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企业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0820
颗粒名称: 第五章 企业管理
分类号: F270.7
页数: 8
摘要: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九江石油化工总厂 1991年8月,成立九江石油化工联营公司,具有法人资格。10月将“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九江炼油厂”更名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九江石油化工总厂”。1999年8月,中国石化九江石油化工总厂更名为中国石化集团九江石油化工总厂。
关键词: 企业管理 现代化管理

内容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九江石油化工总厂 1991年8月,成立九江石油化工联营公司,具有法人资格。10月将“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九江炼油厂”更名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九江石油化工总厂”。1999年8月,中国石化九江石油化工总厂更名为中国石化集团九江石油化工总厂。
  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九江分公司 2000年3月,根据中石化集团公司重组改制整体上市要求,成立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九江分公司(上市部分)及九江石化(非上市部分)。2003年3月,实行扁平化管理,撤销炼油厂、化肥厂、化工厂3个二级厂,23个车间整合为4个作业部和11个车间,由“三级管理”转变为“二级管理”。扁平化后总厂直属单位30个,分公司直属单位35个。至2010年12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九江分公司下辖16个职能处室、7个职能中心和1个支队、9个车间、3个作业部。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下辖2部及6个单位。实行两个分公司一个党委一套班子的组织机构模式。
  三、中国石油化工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 2006年12月设立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2007年8月注销九江石油化工总厂。资产分公司承接原九江石油化工总厂人员和资产,下设2个机关处室6个直属单位。
  第二节生产管理一、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1997年,九江石化开始贯彻1994版IS0 9000标准,实施质量管理体系。1999年4月,通过北京三星九千认证中心认证。2003年通过2000版转换认证。
  计量管理体系 1997年九江石化依据GB/T 19022.1-1994 IDT IS0 10012:1992《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第一部分: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建立计量检测管理体系,当年通过国家级计量检测体系认证。2002年通过2000版换证审核。
  HSE管理体系石化企业生产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点,为满足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2001年8月九江石化开始依据中国石化Q/SHS 0001.1-200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体系》、Q/SHS 0001.3-2001《炼油化工企业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规范》企业标准,建立具有石化行业特色的HSE管理体系。2002年7月九江石化HSE管理体系正式运行并对外发布。
  企业标准体系2001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面推进国内企业标准体系建设,对1995年版GB/T15496-15498等3项国家标准进衍修订,并增加GB/T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国家标准,2003年10月1日起实施。2003年九江石化启动重建企业标准体系工作。2005年10月,九江石化获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AAAA”级最高认证。
