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所有制结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111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所有制结构
分类号: F113.1
页数: 1
摘要: “八五”时期,工业企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推动国有企业改革,集体工业企业增长快于国有工业企业增长,市及市以下工业企业增长快于中央省属企业增长。1995年,国有工业企业总产值111.93亿元,年均增长23.1%;集体工业企业总产值22.42亿元,年均增长35.7%。市及市以下工业企业年平均增长19.1%,高于中央省属工业企业增长6.8个百分点。5年内各种经济类型工业企业在总量和结构方面都发生相……
关键词: 基础结构 经济规模

内容

“八五”时期,工业企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推动国有企业改革,集体工业企业增长快于国有工业企业增长,市及市以下工业企业增长快于中央省属企业增长。1995年,国有工业企业总产值111.93亿元,年均增长23.1%;集体工业企业总产值22.42亿元,年均增长35.7%。市及市以下工业企业年平均增长19.1%,高于中央省属工业企业增长6.8个百分点。5年内各种经济类型工业企业在总量和结构方面都发生相应变化,但公有制和国有工业企业仍占主体和主导地位。
  “九五”时期,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改组,公有制工业企业数逐步减少,非公有制经济增长快于公有制经济,但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稳定。2000年,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完成产值占全部规模工业比重12.6%,非公企业销售收入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达到12%。“九五”期末(2000年),全市工业形成以公有制企业为主体,大中型工业企业为骨干,乡镇企业、三资企业迅速发展格局。
  “十五”时期,随着企业制度改革深入,企业所有制结构进一步发生变化,国有资本逐步退出国有工业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工业经济发展亮点。2005年,非公有制工业完成产值395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比重82.2%,比2000年上升69.4%,非公企业销售收入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达到80.5%,比2000年上升68.5%。
  “十一五”时期,国有企业改制深化,国有工业企业比重进一步下降。2010年规模以上国有工业企业46家,比2005年减少56家,实现工业增加值24.7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85%.比2005年下降12.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国有控股企业78家,比2005年减少46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09.7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44%,比2005年下降16.82个百分点。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