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账班与分账班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唯一号: 140434020210001060
专题名称: 包账班与分账班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20/001
起始页: 0381.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产地: 景德镇市

专题描述

戏班分配制度有包账班与分账班之分。包账班,由班主或班头(老板)承包,与演员议定每年每月工资多少,到时发薪,淡季、旺季,生意好坏,演出收入多少均由包者负责,所以往往搞不好要赔本。过去戏子属下九流,戏班班头老板也地位低下,很少听说有发大财的(由富豪之家,自己办班或请人代办戏班是另回事)。有的班头(老板)下场很可悲,如:江西同乐班的原班头珍珠矮子,在祁门病故,竟无棺木安葬,而是用稻草一卷了事。 分账班,即共和性质的棗子班,是按棗子的多少来分钱的。驮梁角三百棗,二流角二百棗,武行头、龙套头五十棗左右,驮旗的,打下手跑龙套的,学徒的,二、三十棗不等。有些著名演员,班头怕他跳槽,到别的戏班去,故特殊照顾,给他包账,让他旱涝保收(不管生意好坏)得报酬。而按棗子分钱,则不固定,因棗子的比价,是按戏金收入来定的,并要扣除水粉胭脂等化妆品与戏箱租金等费用,余下分账。每票戏收入(一个演出点的戏金)有多有少,多时,棗子比价高,少时比价亦少。分账班与戏班的经济效益、演员的个人收入息息相关,有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演职员人人为戏班尽力。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景德镇市戏曲志》

本书主要包括了景德镇市戏曲的历史、发展及现状,对志略、表演、音乐、舞台美术、机构等做了详细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产地