  集约型一体化管理体系2006年,九江石化提出整合管理体系的思路。2007年6月,全面启动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创建体系,共整理1278项国家法律法规及总部规章制度,896项公司内部管理制度,1222项部门岗位工作标准,462项企业技术标准等。2008年10月,九江石化集约型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发布试运行,历时16个月,融合6个国家级体系标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测量、标准化、危化品从业)、4个中国石化标准(HSE、内控、三基、ERP),涵盖企业党群工作要求在内的高度集约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整合工作完成文本梳理、整合、修订和完善工作,转入试运行阶段。2009年,北京三星九千认证中心和中企江西分中心通过两个阶段的审核,确认九江石化集约型一体化管理体系覆盖的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HSE、测量管理符合相关认证标准要求,并颁发认证证书。同年,3项管理现代化创薪成果获奖,其中《石化企业基于IS0 9000族标准的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获全国第十六届二等奖、集团公司第十八届一等奖、省第十一届一等奖。2010年6月,九江石化组织企业内部专家根据实践经验编撰《集约型一体化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ISBN 978-7-5114-0546-3)-书,由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一体化管理体系当年通过认证机构的监督审核。
  二、管理制度 “三基”工作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基本功训练是继承大庆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2005年九江石化承担中国石化“三基”工作系列标准Q/SH2.2-2006《基层单位“三基”工作基本要求第2部分:炼油化工企业》标准编写。2006年,九江石化按照中国石化新的“三基”工作标准要求,进一步加强“三基”工作管理。2007年,制定《九江石化“三基”工作检查评价管理办法》。2008年,将“i基”工作、一体化管理体系内审、双文明建设、岗位责任制大检查等各项要求融为一体。
  经济责任制考核2009年制订《九江石化内部经济责任制考核管理办法》《九江石化内部经济责任制考核评价手册》,设置和分解集团公司下达指标,并与所属基层单位签订《目标任务责任书》。
  三、内部控制管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在香港、上海、纽约、伦敦上市。2003年,遵循美国颁布的《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开展内部控制的制度设计和体系建设,借鉴美国COSO报告提出的内部控制框架,在对公司经营、财务等有重大影响的关键环节进行全面风险评估的前提下,制定统一的《内控手册》,2004年12月实施。2010年,根据中国石化统一部署,九江石化整合上市、非上市内控管理职能,调整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实现内控一体化管理。同年,6项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获奖,其中《石化企业全面合规风险管理》获全国第十七届二等奖、集团公司第十九届二等奖、省第十二届一等奖。
  四、信息化管理 1991年,全面推广现代化电算技术。全厂一共有微机56台,自行开发工资调整信息管理、办公大楼综合信息服务系统、运销管理系统、人事系统及计划管理系统。1999年,1项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获集团公司第八届三等奖。2005年2月,CECA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授予九江石化“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证书。2006年6月,九江石化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及生产经营监控系统(TBM)上线运行。2007年荣获“江西省十五制造业信息化重点示范企业”称号。
  ERP应用 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由不同功能模块组成的软件包,采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对企业的多种资源进行计划和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统一的操作平台和管理信息系统。2005年4月,九江石化启动ERP系统建设工作,9月成功上线。2006年1月,实现单轨运行,10月ERP项目通过集团公司专家测试和验收。主要包括生产计划(PP模块)、物料管理(MM模块)、财务会计与成本核算(FI-CO模块)、工厂维护(PM模块)、销售(SD模块)、物资供应(MRO模块)、PS项目管理、HR人力资源管理、AIS审计等模块。
