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节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唯一号: 140434020230000192
专题名称: 端阳节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0262.pdf
专题类型: 习俗
产地: 景德镇市

专题描述

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午节。旧时家家门上挂菖莆、艾草,焚苍术、白芷以驱毒虫秽气。早上吃粽子、咸蛋,中午饮雄黄酒,这一天有龙船竞渡的习惯,现时已成为一种体育活动。儿童挂红蛋、香袋,农村则有端阳拂晓放牛至野外吃“神仙草”的传统,传说牛吃过此种露水草,肯长膘,可抗疫。建国后,端阳节前后成为卫生大扫除的日子,驱蚊、灭鼠,以保安康。一些家庭还保持原有饮食习惯,因为雄黄有微毒,已很少有人饮雄黄酒,而以其他饮料代替。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景德镇市志略》

出版者: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本书概略地记述了景德镇市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集古今为一卷,览百业于须臾”,反映了景德镇市的发展过程。这对于要全面了解景德镇的基本市情,对于要从过去的兴替中来探索今天的改革、开放,对于增强热爱乡土的瓷都意识等,无疑都是很有裨益的。景德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唐代进御瓷器已有“假玉器”之称。五代是瓷器普遍兴烧时期。宋代的青白瓷名扬天下。元代制瓷技术出现了新的变革。明清时期景德镇成为全国烧造瓷器的中心。这些从发掘的古窑遗址中足以证明。历史的进化,使景德镇在古代就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成为当代的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古属浮梁,而浮梁农村又盛产茶叶,茶与瓷同为本地土特产品的大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