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航道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唯一号: 140434020230001290
专题名称: 下游航道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30000015/002
起始页: 0591.pdf
专题类型: 水路
产地: 景德镇市

专题描述

下游航道,昌江下游通鄱阳湖,境内航道长22公里,属丘陵地区河段,河床多呈U型。中洪水期水面宽200-300米,枯水期水面宽50-200米,部分浅滩水面宽仅10米,航线内浅滩呈阶梯形,浅滩比降约8.8%。,流速约1.8米/秒,水深仅0.4米,两岸台地高出枯水面10米左右。 昌江下游水位受鄱阳湖水位顶托的影响,高水位时一般回水到丽阳,最高可至鲇鱼山,通常情况回水只到丽阳以下的凰岗,因而丽阳以上和丽阳以下航行条件有明显差别。 民国26年(1937年)5月,江西省水利局对昌江水道情况调查表资料表明:马家堰河段常水位水面宽150米,洪水时水面宽200米,枯水时水面宽100米;常水位水深0.6—1.5米,洪水时9—10米,枯水时0.3—1.2米;船舶载重常水位10吨,洪水位15吨,枯水位2吨;中洪水位时下水航速每日可行160公里,上水36公里;枯水位时下水可日行60公里,上水40公里,四季通航。 1955年6月,昌江洪水水位高33.85米,部分河岸倒塌,泥沙淤积航道。景德镇至吕蒙河段沙滩向江中延展10多米,到1956年该河段平均坡降0.21%0,水面宽125-230米,水深0.4—0.5米;吕蒙至丽阳两岸台地高出枯水位10米左右,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流域内古老变质岩坚硬,侵蚀较轻,河岸、河床较稳定,平均坡降小于0.18%。,水面宽130-320米,平均水深0.56米。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有史记载-1985)是景德镇有史以来第一部地方志书,全方位地记载了景德镇市域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尤其是景德镇的瓷业历史与现状,资料非常丰富翔实,是一部对社会各界均有教益的珍贵书籍。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