  MES应用 MES系统为PCS(过程控制系统)与ERP(企业资源计划)之间建立桥梁,利用信息化手段,使各项生产业务在生产调度层面汇聚,提升炼化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2006年4月,九江石化作为中国石化MES系统首批推广应用企业,启动MES系统应用工作。2007年6月.MES系统实现单轨运行。2008年4月,通过中国石化MES系统项目专家组测试和验收。
  LIMS实验室信息系统2005年,实施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所有愿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计划、检验结果等质量数据都通过网络发布,为分公司的生产质量控制和质量信息管理提供全面、准确、快速的分析数据。
  实时数据库应用2006年,建立INFOPI。US实时数据库,实现28套主要装置生产数据上网,生产管理人员实时了解生产装置的生产情况,查询生产历史数据,分析工艺状况。
  先进控制系统应用2004年,在催化重整装置、芳烃抽提装置实施先进控制系统(APC),装置应用先控技术,增强装置抗干扰能力、提高装置生产的平稳性,减轻操作人员工作负荷,实现主要生产指标和质量指标卡边控制,提高产品收率,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
  网络及信息基础设施 1999年开始建设企业网络,通过网络一、二期工程,敷设光纤超过80千米。2003年,网络安全建设配置网络管理系统、加密机、杀病毒软件,实施网络安全项目,建立入侵检测、防火墙、漏洞扫描、存储备份系统。2005年,网络提升建设,骨干网带宽达到1000兆,主要网络设备采用CISC0 6509和3550/2950等中高档交换机,主要办公楼敷设超5类双绞线,联网微机超过1500台,网络出口采用硬件防火墙,网管软件采用hp公司产品。2007年部署实施应用BIGFIX公司的BES桌面安全管理系统。
  [=此处为表格(1999-2010年九江石化总厂管理创新成果一览)=] 第三节技术管理一、技术经济指标管理 1991年,轻质油收率67.71%,综合商品率91.95%,全年单位能耗83.56千克标油/吨。1995年轻质油收率68.64%.综合能耗75.87千克标油/吨。1996年轻质油收率71.06%,综合商品率90.02%,综合自用率8.53%.原油损失率1.19%.加工损失率0.87%。
  2002年,轻质油收率65 .89%,综合商品率90.7%,加工损失率1.10%,综合能耗81.75千克标油/吨(含原料油),液化气收率17.39%。2006年轻质油收率68.47%,综合商品率91.29%,原油加工损失率0.99%,吨原油综合耗能82.98千克标油/吨,原油综合损失率1.5g%,产品合格率100%。2008年完成高附加值产品收率76.36%,轻质油收率68.82%,综合商品率92%,综合能耗78千克标油/吨。原油储运损耗0.45%,其中:原油途耗完成0.25%,原油储耗完成0.20%。2009年高附加值产品收率78.37%,轻质油收率70.42%,加工损失率0.78%,综合耗能完成69.28千克标油/吨。原油储运损耗0.35%,其中:原油途耗0.18%,原油储耗0.17%。
  2010年,高附加值产品收率79.27%,轻质油收率72.07%,综合商品率93.19%,加工损失率0.68%,综合能耗68.20千克标油/吨。原油储运损耗0.31%,其中:原油途耗0.17%,原油储耗0.15%。
  [=此处为表格(1991-2010年九江石化总厂石油化工生产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一览)=] 二、科技创新管理 1991年,开展催化裂化使用助气剂实验,增收液化气2%以上,汽油辛烷值提高1-2个单位;气分丙烯塔顶冷凝蒸发器采用铝多孔表面冷凝蒸发器,该技术在当年通过中国石化总公司发展部鉴定;动力站除气塔改为大气除碳,除碳率从600-/0提高到90%,同时降低碱耗约350-/0,并节省蒸汽消耗;设计修改硫黄回收液储槽,解决池底硫黄不能回收难题,使总排合格率达到60%-1000-/0。1995年,以催化油浆重芳烃抽提装置为龙头的科研中试为主要攻关项目。当年此套中式装置国内还无先例,无论在工艺和设备方面都无章可循,经过努力在9月13日生产出合格重芳烃产品,为催化柴油芳烃分离和利用进行研究和探索。在废机油再生工艺上找到最佳工艺途径,形成批量生产能力。1999年,完成“奥秘系列裂化催化剂研究与运用”和”氢油催化裂化汽油铜片腐蚀原因及对策”科研,两个项目获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
  2000年,九江石化作为主要完成单位的“7万吨/年环管法聚丙烯成套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午,与石油大学合作开发“催化裂化汽油中硫醇的分离及结构、组成分析技术”,通过山东省科委鉴定,该课题在技术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发的粉煤灰砖用外加剂,成功解决应用化肥粉煤灰制砖存在的抗拆强度不达标及粉煤灰砖后期强度下降的问题。2002年,与华东理工大学和兰州设计院合作开发干气替代化肥渣油作气化原料新技术,达到节约渣油,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引进“高倍放大技术直观监控催化裂化催化剂”“智能高温带压含湿含尘气体中颗粒采样技术”“X荧光分析技术在硫含量测定中的应用”等新技术,保障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2003年7月1日,车用无铅汽油新标准正式实施,九江石化对两套催化装置、重整装置实施技术改造和新技术应用,制定出“MGD工艺+降烯烃催化剂+原油品种调配+油品调和”决策,使出厂油品达到新标准要求。