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胎瓷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唯一号: 140434020230000143
专题名称: 薄胎瓷
其他名称: 脱胎器;蛋壳瓷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0085.pdf
专题类型: 工业产品
产地: 景德镇市

专题描述

薄胎瓷又名“脱胎器”、“蛋壳瓷”。胎厚只有约0.5毫米,是誉满中外的传统产品之一。它的制作技术性极强,修坯工序难度高,刀力要平稳均匀,轻度适宜,其厚度只能是一毫米左右,工人全凭耳听手摸来测定,稍有疏忽便会坯破器毁。薄胎瓷的出现,始于北宋的影青瓷,制品滋润透影,薄而轻巧。明代的“卵幕杯”薄如蝉翼。清代“纯乎见釉,几乎不见胎骨”的“真脱胎”,充分体现了景德镇瓷器薄如纸的特点?建国以来,薄胎瓷有新的发展,产品大而且薄,托在手上轻如浮云,正如古人咏诗说的“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销”。近年来,技艺人员大胆创新,品种由40余种增加到上百种。不仅有粉彩薄胎瓷,而且还有青花、青花玲珑、色釉薄胎瓷,许多产品的薄度、透明度、白度等方面都超过历史最好水平。红星瓷厂生产薄胎大皮灯,红旗瓷厂的薄胎碗、薄胎皮灯、挂盘等陈设瓷和展览瓷等,均有很高水平。艺术瓷厂生产的景德镇牌薄胎瓷,1983年获国家银质奖。许多新产品,如双面彩绘,内外两层装饰纹样,照着光看,似彩云追月,若隐若现;山水花卉,带雾含烟;画中有画,动中有静,令人心旷神怡。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景德镇市志略》

出版者: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本书概略地记述了景德镇市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集古今为一卷,览百业于须臾”,反映了景德镇市的发展过程。这对于要全面了解景德镇的基本市情,对于要从过去的兴替中来探索今天的改革、开放,对于增强热爱乡土的瓷都意识等,无疑都是很有裨益的。景德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唐代进御瓷器已有“假玉器”之称。五代是瓷器普遍兴烧时期。宋代的青白瓷名扬天下。元代制瓷技术出现了新的变革。明清时期景德镇成为全国烧造瓷器的中心。这些从发掘的古窑遗址中足以证明。历史的进化,使景德镇在古代就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成为当代的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古属浮梁,而浮梁农村又盛产茶叶,茶与瓷同为本地土特产品的大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