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子开台”的来历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唯一号: 140434020210001081
专题名称: “哑巴子开台”的来历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20/001
起始页: 0396.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产地: 景德镇市

专题描述

过去看赣剧常有人戏言:“哑巴子开台。”因赣剧(饶河戏)一般演出(注)常为打完闹台锣鼓后,即是演“三跳”:跳加官、跳财神、跳魁星,再报台演出。(一般一夜演出一个正本,三个单折,约三个多小时。) 演“三跳”都是光演不讲话,所以叫哑巴子开台,如:跳加官,随着音乐节奏,跳加官者(戴面具,俗称戴戏脸壳,戴丞相帽,穿大红袍),走到舞台中间,将手中三折叠的条幅抖开,即依次显出三行字:“加官进爵,天官赐福,指日高升。”其来历据传说是:唐王梦游月宫,看见演戏,醒后即要宫中也演戏,并要众大臣参加,首先要丞相魏征演,魏征不好意思不愿演,唐王就叫他戴面具第一个演出,他无奈只得首演,但又不好意思讲话,所以成了哑巴子开台。跳财神与跳魁星,演员也不讲话,只是演跳魁星,由台内正生念:“魁星到华堂,提笔写文章,……”等四言八句。 有时,有某位官人观戏,当戏演到某场或一半时,中途也停下来,应东家或官人本人要求,演跳加官,在抖开的条幅中加某位官人姓名,指名道姓其“指日高升”,那位官人则要给戏班“打彩”(包红纸包),戏班得了红纸包,可大家平分。 (注:原戏班演出习俗,有“亮台”条,所述演出次序系指连续演出几天的,故隆重繁复,此处所述,系指一般性演出次序。)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景德镇市戏曲志》

本书主要包括了景德镇市戏曲的历史、发展及现状,对志略、表演、音乐、舞台美术、机构等做了详细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