t 2005年,完成“汽油满足欧Ⅲ标准并增产液化气催化裂化工艺( MIP-CGP)”和“溶剂脱沥青一沥青制氨一脱沥青油进催化裂化组合工艺”项目。两个项目均被列人中国石化总部“十条龙攻关”,分别获中国石化总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项目投产后成为提高重油加I=能力、降低化肥原料成本、汽油质量升级和提升高附加值产品产量的重要手段。2006年7月,与石油化工科学院共同承担的“加工高硫原油装置循环水漏料在线检测与处理技术”通过中国石化总部技术成果鉴定,该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9月总部鉴定的“蒸馏装置原料油脱金属新技术研究与工业应用”获通过,该技术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采取“FRS新技术研究及工业应用”技术解决汽油质量和企业效益损失的问题;实旎“炼油循环水水控式自动控制技术”项目,取得明显效果,每天节水200立方米左右。2007年完成“焦化装置掺炼污油技术攻关”,实现罐区污油回炼,解决常减压污油出路问题:采用“焦化装置甩油全回炼”技术提高焦化装置液收率,降低油品损失,同时可以改善工厂环境:开发“汽油降硫技术”确保汽油出厂质量合格;研发“增产柴油技术”提高柴油收率1.5个百分点。2009年完成高软化点脱油沥青气化工业试验,以长江水质为原水的炼化外排污水回用技术开发,承担掺炼焦化蜡油的抗碱氮重油裂化催化剂的开发、焦化原料配伍优化和提高液收抑制生焦技术工业开发、超声波一脉冲组合脱盐技术、催化汽油脱硫醇尾气排放膜法控制与回收技术及工业应用,开展提高延迟焦化液体收率工业试验,成功申报“轻质石油馏分及轻质石油产品中元素硫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等5项专利。
  2010年9月27日,破土动工建设国内首套150万吨/年上进料的柴油液相循环加氢工业装置。该装置采用上进料的柴油液相循环加氢技术(SRH),由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与九江石化、长岭炼化共同开发,属中国石化“十条龙”攻关项目。该技术申报国家专利30件,具有催化剂剩用率高、高压设备少、热量损失小等突出优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传统滴流床加氢技术相比,可降低装置能耗50%以上,具有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年完成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委托开发的高效FCC再生烟气硫转移剂、高拔出率劣质脱油沥青气化烧嘴研制攻关等6项开发项目,经工业试验及应用均达到开发目标。组织9件发明专利申报,成功申报“沥青气化一沥青调和组合工艺”“一种镍基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备的催化剂”等3项发明专利,“一种回收轻质烃类氧化脱硫醇尾气装置”“一种膜回收汽油脱硫醇尾气装置”2件专利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至2010年专利申请量达到34件。
  三、产品质量管理 1991年,出厂产品合格率100%,杜绝质量事故。全厂馏出口合格率98.4%,优级产品产值率达52.51%,优质品品种率33.33%。生产90号汽油符合《中国石化总公司石油产品赶超国际水平技术条件》,工业硫黄纯度居江西省第一。1992年,出厂产品合格率1000-/o。全厂馏出口合格率99.05%,优质产品产值率55.54%。0号柴油经国家检测中心抽查达到优级产品标准,名列中国石化总公司抽查的23个0号柴油中第一名。1993年,出厂产品合格率100%。全厂馏出口合格率99.12%,优质产品产值率55.34%。90号汽油经国家燃料油检测中心突击性抽检,质量过硬全部指标达到国家标准。1994年,出厂产品合格率100%。全厂馏出口合格率99.10%,产品等级品率70.18%。军用柴油、90号无铅车用汽油优级品率1 00%。1995年,出厂产品合格率100%,产品等极品率81.72%,装置馏出口合格率99.14%。全年柴油一级品与优级品占总量95.13%,90号以上汽油占汽油总量13.26%。国家技术监督局对5个主导产品进行抽检全部符合国家标准,其中-10号军用柴油、0号柴油、90号无铅车用汽油达到优级品标准。新出产品6号溶剂油和120号橡胶溶剂油经国家燃料中心检验,质量分别达到一级品和优级品。苯、甲苯、二甲苯的质量达一级品以上,为新产品打开市场创造条件。1996年,出厂合格率100%.生产出28种34个牌号产品。全产馏出口合格率98.55%,等级品率达92.44%。90号无铅车用汽油占汽油总量62.9%,被江西省评为名牌产品。国家技术监督部门抽检7个产品(0号柴油、-10号军柴、液化气、精丙烯、10号建筑沥青、100号甲道路沥青、90号无铅车用汽油),抽检合格率1 00c70。1997年,出厂产品合格率100%,国家技术监督局产品抽检合格率100%。炼油装置馏出口合格率98.16,炼油产品等级品率99.38%。90号汽油、轻柴油、道路沥青3个产品经多次抽检合格,被省授予“免检产品”称号。