目总投资为121亿元,当年完成投资37.52亿元。
  1997年,确定25个新建、续建项目为市重点工程,其中,九江安居工程、九江新火车站广场、人民路立交桥、西二路立交桥、邮政枢纽工程、九江民航机场候机楼等工程先后竣工,投入使用。
  2004年,市政府下达22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44.9亿元,其中计划建成项目4个,续建项目6个,计划新开工项目12个,在22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是省重点工程的有6个。22个重点建设项目主要有抱子石水电站、赛得利金鹰集团、环庐山南山公路、九江学院教学用房、昌河九江微型车厂、昌河k系列发动机、武九铁路复线(江西段)、1998年抗洪广场、湖口金沙湾钢铁、星火有机硅扩建单体生产线、亚东水泥三期、铜九铁路(九江段)等项目。
  2005年,市政府出台《关于开展100个重大项目实施意见》,通过着力推进100个重大项目会战,进一步夯实基础,加快发展,早日实现九江在江西率先崛起的目标。100个重大项目中续建项目36个,新建项目64个,每个项目投资额均超过5000万元以上,其中工业项目全部超过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个数51个,工业项目投资166亿元。
  2006年,市政府下达年度市重点建设项目和实施市区100个项目。市重点建设项目共38个,主要有武宁县下坊水电站、彭泽之江化工和翔升造船、瑞昌凤竹纺织和梅花伞业、都昌老爷庙风电、共青挪宝电器、星子思麦博运动用品、九江出口加工区、永修星火有机硅10万吨有机硅单体生产线和卡博特年产4800吨气相二氧化硅、铜九铁路、九瑞高速、昌九城际铁路、永武高速等项目。
  2007年,继续实施重大项目战略,全年安排48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工业项目28个,基础能源项目9个,其他项目11个;总投资达425.76亿元,其中工业项目投资238.73亿元,基础能源项目投资148.15亿元,其他项目投资38.88亿元;工业项目主要有江洲联合造船有限公司、九江钢厂年产钢400万吨、金鸡窝银铜矿、鑫山水泥二期、立峰纺织十万纱锭、志高空调、红鹰飞机制造有限公司、赛得利(江西)化纤有限公司二期扩建工程等项目,基础能源项目主要有九瑞高速、中石化九江一南昌一樟树成品油管线工程、九江港阎家渡集装箱码头、铜九铁路、214码头改(扩)建、316国道改造等项目,其他项目主要有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工程、市鹤问湖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柘林湖国际温泉度假村、市体育中心等项目。
  2009年,有29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其中计划建成投产项目有中电投长岭风电、国电投大岭风电等3个,续建项目有九瑞高速、彭湖高速、昌九城际铁路等18个,新开工项目有永武高速、九江长江公路大桥等6个,预备项目2个,项目总投资462.62亿元。
  2010年,有25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其中计划建成投产项目有九瑞高速、彭湖高速、昌九城际铁路等8个,续建项目有永武高速、九江长江公路大桥、江铜城门山二期扩建工程、江铜集团40万吨铅锌冶炼项目等11个,新开工项目有九江电厂“上大压小”1台60万千瓦机组及外送配套电网工程.江西亚东水泥有限公司第五、六条生产线等3个,预备项目3个,项目总投资993.94亿元。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