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浔阳景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109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浔阳景区
分类号: F590
页数: 2
摘要: 一、江边景点浔阳楼位于市区九华门外长江之滨。因九江古称浔阳,境内长江区段亦称浔阳江而得名。楼名最早见于唐代江州刺史韦应物“始罢永阳守,复卧浔阳楼”诗句,随后江州司马白居易又作《题浔阳楼》诗,而闻名天下则得力于清代施耐庵所著《水浒传》中精彩描写。1986年重建,属建筑类人文景观旅游区。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景区

内容

一、江边景点浔阳楼位于市区九华门外长江之滨。因九江古称浔阳,境内长江区段亦称浔阳江而得名。楼名最早见于唐代江州刺史韦应物“始罢永阳守,复卧浔阳楼”诗句,随后江州司马白居易又作《题浔阳楼》诗,而闻名天下则得力于清代施耐庵所著《水浒传》中精彩描写。1986年重建,属建筑类人文景观旅游区。
  锁江楼位于市区长江之滨回龙矶上,西邻浔阳楼,东望琵琶亭。有观鱼轩、锁江楼等主体建筑。属建筑类人文景观旅游区。
  琵琶亭位于市区滨江东路,南有琵琶湖,西侧依次是九江长江大桥、滨江生态景观园和锁江楼。属建筑类人文景观旅游区。
  浪井位于市区信华城市广场。“浪井涛声”明清时是九江十景之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信华集团对老城区西园进行拆迁改造,投资2200万元重建浪井文化景区。
  九江-98抗洪纪念广场位于九江长江大堤4~5号闸口处。距市区中心约4千米。2003年开始规划建设,2005年9月竣工。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是全国最大的以纪念抗洪精神为主题的城市广场。
  二、老城区景点能仁寺全国重点寺院。位于市区庾亮南路,毗邻南门湖。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年间(502~549),旧名“承天院”,明弘治二年(1489)扩建时改为今名。唐大历、宋庆历、明洪武、清同治等年间多次重建,留存建筑多为清同治九年(1870)所建。新中国成立后多次修葺,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烟水亭位于市区中心甘棠湖中椭圆形孤岛上。是一组江南园林风格的古建筑群。景区总面积1800多平方米,建筑群坐北朝南,整体布局分东、中、西3个院落。常年陈列九江历史文物及周瑜战迹,举办各类高品位展览活动。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