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下古瓷窑址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文物志》
唯一号: 140435020210001283
作品名称: 塘下古瓷窑址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18/001
起始页: 0098.pdf
分类: 遗址
创建时间: 五代
分类号: K878.5
主题词: 窑址-文化遗址-中国

作品简介

塘下古瓷窑址,位于景德镇市东13公里湘湖镇塘下村附近。北侧毗邻景婺公路,东侧和南侧邻近南河。原有窑业堆积层数十个,现保存较好的有5处,分别在坳上、塘下、王同岭、吴家坞、谢家坞等地,分布面积达65,000平方米。 1、坳上遗存,在塘下村北侧约250米,遗物堆积在坳上西侧,东西长约10米,南北长约10米,厚度约0.3米。该处的堆积极为稀薄,范围狭小,其遗物堆积只有一层,产品为碗、盘二种,皆为灰胎青釉瓷,从每件产品的圈足和留在垫柱上的几个高岭土质的支钉来看,装烧形式采用的是“支钉迭烧法”,属五代遗存。 2、塘下村内遗存,东西长约90米,南北长约650米,遗物堆积较丰富,堆积有二层,上层为覆烧青瓷碗;下层为影青瓷,产品有圈足唇口大碗,假圈足内壁篦纹碗,平足大碗,大圈足敛口盘、双系壶等。胎质洁白细腻,釉色淡青或青绿,青釉瓷仅发现碗类,皆芒口、平足或实足,有的内壁刻有花卉,外壁有剔地凸起的竹叶状纹,碗口沿呈火石红,从装烧形式和器物特征观察来看,影青瓷为宋早中期的产品,青釉瓷为宋后期至元初的产品。青釉瓷叠压在影青瓷之上,从目前的发现看,尚属仅见。 3、王同岭遗存,在塘下村北约100米处,南临公路,东西约33米,南北约30米,采集的器物标本有:高圈足唇口大碗、大足碗、大足折腰花口盘,均为影青釉、白胎、釉面有细冰裂纹,无装饰纹样,装烧形式为单件烧,应属北宋遗存。 4、吴家坞遗存,在塘下村北约150米处,北距水库约450米,遗存南北约50米,东西约30米,通高14米,采集的瓷片为白胎影青瓷,产品为碗类,从残瓷来看,有圈足大、小碗,大足唇口碗等。窑具匣钵,环形或饼状垫饼,当为北宋遗存。 5、谢家坞遗存,在塘下村北约200米,南距公路180米,遗物由南向北倚山堆积,大部分堆积浸入水塘。东西约60米,南北约55米,通高达4米。采集的器物标本有:支钉烧青瓷与白瓷圈足唇口大碗,影青釉圈足瓜棱花口大碗。从其装烧形式和器物特征来看,为五代至北宋遗存。 从该窑址拣选的影青瓷碗类标本来看,碗有多式。I式:口外撇卷唇,浅腹弧壁,平足,釉面有细冰裂纹,无纹饰,口径13-14厘米,足径4.5-5厘米,高8-9厘米。II式:敞口卷唇,鼓腹深弧壁,高圈足,口径14厘米,足径6厘米,高12厘米。III式:撇口,斜弧壁,矮平圈足,口径14-15厘米,足径6厘米,高9厘米,平足底无釉,器内壁刻有简笔卷草纹,外壁刻有不规则莲纹。 根据遗存分析,该窑址兴烧于五代,终烧于宋末元初。调查中,在窑址附近还拣拾到少量青花瓷片,可能在元代以后这里亦有小规模的烧造,但未找到遗物堆积,故难定论。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文物志

《景德镇市文物志》

本志共分九章,内容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街区·古村落、碑刻·石雕·匾额、近现代重要史迹、古树、馆藏文物、文物工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