生产的液化气C5含量控制在3%以下,脱硫、脱臭工艺良好,液化气质量在用户中享有盛誉,被称为“九江石化正宗液化气”。1998年,出厂产品合格率100%,国家抽检4个产品全部符合质量标准要求,抽检合格率100%。5个产品(汽油、柴油、6号溶剂油、120号溶剂油、道路沥青)被省授予免检产品称号,其中车用无铅汽油被授予“名牌产品”称号。1999年,出厂产品合格率1 00%,生产30种近50个牌号产品,汽油全部为90号以上高标号无铅汽油,实现“2000年以前消灭70号汽油”的目标。国家技术监督部门抽检0号紫油、6号溶剂油、10号沥青、尿素4个产品,合格率1 000%。4月6日IS09002质量认证现场审核获准通过,取得质量认证证书。2000年,全厂出厂合格率100%。炼油产品等级品率122.79%,其中优级品率57.82%。国际技术监督部门抽检90号汽油、O号柴油、10号建筑沥青3个产品,抽检合格率100%。90号汽油、0号柴油被评为省重点保护产品。
  2001年,产品出厂合格率1 00%,国家技术监督部门抽检合格率100%。炼油产品等级品率122.32%,其中优等级品率55.69%:化肥产品等级品率144.57%,其中优等品率90.50%:化工产品等级品率131.93%,其中优等品率70.48%。一次性通过IS09002质量管理体系年度监督审核和换证复评。2002年,产品出厂合格率100%,国家技术监督部门抽检合格率100%。炼油产品等级品率140.48%,尿素优级品率98.62%.聚丙烯产品一级品率100%。“江海牌”产品获3个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尿素获国家质量免检产品称号,液化气、聚丙烯获省名牌产品称号。2003年,出厂产品合格率100%,国冢技术监督部门抽检合格率100%。全年各装置馏出口合格率99.28%。车用无铅汽油和液化气获省名牌产品称号。“江海”牌商标被确定为省著名商标。2004年,出厂产品合格率100%,国家技术监督部门抽检合格率100%。全厂装置馏出口合格率99.16%,炼油产品等级品率110.55%,尿素优级品率99.01%.聚丙烯优级品率94.13%。尿素和聚丙烯获得省名牌产品称号,尿素再次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称号。2005年,出厂产品合格率100%,国家技术监督部门抽检6种产品合格率100%。汽油实现质量升级,生产汽油硫含量不大于500ppm,符合国家标准。
  2006年,出厂产品合格率100%,国家和行业质量监督部门抽检合格率100%。轻柴油获省“名牌产品”称号,至此九江石化旗下“无铅汽油、轻柴油、液化气、尿素、聚丙烯”5种主导产品均获得省“名牌产品”称号,其中尿素为国家免检产品。2007年,出厂产品合格率100%,国家技术监督部门抽检合格率1 000-10。无铅汽油获省“重点名牌产品”称号。2008年,出厂产品合格率100%.国家技术监督部门抽检合格率100%。生产36个品种、60多个牌号产品,主导产晶质量达到国际水平。“江海”牌90号以上无铅汽油、轻柴油、道路沥青、6号抽提溶剂油和橡胶工业用溶剂油5个产品被省授予“重点保护产品”称号。2009年,出厂产品合格率100%,国家技术监督部门抽检合格率1000-/0。2010年,出厂产品合格率100%,国家技术监督部门抽检合格率100%。送检汽油、柴油、-10号军柴、尿素、聚丙烯、70号重交沥青均达质量要求,产品抽检合格率100%。未发生一起质量事故。
  四、新产品开发管理 1991年,新开发95号无铅汽油、200号溶剂油、精丙烯、丙烷等5个产品。其中试产的5000吨95号无铅汽油首次进入国际市场,200号溶剂油填补省内空白。1992年,完成试制2号软麻油、3号软麻油和油墨溶剂油。1993年,完成无味煤油试制,经鉴定达到化妆用油标准。生产食用添加剂硫黄通过省石化厅鉴定,被列为1993年度省新产品。1994年,生产出合格100号道路沥青,填补省内空白。,1995年,研制橡胶芳烃油通过厂家工业试用,效果良好,可以取代国内同类产品。1996年,开发出230号油墨溶剂油、150号溶剂油、乳化沥青等新产品。1997年,试生产出3号航煤2700吨,并通过国产航空燃料鉴定委员会鉴定。1999年,新产品烟用溶剂油开发成功。2000年,开发出蓄电池壳、包装吹膜、汽车保险杠、洗衣机内筒等聚丙烯专用料:与省农科院合作研制出水稻、油菜、果树等专用复合肥,并通过省技术监督局审核,取得临时生产许可证:完善160号溶剂油生产工艺,12月16日通过省重点新产品鉴定,填补省内空白。
  2002年,与天津大学合作开发出新型耐高温树脂——高耐热自润滑型重芳烃树脂。2003年,研制成功医用透明聚丙烯专用料,通过省药检所的溶血毒性、急性全身毒性、皮内刺激、氧化物等生化指标检测,是可替代国外同类产品的医用专用料。2004年,研制成功聚丙烯改性专用料。4月23日,生产出合格偏三甲苯新产品。2007年11月,“透明聚丙烯专用料生产新技术的研发”通过市科技局鉴定,产品的透明性、耐热性达到同类产品国内先进水平,产品耐辐射性处在国内领先水平。避光聚丙烯专用料研发成功,主要用于加工一次性医用无菌避光注射器。2009年,新建10万吨/年催化油浆减压拔出装置生产出合格重交沥青,实现不受原油品种限制稳定生产垂交沥青。2010年,研制出实验室熔喷聚丙烯专用料,熔喷聚丙烯是一种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纤维级聚丙烯。利用溶脱装置胶质线油提高重交沥青质量,生产出90号、70号重交沥青。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